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力好奇心的萌芽与诞生

智力好奇心的萌芽与诞生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好奇心当属于引发联想的原始材料当中,最具有活力也最为重要的因素了。既然好奇心在科学探索和联想当中发挥了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又如何去获取好奇呢?这就是好奇心的智力层面,也是在这个层面上,它成为推动思维的积极力量。成年之后,不同的人的好奇心会出现差异。还有些人专注于发掘八卦的飞短流长,以至于一提起好奇心这个词,人们就联想到如何发掘和窥探他人的隐私。

好奇心当属于引发联想的原始材料当中,最具有活力也最为重要的因素了。对于一切科学而言,好奇是源头,一个具有强烈好奇心的人往往会更容易获得事情的真相。早在古希腊时期,智慧的人们就发觉了好奇心的重要性和价值,因此也有了“好奇是科学之母”的说法。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曾这样描述过好奇心:

一个拥有好奇心的人,他的眼睛总是会饶有兴趣地东张西望;

他的耳朵异常灵敏,总会捕捉到别人无法听到得声音;

不论我们自己是不是愿意,

我们的身体每一个细胞,都在无时无刻地感受。

这段描述应该说是对好奇心最真实、最自然的掌握。就像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生存下去,身体总是会接收有利于自己健康的营养一样,一个充满好奇的心灵也总会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保持最大的灵敏和警觉,寻找有助于自我思考的资料。凡是有创新的地方,就一定会有好奇心的存在,在思维的过程中,好奇心也是我们获取推理原始材料的最直接有力的保障。

既然好奇心在科学探索和联想当中发挥了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又如何去获取好奇呢?或者说怎样去解读好奇心的形式表现、怎样在教育中去观察一个人是否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呢?

首先,好奇心最直观的表现是一种内在精神和渴望的外露,在具备好奇心的人的身上,我们会发现许多丰富的机体特征。就好比一个内心不安分的孩子,“不安分”的外在表现就是他什么都会去“尝试”一下,无论适不适合,他可能都会不停地触摸自己视线内的东西——凡是吃的都要尝一尝,不管自己喜欢不喜欢;对那些自己不确定的物体,他会戳一戳、碰一碰、闻一闻……

婴儿探索世界的好奇心是一直持续的,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只要醒着,就会不停地对这个未知的世界进行试探和摸索:他会把所有拿到手里的东西放到口中吸吮;拍一拍眼中的“庞然大物”,如果恰好发出了声音,他们就会为自己的“英勇行为”赞叹——咯咯大笑;如果再大一点,他们会学会撕扯和碰撞,对他们来讲,这些探索充满了未知的吸引力。虽然这些行为在成人看来是一种可爱的幼稚,很难同智力活动挂钩,但如果没有这些活动,人类后期的智力就不会得到完善的开发和前进,对科学的探寻也会变得举步维艰。

其次,在自身好奇本能的基础上,人在成长中会不断与社会接触,在社会因素的作用和刺激之下,好奇心也会随之变化,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阶段。一个孩子通过自身对外界的接触来不断获取生动新鲜的感受和有趣的知识,这样的过程让他感到快乐;但是当他们依靠自己所获取的感受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内心的需要,而且他们明白可以通过向他人学习和询问来获取更多的资讯时,他们就会向别人提问,以期获得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这就是为什么一定年龄阶段的孩子总是会问各种各样奇怪的问题。这一切都是好奇心的驱使,对他们来讲,这种转变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这种询问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初,他们的问题比较浅显,例如,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接着,他们的问题就会深入:房子为什么能够立着而不倒塌?土地为什么可以支撑房子?地球为什么不会掉到一个洞里?

当然,这个时期的问题还不是对科学的系统探索,他们的提问也不是为了严谨科学的解释。孩子发出提问,更多的是对周围的未知世界存在诸多未解的好奇,他们希望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生活的世界。也就是说,他们期望的答案是最终的事实,而不是得到事实的依据和原理。不过,在不断的询问和获取答案的过程中,他们已经在大脑中累积和形成了一些相互关联的信息,虽然这些信息还不连贯,但他们也能够从这些信息中获取一些朦胧的东西,可以隐隐约约感受到事实背后更多的故事,由此,智力好奇心开始萌芽。

最后,好奇心就进入到了智力探索阶段。这个时期,好奇心已经上升到了机体层面和社会层面,孩子会将自己积累的材料和观察到的事物进行整合,并在这一基础上发现问题、研究思索问题。如果一个问题被发现,孩子会先向周围的人求助,如父母、老师等。如果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他们会将其留在心里继续思考,并尽力通过其他方法来获取答案。

这就是好奇心的智力层面,也是在这个层面上,它成为推动思维的积极力量。成年之后,不同的人的好奇心会出现差异。对于思维开阔的人来说,世界上大大小小的环境都充满了奇妙的未知和挑战,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新事物出现,有待于探索的事物有很多;而对于另外一部分人来说,智力好奇心会慢慢迟钝、消退。所以,应该及时抓住那些让问题出现和萌芽的力量,并正确利用,否则这种力量就会慢慢消失,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的智力好奇心一直保持强劲,而有些人却慢慢地对周围一切波澜不惊,致使内心变成一潭死水。

培根说过,如果想进入科学的王国,就必须像孩子一样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强烈的好奇。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灵活的好奇心是促使人不断探索和进步的重要力量;第二,好奇心并不是永恒存在的,如果不注意保护,这种天赋就很容易消失。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不同,好奇心消失的原因也变得复杂多样。有的人是因为对好奇心的冷漠和不在乎而失去;有的人是因为过于草率,认为好奇心是一种天赋,永远不会消失;有的人将自我的思想封锁于教条主义的框架之中,导致好奇心受到局限,难以发挥作用。

也有一些人虽然保持了一定的好奇心,但是这种好奇只局限于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例如职业发展、赚钱。还有些人专注于发掘八卦的飞短流长,以至于一提起好奇心这个词,人们就联想到如何发掘和窥探他人的隐私

好奇心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一旦消失就很难找回,即使是最优秀的教师也无法帮助一个完全丧失好奇心的人重新燃起探索未知事物的渴望。教育者能够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那些还存有好奇心的人坚守这份天赋。

而我们所要讨论的最大任务也是想方设法去保护人们的探索精神,让人们不要因为种种自身或者外在的原因而丧失好奇,不要让内心的这份追逐和渴望变得僵化和麻木,更不要让它因为自己的漠视而消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