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写作专题训练

写作专题训练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突破状物散文写作的三难,本专题教学做了一些尝试。从整体看,是一次读写专题训练,展现从读到写的全过程;从重心看,是一次主题十分突出的状物散文写作专题训练。从四节课的做课效果来看,不仅每节课的任务完成得十分好,而且四节课的内在逻辑联系,也十分清晰地呈现了出来,使之成为一个非常完整的写作专题——“状物散文”写作训练专题。

授课教师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潘海燕 王学东 吴 丹

评鉴教师 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 何 郁      

专题总评析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刘宇新      

精彩看点

高中生写状物散文有三难:第一,面对日常的事物,比如写一片叶子,学生打不开思路,不知道如何立意;第二,即便勉强写下去,也是人云亦云,写不出新意和深意,比如写叶子,就只能写叶子的四季轮回,很难写出自己心中独特的感悟;第三,写不好开头,一写就落入俗套,没有新意。

如何突破状物散文写作的三难,本专题教学做了一些尝试。我们共设计了四节课,第一节课,由学生上,学生分成几个组,把状物散文的写作特点讲得清清楚楚,其精彩之处完全不亚于老师所讲。第二节课由三位老师同时上,一节课训练审题立意,一节课在立意上求深求新,一节课着重开篇技法训练。三节课分别展现“叶子”写作训练中的一个阶段,合起来,又依次递进,共同完成状物散文写作的全部任务。从整体看,是一次读写专题训练,展现从读到写的全过程;从重心看,是一次主题十分突出的状物散文写作专题训练。整体可看宏观建构的设计匠心,局部可看教学环节的精当精彩。尤其是人文情怀的培养,更是本专题训练的一个亮点。

其中,潘海燕老师的课是“叶子”写作的第一阶段。老师借助自己深厚的文化功底和对生活独到的感悟,不断地激活学生的阅读感悟,又通过一些“叶子”图片,不断地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课堂视野很开阔。特别是老师不断地用自己的写作示例,启发学生思考,提升学生的认知,更是值得我们观摩和深思。

王学东老师的课是“叶子”写作的第二阶段。本节课有两个看点:其一,教师精选并巧妙点拨同一素材不同立意的名家作品的妙处;其二,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叶子四季轮回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异彩纷呈的发言,以及教师巧妙无痕的引领。本节课的训练使学生认识到“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它用生动形象的方式教会我们如何看待生命,思考人生”,从而强化学生细心感受生活、倾心热爱生命的意识。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和关注。

吴丹老师的课是“叶子”写作的第三阶段。尽管是开篇的具体方法的指导,但本节课却不局限在方法指导上,而是通过讨论开篇的写法,让学生提高对作文的认识。学生学到的东西远多于练习开篇,比如如何把握事物的特征,如何深入认识叶子生命的本质,如何由开篇建构起“叶子”与生活的逻辑联系等,这些训练,都是作文训练课的“必须”。

任务分析

本专题有两个重要任务:第一,通过阅读状物散文,明确状物散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这个任务,由学生自己完成;第二,以“叶子”为题,练习写作状物散文。这个任务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如此设计整个教学主要基于以下思考:

第一,立足于课本学习设计。本学期学习了《荷塘月色》《前赤壁赋》《活水源记》《游栖霞紫云洞记》《天鹅》等写景状物散文,这是本学期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拓展阅读,学生心理上容易接受,不至于反感。而且这样做,非常有利于学生学好课本,也有利于学生形成对状物散文的基本认识。

第二,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在初中学过一些状物文章,如周敦颐的《爱莲说》、韩愈的《马说》、管桦的《竹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对“状物散文”的写作特点已经有所了解,再扩大阅读范围,并进行写作专题训练,学生有基础,完全学得好。

第三,我们的写作训练是建立在阅读积累上的。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意思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大量的阅读,写作就成了无水之源。我们高度认同这一思想。为此,在写作前,我们就推荐学生阅读大量的状物散文,共计有20篇。如季羡林的《马缨花》《海棠花》《雾》,东山魁夷的《一片树叶》,朱成玉的《落叶是疲倦的蝴蝶》,宗璞的《柳信》,史铁生的《合欢树》,丰子恺的《杨柳》,邢增尧的《生死胡杨》,任林举的《岳桦》,吴冠中的《说树》,李国文的《读树》,洛夫的《一朵午荷》,李存葆的《雪野里的精灵》,林希的《石缝中的生命》,萧萧的《灯火》,臧克家的《炉火》,迟子建的《泥泞》,池莉的《瓷器的意味》,余光中的《催魂铃》等。在此基础上,我们又确定了10篇文章为精读文章,要求学生反反复复阅读,并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开读书汇报会,交流阅读体会,总结写作方法。

第四,完成写作任务,主要依赖于正确的作文训练观。首先,我们对整个专题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其次,我们的老师富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职业操守,对作文教学有积极的探索;再次,教学既注意技法训练,更注意人文情怀的熏陶和感染;最后,也是最主要的,我们的学生绝不囿于一己的知识和见解,他们平时就已经养成了独立读书、独自思考的习惯,这是完成写作训练任务的根本保证。

鉴于此,我们把第二步设计为三节课,这三节课本应该依次上下来,但因为听课时间所限,我们只能将其平行展开,但内在逻辑顺序没变。从四节课的做课效果来看,不仅每节课的任务完成得十分好,而且四节课的内在逻辑联系,也十分清晰地呈现了出来,使之成为一个非常完整的写作专题——“状物散文”写作训练专题。

教学实例

一枝一叶总关情

——“叶子”审题立意指导

潘海燕

师: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日本作家东山魁夷的作品《一片树叶》。作者站在庭前观叶,由一片树叶与整棵树的关系,想到个人的命运与整个社会的联系,从而发出“珍爱自己,也珍爱他人的生命”的感慨。我们还学了当代作家朱成玉的一篇散文《落叶是疲倦的蝴蝶》,作者用诗化的语言,营造出凄婉的意境,表达了游子因常年漂泊在外追求事业而未能很好地眷顾母亲的愧疚。这两位作家在咏“叶”的同时,都形象地赋予了“叶”以人格化的特点,对“叶”的描写便不再是简单的吟风弄草,而能传达出深刻的寓意来。

(点评:上课伊始,老师就明确地告诉学生,前一段时间的阅读很重要。此处老师三言两语的点拨,更有画龙点睛之效。)

师:立意是文章的灵魂。要想立意好,就得独抒性灵,从寻常事物中悟得大千真谛。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叶”的世界,领悟大千世界的真谛。我们先来看一张介绍叶子形状的图片。

(点评:明确学习任务,强调立意要“独抒性灵”。)

(幻灯展示各种形态的叶子)

师:看到这么多形态各异的叶子,你们生发了怎样的思考?(看同学们做沉思状,接着问)从形状观察,叶子有何特征?

(点评:这里问得有点急了,如果让学生思考一会儿就更好了。教师要学会等待。)

生:形态各异,仪态万方……

师:“仪态万方”,这个词用得好。柳叶有柳叶的纤柔,梧桐叶有梧桐叶的招摇,银杏叶有银杏叶的灿烂,每一种叶子都有各自的风韵。可是,写文章仅仅停留在对树叶外形美的欣赏上,不免会流于肤浅。我们在欣赏叶子外形美的同时,能不能再作深层的思考,由叶的形态各异来反思一下我们人类的某些行为呢?(学生们开始思考)

师:待会儿同学们发言,尽可能先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的感受,然后再作简要说明,好吗?

(幻灯提示——由叶子形状各异引发的思考)

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有形态各异的叶子,植物界才显得如此丰富。

生:生命因拥有个性而精彩。

师:说得很好。

生:我形我秀。(正准备坐下)

师:为什么这样说?

生:打个比方吧,有的植物的叶子长得硕大,譬如咱们学校图书馆门前的梧桐树叶,有的叶子比较小,譬如实验楼后面的那一片平枝子。平枝子的叶子特别小,还长在僻静的角落里,但是它应时而生,活得很自在。

师:你们看,她多善于观察生活,你们注意到她说的平枝子了吗?

(大部分学生摇头,有几个学生说见过)

生:就在化学实验楼后面,它旁边还有一棵白玉兰呢!

(点评:有了一定的感性启发,又有了一定的思想碰撞,思维的闸门正逐渐被打开。)

师:看来咱们还得再写一次“八十中的风景”(以前考试作文题),大家继续去采采风。写作文怎样才能打开思路?那就得多观察、勤思考,将我们所看到的事物与我们的生命建立联系。各种植物都有自己的个性,我们人在集体中是不是也应该保持自己的个性?我们甚至能想得更深一些,树不会因为自己高大就抢夺小草生存的权利,那我们人是不是也应当尊重文化的差异性,让我们的文化因多元而充满生气?

(点评:由叶子的形态特点,联想到文化的差异性,这是思路开掘的第一步。)

众:太难了……

师:难吗?不难。就在今天上午,我备课时,看到咱们班的摄影师杨宇鹏同学拍了那么多形态各异的叶子,不禁大发感慨,写了一篇文章,借此机会与同学们分享一下,好吗?

(点评:碰到困难时,老师的示例,就是最好的指导。)

师:我文章的题目叫“叶问”。这里的“叶问”是“叶子的责问”。叶子看着我们人类的某些荒唐行为都禁不住要责问我们了。(同学们又笑了)

(幻灯展示老师作文,因篇幅较长,这里选取了一个片段)

原生态的文化多样性被破坏后,各种民俗民风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山寨的市集上兜售着从城里批发来的各种小商品,而民间的手艺却遭遇冷眼。还是叶子智慧,不为外物所动,永远保持自己的个性,在树的家族中,既相互协作,又独具风采。你看那掌状的梧桐叶、针样的松叶、扇形的银杏叶、 圆形的金莲叶、椭圆形的平枝子叶、心形的杨树叶、星状的枫叶……哪一个不在风中自由摇曳,哪一个又急着去模仿别人而失去了 自我?哪怕是那些被人修剪得整整齐齐的灌木,它们的每一片叶子也都在极力反抗着人为的趋同,用不同的色差、不同的形状、不同的大小,庄严地向世界宣告——我就是我!

“我就是我!”一句多么豪迈的言语。叶子们用各自的性格证明着生命存在的价值和尊严,而我们人的生命呢?我们急着把自己变成流水线上的成品——一样的面容,一样的表情,一样的生活图景。正如作家韩少功所写的那样,人们走入同样的电梯,推开同样的窗户,坐上同样的马桶,在同一时刻关闭电视并在同一时刻打着呵欠,谈论着同样的流行话题,制订同样的购物计划,甚至拥有同样的恋爱经历……所有的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所有的人,越来越成为一个人。

我们在趋同的进程中失去了自己!

人类诞生之前,叶子就葱茏如斯,它汲取日月的精华,悟得了天地的智慧,借助自然之道,自能生生不息,破坏自然之道而自以为聪明的我们又何尝及叶子智慧的十万分之一?

师:看完这篇文章,大家来点评一下好吗?

生:您从叶的色彩、形状入手,由叶的世界因丰富而充满生机,反思人的世界因趋同而缺乏生机,强调人应当取法自然,尊重个性的差异,这种想法我也有过。

师:有,就把它写出来,多写就能写好,是不是?还有吗?

生:在反思人的生存状态时,您不仅选取大都市作为视点,而且结合您自己的生活体验,把视角投向具有独特地域文化的乡村,这我想不到。

(点评:学生对老师的文章说三道四,其实就是一种深入的学习,而且是一种零距离的学习,效果非常好。)

师:想不到?今天想不到,不等于明天想不到。大诗人陆游临终时嘱托孩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意思是说,写文章,不能就文章学文章,而应把功夫下在掌握渊博的知识、参加社会实践上。只要平时多看、多读、多体验、多思考,就不愁写不出文章来。写作不应停留在“小我”的世界里,应该把目光放得更广远些,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深入反思现代文明进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思路自然就能拓宽。

(点评:老师随机强调写作的一些要求,非常好。前面说立意要“独抒性灵”,这里又强调要多读书、 多观察、 多实践。心灵的训练和知识的学习,都不偏废。)

师:刚才,我们抓了叶子的形态特点,将它与我们人类的趋同行为作了一番比较,现在我们不妨用因果推理的思维再来分析一下。(有同学举手)好,你来说。

(点评:由叶子的外形特点引发联想,再到由因果关系作一番探究功夫,思路的训练又深了一层。)

生:环境决定性格。

师:为什么这么说?

生:叶子的形状各异是自然环境选择的结果。温暖潮湿的地方,叶子往往比较肥硕,而干燥的地方,叶子一般都缩成针刺状。

师:分析得真好!叶子是植物的名片,什么样的植物就会长什么样的叶子;植物是地域的标志,什么样的地域带就会长出什么样的植物,那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不是也是植物的一种生存智慧呢?

生:应该算是吧。缩成针刺状,就可以减少蒸发,在干燥的环境里生存下去。

师:这个立意很不错啊,可以写篇文章,就叫“叶子的智慧”。

(点评:及时的肯定,使学生的思维越来越亢奋。)

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师:说得真好,逆向思维可以帮我们进一步审视事物。虽说环境决定性格,但同一类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叶却大同小异,只是大小色度有些许差异。同学们注意到咱们学校办公楼前的那棵高大的松树了吗?它的祖先生活在喜马拉雅山上,学名叫“喜马拉雅雪松”。现在,它被移植到平原上,移植到咱们的校园里,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它很可怜。

师:为什么呢?

生:“喜马拉雅雪松”的家在雪山上,却被一些好事者活生生拖到这里……

师:你是不是还觉得它之所以长那么高,就是想从楼群间眺望到自己的家乡?

(学生笑)

师:这种想法很好啊,前不久咱们做过一篇诗歌鉴赏,柳宗元的《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诗云:“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写作就是要有丰富的想象,你不妨以第一人称来写雪松顶端的叶子,题目就叫“我的家在喜马拉雅山上”。

(点评:老师扎实的文化功底,随机点染的教学智慧,使得学生的立意绝不流于庸俗。)

生:还有咱们学校教学楼拐角的那片竹林,它们离开了适宜自己生存的山岭,叶子终年枯黄着,真是太可怜了。

师:你的观察真细致,我也注意到那些竹叶了,和你一样为它们的枯黄而伤怀,还为它们写过一些文字呢!要不你也写一篇,(同学们又笑了)咱们课下切磋切磋?

生:我不觉得它们可怜。咱们学校里最热闹的就属那片竹林了,那里一年四季都有成群的麻雀在竹林间穿梭。那些竹子虽比不上南方山林里的竹子青翠,但它们却安时处顺,尽可能绿得长久,还为小鸟提供了嬉戏的乐园。风一吹,它们就沙沙作响,简直就是一个天然的乐池。

师:想得真好,咱们是不是还可以把这片竹林跟君子的品性建立联系——虽被放错了位置,但依然“尽可能绿得长久”,给世界增添一份美丽?

生:韩愈被贬潮州、柳宗元被贬柳州、苏弑被贬杭州……都是这样。

师:牵连得好,柳宗元被贬柳州,后人不就有“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的说法吗?具体写法咱们可以参照一下丰子恺的《杨柳》。好,有关叶子形状的探讨还有很多,我们这节课暂时谈到这里,下面咱们来看另一组图片。

(幻灯展示——叶的颜色在四季中的变化)

师:日本文学名著《源氏物语》中有一句话,“生如夏花,死若秋叶”,后来这句话被泰戈尔引入诗句,化为“生若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看来叶真的很容易触动人们敏感的神经。叶在春天里新发,夏日里葱茏,秋日变成火红,冬日一派萧索,叶在一年四季的变化能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呢?

(点评:思路上再进一步,把叶子放在时间这个天平上仔细考量,看一看叶子又有什么变化。)

生:生老病死是自然的规律,既然来过,走的时候不必过于伤感。

生:“保持生命的颜色,尽可能绿得长久。”

师:迁移得很好。咱们期中考试的那篇散文——宗璞的《柳信》——不也这样写吗?宗璞由“柳叶”想到妈妈,进而想到天下所有像“柳叶”一样虽不能跻身于松柏之列,却依然保持着生命本色的普通人。

生:秋天是百木凋零的时刻,但也是叶子最美的时刻。

师:我们由此是不是还能想起了一句名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有了风霜的洗礼,枫叶、银杏叶反而显得更美了。这个立意不错。下面,咱们就着这个话题来专门谈谈“落叶”好吗?

(点评:应当更细致一些,专门研究如何写落叶。指导应当更具体。)

师:咱们先来欣赏两首写“梧桐秋叶”的诗作:

(幻灯显示两首诗作)

夜  坐

(北宋)张 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玉蝴蝶

(北宋)柳 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师:有道是,“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同是北宋的词人,同样写“梧桐秋叶”,张耒和柳永笔下的秋叶传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点评:例子选得很有说服力。一个典型的例子,往往胜过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

生:张耒的《夜坐》写得苍凉悲壮,有气势,而柳永的词《玉蝴蝶》则写得哀伤凄婉。

师:何以见得,能结合诗句做一下简要分析吗?

生:《夜坐》的后两句“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写出了梧桐叶不惧风寒的神韵,而柳永的“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则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人的悲凉。

师:张耒的《夜坐》是不是还会让我们联想到曹操《龟虽寿》里的一句诗,(师生们一起朗诵)“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张耒从学于苏弑,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同为“苏门四学士”。他与苏轼在性格气质上很相似,写秋风残叶,往往不写其衰飒败落,而突出其不惧风寒的神韵,体现了文人孤高的意趣。而柳永作为婉约派的代表,他“奉旨填词”,流落于烟花柳巷,其作品大多歌唱悲欢离合,自然要哀婉得多。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同样的自然景物之所以呈现出不同的情致,关键在于诗人赋予其中的情感不同。

(点评:思路的展开,目的还是要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的情致,这才是打开思路的根本所在。)

师:同学们再来看一首郑板桥写的诗:

(幻灯显示)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师:郑板桥从萧萧竹声中甚至听到了民间的疾苦声,这是多么深沉而浓郁的人文关怀啊!一枝一叶总关情,相信同学们也能从叶的吟唱中听到更多的声音,是吧?我以前就写过一篇文章叫“叶锈”,由于时间关系只能给大家看个片段:

(点评:老师及时由前人的写作联系到自己当下的写作,打通古今,勾连过往,指导的思路越来越开阔,学生的联想也越来越丰富,这就是一种迁移能力训练。)

(幻灯显示)

我是一个乡村人,我对叶的认识源于乡村。叶子最怕虫咬,怕长叶锈;乡村的人最怕生病,怕疾病像虫子蚕食叶的躯体一样蚕食乡村。

乡村是脆弱的。疾病像游魂一样,在乡村的路上、 田野、庄稼地里游走,撞着哪户人家,那户人家里通亮的灯火便会黯淡下去,最后熄灭在被虫子咬过一般的疾病的叶锈中。疾病随时都会到来,像虫子一般,随时都可能爬到哪家人身上,慢慢地咬噬他们的肌体。待他们再也拿不动手中的铁锹、镰刀,虫子才爬走,留下黑洞洞的一片。

风大的时候,乡村显得更加脆弱,辛苦耕种了一年的麦子眼看着快要收进仓却被一夜的大风摇落。这种无可奈何的境遇,乡村人家几乎都遭遇过。很多人受不了打击,把农药当成酒喝,他们被葬在路边的荒山野坡,除了清明节会有人来为他们烧些儿纸钱,夜夜陪伴他们的是那亘古不息的风。

我曾不止一次目睹过乡村在虫子般的疾病中无声啜泣。

……

师:文章留给同学们课下去细看,希望你们能从中受到启发,也写出动人的文章来。

(点评:老师的情怀在这节课里,不断地激起学生的感怀,很有触动性。)

师:下面咱们再换一个角度来观察叶子。刚才,咱们观赏的只是叶子本身,除了这样的观赏角度外,咱们还可以把叶子同其他事物建立联系,再作观察,通过这种方式,咱们写作的思路就能拓展得更宽。

(点评:写作的思路再拓开一步,由先前只关注叶子本身,再联想到叶子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

(幻灯显示图片:一片树叶 一棵大树)

师:咱们先来探讨“叶子与树”的关系如何?前段时间,咱们学了东山魁夷的作品《一片树叶》,文章结尾写道:“叶落归根,绝不是毫无意义的自然现象。正是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这一片树叶的生长和消亡,正标志着四时的无穷变化。同样,一个人的死关系着整个人类的生……”除了类似的感受,我们还能有什么新的感受?

(看学生都不吭声,老师用幻灯显示出几行字)

①一片叶子只有一个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她完全可以是树的主人。

②没有树的叶子是枯叶,没有叶子的树是孤树。生命中,人来人往,每个人都是匆匆的过客,只有叶子和树,周而复始,不知疲倦!

③再伟岸的树,也需要通过叶子来呼吸,树懂得这个道理,总是把叶子高高托起……

④“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知道旧人哭?叶子的离去,是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

⑤秋天,树毫不犹豫地将叶落尽,才保全了大树整体的生,就像丘吉尔所说,“若一直为过去而纠缠不清,我们可能会失去未来。我们应该让过去的事都过去,才能迎向未来。”

(点评:老师的预设在这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就是有效的预设。后面必然会有意想不到的生成。)

师:你评价一下,这几个角度怎么样?

生:都很巧,像诗一样,富有哲理。

师:有什么样的哲理?

生:比如第一和第三个角度,相对树而言,叶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叶却是树的主人,没有叶的呼吸,树就死了,所以树把叶高高托起。就像我们这个社会,也应该把那些平凡的建设者们高举起来,而不应该贱视他们。

师:反思得真好。“高举起来,而不应该贱视他们”,从叶子的角度看,叶子是不是也在尽自己的本分呢?还有吗?

生:第五个道理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就不多说了,我觉得第二个和第四个角度选得特别巧,可以用来写爱情的悲欢离合。(学生笑)

师:说得很好,爱情是文学永恒的母题,要不你尝试着写写?“叶子的离去,是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读起来就很伤感,相信据此写出的爱情小说,一定很凄美。(学生笑)我们不仅可以把叶和树建立联系,还可以把叶子与花、果、风、雨、云……与大千世界的很多事物建立联系。我们由花的绚烂,叶的朴素,可以想到“绿叶衬红花”那种平凡的美; 由花的短暂,叶的持久,可以思考什么是“持久的美丽”。我们还可以由“风暖叶就绿,风冷叶就枯”,想到叶的沉静里遍布着神经,感知着每一阵风,来反思人自身的记忆。我们可写的角度实在太多了,难怪有诗人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师:最后咱们来共同朗诵一首诗,这首诗的作者何郁老师此时就坐在咱们身旁。何老师是一位诗人,诗人有着一颗更加敏感的心灵,太阳、月亮、天空、海洋、飞鸟、沙地、树、叶……季节的变迁,色彩的交替,无不在诗人敏感的心上留下痕迹。

(点评:再一次推出老师创作的作品,与学生交流和分享。)

(幻灯展示何郁老师写的一首诗)略

师:“站,要站在生命的高处;落,要优雅地飞翔”,多么美的生命告白。希望同学们周末回家认真阅读作文修改方案,修改自己的作文,也能像何老师这样用心灵之笔写下叶的篇章。

感受·思考·联想

——“叶子”立意开掘训练

王学东

师:这次我们写了以“叶子”为话题的作文,在同学们的作文中,老师发现一个问题,许多同学选择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叶子来表达对生活的感受,但是绝大多数文章没有抓住叶子在不同季节的特点,因此,描写没有侧重点,文章立意就显得既单一、没有新意,又缺乏深刻性。因此,今天我们就一起运用“感受·思考·联想”的方法,从多角度挖掘叶子在四季轮回中所蕴含的生活哲理,再来修改自己的文章。(停顿)

(展示PPT“本节课的标题”)

师:好的,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学案,默读“习作诊断”,思考:此段描写是否有侧重点?该段文字的中心是什么?

(点评:点明文章毛病,立意单一、缺新意、不深刻,提醒学生注意。 明确学习任务和要求。)

(展示PPT)

习作诊断

诊断的内容:描写是否有针对性?该段文字的中心是什么?

曾经,你是大树身体上一抹绿芽,在春的拨弄下,放飞稚嫩的希望。曾经,你是大树枝头上挥舞的手掌,从一道道灼人的光里,从一场场淋漓的雨中,用力去采集一丁点儿一丁点儿的养分。那株你曾经栖身的大树啊,那么动情的挽留你,但你宛若一只美丽的蝴蝶,在风的挽歌里,飘然而下。是啊,你舍不得,你留恋,可是你知道,你已完成了 自己的使命,你已经耗尽了最后的气力。于是在一个深秋的傍晚,你飘然而下,又回归到大地。这就是一片叶子的生命历程,从冬的严寒走来,走过春的萌发、夏的葱郁、秋的衰落,多像我们的一生,童年、青年、 中年、晚年。(《叶子》节选)

师:同学们,大家是不是对这段文字有似曾相识之感。(微笑)

生:(小声)是。

师:这是老师从大家的习作中摘录出的一段描写叶子春、夏、秋、冬的文字,这一段文字在许多同学文章中出现,可见这是一段万能文字。请同学们拿出笔圈点出描写的语句,并思考这段文字的描写是否有针对性?该段文字的中心是什么?(停顿)。好的,3分钟的时间。

(点评:说是一个“万能段”,可见学生写得是怎样千人一面。这样的选段非常典型,很有代表性。打蛇在七寸上,写作训练也要善于抓住要害。)

师:好的,时间到。请××同学和大家分享一下你阅读这段文字的感受。

生:这段文字的优点是描写很自然,作者从春、夏、秋、冬四季入手,写了春天叶子发芽,夏天长大,秋天飘然落下,冬天枯萎。不足在于:像流水账,没有抓住叶子在四个季节中有什么鲜明的特点,写这些特点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叶子在四季轮回中走过怎么就和人生的四个阶段相似。因此,文章就是泛泛而谈,描写没有针对性,也看不出中心究竟是什么。

(点评:重点评说“流水账”的毛病,其他同学点头表示同意。)

生:我觉得这段文字是把每一个季节的叶子都说了一遍,但是每一个阶段都没有抓住特点。作者好像是想要表达叶子的四季和人生的四个阶段有关联,但是描写时又没有突出这两者之间的关联点。

(点评:重点评说叶子和人生没有建立起内在联系。)

师:好的,这位同学意思是作者想借叶子在四季中的不同生命状态来比拟人的一生,但是由于物象的特征没有有针对性的描摹,因此所抒发的情感就没有生发点。而这样的描写就显得空泛而苍白。那么,这段文字有没有优点呢?

生:我觉得这段文字运用了第二人称的写法,读起来非常亲切,把叶子比喻成手掌、蝴蝶,应该说抓住了夏天、秋天叶子的特点,同时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语言很美。

(点评:有不同意见生成,且言之有理,这就是有效。)

师:刚才三位同学的回答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这段文字。老师总结一下大家的发言:这段文字的优点是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流畅,生动活泼;第二人称的运用自然亲切有利于抒情。(停顿)存在的问题是描写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而角度又是单一的。大家有这种感受吗?

还有就是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叶子是为了说明它与人生的童年、青年、中年、晚年相似,然后要表明什么中心呢?有什么人生感悟或启迪?作者什么也没说,因此思维就在这里停止了,而这一点恰恰是我们需要提升的部分。这就是观察景物不深入,状物联想缺乏生发点,因此感悟就不深刻。

(点评:问题点得很透。课堂上老师说话不必求多,但要力求说透,这样的点评、指导才有作用。 以下进入本课的第二个环节,欣赏名家名段,从中汲取营养、学习方法。)

师:这个问题是写景状物类文章的通病。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名家写景状物”,看一看名家是如何抓住同一景物的相同特征抒发不同情感的?请同学们阅读丰子恺先生的《杨柳》片段和茅盾先生《白杨礼赞》片段,小组探究:两段文字均选择从树木的形态入手,一个赞美枝条向下、一个赞美枝条向上,如何有针对性地(即为情、志服务)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议论?并完成学案上的表格。

(展示PPT:表格)

探究:两段文字均选择从树木的形态入手,一个赞向下、一个赞向上,如何有针对性地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议论?

(点评:提出问题后,使学习任务明确,这也是十分值得赞成的做法。比较务实,任务学习不至于踏空。)

师:好,同学们,讨论暂告一段落。刚才大家的讨论很热烈。下面我们请几个同学发言,大家共同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生:我想谈谈《杨柳》。杨柳的特征很多,比如在上一段作者就提到了杨柳“好养活”,但是在这一段作者的侧重点在于杨柳的“不忘根本,懂得感恩”,所以作者就重点描写杨柳“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这就是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并且这一特征是为了抒情服务的。

生:《杨柳》节选的这一段景物描写的特征是紧紧围绕着抒情和议论的。每一句的描写都是为了突出杨柳“不忘根本”的特征。

师:能具体分析一下吗?

生:作者为了突出杨柳“不忘根本”的特点,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作者写道“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 ‘出墙’,古木能长到 ‘参天’”。写其他树木的向上忘记根本是为了突出杨柳的“条条不忘记根本”。

师:(追问)其他树木的向上发展是不是作者要否定的内容?

生:不是。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如果不是,那么,此处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

生:作者在下一分句写道“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朗读,轻重音处理得非常好)作者认为,树木的枝条根根向上原是好的,这就是在肯定向上的这种状态,每一个枝条如果能够做到既向上生长,又能时时不忘根本,回顾大地,兼顾这两种生活态度就是作者非常肯定的。

师:非常好,读得真细心。(教师由衷的称赞,并深情朗诵,加点的字重读)“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同学们,大家在阅读状物类文章时一定要细心认真地感受景物的特征,并细细体味作者蕴含在景物特征中的独特情感和感受。

(点评:此处学习很有语文特点。语文课——包括作文课,自始至终都不能忘记了朗读。写完文章后,自己朗读一下,看有没有什么毛病,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师:《杨柳》这段文字作者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从景物的生长状态入手,强调向上原本是好的,但如果忘记了根本,那就不可取了。在选段当中还有一句话,大家和老师一起来感受一下,“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教师深情朗诵,加点字重读)这是一句非常关键的语句,作者认为杨柳长得很快、很高,它为什么会长得如此快,如此高?是谁给了它长快、长高的力量呢?(生小声齐答:树根和大地)是的,杨柳深深地懂得,是深埋在大地中的“根”使自己的枝条长得迅速和高大,因此杨柳的树枝越长得快和高,它就越垂得低。这就是杨柳可贵的“不忘根本”的精神。

(点评:在课堂上,老师不是讲多讲少的问题,而是讲得有没有用的问题。此处如果缺少老师的讲解,学生对杨柳“不忘根本”的理解,就可能会大打折扣。)

师:下面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填表的内容。

生:《杨柳》这篇文章,物的特征是长得快、高;越高,越垂得低。手法是托物言志,对比和反衬。中心是赞美杨柳不忘根本的品质。《白杨礼赞》中,白杨树的特征是枝干、叶一律向上,却不旁逸斜出。手法是象征。中心是赞美那些朴实、顽强、力争上游的中国北方农民。

师:总结得不错。值得提醒大家的是,状物类文章常见的手法还有,枝条向上但不忘根本就想到人也应该有感恩的意识,看到白杨树笔直的枝干叶子,就想到在压迫中依然保持昂扬向上精神的北方农民……这是一种联想,是什么联想?(有学生小声回答:相似、相近联想)好,答得不错。

(点评:写作指导贵在不俗,并且落实。“不俗”,就是思想认识要高雅,“落实”就是要落实在具体的写法指导上。不要回避写法指导。前面的指导重在告诉学生,要看透事物的本质特征,如杨柳的“不忘根本”;此处的指导告诉学生,如何才能写出这一本质特征,可用相似联想。)

师:下面我们一起看大屏幕,总结一下刚才同学们的发言。

(点评:适时的总结就是一种提升,也是一种能力强化训练。 当然,这一步最好交给学生去做。)

(展示PPT,用表格总结这两个选段的写景状物与抒情言志的关系。)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名家在写状物类文章时,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突出情、理的,我们在本节课开始时给大家的习作与此两段对比,你发现我们的文章出现了什么问题?

(点评:再把学生的习作联系起来思考,这样的训练就十分有针对性。)

生:名家的作品描写景物的特征是为了抒情言志服务的。而我们的文章只是为了追求语言华丽而使用一些修辞的手法,反而忽略了突出情、志。这样的文章表面看起来很流畅,实际上内容空泛,没有深刻见解,文章流于形式。我们从名家的作品中体会到好的文章应该是文质兼美的,尤其是文章的内容,景物特征的描摹要有重点,要为抒情言志服务。

师:说得非常对,任何修辞手法和语言形式都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所以有一句话大家一定要记住:文章第一重要是内容;第二重要的还是内容。切忌“以辞害义”。(停顿)大家在描摹景物的特征时一定要抓住某一点,从这一点生发开去,一定不可面面俱到,否则就会出现景物的特征过于繁杂,描写没有重点,若蜻蜓点水,又如万箭齐发打的却不是一个靶子,从而使文章中心不突出,立意不深刻。(停顿)

(点评:以下进入本课的第三个环节,也是本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修改习作。分小组探究,观察、思考、联想,多角度立意,广泛交流。)

师:明白了我们文章的问题所在,也清楚了名家文章的优点,那么我们就一起来修改刚才的习作。我们先从立意入手。现在老师在大屏幕上呈现了一组叶子的图片,请仔细观察大屏幕展示的春、夏、秋、冬各具特点的图片,或根据生活体验联想叶子在不同环境、季节的状态,思考叶子带给你的人生启迪、生命感悟。并和同组的同学交流你思考的收获。

(点评:作文课贵在动笔训练,讲得好,不如练得好。实践是作文能力生长的根本途径。)

师:大家可从以下角度思考:各个季节的形态、颜色各异;各个阶段自然环境的变化(气温、土壤、风、雨);不同季节叶子与和他相关的事物发生的关系(根、干、茎、花、果等)。要求至少写出五种立意,时间是6分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热烈讨论,教师巡视并适时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去)

师:时间到了,请各小组派代表到黑板上把自己小组讨论好的立意,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将确定好的立意写在学案上。

(黑板上依次呈现出以下立意)

①叶子若被虫子吃了一个洞,这个洞会扩散到全叶,由此联想到一个坏习惯可以毁了一个人。

②叶子经霜会更红,由此联想到人要在磨难中成长,经过风雨寒暑的人生会更灿烂。

③叶经历了夏天的暴晒,狂风暴雨,在秋天最终迎来了生命最美丽的时刻,这美丽即使短暂也坦然面对。

④由叶子原本是绿色的,但到了秋天就变成了灿烂的红色、黄色乃至金色给人看,从而赞美那些为了他人而奉献自己的人。

⑤叶子的颜色会变但形状不会变,由此联想到人的外化内不化,人可以适应环境但不能改变本真的自己。

(点评:学生的联想和思考逐渐活跃起来,作文立意向纵深发展。)

师:同学们,刚才有好几个小组邀请老师去分享他们小组讨论的成果,我想请大家一起来分享。

生:我们组认为有三个角度,第一个角度:叶子从鲜嫩的绿色,到璀璨的金黄,转而陨落,想到人只有坚持自己的本色,才会常青。而叶子在生命的磨砺中,变得谄媚,改变了它本来的颜色,所以最终走向衰亡。(其他同学有些骚动,教师及时打断该同学的发言)

师:好的,暂停。如何从叶子颜色的转变就想到“谄媚”二字呢?同学们有异议。

生:叶子经过夏天的暴晒,狂风暴雨,到了秋天气温降低,有时还有霜雪的出现,才会发生颜色的改变。这种外界环境其实是一种磨砺甚至可以说是磨难,叶子经过磨砺颜色更鲜艳,应该赞美叶子的这种品质。不应该贬低它,更谈不到谄媚。(大多数同学在点头,有的同学不置可否)

(点评:以下学生的联想,都围绕“相似点”而展开,立意的开掘始终围绕这条线进行,绝不旁逸斜出。)

师:认为叶子颜色的改变是在外界恶劣环境下,才改变了本性,因此才凋落。大卫认为正是因为外界恶劣环境,叶子的颜色由绿转黄、红甚至是金色,恰恰说明叶子愈经历磨难生命越辉煌,大卫的观点与黑板上的第二个观点相似。两个同学的观点在于对叶子的褒贬角度不同。

生:我认为从叶子颜色的改变既可以谈褒也可以谈贬,关键是描写时突出叶子的哪一方面特点。也就是抓住景物的本质特征为抒情言志服务。(同学们点头,认可)

师:分析得非常好,前两位同学的观点正好说明从景物的同一特征入手,也可以多角度立意,而正是多角度立意使我们的文章在深刻性和独特性上有所突围,我们的思维就在广度和深度上得以延伸。

(点评:准确地指出“深刻性”和“独特性”的突破路径,给学生以有力地引导。)

师:看到同学们能从景物的一个特征生发出不同的感受,老师由衷的高兴,让我们为这些思维火花的闪现鼓掌吧。(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好的,杜艺接着发言。

生:我们组的第二个角度是看到叶子由春天的嫩绿,夏天的葱郁,转而到秋天的金黄、陨落,继而到冬天的枯萎,我们想到过去的那些在历史上留下美名的名人,如屈原、苏轼、邓小平。他们经历了生命历程的高低起伏,遭遇过种种磨砺,也迎来生命中的辉煌,但最终都飘落在历史的岁月中。旧的叶子飘然逝去,新生的叶子又在枝头招展,这不就是生命吗?

师(赞赏):说得真好,你的发言让我想到一句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片叶子的生命历程与人类历史的更迭兴亡何其相似。过去的才人是百年轮回,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每一天都会有新生事物出现,每一个人都有独领风骚的机会和可能,因此,现在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天”,未来就掌握在你们手中,同学们,你们都可以独领风骚。(掌声随之响起来)接着谈你们小组的第三个角度。

生:我认为叶子在春夏时是那么鲜嫩润泽,就像女子,年轻时是美丽的,男子就像大树一样紧紧拥抱着她,等到暮秋时,叶子枯萎就像女子人老色衰了,大树就不会再挽留她,于是只能飘落。这种现象表明有一种爱情叫做喜新厌旧。

(点评:这是多么合情合理的相似联想啊,充满了中学生对爱情的朦胧认识和理解!)

师:这样观点也有同学写道,这不仅让我想到同学们熟悉的一句诗:叶子的飘零是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有同学和老师一起说出这句诗)。好的,大家看,同样是写春、夏、秋、冬的叶子,杜艺小组经过讨论认为可以从这三个角度立意。那么其他小组呢?

生:我们小组认为叶子从鹅黄、青葱经历了狂风暴雨,寒暑易节,最后迎来了辉煌,虽然短暂,但是它能坦然地面对,坦然地飘落。由此联想到历史上的一些人,虽然在生命历程中经历了挫折、磨难,但正是这些磨难也使他们走向了成熟和辉煌,面对生命中的苦难和成功,应该像叶子一样坦然。

师:分析得真好,这正如咱们班壁报上写的“得之淡然,失之坦然”,就像叶子一样在枝头高高站立时也不洋洋得意,飘落到大地上也不悲观沮丧,这就是一种淡看荣辱的人生态度。楚晨组的角度与黑板上第三个角度有相似点。

(点评:老师及时总结,不仅肯定了学生的联想和思考之价值,而且使学 生立意更明确,更深刻,很有指导作用。)

师:黑板上其他的角度。第一个角度“叶子若被虫子吃了一个洞,这个洞会扩散到全叶,由此联想到一个坏习惯可以毁了一个人”。这个角度可以吗?

生:不可以。这个角度与叶子四季轮回没有关系。

师:因此这个角度有待商榷。(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问号“?”)

(点评:应该说,学生的联想是有价值的,可在这里却不行,原因就是本节课的训练是围绕“叶子的四季轮回”来展开的,窄化了本节课“‘叶子’立意开掘训练”的教学内容。)

生:我想的是叶子在第一年的秋天陨落,一定会在第二年的春天重返枝头。刚才我们谈论的更多的是叶子的逝去,这应该是一种静态的永恒,其实今年的陨落未尝不是为了明年的生长,所以我认为叶子的四季轮回恰好说明了生命追求的是不朽的永恒,这种永恒是动态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能拥有世界,但是人就像一个朝圣者,虔诚的为生命而来,虔诚的为生命而去,这其实就是一种永恒。

(点评:生的立意开掘,逐渐由表层走向深层,由景物的特征描绘联系到生活的哲理思索。)

师:你的话让老师非常感动,就像叶子一样走过春的鹅黄、夏的葱郁、秋的金黄、冬的枯萎,人的一生也走过童年、青年、中年、晚年乃至死亡,永恒就在这一过程中,所以我们应坦然、虔诚的面对生命。

因为时间的原因,课上我们就不让更多的同学发言了,下面老师总结一下从叶子的四季轮回中同学们共总结出11种立意:

(点评:总结总是很及时,但正像上面的说的一样,此处若交给学生去做,效果兴许会更好。)

(展示PPT 叶子四季轮回蕴含的人生哲理)

常见立意:

①借叶子不同季节颜色的变化讴歌生命的多姿多彩。

②借叶子不同季节形态的变化表现生命的成长。

③借落叶飘零表现落叶对根的情谊,咏叹奉献、反哺。

④个体的平凡成就群体的壮观。

个性化的立意:

⑤一生的追求就是为了最终的飞翔。

⑥叶子的陨落是命运的常态,应坦然的面对生命中的低谷。

⑦叶子正是因为经历了这些自然界的洗礼,她才会坦然地面对生死存亡、地位的高低、生命的盈亏,人也应该有这样的淡看荣辱得失的人生态度。

⑧叶子正是因为遭受到霜欺雪压,才会有如此瑰丽的人生,歌颂生命因磨难而伟大。

⑨生命的陨落是不灭的轮回,人应该像叶子一样做生命永恒的朝圣者。

⑩借叶子高高在上的生存状态,批判现实生活中那些身居高位但没有真才实学的人。

借叶子只能依靠枝干生存,不能独立存活的生活方式,讽刺生活中那些依靠外因(如父母)而生存的人。

师:短短的一节课就这样过去了,老师感觉大家都特别兴奋。叶子的四季轮回竟然蕴含着如此丰富而又深刻的人生哲理。我想这一收获不仅是写作立意上的,更应该是思维的拓展和对生活生命的体察,所以让我们用眼睛、头脑、心灵,去感受、思考、联想,我们会发现世界是如此美丽,生命是如此瑰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课下修改自己的习作。下课。

巧饰凤头展才情

——“叶子”开篇修改指导

吴 丹

师: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前一段时间我们写了“叶子”,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讨写景状物作文开头的写法,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巧饰你作文的凤头,展现你的才情!

(点评:上课伊始,即明确学习任务,这是一个好习惯。)

师:看三段写景状物类文章的开头,看看你喜欢哪种开头方式,想一想为什么?先看第一段,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

(生读第一段)

什么是根?根是植物吸收养分的器官,没有根,就没有花的鲜艳,叶的嫩绿,果实的甘甜。在生活中,也有着许许多多甘愿充当“根”这一角色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点评:看上去简单,其实很有逻辑性。)

师:读得非常清楚。谁来给大家读第二段?

(生读第二段)

“蒲公英的绒毛像蚂蚁国的小不点儿的降落伞,在使劲吹的一阵人工暴风里,悬空飘舞一阵子,就四下里飞散开,不见了。在春光弥漫的草原上,孩子们找寻着绒毛的蒲公英,争先恐后地赛跑着。我回忆自己跟着小伙伴们在草原上来回奔跑的儿时,也给孙子一般的小儿子,吹个绒毛瞧瞧。”

(点评:非常感性,很温柔,很细腻,有日本文学那种精致的风格。)

师:读得非常流畅,谢谢!这是日本女作家壶井荣写的《蒲公英》的开篇。哪位同学为我们读第三段?

(生读第三段)

“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源自于我们曾经赞美过的洁白无瑕的雪。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如果你在飞雪中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着雪绒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洋溢着一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

师:读得很有感情,这是我国当代作家迟子建所写的《泥泞》一文的开头。刚才我们欣赏了三段写景状物文章的开头。现在大家可以想一想你喜欢哪一种开篇,为什么?四个人一个小组,讨论一下。

(点评:这三个开头特点鲜明,有例子价值。)

师:好了,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意见,你喜欢哪种类型的开头方式?哪组先说?请最后一组先说。

生:我们喜欢第二段开篇方式,她用了描写实物形态的方法,描写了蒲公英的形态,同时回忆了她儿时的一些事情,然后引出下文。

师:分析得比较清楚,开篇描写外形,描写的是蒲公英的外形,具体来说是描写蒲公英的绒毛。这个外形是怎么描写的?

生: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师:这些写出了绒毛什么样的特点?

(点评:强调要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这是写状物散文的基本功。)

生:小。很小,很轻,然后开始回忆儿时的情景,之后又回到了现在。所以文段前面是对蒲公英这个自然景物、植物的外形形态的描写,然后追忆儿时的情形,之后又将镜头推到了过去,继而又把镜头转换到现在,要给孙子般的小儿子吹个绒毛瞧瞧,刚才我听有同学在讨论:“什么是孙子般的小儿子?”

师:最小的一个儿子,年龄差距比较大。刚才胡月组总结得特别详细,能概述一下这篇开头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写的吗?

生:从辞格的角度来说用了比喻、拟人。

师:实际上是先从哪个角度入手写蒲公英的绒毛呢?

(点评:进一步强调如何写出事物的外形特点,指导更有实效性。)

生:外形、外在特点。

(板书:描写外在形态)

师:你会发现文章通过描写蒲公英绒毛外在的形态,然后引发儿时回忆,下文写蒲公英带给我的生活的感悟,这种感悟在我们发的文章中有。写景状物散文在开篇时似乎语言很平淡,不很出奇,但它会娓娓道来,向大家阐述人生哲理。这是写景状物散文开头的一种写法。

(点评:若能联系到整个文章做点评,指导意义会更大。)

师:有没有喜欢其他段落的?

生:我们组喜欢第一个段落,首先它比较简洁,开门见山就写根了,比较朴实无华。

师:你的语言也特别的质朴,能分析得再确切些吗?其实刚才你已经概括得非常准确了,如果我们说第一段它用的是开门见山的方式开头,这种方式有什么样的好处啊?

生:切入主题,直入主题。

(板书:直入主题)

师: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能分析得再详细些好吗?因为刚才讨论的时候我听到有同学说这个开头好模仿,一会儿我们要实战演习的,那你怎么模仿啊?

生:什么是什么?

师:上来问句运用了什么修辞?

生:设问。

师:设问写出了什么?

生:根的作用,然后写根的重要性,根的重要性在于使花变得更加鲜艳,叶更加嫩绿,果实更加甘甜,写出了根的特点,继而写出的是像根一样的无私奉献的人,而且扣住了人的特点,告诉我们他要写的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师:所以开门见山的写法看起来非常简洁,但它要求你的逻辑思维能力是非常强的,每句话内在联系是环环相扣的,这也体现了李亮思维的特点,因为他在理科学习上成绩相当优秀。我们看最后一篇,有一定难度,我们共同探讨一下迟子建《泥泞》开篇的特点。谁来试试?

(点评:此处分析略显简单。到底如何有逻辑性,应说出来。)

生:首先写初春的肮脏,然后引出雪,然后写雪的特点,即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写出了雪的洁白、纤柔。

师:你会发现后文基本是对雪的描写,结合后文及题目都在写泥泞,但用这样一个开篇,雪是洁白无瑕的,雪融化后便有了泥泞,我爱雪但我更爱泥泞,所以你会发现这篇开篇非常巧妙地运用的是什么方法啊?

(点评:这里面的情味,若能引导学生体味一下,该多好啊!技法指导应避免过于单一,切不要为技法而技法。)

生:衬托或对比,来突出他要写的泥泞,后文抒发作者对泥泞的赞美之情,赞美泥泞能够给人以磨炼。相对来说这段更难分析,这段开篇更多地运用的是对比和衬托的手法。

(板书:对比、衬托手法)

师:这三个写景状物类散文虽然不是开篇点题,但它传递了与后文相关的许多信息,开篇与后文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的,这是我们介绍的三种写景状物类作文开篇的写法,当然我们不局限在这三种开头方式上,我们特别希望看到异彩纷呈、有所创新的开篇方式。

(点评:学以致用,加强实践,这是作文课最可贵的品质。前两节课,在实践上少了一些。)

师:今天我们先讲这三类写景状物类散文开篇的写法,下面我们就“小试牛刀”一下。我们写了“叶子”这篇作文,今天我们用所讲的方式修改作文的开头,因为我们要学以致用,所以我们分组来进行写景状物作文开篇的练习。当然可以不拘泥于以上三种开头方式,希望看到让我们眼前一亮的开头。

(老师巡视,对学生的写作随时进行个别辅导)

师:写一段就可以,写完以后我们以四个人为一组,交流一下,然后推荐你们组最优秀的作品,我们一起来分享。

(学生交流作品并进行互评,商量推荐本组最出色的作文开头)

师:好了,都讨论完了吧,哪一组先来读读你们的作品?

(点评:当堂修改,当堂交流,见真功夫!此种做法在作文课上,尤其值得提倡!我们不要那种“好的”没有破绽的也没有什么实效的作文讲解课!)

生:叶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没有了叶的陪衬,就不能显出花的芬芳,没有了叶的点缀,就不能显出树的枝繁叶茂,没有了叶的渲染,就不能显出大地的勃勃生机,叶向人们奉献的,比向人们索取的要多得多,而有些人像叶子一样,不求回报地奉献着……

师:你这一段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开门见山的方法。

师:这里面还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比如说排比、对比等。文段开门见山直接点题,你这篇文章立意我们大家一目了然,是想写些什么啊?

生:奉献精神。

师:很好。有哪位同学来读一下这段。

生:“花开一季,叶却绿了一个春秋。花开之时,姹紫嫣红,千里飘香,让无数人俯在花身旁,喜着花的绽放,哀着花的凋零,而叶只是在无人察觉时萌芽,再抬头已是一片浓阴。叶只是肆意地绿着,蓬勃地绿着,让人感受到生机、希望,感受被春雨浇濯后的绿意。叶也会枯萎,陨落,但一次轮回后又是一片璀璨和繁盛。”

师:觉得这个开头怎样?

生:太美了!我学不了。

师:这是安荻的特色,因为她有比较深厚的文学底蕴,那安荻你用的是哪一种开头的方式啊?

(点评:深厚的文学底蕴,肯定有读书积累的作用;这里要是强调一下读书的作用就更好了!“腹有诗书气自华”啊!)

生:对比手法开篇。

生补充:还有对叶外形的描摹。

师:马钊虽然模仿不了你的开头,但点评还是比较到位的。

师:在我们刚才听的文段中已经涉及三种开篇方式了,那我还想听听其他同学的!

生:老师,这儿!

师:好,请我们的国际友人。

生:叶会生长,叶会繁茂,叶会凋零,叶会陨落,一年四季当中,叶经历了一生的轮回,而这轮回是不灭的。这不灭的轮回当中,叶不骄傲,也不懦弱,它以最坦然的心态面对变化无常的生活。

师:这个开篇用的是哪一种方法啊?

生:开门见山的方法,只不过在这种方法中,我们还可以听到他运用了排比、拟人修辞手法。

师:你这篇文章开头想传递的立意是什么?

生:要坦然地面对生活。

师:要坦然地面对生活,挺好的啊!还有没有同学想读读你的开头?薛瑞琪同学。

(点评:如果此处,说透“坦然”,更指导学生写透或改透“坦然”,这就 是最有价值的开头训练了。可是只轻轻一点,就滑过去了。)

生:你在那棵历经沧桑的树下,轻风拂过,叶浪如水波般被推开,一片叶子离开树的牵挂,于是那一方空气便成了叶的舞台。他们或翩跹或飞旋,带着对树的无限依恋,打着转,缓缓飞落。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似是说叶对花的爱护,但却道出了叶化作春泥的最后归宿。一片叶子,经过春之萌芽,夏之华盛,秋之成熟,继而飘落,最后扑进大地的怀抱,为哺育新的生命献出所有的精华。这便像一种生命的轨迹,周而复始,平凡而又执著,渗透着朴实无华之美。

师:文章开头稍有些长了,是略长了些,但她的优点在哪里?

(点评:也客观地指出问题。这就是科学精神。作文评点,实事求是地指出优缺点。)

生:语言很优美,相对来说,文章的开头还是要浓缩、压缩一下,这样会更有利于你传递文章的立意或思想,文字多的时候,就不能非常集中地传递你的立意,不过本段的文字的确非常华美,课下还可以再作修改。

师:还有没有其他同学想读读你文章的开头?在这里给同学们展示一段考场上写的《叶子》的开头。谁给大家读一下!

生:“在每一个春季,他们露头、生长、葱郁,于是满世界的绿意。在每一个秋季他们枯黄、凋零、飘落,于是一天地的金黄。他们线条优美,脉络舒张,在微风中摇曳,在暴雨中战栗。他们是自然中的游吟诗人,是天地间的布道者,是地球上的匆匆过客。

这是一个完满的圆,一个不灭的轮回。”

师:这是咱们同学开篇的一段。这一句点出了文章的主题——生命是一个不灭的轮回。

(点评:这一个开头,确实有特点,有深刻的感悟,当然也有文采。)

师:喜欢这一段吗?(学生笑)

生:我理解你们的笑声,喜欢这个开篇,但又觉得有些高不可攀。你们有自己的见解,那有喜欢这个段落的同学吗?

师:我觉得我个人、包括阅卷的老师都很欣赏这个段落,为什么?你看你至少可以看到它有什么描写啊?

生:外形描写。

师:哪里是对叶子外在形态的描写呢?

(点评:指导贵在落实,这里就落实得很好。)

生:线条优美、脉络舒张,在微风中摇曳,在暴雨中战栗。

师:还有什么?有它生长过程的对比,春季、秋季,而且语言对仗非常严谨,最后一句呢?

生:游吟诗人就是很自由的啊,他不陷入轮回中啊!叶就能飘一次啊,游吟诗人可以飘一生啊!游吟诗人就是想去哪去哪,这和叶有什么联系啊?

师:叶飘一次,那对于叶来说也是它的一生啊,对不对?平时我们读她作文的时候也感觉是遥不可及的,因为她阅读的书籍实在是太丰富了,所以你可能对这个开篇有自己的看法,但是我还是要阐明我的观点,我还是非常欣赏这个具有深刻内涵的开篇。

(点评:很好!强调好作文与好阅读之间的关系,对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很有指导性。)

师:如果我们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是从三个角度,也就是三种写法上来讲写景状物类作文开头的写法,当然你肯定不拘泥于以上三种写法,因为我们说了“文无定法”,只有你的文章将这些方法活学活用,你的文章才能气自华。希望在同学们的文章中能将这些方法活学活用,巧饰文章开头,充分展现你的才情!

师:本次课作业是:改写《根》或《花》的开头。下课!

课例品鉴

写作就是用笔言志、抒情。那么言什么志,抒什么情?如何言志抒情?这是老师要帮助学生解决的问题。今天三位老师采用专题式教学,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将阅读与写作勾连在一起,专门解决学生状物散文中的问题,这为写作教学探索了一条新路。

今天的4节课,第一节课是学生的阅读汇报课;第二节课是三节平行呈现的课,从写作的实际安排来看是三节课,呈现为一种纵向依次延伸的特点。潘海燕老师侧重从叶子这一意象的不同特征,如颜色、形状、位置,叶子与树、花、果等的关系,抓住景物的特征,多角度立意。王学东老师的课是抓住叶子春、夏、秋、冬四季变化这一点,引导学生多角度立意,使文章内蕴更加丰富。吴丹老师的课是从写作技法的角度,选择一个局部,比如练习如何写好开头。这样的教学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阅读到写作的延伸,由吸收、感受到输出、外化;也符合语文教学的本质属性,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迁移和深化。今天的4节课很有专题教学的特点,是一个颇有探索价值的写作专题系列训练。

下面对其中的两节课做点分析。

第一节课是潘海燕老师的一节阅读交流课。老师从20多篇写景状物类散文中精选9篇文章放在一起,引导学生精读,解决如何抓住景物特征谋篇立意的问题。本节课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学生认识到景物的特征与所抒发的情感有哪些必然的联系,这一点应该说是状物类文章的核心。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在写作时可能将寄托情感的物写得很生动、很丰富,但是描写没有针对性,所抒发的情感没有支撑点。本节课由四组学生介绍自己的阅读体会,分析了不同作家选择典型事物或景物来抒发自己对生活、生命的感受,使学生认识到选择与主观感受相联系的景物特征写作,能够更好地抒情言志,尤其是最后一组同学谈阅读《催魂铃》的感受,更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电话铃声在不同人听来感受是不一样的,在恋人心中电话铃声是爱的信息,是渴盼和幸福的。但在作者心中电话铃声是急促的,烦人扰人的,是使人心慌意乱的,影响正常生活的。这节阅读课的设计在于:客观事物有其本质特征,但在写作时作者的主观感受应该是更加突出的,选择事物特征时要与作者的主观感受紧密联系在一起,甚至可以说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决定了事物特征的积极和消极。这正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是客观存在的,作者在写作时要依据主观感受来选择或突出事物特征,为抒情言志服务。

这一点在第二节王学东老师的课上体现得更加充分。王老师的课分为四个环节:病例诊断;名段欣赏;小组探究,观察、思考、联想,多角度立意;呈现讨论结果,修改文段。这节课很落实,教学设计体现层层深入,首尾呼应。课堂告诉学生怎么去抓住景物的特征,从多角度挖掘事物特征的内涵,从而使文章意蕴丰厚。这节课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教学重点确立得准确。教师针对学生在写景状物文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景物描写泛泛、写景与抒情言志无关联这一点为突破口。选取一个段落为教学重点,分析名家段落,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选择与抒情相关的景物特征,运用恰当的写作手法,如对比、衬托来表达作者的情感。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怎样从同一个景物中抓住不同的特征,为抒情言志服务。第二个特点是通过学案的方式,选择典型的文段——丰子恺先生的《杨柳》和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从分析文段的思路入手,体会作者如何布局谋篇,选择恰当的写作手法为言志抒情服务,使学生从欣赏名家的作品中认识到由物到情、由物到理的关键,在于作者要找到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之间的契合点。第三个特点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同一景物特征,强调作者的主观感受。同样是观察春、夏、秋、冬的叶子,通过小组讨论共总结出11个角度,这11个角度分别从颜色、形态的变化;叶子与树的关系;个体与集体的关系等,挖掘深刻的内涵。如果在这个层面上再次挖掘就会发现,颜色和状态是从横向来呈现景物的特征,颜色与状态的变化是从纵向来认识事物;叶子与树的关系,个体与集体的关系是从事物间的相互关系来认识事物的,由此可见,认识事物可以从点、线、面、纵深等多个角度,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对景物特征的认识,还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值得思考的问题是:第一节阅读课的设计,应重点强调景物的特征要与作者的主观感受结合起来,也就是景物的特征应该是从作者的眼中发现的,而不是过多地呈现事物本来的特征。王老师这节课在引导学生观察春、夏、秋、冬各具特点的图片,或根据生活体验联想叶子在不同环境、季节的状态,思考叶子带来的人生启迪、生命感悟时,引导学生总结了11种立意,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再深入点拨,让学生认识到由点、线到面、到立体的多维认识事物,强调一下这是感受事物的普遍规律,就更好了。

这两节课一个侧重点在于帮助学生了解主观感受与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另一个侧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明确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从提升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上做文章,再加上潘海燕老师的审题立意,吴丹老师的开头训练,四节课可以说是既各自独立,又层层递进,使得写景状物类写作训练从单一的写作训练向立体的读写专题训练前进了一步,尤其是用三节平行课共同体现状物散文写作的三个阶段,勾勒出状物散文写作的完整面貌,更是别出心裁,很有“专题味”,这种系列化的写作专题教学,为写作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切实的保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