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要方针,不要规则

要方针,不要规则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方针远比严格的规则更好。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已经不需要这些规则了,因为他们已经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安全和健康。但是,为什么一定要通过“惩罚”而不是“限制”的方式呢?“限制”只是让孩子失去一些特权,从而教会孩子保持克制。如果限制的措施和他们犯的错相匹配,才能帮助孩子集中精力解决存在的问题。如果他列了清单,那么限制就会降到最低。

现在你有一个麻烦要处理,这让你花了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和孩子讲道理。你思想开明,倾听并理解孩子的立场,你既灵活又创新,提出了很多解决办法。但是,你的孩子却一点儿也不听。比如,他(她)一而再,再而三地不做作业。那么,是时候设定方针了,你要清楚大声地向他们阐明后果。

有的父母会早早地摆出纪律来,他们相信如果一开始就讲明原则,孩子会更容易遵守。另一些父母会在问题反复出现之后再阐明后果。简而言之,在对待纪律方面,有的家长严,有的家长松。当你面对这个问题时,一定要记住设定方针对孩子的成长是必需的。方针讲明了纪律和后果,给予孩子方向,让一些指令更加清楚明白。方针会帮助孩子看见通向成功的道路。

孩子们通常不拥有看见终点的能力。刚上一年级的六岁的孩子不会去想自己高中的样子,刚上初中的孩子不会想到大学,而刚上高中的孩子也不会去预见他们读研究生和工作的样子。孩子们无法看得长远,但是父母能看到更远大的图景,这也是为什么设定细小可及的方针如此重要。

方针远比严格的规则更好。为什么呢?因为规则是严格又具体的。而就像大家说的那样,规则是拿来破坏的。换句话说,规则滋生恐惧,而方针是以爱为基础的方法。恐惧和威胁会把父母和孩子拖进战争里,而这种争执既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也会破坏亲子关系。

当然,在孩子很小,不能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的时候,设定规则很必要,比如,不要玩火,不要碰高温的东西,睡前不要吃糖,不要咒骂,不要在床上玩电子产品……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已经不需要这些规则了,因为他们已经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安全和健康。从规则到方针的转变可以为他们的独立清扫道路,方针会帮他们决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你要告诉他们你推荐他们遵循方针,但最终决定权在他们,你只需要讲明后果。需要注意的是,当你设定新的方针的时候,一定要清楚后果,并且保持方针前后的一致性。这会教会孩子懂得生活中的因果关系,帮助他们为以后的独立生活做好准备。

同时,你需要知道孩子一定是会犯错的。不然怎么学习呢?不然怎么成长呢?正如作曲家艾萨克·海耶斯写的那样:“如果你喜欢玫瑰的芬芳,你也必须同时接受它的刺。”我们的孩子就是玫瑰,而他们犯的错就是刺。这些刺是他们和我们人生路上的一部分。

错误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而学习和成长也是我们对孩子的期待。当然,他们也可以从我们这些家长的错误中学习,但是当他们打破规则,破坏方针的时候,他们会获得真正的教训。虽然我们竭尽全力地保护孩子,但也要让他们经历失败。通过失败和再次站起来的过程,他们会知道一次失败不是世界末日,自此他们能够依靠自己站起来。

不用说,让孩子遵循家长的期待和要求对孩子来说并不容易。如果孩子总是反对你的方针,你需要适时地让他们知道后果。但是,为什么一定要通过“惩罚”而不是“限制”的方式呢?

让我们仔细看一看这两个词。如果犯了法,那么受惩罚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养育孩子是心灵的艺术。当孩子破坏规则或者反对方针的时候,他们并不是罪犯。如果我们用词缓和一点,那么他们的防备心也会卸下一点。他们更容易听进我们的话,减少对抗性。“限制”只是让孩子失去一些特权,从而教会孩子保持克制。

某一天,我夸我的儿子是个有自制力的年轻人,他的回答非常俏皮:“我怎么可能不是呢?我经历过多少次‘限制’啊?”我们都笑了。我很高兴纳温明白了限制的意义。事实上,这让他停下来,反思自己的行为,也思考下一次应该怎么痛改前非。

因事设限

如果孩子沉溺于电脑,那么我们应该限制的就是他们玩电脑的权利,而不是参加生日派对的权利;如果他们在社交场合举止失当,那么就应该限制他们参加社交活动;如果他们言语冒失,那么就让他们静一静,好好反思一下他们的言语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如果限制的措施和他们犯的错相匹配,才能帮助孩子集中精力解决存在的问题。

你要为他们所犯的错误有所准备。当孩子犯了错时,我们一定要咽下想说“我早跟你说过”的冲动,而应该说“我很不开心”;而当事情解决了之后,一定要记得说:“现在问题总算解决了,该做的都做好了。那么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呢?”这会鼓励他们积极地从错误中学习,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会明白这些对他们成长带来的好处。

不管我儿子何时何地犯了什么大错,我的方针是要求他花几分钟写下他从错误中学到的东西,虽然他本人很讨厌写这些。后来,他上大一的时候,第一个学期的成绩一塌糊涂。和其他大一新生一样,他的注意力被大学的花花世界吸引了,他开始翘课。因为我不在他身边,我当然不知道这些,他需要自己经历这些失败,自己恢复。

纳温放春假回家的那天,他看上去非常失落。我问他发生了什么,他回答道:“妈妈,我需要静一静。大学生活比我想象得更难。”那天晚上他和他姐姐聊到很晚,我认为他应该是在倾诉自己内心的想法。

第二天他看起来好多了,晚饭之后,他说想和我们聊聊。他列出了自己放弃的课程和挂掉的科目。我丈夫的眼睛都快瞪出眼眶了,我很确定他想说:还不如把我们出的学费用来还贷款呢!之后,纳温拿出了他前一个晚上写的教训清单。我摘录一些内容如下:

1.连贯性——在功课上保持连贯性比落下功课后再追赶要容易和轻松得多。

2.珍惜金钱——我要去找一份兼职,这样我就能明白爸爸妈妈挣钱有多难,我的浪费有多不应该。

3.时间管理——我需要更好地管理时间,时时提醒自己一定要获得经济学学位,这样才能实现我的梦想。

纳温一直讨厌写这些“我从失败中学到了什么”的清单,特别是在他的青少年时期,但其实他内心知道这是个交易。如果他列了清单,那么限制就会降到最低。有时候我甚至会给他浮动范围:如果你不列清单,那接下来的两个星期就要待在家里;如果你列了清单,那么周五就可以参加你朋友的派对。所以,虽然纳温很讨厌列清单,但他总是会写。而时至今日,当他遇到大挫折的时候,他自觉地列了清单。

和设定方针一样重要的是要对结果坚持到底。在我的课堂上,很多家长会有一样的哀叹:坚持到底是最难的挑战,而且通常孩子还会注意到这一点。

我的妹妹没有对自己的决定坚持到底,这也让她很沮丧。因为她的工作变动很大,这就意味着每天对孩子的安排不同。一天早上,她开车送孩子去学校,她从孩子在后座说的悄悄话里明白了这一点。她五岁的儿子看见七岁的哥哥背包里的iPod,悄悄地说:“你有麻烦了,妈妈限制你明天之前都不能听的。”

他们九岁的姐姐用稍大一点的声音加入了谈话。“别担心,”她说,“妈妈第二天就会忘的。”有趣的是,这件事也发生在很多别的家长身上。这件事让我妹妹明白她需要对自己的决定坚持到底。

正如我们知道孩子的优点和缺点一样,孩子也知道我们的。如果我们不能说话算话,他们也就知道如何对付我们了。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方针和限制一以贯之,这能塑造我们说话算话的形象。同样的,这也有助于建立亲子间的互信。

家长教育是一种管理,而非独裁。我们要做的是帮孩子分辨是非,而不是大包大揽。如果我们给他们指引,那就是在实践自豪教育和亲切教育,而这会让我们赢得孩子的尊重和信任。反过来,如果我们专制地制定规则,我们就是在给自己和孩子帮倒忙。我们浪费了双方的时间,阻止他们自立,而我们自己也会背上愧疚、怀疑、害怕和担心的沉重心理包袱。最关键的是,我们会和想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的长远目标背道而驰。

因为家长教育是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的,那么一致性和连贯性就是家长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但是,既然我们决定竭尽全力为犯错和成长留下空间,那么就无须对错误感到愧疚。愧疚是不必要的情绪,会阻碍我们的学习。我们应该提醒自己要合理地看待错误。你可以深呼吸,然后问自己:“我从错误中学到了什么?”

自豪教育和亲切教育帮助我们转变内部沟通,平衡我们的理性思维、感受和表达。如果你已经运用了这些工具,那么你的教育方式就会自然而然得到改变。首先会立即做出改变的是你的教育角度。放松的心情与树立信心会帮助你通过语言和行动来加强外部的沟通能力。

有了这两种交流工具作为基础,我们接下来将开始讲解感知教育。

完美家长宣言

我是个亲切、可信的家长。我思想开明,我会引导孩子学会如何从错误中学习和成长。


精彩小结

·挤出五分钟:每天挤出五分钟的时间来陪伴孩子,什么也不做。这是重置交流的终极工具。

·适度灵活和创新:保持思想开明,倾听孩子对他们想法的表达。和孩子一起,迎接改变和成长。如果你的孩子不能理解,换一种方法。

·设定方针而不是规则:这会锻炼孩子做决定的能力,有助于他们以后自立。

·因事设限,并对限制措施坚持到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