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产生影响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产生影响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媒体的海量信息,极大地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面,为大学生的道德判断提供了丰富的考量信息。于是,在新媒体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便出现了思想浅薄、价值体系混乱、决定轻率和行动浮躁的倾向。新媒体发展所带来的“视觉文化时代”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与价值取向。在“视觉文化时代”长期的影响下,大学生也把视觉感官的享受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

美国道德认知心理学家劳伦斯·柯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观念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自我建构起来的,个体是一个不断思考道德问题的哲学家,对于善的传授是一种唤起而不是教导。”大学生对新媒体环境中个人意见观点自由表达的平台和个人形象虚拟建构的功能有着一种天生的敏感、热衷和认同,其道德品质也会接受其中的不少积极影响。但新媒体环境中充斥着虚拟化、娱乐化、感官化、商业化、功利化甚至极端主义和诚信缺失的信息,也会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面临污染和侵蚀的危险。(18)

1.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积极影响

一是更多进行道德考量。新媒体的海量信息,极大地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面,为大学生的道德判断提供了丰富的考量信息。多元的判断使学生有了更多的道德考量。例如近几年网上热传了很多关于虐待动物的“虐狗门”“虐兔门”“虐猪门”等事件,事件目击者手机或相机拍摄照片、视频等方式,将惨不忍睹的虐待动物图片上传至网络,引起社会舆论道德谴责。

特别是“虐猪门”事件的当事人竟然是广西南宁一所高校的在校学生,不少网友称通过此次南宁学生“虐猪门”可以折射出当今一些大学生的道德缺失问题,也引起了不少同学的声讨与反思,使大家不自觉地开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一番道德考量与检讨。

二是更关心时事政治。新媒体的发展,让时事新闻的传播更加及时便利,也让新闻报道更加鲜活。丰富的音像表现形式使大学生可以方便地通过手机报、手机网页等随时随地了解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发生的事件,通过新闻照片和视频最直观地了解事件,通过阅读相关链接和深度评论深入了解事件的始末、和影响。这些便利的途径,让新闻信息可读性增强,也让大学生更加关心时事政治。

三是凸显平等与个性。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传播已经突破了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线性传播,出现了多中心、非线性的传播。这样的时代给予了每个人争夺话语权和享受被关注的机会,契合了大学生的平等意识、精英意识、个性意识以及被关注的渴望。大学生都跃跃欲试,积极地开空间、“发微博”,希望成为新的网络意见领袖或核心人物。特别是在微博中,大学生还可以直接关注到自己喜爱的名人微博,与其直接交流,更增强了平等意识。比如“大嘴女王”姚晨的微博就有过千万的粉丝,其中大部分都是青年学生,在这些学生当中,她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某些方面可能比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还要大、还要强(19)

四是倾向于扁平联系。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普及,加上手机已在大学生中广泛使用的基础,在大学生中已基本实现了突破时空、广泛覆盖、随时随地用网络联系(20),手机逐渐成为普遍的个人信息终端,更多地凭借拇指进行手机操作和输入网络信息的“拇指时代”已经到来(21)。这样的环境给大学生带来了突破时空联系、扁平化组织、低门槛进入的体验,随时随地地互动参与,校园各处甚至课堂上都能看到拇指灵动忙于即时通讯、浏览网页或发布微博的大学生。通过手机互联网络,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已经无处不在,凭借网络而开展的商业活动更是无孔不入。传统媒体与手机媒体的融合,使媒体与大学生在互动频度方面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契合,进一步激发了大学生参与互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带给了大学生平等、开放、扁平、低门槛的活动体验(22),对校——院——级——班逐级发动、部分优秀或专长学生参与的传统校园文化活动模式提出了新的竞争和全面挑战。

2.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消极影响

一是低智商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日本经济战略家大前研一在其著作《低智商社会》中指出:随着网络的发展,大众依赖网络获得现成的答案,懒于思考,以致于出现了急功近利、肤浅浮躁、缺乏思考的社会现象,造成了以“集体不思考”“集体不学习”和“集体不负责”为特征的“低智商社会”。(23)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和信息的迅捷获取在带给大学生更多的资源与便利的同时,也影响了他们对师生关系和信息价值的判断以及认知方式和思想行为模式的改变。

(1)无端藐视权威,不屑一切说教。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获取越发容易,学生不再依赖于教师获得信息,大学生也越来越藐视知识权威,对教师原有的敬畏与信赖也随之淡化。我曾对许多大学生进行访谈,不少学生甚至表现出对班干部、任课老师说教的不屑,认为“他说的我都知道”,“让我上网找找资料,我能讲得比他还好”。

(2)不珍惜信息,不独立思考。事实上,在外部可获取信息空前丰富的情况下,大学生自身却并未实现所期望的良性发展。信息越是丰富,信息的获取越是简单容易,大学生便越不珍惜信息,也惰于进行独立的思考和知识体系的积极建构。很多人认为,这些信息网络都能提供,不需要去做特别的整理和记忆。面对丰富绚丽的信息,他们的注意力非常容易分散,难以持久。他们虽然接触了众多的信息,但仅限于知道,而没能形成知识,也就是网络所指的“知道分子”。信息大潮的大浪淘沙后,他们留下的大多只是对大量信息的浅表模糊印象,没有深刻的记忆、理解、加工、思考和建构。

(3)思想的浅薄混乱,行动的轻率浮躁。首先,网络提供的信息是碎片化且不成理论体系的,依赖于此而形成的认知、记忆习惯和模式也必然受到影响。这样的信息源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影响着用户的阅读、思考习惯乃至模式(24),带来了人们认识活动的方向感和历史感的丧失,让网络空间冲浪的人“没有停泊的锚,没有固定的位置,没有透视点,没有明确的中心,没有清晰的边界”。(25)使得大学生的思想和知识体系缺乏了丰富性、深刻性、条理性,对事物的认识与理解流于浅表层次。于是,在新媒体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便出现了思想浅薄、价值体系混乱、决定轻率和行动浮躁的倾向。

二是“视觉文化时代”带来的消极影响。网络时代,图像霸权的力量逐步显现。正如海德格尔在20世纪30年代曾说的那样,我们开始进入了“视觉文化时代”。人们信息获取方式甚至认知世界的方式,已逐渐从读书转向了读屏、读图。文化的传播也开始从以文字和语言为中心的理性形态,日益转向以图像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形态的变迁。新媒体发展所带来的“视觉文化时代”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与价值取向。

(1)更易为影像所影响,更寻求刺激的快感。在“视觉文化时代”长期的影响下,大学生也把视觉感官的享受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更喜欢看漫画或有图片的书,以是否好看作为对书籍的决定评判。这一取向也迁移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对他人的评价也从能力转移到外貌、服饰上来,更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希望能更加吸引眼球,选择的偶像也多是俊美的流行歌手、影视明星,对影视作品的评价也强调视觉效果,深为喜爱的也是《2012》《阿凡达》等美国视觉大片。

(2)更倾向于直观感性,更缺少理性和抽象。人类对文字和图像的认知方式有很大区别。就两者本身而言,图像是平面而直观的,是缺少深度可直接感知的表征。文字是高度抽象,是思维深层加工的结果;再从两者的呈现方式来看,图像的传输方式是迅速的,没有留给大脑充分反应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文字的呈现则可以反复回味,有思考沉淀的时间,留有充分发挥想象的无限空间。所以,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然而图像信息的轻松愉悦、强烈的感官刺激,让人读图胜于读文,读屏多于读书,直观遮蔽了沉思,快感冲击美感,也日渐远离了深刻的思想。

(3)更倾向于消费娱乐,更崇尚物质。视觉文化时代所传递的更多是大众文化。金元浦对大众文化如此界定:我们今天所说的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范畴,它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26)这是一种市场化利益驱动下的文化,悄然改变着年轻人的生活观念,培育他们的狂热消费、享乐欲望和物质崇尚。

(4)更沉湎于游戏与电视剧,以轻松搞怪为乐事。图像媒体不需要思考、不需要理解、不需要批判,只需享受刺激的特性,这使得好奇心正强、自律能力较弱的青年大学生更易于沉湎于图像媒体中的典型代表——游戏与电视剧。据我长期了解,大学生宿舍电脑真正用于学习的时间并不多,更多的时间是用于打游戏、追连续剧和看电影。当前,场景华丽的网络游戏越来越多,网络电影、电视剧资源更是丰富,但是能给予大学生积极影响和引导的却是少之又少。于是,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的图像资料大多是沉溺于表浅的视觉震撼和庸俗的欲望体验,而缺少艺术的表达主流意识形态的优秀作品。同学们也表达了对一板一眼的政治剧的反感,他们更喜欢的是轻松、搞笑,甚至是恶搞的内容。恶搞者肆无忌惮地消解经典、颠覆传统的做法,尤其是对红色经典和革命英雄人物的裹读,严重伤害了国人的审美情感和历史记忆。

三是“自媒体时代”带来的消极影响。自媒体时代环境下,大学生广泛受到了“自媒体”时代不良习气的影响,使其急功近利的浮躁、表述的浮夸与偏激开始凸显。王登峰认为:在数量日增的自媒体中,大家都热切希望吸引更多的粉丝、获得更多的关注、推动更广的传播,于是微博的写作甚至出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叛逆、浮夸和偏激倾向。

四是新媒体环境下社会关系异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1)人际关系异化带来交往失范、人本关怀失落等消极影响。首先,网络人际交往具有匿名性、隐蔽性的特点。隐蔽性引发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现实中以身份为依托的交往所形成的责任和道德规范容易在虚拟交往中失去作用。(27)人际交往一旦失去了责任和道德规范的约束也就失去了彼此信任、继续交往的基础,还会影响人们对于他人和社会的信任。其次,虚拟的人际交往难以给现实中的人带来物质或实在的关怀和帮助,难以完全满足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现实需求。再次,新媒体环境下虚拟的网络人际交往占用了大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现实人际交往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必然相对减少,有可能带来现实人际关系的弱化。事实上,大学生学习和工作的繁忙、高校学分制的推行,已经大大压缩了现实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MORPG(Massively Mu ltip layer On line Role Playing Game,意为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SNS社区和微博等网络社交的发展,让游戏缺失、同伴缺失的独生子女一代找到了能快速宣泄和寻找满足感、安全感、成就感的渠道,建立自信,因而乐此不疲。这已经造成了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妨碍。最后,新媒体的发展让网络购物、网络交友、网络求职和网络学习等活动得以实现,所谓的“宅男”“宅女”越来越多,他们埋头于个人喜好,以逃避的态度离现实社交越来越远。总而言之,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虚拟的人际关系,让人异化为符号,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化为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关系,甚至出现了网络道德的失范,出现了人与人之间彼此尊重和关爱的失落。

(2)群体关系异化带来群体决策、行为情绪性和无责任性等消极影响。根据心理学相关理论,群体会使得各成员原本已存在的一致的倾向性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出现群体的极化现象,让群体成员更加偏激。在新媒体环境下,个体很容易在新媒体环境中找到志趣、爱好相似的人群建立虚拟关系,形成虚拟趋同群体。由于个体身份的隐蔽性,群体中的从众现象、盲动现象更加突出,人们更容易追随大众所同意的决定或行动,表现出更为强烈的自发性、情绪性和无责任性,有可能急剧演变为大规模的乃至全国性的群体事件。如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中国国内微博、QQ群谣传食盐能防辐射,紧接着国内就出现了抢购食盐的盲从行为。再比如日本欺名盗世的“购岛”行径出现后,国内大量人员以爱国游行为名义,对很多车辆、公共设施、商业场所实施了“打砸抢烧”等违法行为。

(3)代际关系异化的消极影响。大学生群体使用新媒体最为频繁和广泛,长时间在新媒体的学习、游戏和交友之中,已极少与父母一辈作书信或言语交流,缺少密切的沟通交流。加之大学生又在新媒体环境中接触大量的新信息,发生了新的变化,代际共同话题不断减少,对问题理解的差异也越来越大,使得代际关系也发生了异化,对父母、长辈的关爱、尊重也面临相对减少的境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