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集体中的道德规范

教师集体中的道德规范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教学工作集体是各个不同个体的组合而成,因此教师集体中矛盾的客观存在乃是教育活动中的常态。教师劳动是建立在集体协作基础之上的个体脑力劳动。这种教师集体中各成员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决定了在教师集体中确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借助教师集体中其他成员的优势以弥补其不足。教师集体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教师集体在教育工作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教师集体中,各个教师在专业背景、价值观念、个性气质、

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要受到普遍的一般性道德规范的约束。同时,每一个人都工作或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之中,从而通过集体工作或生活,富有特定集体特征的道德规范逐步形成并因此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集体成员的思想与行动。和其他形式的劳动相比,教育劳动是建立在集体协作基础之上的教师个体的脑力劳动。由于教学工作集体是各个不同个体的组合而成,因此教师集体中矛盾的客观存在乃是教育活动中的常态。服从于教学的根本目的,为了构建和谐的教师集体,从而为教育劳动的有效进行提供必要的条件,就必须从道德的视角认识和调节好教师集体中的各类人际关系。

一、教师集体在教育中的意义

作为教育劳动的必要形式,教师集体对于教育活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一重要意义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决定的。

(一)教师劳动的形式决定了教师集体在教育中的意义

教师劳动是建立在集体协作基础之上的个体脑力劳动。诚然,教育劳动首先表现为各个教师个体的活动,各个教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承担者。但这种劳动依然是以集体协作为基础的,这种教育劳动的集体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任务是由从事德、智、体、美等各门课程教学的教师承担的。就是说,现代教育以班级为基本教学单位,而承担某一个班级教学任务的是多名任课教师。并且,在有些学校,一门课程还往往需要由几个教师来完成。从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而言,教育的目标是将学生造就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帮助学生充分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但在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无论是旨在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德育,还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智育,抑或是为了养成学生强健体魄的体育,都不可能是个别教师的单独行为,而是由各个教师所构成的教师集体的群体行为。二是无论在哪一所学校,其所有教师都是作为一个整体对学生发生各种影响的,这种影响同样也是一种教育。就我国而言,一所大学有几百名乃至数千名教师,一所中学或小学有十几名、几十名乃至数百名教师。学校教师的教育伦理往往形成一种特有的校园师德文化氛围,对学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只不过具体承担学生教育教学任务教师的影响更为直接,而其他教师的影响较为间接罢了。上述两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教育劳动的集体性,表明了教师集体对于教育劳动的重要意义。同样,这种教育劳动的集体性,决定了教师集体中各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教师的劳动绩效,要通过对学生的塑造得以体现。而学生能否形成理想的素质,和各个教师之间的相互配合也不无关系。这种教师集体中各成员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决定了在教师集体中确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3]

(二)教育劳动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集体在教育中的意义

教育劳动具有复杂性的特点。这种复杂性主要表现为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和教育对象的复杂性。首先,教育劳动的过程,是一个运用智力进行学习、消化、积累、传递和转换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既运用知识智能又运用思想觉悟和道德意识的复杂过程。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就需要不断积累和转换知识,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而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就更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了。教育过程的这一特点表明,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包含了无限的复杂性。其次,从教育劳动的对象来看,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需要对其进行诸如知识传授、情感激励、意志磨炼、信念确立以及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的复杂工作。教育活动的劳动对象是价值观各异、个性有别、人生阅历和家庭背景不同的个体。由于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教师就更需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教育劳动是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的,学生在接受教师教育的同时还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会对学生的成长起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与学校教育不一致时,往往会抵消学校教育的影响,从而增加学校教育的难度,使教师的教育劳动更为复杂。此外,在教育劳动过程中,学生不仅是劳动的对象、教育的客体,而且可以通过自我教育的形式转换为教育的主体。教育劳动对象的这种双重特性,也使得教育劳动的过程更加复杂。教育劳动过程的复杂性,固然要求教师个体必须潜心探究学生的心智特点及其接受规律和教学规律,以实现教育劳动的良好效益。但教育劳动的复杂性特点更需要教师集体的共同努力,要求在教师集体中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发挥教师集体的聪明才智。教育活动中出现的新特点需要人们去认识,内在的规律需要人们去探索,新出现的问题需要人们去解决,存在的疑难问题需要人们去破解。而只有教师集体才可能担当起这些重任。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国际和国内的形势都处在快速的变动之中。这种变动不仅意味着教育环境的变化,而且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使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一境况,教育必须改革,积极探寻新形势下实现教育本然使命的合理路径。然而,教育的改革不能仅凭几句口号和某些“时髦”的做法来装点门面,也不能仅凭教育行政部门和少数人的决策,它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全体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现行教育中的问题症结需要教师去把握,解决教育问题的出路需要教师去探寻,具体教育改革的措施需要教师去实施,教育改革的成效需要通过教师的实践去检验。所有这一切都表明,教育改革重任的完成仅仅依靠教师个体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依靠教师集体的共同奋斗。[4]

(三)教师个体的局限性决定了教师集体在教育中的意义

教师集体是由各个个人组成的,教育劳动也是通过各个教师个人的具体活动进行的。因此,教师个体在教育劳动中具有逻辑起点的意义。要提高教育劳动的效益,必须首先致力于教师个体素质的提升。然而,就教育者个人而言,不管其具有多么渊博的专业知识和深刻的理性认识能力,也不管其教育实践经验是如何的丰富,由于其年龄、经历、知识专业背景、思维方式、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局限,当他面对具有差异性和发展变化性的学生时,即使他十分注重学习以提高自身的素质,也难免会有认识上的失误和实践能力的局限。这就需要借助教师集体中其他成员的优势以弥补其不足。[5]

(四)教师集体的固有特点决定了教师集体在教育中的意义

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是教育事业的推动力量。众多教育者组成的集体中往往藏龙卧虎、英杰荟萃,他们各自的人生阅历和实践经验,认识问题的不同视角,处理问题的独特方式,将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教师集体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教师集体在教育工作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首先,教师集体是人才高密度积聚之地,这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背景和高层次的平台。在教师集体中,各个教师在专业背景、价值观念、个性气质、人生阅历以及年龄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固然,如前所论,这种差异往往蕴含着他们相互之间产生矛盾的可能性。但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教师个体间的这种差异,对于各个教师来说又是一种极为可贵的财富:在教师集体中,不同年龄的教师可以相互学习,优势互补;不同价值观念的教师可以相互砥砺,以达到更高层次的统一;不同专业和学科的教师可以切磋探讨,从而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各种不同个性气质教师的存在,可以使教师在处理各种疑难问题时各显其长。总之,上述各个教师之间的互动,无论对于教师个体还是教师集体都是一种积极的提高。

其次,教师集体对于其个体而言是一种积极的支持力量。在教师的教育劳动过程中,每个人经过努力都可能取得不俗的成绩,也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这些对于教育者来说都是极为正常的。不过,当教师面对这种境况时,他们需要获得一种支持性的力量。对此,只有教师集体能够担此重任。当教师取得成绩时,需要集体的承认、肯定和激励,这对教师是一种积极的正面强化,有利于增强其工作的信心和激情,从而有利于其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当教师苦于没有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时,需要从集体中得到智慧和力量;当教师面对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时,需要从集体中得到启迪和帮助;当教师感到自己的力量单薄时,需要从集体中得到支持和协助;当教师遇到挫折时,教师集体所给予的信心、勇气、鼓励,对当事人而言就显得弥足珍贵。[6]

教师集体对于教师个体的重要意义,实际上是集体对于个体意义的具体表征。叶圣陶曾指出,教育工作不是一个人所能搞好的,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能够与志向相同的人合作。即使是一个伟大的天才,离开集体也是微不足道的、无所作为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教师只有把个人置于集体之中,与集体融为一体,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发挥。

这种团结和谐的教师集体对于教师个人的意义,还表现在教师集体能够产生强大的内聚力和向心力。这是保证教师完成教育任务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保证。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集体。有了良好的集体,教师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协作,有利于每个教师业务能力的增强;有了良好的集体,教师之间以诚相见、互相砥砺、共同前进,有利于每个教师思想水平的提高;有了良好的集体,教师心情舒畅、工作愉快,有益于身心健康。总之,良好的教师集体,是每个教师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其对于教师教育劳动的成功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7]

二、教师集体人际矛盾的原因浅析

虽然就一般意义而言,教师集体中各成员之间具有价值目标和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从价值目标来说,各个教师的教育活动所追求的是将被教育者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从根本利益来说,只有当教师集体成为一个团结和谐的整体时,广大教师才可能具有舒心宽松的工作环境;只有教师集体的劳动效益达到最大值时,广大教师才可能充分体现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然而,教师集体中各成员之间的矛盾是一种客观存在。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为两大类:一类是教师和学校领导之间的矛盾,另一类是教师之间的矛盾。而在后一类矛盾中,又具体表现为同一学科教师之间的矛盾、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矛盾、一般教师和优秀的教师以及暂时处于后进状态教师的矛盾、不同学术观点和教育思想教师之间的矛盾,以及不同年龄和人生阅历教师之间的矛盾,等等。所有这些矛盾都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教育劳动的成效。[8]

(一)由于教育劳动的分工所导致的矛盾

教育劳动必须以教师之间必要的分工为前提,但如果有的老师不能以必要的德性参与分工,就可能导致教师集体中的矛盾冲突。比如,有的老师过分强调自己所教授课程的重要性,并出现和其他教师抢占自习课和辅导时间、争留课外作业等现象,这就很有可能与其他老师产生矛盾冲突。再如,一些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对自己所教授的课程更感兴趣,往往片面夸大自己所教授课程的作用,而贬低其他课程的意义,这也会导致教师之间矛盾的产生。

从教育劳动的分工和目的来看,学校所开设的各门课程都是培养和造就全面合格人才所必不可少的,各门学科都有存在的依据和价值。如果教师不恰当地抬高自己所教学科而贬低其他学科,不仅说明自己的无知,而且还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更会给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协作沟通制造障碍

在教学实践中,人们往往还会看到一些老师不负责任地在学生面前议论甚至贬损其他任课教师。这种做法常常会使后者在学生面前失去威信,从而使其教学工作难以有效开展,最终有可能导致教师之间在感情上的严重对立和工作中的相互拆台。

(二)由于个体的差异所导致的矛盾

教师之间会存在年龄、个性、专业、阅历和工作经验以及思想觉悟的差异。这种个体差异,虽然并不必然导致相互之间的矛盾冲突,但却存在着产生矛盾冲突的可能性。例如,在不同年龄的教师中,中老年教师对新事物、新观念的接受认同程度和速度可能不如青年教师,但青年教师对问题的思考和策划却往往不如中老年教师周全;不同个性(如性格、情感、意志、兴趣等)和不同专业(如文、史、哲、数、理、化,体育,艺术等)的教师,对问题的关注点也有差异;不同阅历和工作经验的教师,对于具体问题或现象思考剖析的广度和深度未必相同;不同思想觉悟的教师,往往有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的个体差异,往往使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教育思想、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方面的分歧。特别是在教育改革的宏观背景下,教师对新旧观念和新旧思想的认识程度往往不同,从而导致行动上的不一致乃至于分歧。这些都会使教师之间产生矛盾冲突。

(三)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所导致的矛盾

在教师集体中,各个教师个体都是具体的利益主体。虽然教师集体中的成员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在实际生活中仍然会面临着各种具体利益上的矛盾。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固然可以看到在利益面前推辞谦让的教师,但确实也有在名利面前毫不相让甚至争名夺利之人。这一现象的存在,不仅造成了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紧张,而且会直接影响到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9]

(四)传统自然经济的影响所导致的矛盾

中国现代社会是从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走过来的。而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自然经济决定了人们生活资料的获得,主要是依靠同自然进行交换,而不是靠与社会进行交换。这种和他人及社会的交换并不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的状况,往往使得人们缺少对于社会交往必要性的认识,缺乏对良好人际关系重要作用的感悟,从而也使得人们在交往技巧和交往道德方面存在缺失。因此,受这种自然经济形态的影响,整个社会往往是一盘散沙,社会成员缺少一种对共同交往规则的认同,缺乏协作的传统。即使当这些社会成员由于某种原因而结成为某种集体时,往往也很难形成一个团结一致的有机整体。这种状况,在不同的社会阶层或群体中都有相应的表征。在教育领域,就经常表现为所谓的“文人相轻”。尽管一直以来,我们非常重视在教育领域进行集体主义意识和观念的教育,并且在教师队伍中也确实有许许多多的具有集体主义思想的教师,但在教师集体的人际交往中,也确实存在不少为了个人的一己私利而发生矛盾冲突的事例。当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由于传统的自然经济的影响所导致的部分教师交往规则意识和交往道德的缺失,也是不可忽视的深层次原因。

(五)社会转型时期某些特点的过度强化导致的矛盾

人们普遍认为,当代中国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之中。这一转型,是由在经济形态方面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政治形态方面由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所导致和推动的。这种社会生活中经济和政治生活的变化,必然反映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来,从而对人们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10]

三、教师集体关系的道德调节

教师集体中客观存在的人际矛盾,需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加以消解和调节。从道德的视角而言,由于和谐的教师集体的确立必须以教师之间的相互尊重为前提,所以必须对广大教师提出尊重同事这一道德要求;又由于教师集体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而这种活力又源自于教师之间的相互协作和友好竞争,所以必须对广大教师提出团结协作、开展有益的工作竞争的道德要求。

(一)尊重同事

尊重同事是调节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规范。在处理教师集体中的人际关系的过程中,能否做到尊重同事,对于形成团结和谐的教师集体至为重要。因此,充分认识尊重同事这一道德规范的意义,探讨尊重同事的具体内容,是教师专业道德建设所面临的重要课题。[11]

(二)团结协作

教师的团结协作是师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力条件。教师的团结协作,会给教师集体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同事之间坦诚相待、积极沟通、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不但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而且有利于把新的教育理论植入中、老年教师的教学观念里,使整个教师集体与时俱进、共同提高。团结协作是指人们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任务而联合起来,相互支持,紧密合作。假如一个学校的全体成员,能够目标一致,步伐一致,齐心协力,共同前进,就会形成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反之,一个学校假若四分五裂,帮派林立,各吹各的号,各唱各个的调,就必然是一片混乱、乱七八糟,教师不能把主要精力用于工作,将会造成这个学校的灾难。[12]

(三)公平竞争

尽管教师集体中各成员之间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不存在根本利益的冲突,但是这并不等于各个教师在利益的获取上没有时间的先后之分,也没有量的多寡之别。事实上,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限,也由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所决定,教师之间在利益的实现上会存有差异。这就自然导致了教师之间在利益实现方面的相互竞争。因此,广大教师一方面应关心集体,情系同事,同时,又应认识到相互之间竞争的意义和必要性,并以合乎社会伦理要求的手段积极参与竞争。

(四)维护集体荣誉

集体荣誉感是集体凝聚力的来源。我们不能说没有集体荣誉感就没有集体,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没有集体荣誉感会导致集体走向分崩离析。所以说,集体荣誉感既是集体所必需的,又是集体发展的促进动力。集体荣誉感的组成因素在于:①集体成员对集体中其他成员的信任;②集体成员得到集体中其他成员的信任;③集体成员对于所在集体的深刻认知。

马卡连柯认为:“假如一个学校里有这样的教师集体,在这个集体里的每个教师看来,全校的成功占第一位,而他班上的成功占第二位,至于教师个人的成功只放在第三位,那么在这样的集体里才会有真正的教育工作。”他还认为,“应该有这样的教师集体,有共同的见解,有共同的信念,彼此间互相帮助,彼此间没有猜忌,不追求学生对个人的爱戴。只有这样的集体,才能够教育学生。”[13]

对照学校实际,我们的教师只看重自己科目的人有之;布置作业,不讲科学,只求“广种薄收”的有之;课堂里神侃神吹,贬低他人,美化自己的有之;我行我素,挤占学生自习时间,加班加点的有之。更有甚者,教师间互相拆台,互相诋毁,有些更是互不言语,似有深仇大恨,矛盾重重,这样的教师集体怎能协调发展,又怎能不存芥蒂地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并协调一致进行教育?

正如象棋中的车马兵卒,虽然其作用不一,却是各行其道,又密切配合,协调统一甘于奉献,以大局为重而不计个人名利。棋局之所以有这样的关系,是因为指挥者运筹帷幄,居高堂之上,有纵观全局的胸臆和襟怀。教育工作要互相配合,要以教育学生的大局为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假如学生从四面八方看到召唤他们去追求知识、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明灯,假如点燃这种引导他们克服困难、不断前进的知识明灯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全体教师以及与他们一起工作的少先队辅导员们,那么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呢?……每个儿童毫无例外的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才智,放射出他们个人独有的智慧的光芒。”[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