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教师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李晓阳
评鉴教师 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二部 苏 蓉
精彩看点
这节原著研读课,是针对学生自主阅读时解读文本的共性问题,指导阅读方法,提升思维高度的教学。此课以教材为依托,将深入研读经典、普及文化常识与学生的精神成长有机融合。该课处处皆精彩,尤其在阅读方法与策略的指导、点拨上最具借鉴意义。
“主题分类,原文互证,他文参证”是学生在这节课要重点掌握的研读方法,也是教学的重点和目标。除此之外,教师在指导学生运用这一研读方法的同时,又融入了一些常用的阅读策略,提醒学生关注文本中的一词一句的表现力。如,为解“孔子是否求名”这一问题,师生扣住一个“患”字,研讨相关语句,带动文本阅读。
在对文本质疑、释疑、追问的过程中渗透“修身养性”、“重在自律”、“轻言重行”等做人之道;在旁征博引的总结中引导学生认知中华文化的特点、成因及时代局限性,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学氛围中对学生进行精神的养成教育。遵循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规律:获知——认可——接受——内化——行动。
任务分析
《论语》是一部以记录孔子言行为主的语录汇编,语录之间没有严密体系,基本是孔子想到什么说什么,学生听到什么记什么。孔子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均散落在不同的篇章中,如果不教给学生相应的研读方法,依靠他们自己的学力是难以完成系统性总结,从而触摸孔子、认识孔子,了解中华文化之成因的。教科书选录十则孔子言论,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孔子治学、施政、做人之道,十则语录既缺少语境,也不成体系,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思考。
以往的教学实践反映,学生学文化经典时存在三种不同的心理:一是因耳熟能详而乐于接受,二是因一知半解、误读曲解而反感排斥,三是因高山仰止而却步不前。教师教文化经典中也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情况:一是某些文化经典恰好契合教师个人的兴趣特长,教学就变成了文化讲座;二是对陌生的望而却步,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驾驭教材和教学;三是觉得内容与高考无关,便不纳入教学。
总体来看,无论学生还是教师,对研读文化经典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如何让现代的中学生对古代先贤的思想著作产生阅读兴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学中需要找到一个激发学生期待视野的“抓手”。这节课教师就以“主题分类,原文互证”做“抓手”,贯穿课堂教学环节,带动文本理解。
教学实例
1.教师介绍孔子和他的学生们,以及其他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推荐“主题分类,原文互证”的阅读方法,介绍“仁爱”、“孝与友”、“君子人格”、“孔子谈学习”、“孔子谈教育”五个主题,并提供《论语》电子稿,推荐参考书目。
3.全班分为五个学习小组,根据学习兴趣从五个主题中选一个,在参考书的帮助下,从《论语》中摘录涉及本组主题的原文做注释和翻译,并提炼思想要点,写点评和体会。
4.教师通过作业反馈,将“君子人格”小组摘录的选文进行筛选、编辑,作为共同的学习资料,要求学生翻译、点评,以熟悉学习内容。
(点评:以上为上本节课之前师生共同完成的教学任务。)
师:前一阶段,老师给同学们推荐了读《论语》的两个方法:“主题分类,原文互证。”老师还从《论语》里挑选了5个非常重要而又贴近同学们学习实际的阅读主题:①仁爱,②孝与友,③君子人格,④孔子谈学习,⑤孔子谈教育。全班分为5个小组,每组自选一个主题,在组长带领下,进行专题学习。大家前后做了三次作业,从整体上讲,同学们的作业做得很不错,有些组做得非常好。但是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没有用好、用足老师推荐的两个研读方法。因此,这节课我们以“君子人格”小组的部分作业为例,一起来体验一下如何用“主题分类,原文互证”的方法深入研读《论语》。
(点评:这一段教学导入语设计得非常巧妙:一方面简练地概括了前期的学习内容,另一方面很清晰地向学生传递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何用‘主题分类,原文互证’ 的方法深入研读《论语》”。起到了统摄整节课的作用,整个导入语开门见山,一目了然。)
师:请看研读资料。这个研读资料是“君子人格”小组作业的一小部分。我做了一些筛选,给排了一个顺序,并分成三组。在这么多资料里面,只有第8则和第22则是我加的。
今天课上我们要学习这三组资料。我先给大家做一个朗读示范,大家一起来体会一下。然后大家把第一组资料一齐朗读一遍。
生:(朗读第一组资料。)
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②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③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 改其乐。贤哉,回也!”
④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⑤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⑥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⑦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衍文,应删掉) 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⑧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 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⑨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师:当我们用“主题分类”的方法把孔子的语言进行归类以后,会明显发现他讲的好多话意思上大致差不多,有重复的现象。比如,第一则中“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这句话,你一读就知道,他说君子对物质生活怎么样啊?
众:不看重。
师:看得不重。我们接着往下看:“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大家看这个“穷”,我们知道它有两种常见的意思,你觉得在这儿当什么意思讲?
众:处境很艰难。
师:处境很艰难,但你觉得有没有物质上很差的意思啊?
众:有。
师:也是有的。我就发现“君子固穷”和刚才这一句话,意思差不多。我们再往下看,孔子夸自己最得意的学生颜回。他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我看到这儿马上注意到,他说颜回很好学,颜回对物质生活怎么样——也是不看重,你看,和前面有重复。
再看第4句话。他说他自己:“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这一句话几乎和第3句话是一样的。
你们发现“主题分类”的好处没有?你如果不分类的话,你根本不会有这么直观的感受:原来孔子多次强调过君子应该是能够安于贫穷的人。这就是“主题分类”的好处。而且我还发现,这个君子啊,不但“安贫”,而且他的精神状态是怎么样的?原文里有没有关键词?
众:“乐。”
师:大家把这个“乐”画出来。你看,他讲颜回的时候,讲了一个“乐”,讲自己的时候讲了一个“乐”。大家把两个“乐”圈出来。就是说,君子不但能够“安贫”,而且还“贫而乐”,对不对啊!
看到这儿,我就产生疑问了:颜回那么“穷”,物质上那么差,还高兴什么呀?我们可以用孔子自己的话来解释。往下看第5则,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读到这儿,我们马上明白了:人的快乐,当然有衣食住行这些物质层面的快乐,但是,在这物质层面之上还有什么快乐啊?
众:精神快乐。
师:还有精神追求的快乐。所以孔子讲君子“贫而乐”,他正是因为精神上很充实,有更高的追求、更高的境界,他了解人生的意义,也明白自己的使命和价值在哪里,所以他对物质生活就比较淡漠了,对不对啊?你看,这些句子之间可以串解。
第3则中孔子讲到颜回“贫而乐”,这一点孔子赞赏吗?
众:赞赏。
师:哪一句话表现出来的?
众:“贤哉,回也!”
师:这句话是对颜回的一般性表扬呢,还是特别赞赏?
众:特别赞赏。
师:如果一般性表扬,会用什么句式啊?
众:“回也,贤哉!”
师:他说“贤哉,回也!”就相当于我们现在说“你太棒了!”然后才把你的名字补出来。大家把这个句式画下来。这个句式告诉我们,他对颜回这一点特别赞赏。
再看第1则,孔子讲君子“食无求饱”,这个“无”字怎么翻译啊?再看第2则里,子路不过是发了一点牢骚,孔子竟然说:“小人穷斯滥矣!”批评得很严厉。我读到这儿,就有一点质疑:孔子对富贵是何态度,他是不是反对富贵啊?
众:不是。
师:你们从哪儿看出来的?第几句话?
众:第6句话。
师:大家看第6句话,“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看完这一句,我马上明白:孔子是不反对富贵的。还有没有类似的句子可以证明、支持这一点?大家再找找,继续求证!
众:第7则。
师: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你看讲得多好!富贵是人非常正常的欲望。但是,我要富贵必须怎么样,有一个关键词找到了吗?
众:“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师:哪一个字?
众:“道。”
师:大家用笔把这个“道”圈出来。就是说,我愿意富贵,但这个富贵必须是用仁义之道得到的。看到这儿,我恍然大悟。我发现这个意思,前面就讲过,只是我们没有注意而已。你们找到是哪句话了吗?
众:“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师:对,对,找得很好!孔子并没有讲“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人家讲的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大家把“不义”圈出来,把“道”圈出来,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在求证的过程中,用“原文互证”就是要特别抓住一些关键词。
对于富贵,孔子是不反对的。但要富贵,有一个条件,就是“以其道得之”,就是能富则富,不能富就安贫。所以,可以用咱们中国人经常讲的一句话概括一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读到这儿,我又有一点质疑。你孔子要求学生这样做,但是,你的学生总得有自己的谋生方式吧!孔子推崇的君子的生存方式是什么?
这一点从资料里面能找到吗?有同学提出来说:“老师,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加第8则资料,我觉得第8则和整个主题是没有关系的。”
师:我觉得有关系。你看第8则里,孔子有一个学生,向他求教。说老师我要跟着您“学稼”,怎么翻译?
众:种庄稼。
师:“学圃”呢?
众:种菜。
师:也就是说,我要跟着你当农民。你们发现孔子对他的态度是怎样的?
众:不屑。
师:你们从哪一句看出来的?
众:“小人哉,樊须也!”
师:非常好!把这句画出来。你发现这个句式跟刚才“贤哉,回也!”的句式是不是一样的?孔子对学生要做农民这一点,怎么样啊——他是极其不屑的,非常失望,觉得你不是我要的学生。
读到这以后,好多同学也产生质疑了:孔子是不是有很强的等级观念呢,瞧不起农民啊!你看学习资料里,好多同学谈到“孔子瞧不起农民”啊!我觉得恐怕有一点。不当农民,那怎么生存呢?哪一句话告诉你的?
众:第9句。
师:“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你看这一句和第8句的后半句讲的不是一个意思吗?第8句后半段他讲“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他提到“上好礼”,大家把“上”圈出来,“则民莫敢不服”,大家把“民”圈出来,你感觉一下他的口气,他希望他的学生应该是“上”和“民”里面的哪一种?
众:“上”。
师:当然是“上”了,居上位的人,做官的人啊!你看第9则完全印证他的这一观点。你种庄稼,从里面得到的只是饥饿;你读书,俸禄就在其中了。读到这儿以后,好多同学说,孔子是不是特想做官呢?官迷心窍啊这是!是不是有这种感觉?能不能找点例子证明?再求证一下。
你们在备选资料中能找支持这一观点的内容吗?我们先来读一下备选资料第2则。好,你读一下。
生: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 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师:请把译文也读一下。
生:子贡问道:“假如有一块美玉在这里,是放在匣子里藏起来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把它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它啊!卖掉它啊!我正是在等待买主呢?”
师:请你说一下,孔子和子贡在讨论什么呢?
生:他在和子贡讨论要不要出仕,自己是不是要做官。
师:他不是在讲玉吗?
生:这只是一个比喻。他把自己的才德、 自己的思想比喻成一块美玉。子贡问他如果有商人来买这块美玉,就是说有人要用您,请您出来做官,您是不是愿意出山?孔子说“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孔子在这句话里已经明确地表示,是我在等待这个贾者,我在等待能够买我、用我的这个商人,这个君王。
师:你们觉得这段话中,孔子要做官的心情急迫不急迫啊?
众:急迫。
师:从哪句话能看出来?
众:“沽之哉!沽之哉!”
师:好,画一下这句。这就证明孔子其实是特别想做官的。孔子是不是说学习就是为了做官呢?中国人经常讲一句话,说“学而优则仕”,我们经常解释为:学习学得好的就做官。对不对啊?再往下看。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句话看完后,你觉得孔子是官迷心窍吗?恐怕还很难讲。为什么呢?他跟我们平常的理解一样吗?不一样。你发现没有,我们以往对孔子的误解,有孔子本身讲话的问题,还有一部分误解来自于我们断章取义。对不对啊?我们讲“学而优则仕”,是学好了就做官,如果这么讲,那前面一句“仕而优则学”,你怎么解释,做官做好了再学习?讲不通啊!
我们把孔子推崇的君子的生存方式可以概括一下:读书求道,做官食禄。但是你不要理解成孔子就是官迷心窍。
讲到这里,前面这九则资料我们可以进行一下主题概括。我做了一个主题概括: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这里有一个强调的侧重点,不管穷还是富,他觉得君子应该是求道、乐道之人,这才是君子最根本的特点。
我们还可以进行一点方法上的总结。“主题分类”其实是把孔子关于某一观点的话从许许多多的话里先筛选出来,然后再进行“原文互证”。“主题分类”大家做得很不错,但“原文互证”做得还很不够。其实“原文互证”就是要求我们去梳理一下资料,边梳理,边求证。梳理,你会产生质疑,你再去求证,慢慢填补它。
“原文互证”具体讲,第一要“句内互证”。一个句子之间就可以互证。要抓一抓关键字眼,比如刚才讲“不义而富且贵”,画出“不义”,不就是抓字眼吗?还有,得看语境。“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我们看了后一句,还得照顾前面呢!
除了“句内互证”,我们刚才在理解资料的时候,大量参照了别的句子,所以还有“句间互证”。孔子讲的大致类似的话,就可以相互来参照,这一点同学们做得也很不错,但是,你们在“句间互证”的时候,只注意到了资料的相似性,没有注意到资料之间的相关性。就是说,这个资料表面上看,好像不是讲“君子”的,也没有出现“君子”这个字眼,但是你细看,它就是讲这个的。比如说,我加第8句话进来,就是这个原因。我为什么在备选资料里面加第2则和第3则呢?因为它们也是相关性的资料。
(点评:在分析中总结学习方法:“资料一” 以课本选文(第1则)为核心,补充与之相关的原著,以“主题分类”的方式开展专题学习,可以让学生通过经典原文之间的互相阐发,互相印证,深入理解君子的“求道观”。教师示范“发现——质疑——求证——思考”的研读过程,体会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人格特点。)
师:好了,下面先给大家找一组非常简单的资料,研读资料二。大家首先齐读一下资料。
生:(齐读研读资料二。)
⑩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 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师:好,大家来实践一下这种方法。大家看屏幕:你首先从第二组资料中发现了什么?就是说在这一组资料中有什么特别强调的观点,观点之间有什么联系?读的时候,你就会有一些质疑,你就要去求证,有句内求证,句间求证,最后你可以做一个比较完整的主题概括。发言的时候要注意:你讲自己观点时,首先要引述原文、翻译,你的观点必须是从原文中来的。好,下面给大家3分钟讨论。
(生分组讨论)
师:哪位同学先给讲讲,像老师刚才一样梳理一下第二组资料。
生:我认为这一组资料分析了言和行的关系。他分析了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说要重行而轻言,从第10则到第13则。
师:(板书:“重行轻言”)你能不能逐则为大家分析一下。
生:先说第10则。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就是说先要做,再说。还有第12则,“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也是说在行动上要勤快,而言语上可以谨慎、迟钝一些。
第二个方面我觉得是第14则之后,就是说不但要做到重行轻言,还要做到言行一致。
(教师板书:“言行一致”)
生:比方说,第14则,“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如果做不到言行一致,古人认为是非常可耻的。还有第17则,孔子批评宰予,就批评到这一点,宰予说了之后没有那么去做,导致孔子对人的态度也改成了“听其言而观其行”。所以,第二个方面,孔子认为言行一致也是非常重要的。
师:好,我们重点来看一下第17则。有同学在做作业的时候,觉得第17则里孔子对学生的批评有些过火,你再给大家讲讲,孔子为什么批评宰予呢?
生:我觉得宰予睡觉只是个表面的原因,孔子批评的不光是他睡觉这件事,而是批评宰予说到却没有做到,言行没有合一。
师:这一点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就是后面说的:“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一开始孔子听到一句话就相信他会这么做,后来发现他是做不到的。所以,他批评宰予还有一点就是言行不一致。
师:好!请坐。有没有赞同或反对的?
生:我很同意。孔子批评宰予,主要不是宰予白天睡觉这件事,主要批评他言行不一的毛病。《孟子·公孙丑》里曾说,宰予非常赞同孔子对自己的这个批评!他说孔子比尧舜还要贤德,说明他很赞同老师对他的批评,也就是说,他本身承认自己有错误。孔子之所以批评他,就是因为宰予是一个非常能说的人,大家都知道他是“言语科”一个很强的学生。他每天说得非常多,而且一说话就有信誓旦旦的那种感觉。孔子看到他白天睡觉,很颓废,就说,你说了那么多,但你并没有按照你说的那样去做,并没有感觉你特别勤奋,对于自己所说的那些信誓旦旦的誓言并没有去实践,这更刺激了孔子,使他坚持言行一定要一致的观点。所以,孔子对他批评得很严厉。这样看来,孔子很强调就是言行要一致。
师:好!这两位同学刚才谈到的观点,大家认同吗?
众:认同。
师:我注意到,刚才同学们发言的时候,从第10、第11、第12、第13这几则资料里抓了几个字眼:“先”和“后”,还有“敏”和“慎”,“讷”与“敏”,这几个词语圈出来以后,你发现他讲这两者关系,总体上是偏重于“行”,是不是?所以,他有一个总结叫“重行轻言”。这个站得住脚,对不对?然后,他又谈到第13、第14、第15这几则,他又抓住“过其行”、“不逮”,孔子强调这个,主要是怕学生说了以后做不到,所以同学们总结的“言行一致”也是能站得住脚的。
而且,他俩在解释宰予昼寝的时候,看了前半段以后,也重点分析了后半段。后半段大家可以看一下:“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讲的正是言行一致。这样吧,哪位同学觉得孔子应该怎么来说这一句话?你给大家朗读一下。
生:(朗读)“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师:你把译文再拿这种语气读一下。
生:(朗读)“腐朽的木头不堪雕刻,粪土打的墙不堪修饰,对于宰予,有什么可责备的呢?”又说:“起初我对于人,听到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动;现在我对于人,听到他的话却要观察他的行动。由于宰予,我改成了这样的态度。”
师:你给大家说说,你读的时候,重点想突出什么语气?
生:首先第一句是比较气愤,第二句是相对平和了一点。第一句之所以要气愤,从语言上可以发现他当时抓到宰予这个现行之后,觉得特别恼火。对我说了你要勤奋,却是一副颓废的样子。第二句就是说,今后我要“听其言而观其行”了。
师:那个“于予与何诛”,我觉得读的时候,应该读出一种特别失望的语气:“对你,我还有什么可讲的呢?”大家是不是有时候也会把老师气得这么讲啊!
师:好,这个问题就讲到这儿。我在作业里发现有同学说孔子有些小题大做。我下面给大家补充一点,我觉得这不是小题大做。一个人说话算数,我们就说他诚信。大家知道“诚信”这个词语究竟怎么讲吗?有没有人讲讲你是怎么理解“诚信”的?
生:我觉得“诚信”应该拆开看吧。“诚”就是对人要做到诚实,说话的时候要问心无愧;“信”,就是要有信用,说出来的话就要去实践,就要做到。
师:你的意思,“诚”就是真心说;“信”就是要做到。
生:对。
师:好!这个思路很好,我接着她的话再讲一下。我也是拆开来讲,“诚”是什么意思呢?儒家讲“诚”,不骗自己叫“诚”;什么叫“信”呢?不骗别人叫“信”。如果你骗了自己,就叫什么?就叫“自欺”;如果你骗了别人呢?就叫“欺人”。但是,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我们老祖宗在造这个词语的时候,“诚”是在“信”的前面;“自欺”是在“欺人”的前面。你们想过这里面深刻的道理了吗?“宰予昼寝”固然是欺骗他的老师,可是首先他欺骗了自己,他对孔子是一种伤害,但是,他对自己何尝不是一种更大的伤害?我希望大家好好体会一下这一点。
儒家的另一部经典《大学》里面讲到人修身的时候,讲了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里面有一条“诚意”,(板书:“诚意”)“诚意”是“诚其意,不自欺”的意思,一个人一定不要欺骗自己,你要欺骗自己,你所有的梦想就全泡汤了。但是,我们知道欺骗没欺骗自己,谁知道——只有自己知道。所以,要不欺骗自己,谁来监督你——自己监督自己。所以,要做到“诚意”,要“慎独”,无人监督你的时候,你得特别注意,你得自己监督自己。
我再告诉大家,儒家的另一部经典《中庸》,你知道讲什么吗?它当然思想很丰富,但是《中庸》的骨干就一个字:“诚”。儒家讲修身就一个字“诚”,“诚外无物”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诚实,你老自欺的话,什么都别谈了,其他一切连个基础都没有。它还讲了什么是圣人。圣人——“唯天下之至诚”,天下至诚之人就是圣人。与我们的生活有关系吗?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段话:
孔子痛恨那种光说不练的人,认为这种人难成大事。对于这点,我深有体会。每次放假时,我都会壮志凌云地宣布自己的学习计划,但是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计划早已化为泡影,不复存在。
你们有没有似曾相识之感?我们的理想为什么老是理想,甚至是梦想,为什么不能变成现实呢?是谁折断了你理想的翅膀?是自己,是你的自欺造成的。
好了,对这一组资料进行一下主题概括,你们觉得用什么语言比较好?我们就采用刚才同学发言时总结的“行胜于言,言行一致”吧。再强调一下核心思想,就是君子这种人主要靠行动,靠自律。
(点评:承上一教学环节,这一教学环节教师依据学生的学力水平、课堂反馈,提供了一组“体现君子 ‘行胜于言,言行一致’ 的人格特点”的研读材料,让学生仿照“发现——质疑——求证——思考”的思路,运用“原文互证”的研读方法,梳理选文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理解君子的“言行观”。实现了教与学,学与练,从接受到内化的自然转化。)
师:好,下面给大家要增加一点难度了。来看一下研读资料三。一起先背一遍吧!
生:齐声背诵。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师:这一部分,老师也给大家提了一些问题。和刚才一样,你发现了什么?质疑什么?这一组比较复杂,学习资料可能说不清楚,所以大家还可以参照备选资料,你可以把备选资料纳入这一个主题,来帮助你解释你心中的疑惑。回答问题的时候,要结合原文,要读一下原文和翻译。好,给大家3分钟时间讨论。
师:谁讲讲讨论的结果?
生:我想问个问题。第22则,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意思就是说,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自己,当今求学的人是为了他人。我觉得这个跟第三组资料的主题没有什么关系。
师:这一点,有好几个同学在作业中说过,说老师加这句话干吗呀?这个问题谁能帮助解决一下,我为什么加这句?
(点评:在编辑学习资料时,教师故意引入干扰项,对第22则做了引起误解的直译;而在备选资料中,教师又不动声色地选编了荀子对这句话的解释。有同学果然产生了误解,而且忽视了备选资料的参证作用。教师这么做,意在“挑起”学生之间的思想交锋,为每个层次的学生提供思考和表达的空间。)
生:我认为这一则在这里面还是有关系的。从第23则“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可以看出,不断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本身的品德修养。不知道她主要的疑问是在哪里?
师:提问的同学,你可以讲一下。
生:我就是觉得这一句话跟这个主题没有什么关系。
师:我觉得有没有关联,得先搞清楚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生:是讲学习的目的吧!
师:大家看一下翻译。“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自己,当今求学的人是为了他人。”这个到底与本组资料有没有联系?
生:我觉得是有联系的。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特别是这个“为人”,大家之所以觉得跟那个没联系,就是说学习是为了别人。但是,我觉得他在这句话里是说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让别人知道自己,就是说为了显摆吧。现在的人学习不是为了丰富自己,为了自己的志向,而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赏识,或者羡慕什么的。我觉得是这个意思。
师:有没有资料能支持你的观点?
生:我觉得“为人”在这里就是“人之己知”吧。
师:好,请接着说。
生:我看了一下备选资料的第4则。是荀子《劝学》中的一句话,他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这句话非常明确地引用了孔子的这句话,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自己,是为了修身养性,就像备选资料第8则:“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就是为了修养自己,恭敬从事。而“今之学者为人”的意思就是,当今的人学习只是为了装饰给别人看,就像荀子说的“小人”,“小人”的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将所学的东西当做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好别人,去得到别人的赏识。所以,这句话和这一组的主题是非常有关系的。在第三组资料中,孔子多次提到“不患人之不己知”,因为有些人就害怕自己不能够扬名显赫,不能够被人知道,所以他刻意地去追求,为别人去学,学一些让别人能够知道的东西,就是为了装饰。所以说,这是很有关系的。
师:如果抱着“为人”这种学习目的的话,当他学习之后不能受人赏识的时候,会怎样?
生:他就会像24则里一样,“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当他不能够得到别人赏识的时候,他就开始责怪别人,是你们不赏识我。
师:怨天尤人。
生:对。备选资料当中还说,子曰:“莫我知也夫!”然后,子贡就说:“为什么没有人了解你?”可是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我不去埋怨上天,我不去责怪别人,我只是身居下位,老老实实地学习,就会上通于天。而小人的学习,“今之学者为人”,“为人”学习的话,一定是责怪上天,怨恨别人的。
师:好,好,非常好!你看她为什么讲得很好啊,为什么有些同学会产生误解呢?
生:没看备选资料。
师:对,资料,主要是占有资料的多少。你们知道吗,在编选研读资料时,我有意没对这则资料做意译,而是直译。直译以后,我就发现好多人误解了。我们平常读书不就是这样吗?可是,我们把视野拓展开以后,你就会发现类似的意思在儒家的经典里面多得是。我给大家选了一个最明显的参证资料就是荀子《劝学》里的一句话。所以,读书的时候,在求证的时候,我们应该把视野拓展开。
我接着她刚才的话来讲,我们看出君子和小人,学习目的是不同的。小人学习是“为人”,所谓“为人”不是“为人民服务”,这个“为人”,不是奉献,他这“为人”是沽名钓誉,他学给别人看,这种的学习动机才是真正的为己为私,这种人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他就想这个事我做还是不做,他怎么考虑啊?他就看“值不值”嘛!反过来讲,君子的“为己”,他不是自私的“为己”,他其实讲学习是修身养性,是自己内心的一种需求,修身养性为了去弘道。所以,他学习的时候,就问“该不该”。这是个学习目的问题。这一点搞懂以后,我们回到第三组资料,你现在看,我加这则资料是不是还是很有用的!
师:但是,这里面还存在一个很大的争议,孔子到底求名不求名呢?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点评:一般情况下,当学生自我阅读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解决以后,由于认知水平与认知规律的制约,很容易满足于认知结构暂时形成的平衡,而不再对那些问题的本质进行追问。教师此时的及时追问,打破了学生在这一问题上刚刚形成的认知平衡,又一次为学生制造了新的思维冲突,引导着学生对问题继续思考、探究。这是课堂教学中的应教之处之时,学生在激烈的思想交锋中,对君子“求学”与“求名”的目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生:我觉得孔子说的君子是求名的。
师:有什么证据?
生:孔子有一句话,他多次说的一句“不患人之不己知”,我觉得咱们要抠一下这个字——抠一下“患”字。
“患”翻译成现在的意思就是“担忧”。大家看这个“患”,一看就是不太好的意思,就是有点病态那种担忧、忧患啊。理解了这个意思以后,我们再接着分析,如果一个人他要是抱着一种病态的心理,一种消沉的心态去学习,或者做事,就可能做一些愚蠢的事情,因为他担忧“人之不己知”,就会产生那种小人的行为,比如说显摆啊,或刻意去做一些事来给别人看。这个时候,人就会变愚蠢。孔子在这里的意思呢,就是不要有这样的心态。
但是,我们是可以“求为可知”的,在后面的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就是你要想被大家了解的话,这个是可以去追求的。但是,你不要担忧,你如果是以一种追求的心态,就是比较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个事情的话,那么你就会继续去完善自我,去更好地“从其所好”,不迷失自我。
师:你的观点是:关键要来抠这个“患”字,(板书:“患”)好,请坐!其他同学能补充吗?
生:我觉得大家先来看一下备选资料第6则,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这句话说明孔子还是求名的。大家刚才一直在看“不患人之不己知”这句话,但是它后面还有一句“患其不能也”、“病无能焉”。君子说要“不患人之不己知”,是要强调后面的意思,是要强调君子必须要有本事,就不用担心别人怎么看自己。因为自己有本事的话,别人一定会重视自己,一定会给自己一个名。再看补充资料第6则,我觉得孔子的意思就是说,你是君子,你有了足够的贤德、足够的本事,别人一定会给你一个名声的。其实,君子是怕自己没有本事。
师:你意思是君子关键要有本事,有本事以后名声自然就来了。
生:我给补充一下,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他是对自己死后名声不流传后世感到非常的遗憾。而他不是说在活着的时候对于这方面一定刻意地去追求。所以说,君子是求名的,但是他不会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去患得患失,这就是“不患人之不己知”。所有的“不患人之不己知”后面都接“患其不能也”、“患不知人也”,他强调的都是关于君子自身的修养。然后,包括备选资料的第8则,“子路问君子。子曰……”,说了一大堆,重复了很多次的都是“修己”,什么“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所以,他实际上是在完善自己的过程中让他人来了解自己。
师:在完善自己的过程中让他人来了解自己。
生:而不是为了让他人了解自己去做一些事情,我觉得是这样。
师:好,请坐!那位同学又举手了,你请说。
生:我又看到孔子在第23则里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就是说君子不忧虑没有职位,而是忧虑没有在这个职位上的本领。第24则又说“君子求诸己”,就是说君子如果做错事,他先认为自己不好。君子是怕自己没有本事,患自己无能。所以他才说“不患人之不己知”。
师:好,请坐。我觉得到这儿,我们可以稍微做一点小结。孔子究竟求名不求名?这能不能有一个统一的观点?求吗?
众:求的。
师:求的。我们有确凿的证据,刚才几位同学都提到了备选资料第6则,你们看第7则能不能证明他求名啊?也是可以的。你看,“莫我知也夫!”翻译过来什么意思啊——没有人知道我。而且大家再看研读资料里,他自己在第23则结尾里他也说“求为可知也”,这几则资料还是特别能证明他是求名的。但是,他求的名和刚才提到的小人求的名一样吗?
众:不一样,那是虚名。
师:为什么不一样,有没有例子可以证明?孔子求名干吗呢?大家看补充资料第8则和第9则,他求名,他做官,他最终要干吗呀?
生:我认为这可以和为什么好多同学质疑孔子是“官迷”联系起来。因为他说求名,很多时候可以表示成显达。他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求名主要是为了去弘道,因为在一个高位上,一个很显达的位子上,你才能更好地向别人弘道。大家都知道,孔子去做官,去出仕,为什么呢?第一,他是为了实施自己的政治蓝图;第二,是为了实践自己的学术主张。
师:有没有例子可以证明你这些话?
生:很多都可以证明。比如说他周游列国这个事情,颠簸14年,到哪儿他都努力地去做官,就是为了实践自己的学术主张。另外,孔子在第1则里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比较赞同夏传才[1]的观点,夏传才对这一句的翻译是:学习以后,就要时常去实习。“习”应该是实习的意思。朱熹的翻译是学习以后,时常复习。跟实习比起来,跟“经世致用”这种思想比起来就不太一样了。这样看来,他是为了实践自己的学术主张,到处去做官,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又跟等级关系弄到一块了,他身居高位,就是不去做那些个“小人”,这里的“小人”是指地位低的人,就是说我不去做一个老农,要做就做君子,我这样可以“达则兼济天下”,这个“达”指显达的意思,“穷则独善其身”。我觉得这是孔子为人的观点。这样来看,他是追求显达、追求名望的。最后,看第9则,“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就是说只有在我显达的时候,我才能更好地去发扬“大道”。第8则里说“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学习是为了什么,学习说到底是为了提高自己内心的修养,就和原文说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是一样的。刚才有同学说要增强自己的本事,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只有提高了自己,才能更好地为别人服务,更好地让天下有道。
师:好,请坐!这位同学讲的意思就是,君子求名的,为什么求名呢,主要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是为了“弘道”。他刚才多次提到备选资料的第8则和第9则,你看第8则,他首先讲“修己”,修养自身就完了吗?没有完,要干吗呀——要“修己以安人”,是你通过修养自身,然后去影响你身边的人。影响你身边的人以后呢,还没有完,还得扩大出去,影响更多的人,“修己以安百姓”。这个就是儒家讲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你想君子如果抱着这么一个宏伟的理想的话,他如果一辈子到死,一点名声都没有,证明他政治主张实现了吗?
众:没有。
师:没有实现,他根本就不得志。所以,孔子求的是这个名,不是虚名。最后,我再给大家补充一点。现在回头来看第三组资料,有同学特别提醒大家,看“不患人之不己知”的时候,你要抠字眼,人家用的是“患”,如果把“患”改成一个“求”字,(板书:“求”)孔子就是真不求名了。人家没有说自己不求名,人家说“患”。他提醒大家,孔子重点强调的是后半句话。我做一点补充,大家把笔拿起来,把孔子“患”什么、“不患”什么圈一下。第19则,孔子不患的是“人之不己知”。我问你,别人知不知道你,由谁决定?
(点评:教师在此再次提醒学生注意,理解他人真实意旨在于“扣”住关键字眼。并不时地要求同学把呈现文意,体现作者思想的语句画下来,意在读书要时时动笔,处处留心,可谓是在潜移默化之间传授了读文的方法。)
众:别人。
师:由别人决定。再看“患不知人”,知道不知道别人,由谁决定?
众:自己。
师:由自己决定。再往下看,“人之不己知”,是别人决定。“患其不能也”,你自己有没有能力,谁决定啊?
众:自己。
师:自己决定。你们发现没发现孔子的一种思维方式?他让我们忧虑哪些事情啊?
众:自己能决定的事情。
师:对,自己能做主的事情。一般人是别人不了解、不赏识,就“人不知而愠”。但是,别人不知道你,你发怒了又能怎么样?别人会因此赏识你吗?不会。所以孔子提醒我们,你怨天尤人的结果是别人更加不赏识你,于事无补,于己有害。关于这一点,曾国藩有一个很好的总结:“尽其在我,听其在天。”就是说:对于自己可控制的、能掌握的、由我说了算的事情,要尽力争取、尽力而为,要把自己的力量发挥得淋漓尽致;对于自己不可控的、不能掌握的、不由我说了算的事情,要顺其自然、坦然接受,要有一点达观和洒脱。但是,我们一般人往往分不清“哪些事由自己决定,哪些事由别人决定”。在该操心的事情上不操心,在不该操心的事情上瞎操心。所以,我觉得孔子这些话里面有一种积极理性的思维方式。
我们把这一部分资料做一个主题概括:就是“为学为己,反求诸己”。君子学习主要是学给自己,如果别人暂时不了解你,你应该反省的是自己,“反求诸己”。“君子求诸己”,君子做事情的时候,靠自己;做砸了,怨自己。小人正好相反。所以,他特别强调“重在自己,重在觉醒”。
(点评:资料三更明显地体现出“主题分类”的好处,让学生意识到孔子曾在多个场合面对不同学生,不断重复和强调自己的重要的观点:“为学为 己,反求诸己。”教师仍在强化“主题分类,原文互证”的思维过程及研读方法,但同时增加了“参照备选资料”的提示,意在提醒学生“原文互证”不是唯一的研读方法,还可以引用其他文本进行“他文参证”,通过比较语句之间的细微差异,还原孔子说话的语境,进而深入理解君子的“为学观”和 “名利观”。)
师:我们把这三组资料整理了一遍,把三组资料整个总结一下,看看孔子眼中的君子主要应该有几种品德。
他讲君子重在自己、重在觉醒;还讲重在行动、重在自律;然后讲重在求道、重在乐道。大家发现没有?这三组资料其实有一个内在的顺序,你的生命觉醒了,你的内心就会有一种“自我要求”的力量,你就会主动地自己行动起来,不用别人监督,你就会在理想的引领下走向成功、走向幸福、走向人生的完满!
你们发现了吗,我在总结这三组资料时,偷偷改变了它们的顺序,我是按三、二、一的顺序来总结的。这就是我在读书时无意中发现的。你看,这个顺序一变,我有一个发现:孔子讲的这一点,和儒家的另一部经典《大学》在内容上竟然是出奇的相似,在逻辑关系上也出奇的相似,非常吻合,它们都讲什么呢?一个人得从内心觉悟,内心觉悟了以后,你就会主动地做好多事情,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你会把你的理想用行动表达出来的,最终会达到你的理想,会影响他人。所以,我给这节课起的题目叫“生命觉醒 学做君子”。
我起这个题目的目的就是要告诉大家:生命是一种难得的机缘,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好好把握。我们的生命其实就是由我们自己把握的。
真正的成长、真正的教育绝对不是被迫的,绝对不是外在强加给你的,这些只是“灌输”而已。真正的成长、真正的教育一定出于自己的意愿,一定是人内心觉醒了,觉得这是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我是学给自己,我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学,我不用别人监督。这节课就是想告诉大家:你得从内心觉醒,你得知道自己的使命和价值在哪里,你得知道你平常做的一切是为了谁,应该靠谁。希望同学们能够早一天了解这一点,不要让你的心灵再沉睡了!好了,讲到这儿,我觉得“君子人格”主题的阅读已经结束了。
(点评:引导学生充分解读经典原文不是最终目的,教师希望以此为基础促使学生辩证思考儒家思想的文化价值。所以,教师没有停留在总结学生发言的层面上,而是将三组资料贯通,旁征博引、高屋建瓴地讲解儒家崇尚的君子人格,同时联系现实充满感情地讲解“生命觉醒”的意义。 以上这段话引发了学生强烈的共鸣,激发了学生继续思考和表达的欲望。)
师:下面的时间,我想给大家提一个问题,你研读了孔子的这些言论后,你最认同哪一句(观点)?你对哪一句(观点)有所质疑?为什么?
要求是:首先引经据典,包括三组资料以及备选资料,表明态度;然后结合实际,可以是历史的、现实的、 自己的,并举例说明。给大家2分钟时间,讨论一下。
生:(分组讨论)
师:谁讲讲?认同、不认同的都可以讲。
生:孔子认为自己的修养应该更重于自己的名声,但是我认为对现在来说,应该是自己的修养和名声并重。比如说,现在的社会,如果你自己特别有学问,你想将自己的学问发扬光大,让世人接受,那么,你就必须有名,不能光有学。如果你光有学,没有名,就没有人去注意你,没有镜头关注你,你的学问也就不会得到弘扬。比如经商来说,你自己特别有商业才能,但是你没有一点名气,当你登高一呼,没人理你,你的才能也不能得到发展。
师:你觉得“不患人之不己知”这个思想现在得略微改改。
生:对,现在不太适用了。
师:那你有没有特别认同的?
生:就是你自己一定要有点真才实学。因为有了真才实学,你才有东西可以发挥,如果没有,那你再有名气,你也只是个光有名气的外包装而已。
师:很好。
生:您说到“诚意”、“诚信”那块时,我就觉得我有拷问自己内心的那种感觉,觉得自己一直就是在很不自觉地被别人影响着。“君子人格”这三个主题,尤其是最后一个主题,关于自己内心的觉醒,我觉得很重要。刚刚您说的,不求名、不求利,这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那种感觉,而君子又要在高位上面,也是我有点疑问的地方,我就不知道这中间怎么平衡?怎么把握好?
师:就是说,你觉得最让你感动的是这个“诚”字,你觉得说到自己身上去了。对另一点你有点质疑。好,这位同学你来解答一下。
生:我突出的一个感觉,就是当您把三组资料整个都联系到一起的时候,我就觉得特别好。这三组资料教给我们什么呢?教给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君子。你要有一个目标,名、利和修身怎么结合的问题,孔子有一句话是“君子坦荡荡”,我特别喜欢这句话,就是说你内在应该是完整的,你要不自欺,要自律,首先你自己是很充实的,然后,你再去影响外界,来实现“道”。
师:你是觉得今天是三组资料联系在一起,整体给你感觉特别好?那你有没有要质疑的?
生:肯定有,但我觉得不应该细究,要把握整体。
师:好!有同学不同意了。
生:我想细究一下。孔子说“讷于言”,我觉得有点过于偏激了。我觉得“士”这个阶层和教师有点像,都需要把自己心中那些想法,把自己的观点清晰地表达出来。去求仕,去进谏,或者像“烛之武退秦师”一样,都需要把自己的思想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所以,我觉得语言的力量也是很重要的。
师:觉得太偏激,有点绝对。好,时间关系,最后一个谁发言?
生:我对其中两句很有同感。一个是“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一个是“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但是,我同时又对这两句有一些质疑。就是说安贫乐道是一个非常好的精神境界,但是,事实上安贫乐道的人却总是陷于贫穷,没法出来。比方说孔子和颜回,他们一生都是在穷困中,他们虽然有安贫乐道的志向,事实上却得不到好的回报。我觉得孔子的观点应该是对的,但是这个问题可能就是一个社会的问题,这个社会问题在短期内也是无法避免的,那么作为一个君子应该怎样做?
还有就是“不患无位”,孔子他们虽然不是去刻意追求虚名,但是经常有才能的人却得不到实名来弘扬自己的“道”,比方说王勃、辛弃疾这些人。也许是社会风气的问题,但是作为他们应该怎么做?这是我的质疑。
其实,跟大家的观点比较相似,好多学者也是这么认为的。比如著名哲学家李泽厚讲过:“不管是好是坏,是批判还是继承,孔子在塑造中国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结构上的历史地位,已是一种难以否认的客观事实。孔学在世界上成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并非偶然。”
我从大家作业里举的例子中摘了极少一部分,咱们可以看一下。比如说,提到言和行关系的时候,你看弘一法师讲:“内不欺己,外不欺人。”是不是跟孔子观点一模一样啊?你再看冯玉祥讲的“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跟孔子观点完全一样。就可见这一思想影响非常大。
在商业方面,从古到今都深受这一点影响。电视剧《乔家大院》的主人公,晋商的代表乔致庸说:“首重信,次讲义,第三才是利。”同仁堂有一块牌匾,上面写道:“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它说我们配药啊,到底是足量保质地去配呢,还是偷工减料呢?没人看得见,但是,有老天爷知道,我们自己知道,你看这不就是“慎独”吗?不骗自己吗?
还有教育方面,许多同学都提到这个例子,清华大学的另外一个校训“行胜于言”,这就是今天总结的关键词。中国古代家书、家训翻开以后,几乎每一篇里都有类似的观点。比如说诸葛亮,儿子长到8岁,他给哥哥诸葛瑾写了一封信,说瞻儿今年已经八岁了,聪慧可爱。但是这引起了诸葛亮的担忧,他怕这个孩子将来成不了大器,没有大出息。再比如说,曾国藩写信给他的儿子曾纪泽,他说你看书很好,但是文笔有点柔弱,最主要的问题是“说话太易,举止太轻。”这是不是很吻合孔子的主张啊?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在孔子的这种思想的熏陶中潜移默化来教育自己的后代,从而影响了一代一代的中国人。
关于“谋道不谋食”这一点,同学举了许多例子。像陆游讲的“位卑未敢忘国忧”,地位虽然很低,但是同样忧国忧民,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有些同学举了辛弃疾《水龙吟》的例子:“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在传统文化里面,一个读书人,一个知识分子你整天求田问舍,会遭人嘲笑的。毛泽东说自己“身无分文”,身无分文是最应该谋食的,可是,他接着说:“心忧天下!”
时间关系,我不能给大家展示太多,但是,我觉得这些已经能够从方方面面证明儒家思想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影响。如果把今天学的三组资料整理一下的话,还能整理出许多中国古代的主流价值观,我们现在可以归纳一下。比如“谋道不谋食”,讲你的视野一定要大,要关心国家大事,所以中国的知识分子往往是“热心政治,心忧天下”。第三组资料中讲,我不反对富贵,但是富贵必须是怎么来的呢?中国人在义和利之间,主流价值观是“重义轻利,爱财有道”,中间这组资料,特别强调“言行一致,诚信为本”,中国人的性格里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含蓄内敛,踏实厚重”。再看最后一组资料,我们判断孔子是求名的,因为不求名的话,他的理想就实现不了,所以,他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中国古代的读书人从根本上讲,人生观是积极的,他一定要干一点事,所以,“积极进取,自强不息”。但是,如果做得不好,自己还不为人所了解,人们会转而更多关注自身,所以还可以总结出一条来,“反躬自省,自求多福”。这些结论性的东西,我们可以继续总结下去。
当然,我说这话的意思,不是说这里面的任何一条都是孔子的影响,比如说“热心政治,心忧天下”,墨子也是这样主张的;“重利轻义,爱财有道”,“含蓄内敛、踏实厚重”,道家也这么主张。
我们民族的今天,是多种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我们又不能不承认,儒家文化在社会普及上有着其他文化难以企及的广度和深度,因而,在整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民族性格等的形成过程中,儒家思想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宝贵的思想培育、滋养了整个中华民族。为我们这个庞大的人群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正是中华民族历经千年而不衰的成功密码。
即便到了今天,儒家思想中那些真正有活力、有价值的部分,依然可以成为我们建设家园的美好理想,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指导人生的智慧结晶。因此,我们对待经典,应该像子女对待父母一样,有一分温情,存一分敬畏。温情来自于感激,敬畏来自于真正的理解。
但是,任何的思想都有局限,任何的学说也都需要创新和发展,儒家思想也一样。我们把同学们的质疑归结一下,也可以总结出许多对中国影响不好的方面。比如说,第一组资料里,“樊迟请学稼”这些内容,孔子主要的意思当然不是那样,但容易让人误解,让人感觉读书很功利,我们往往把“学而忧则仕”叫得很响,而且就把它误解为学好了就做官。再比如,讲“君子谋道不谋食”,中国读书人常讲“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台湾地区的李敖就讲了一句话,说中国知识分子人是“拙于谋生,急于用世”,连自己都养活不了,就急着要去救天下,而且,把“谋道”和“谋食”完全对立,这就很不好!还有刚才提到的“含蓄内敛”,到了现代以后,你越来越觉得它一些不好的方面,导致我们不善于表现,有时候机会就从我们身边稍纵即逝。如果继续总结下去,还有很多。儒家思想中这些消极的、负面的、不合时宜的东西就像文化魔咒一样禁锢着我们的心灵,束缚着我们的手脚,阻碍着我们走向更加健康、更加幸福的明天。因此,面对儒家经典,我们还需要一种辩证的、理性的目光。
总之,不加分析地盲目崇拜,意气用事地批判否定,其实都是极不自信的表现,是对民族文化的极大伤害。这就像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对于父母给予我们的种种,我们应该心存感激,学会珍惜;对于父母不能给予我们的种种,我们必须清楚,却无须埋怨。我们的使命是,站在父辈的肩头,比父辈看得更广、走得更远。
最后,我想送给同学们8个字,来结束这堂课:“读好《论语》,认识自己。”希望大家以这个专题学习为起点,打开经典,自己去读,用心去读!别忘了,我们的使命是:站在父辈的肩头,比父辈看得更广、走得更远。
课例品鉴
师生在这节课上的表现真是精彩至极:教学环节间的过渡与衔接,学生发言的点睛之笔,教学中的每一个起、承、转、合,均值得借鉴与驻足长思。特别是下面这个代表性的教学片断,不仅体现出了语文学科独有的特点:读文、做人、成长,也遵循了实施情感教育的规律,使学生在自读、自知、 自辨、 自明的过程中,对论语中“君子观”的获知、接受、认可与内化。
师:我们把这三组资料整理了一遍,把三组资料整个总结一下,看看孔子眼中的君子主要应该有几种品德。
他讲君子重在自己、重在觉醒;还讲重在行动、重在自律;然后讲重在求道、重在乐道。大家发现没有?这三组资料其实有一个内在的顺序,你的生命觉醒了,你的内心就会有一种“自我要求”的力量,你就会主动地自己行动起来,不用别人监督,你就会在理想的引领下走向成功、走向幸福、走向人生的完满!
你们发现了吗,我在总结这三组资料时,偷偷改变了它们的顺序,我是按三、二、一的顺序来总结的。这就是我在读书时无意中发现的。你看,这个顺序一变,我有一个发现:孔子讲的这一点,和儒家的另一部经典《大学》在内容上竟然是出奇的相似,在逻辑关系上也出奇的相似,非常吻合,它们都讲什么呢?一个人得从内心觉悟,内心觉悟了以后,你就会主动地做好多事情,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你会把你的理想用行动表达出来的,最终会达到你的理想,会影响他人。所以,我给这节课起的题目叫“生命觉醒 学做君子”。
这种有着浓厚人文意味和语文特色的教学活动充盈着整个课堂,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每一位学生都对经典研读充满渴望,这不仅需要教师具有研读经典原文的深厚功力,更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将教师的学术心得转化为学生的课堂习得;二是把丰富而艰深的学术思考化简为学生容易接受的学习内容;三是将自己研读经典的复杂过程浓缩为能够在课堂上实践的思维方法或思维路径。
从教学实效来看,由于四个教学活动既有梯度又有深度,强调研读方法和完整的思维过程,课堂提问将指向性和开放性、完整性和启发性结合起来,因而学生在三次课堂讨论中呈现出渐入佳境的状态,尤其是在第二次、第三次讨论中,学生们大胆质疑、互相争论,课堂高潮迭起,学生终于在经典研读中收获了感动。有同学真诚地说:“您讲到诚意诚信、不自欺时,我就觉得自己有种内心被拷问的感觉。”有同学更深有感慨:我突出的一个感觉,就是当您把三组资料整个都联系到一起的时候,我就觉得特别好,这三组资料教给我们什么呢?教给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君子。你要有一个目标,名、利和修身怎么结合的问题,孔子有一句话是“君子坦荡荡”,我特别喜欢这句话,就是说你内在应该是完整的,你要不自欺,要自律,首先你自己是很充实的,然后,你再去影响外界,来实现“道”。
当学生真有收获时,他们发自内心的赞赏,给教师以极大鼓舞。课堂实践见证了教师的三个“转化”带给学生的三个“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质疑,由浅尝辄止到深入探究,由片面认识到辩证思考。学生们的这些转变,是对授课教师所有辛苦付出的最有价值的回报。
学生的自主探究,离不开教师的示范、指导、评价、讲解。本节课中,教师作为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启动学生思维、掌控教学节奏、把握思考方向、提升学生认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教师在每个讨论环节之后的补充分析更是高屋建瓴,令学生折服。教师对每一阶段教学的总结,都是一篇逻辑严密、观点鲜明、引今述古的精彩演讲。其间有观点、有概括、有分析、有综合。教师用自己的语言逻辑在唤醒着学生的思维逻辑。
【注释】
[1]夏传才,文史学者。教师将夏传才的《论语讲座》作为参考书推荐给学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