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政治辅导员告诉我这么一段经历:他刚担任辅导员工作时,接手的是一个比较散漫的年级。经过几天调查,他发现不少学生对学习信心不足。于是,在一次全年级大会上,他一方面要求大家端正学习目的,互相帮助,同时表示愿意在学习上与大家一起探讨,学生们在学习中遇到什么疑难问题可以找他谈谈。果然,两天以后,有几个学生拿着习题来请教了。他不仅耐心地一一帮助他们解决了困难,还介绍了自己过去学习这门课的体会。事后,他又主动与任课老师联系,反映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要求。这一下,找他请教学习方面问题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他便顺水推舟,由学习方法谈到学习目的,再说到一个大学生应该有的理想与抱负。学生们也向他讲了自己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就这样,学生的思想之门被打开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个年级不光学习成绩跃上去了,纪律、风气也都改变了旧貌。
这位政治辅导员的经历使我想到,要有成效地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看来,能否有的放矢地找到思想工作的入门处,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有些搞思想教育的同志,工作也很辛苦,但往往收效不大,甚至事倍功半,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找到思想工作的入门处。由于尚未入门,隔靴搔痒,所以教育效果甚微。上面提到的那位政治辅导员就是研究了本年级学生想把学习搞好,以改变落后面貌的情况,在指导学生学习专业方面得到了他们的称赞,于是,师生间思想上的共同点越来越多了,由此及彼,其他工作也就上去了。我也曾看到,有的政治辅导员精心组织学生到郊外春游野餐,载歌载舞,使学生非常满意;有的政治辅导员专门搜集了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当代青年与大学生的形象,给学生进行讲解分析,进行人生观的教育,得到大家的欢迎与好评。这些做法,乍看起来,似乎与思想政治工作没有直接的关系,可是,通过这些活动,打开了学生的思想之门后,就能把思想工作落到实处。
要打开学生的思想之门,既难又不难。说难,是因为大学生喜欢追求一种“独立的人格”,所以,自己的看法不愿轻易暴露出来,真实思想也不易捉摸。说不难,是由于大学生毕竟还是青年,只要把工作做到他们的心里,引起他们思想上的共鸣,并取得他们的信任,他们是很乐意畅怀的。我们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如能打开学生的思想之门,使你的教育内容犹如甘泉汩汩流入他们的心田,那就一定能帮助大学生们健康地成长。
*本文原载《文汇报》,1983年3月3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