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活动的一般结构

活动的一般结构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他把文化看作是一种先验的结构,并以此批判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哲学。我认为,卡西尔的这一思想十分重要,因为,他把活动的结构置于文化层次上加以理解,建立了新的认识活动系统。据此,我们可以把活动的一般结构规定为逻辑的格与精神创造活动的有机统一。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它具有两种能力:保存、再现、联想已有的感觉印象、观念,加强对事物的认识。
活动的一般结构_文化哲学:认识与评价

二、活动的一般结构

对活动的各种特殊结构的研究是下一章的任务。在这里,我们只考察活动的一般结构。

卡西尔给文化下了一个不同于现代文化人类学的定义:“文化是指词语(verbal)活动和精神(moral)活动的整体,这些活动不仅要以抽象的方法表达出来,而且还具有得以实现的永恒趋向和能量。”[15]在卡西尔那里,文化既有本体的意义,也具有认识论的意义。他把文化看作是一种先验的结构,并以此批判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哲学。他认为,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体系,没有看到精神的活动,即实现的活动。卡西尔的文化定义实际上也是对活动结构的说明,他是把活动理解为词语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有机整体。

我认为,卡西尔的这一思想十分重要,因为,他把活动的结构置于文化层次上加以理解,建立了新的认识活动系统。但是,卡西尔所说的词语活动主要指抽象形式的表达,他所说的精神活动只被规定为实现的趋势。这些规定都还很粗糙。我们必须深化这一研究,明确活动结构的定义,发掘其中的内涵。

(一)关于活动结构的定义

活动的结构离不开词语的部分。词语是可认识、可把握的东西,词语的可认识性、可把握性,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词语指谓一种事物,是一种指称。我们说“书桌”时,是指用于书写的具有桌子形状的实体物。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对实体的意象去把握书桌一词的含义。但是,词语既可以单个出现,也可以一组出现,表现一组事物,更可以作为一个系列、一定的格式出现,表现人的现存生活方式和人的情感,如诗歌、绘画、行为方式。不论是单个词语、一组词语,还是由一系列词语构成的格式,都是人创造的一些符号,都包含有人的目的及所赋予其中的象征性意义。正是这样,人们可通过实物的意象理解词语,同时也可以通过词语构造新的意象,并通过词语的意义理解创造者的活动。词语也就成为可感知的部分,是活动结构中的感性物质部分。我们认为,对于活动结构起作用的、有意义的词语,应该是具有规范意义的符号系统,我们把它称之为逻辑的格(关于逻辑的格的具体内容,我们将在第五章详细论述)。

逻辑的格的词语意义对于人的认识活动的构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逻辑的格要成为认识活动,必须与人的精神活动相结合。在这种结合中,逻辑的格把词语的意义传导到人的精神活动,规定人的精神活动,这才使精神活动具有构造人的认识的功能。在这里,精神活动必然具有同逻辑的格相一致的特征。逻辑的格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1)创造性。逻辑格本身就体现着人对外部世界的主动性,表明人可以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发挥人的创造性;(2)现实性。逻辑的格以词语为构造的中心,使得它可为人们所感知、所认识、所接受,也可以实现和外化人的认识,因此具有现实性。与之相应,精神活动也有这两个特征。精神活动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创造性,是一种自觉的意识,即有目的地发挥创造性的意识。精神活动的另一特征是它的普遍性。它不为个人私有,不是纯思想的活动,而是可实现的,为一个集团、一个时代所共有的财富。正是由于逻辑的格,才使人的精神活动集创造性和现实性于一体。这样,通过逻辑的格,符号与精神创造活动就内在地联系起来了,构成了现实的认识。据此,我们可以把活动的一般结构规定为逻辑的格与精神创造活动的有机统一。

(二)精神活动与人类认识

精神活动包括反思和判断。下面,我们分别对它们加以考察。

先看反思。

反思是对外部知觉自觉的意识,属于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包括知觉、想象、内省等。反思所包括的各种活动在与脑神经系统相联系时,是人的生命存在的补充,而与逻辑的格相联系时,就服从于人的全部创造性活动,成为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知觉:在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活动中,知觉是对一些单个的感觉的结合。它与外界物有着直接的联系,是对外界物的某一特征、某一方面的完整映象。现代心理学、生理学证明,知觉是一种复杂的活动,是对人的各种感觉——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的刺激感应进行加工、简化,记录某些刺激,删除某些刺激,把感觉组织成形象。在精神创造活动中,知觉不是消极地组合感觉,形成单个事物的形象,如红花、白马等等,也不单单把流动的对象固定为静止的图像,如飞马、列车、河流等等,而是把对象看作一个整体,使它从背景知识中凸现出来,与其背景区分开来,进行实验、观察、思考。在这里,对象是主体预先设定的,主体通过把对象与背景关系进行对比,建立关于认识对象的完整的形象。海森伯在说明量子力学区分对象与背景的目的以及在观察中如何建立新的对象知觉图景时指出:“我们希望了解某种现象,我们希望认识这些现象是如何从一些普遍的自然规律中推导出来的。由此可见,参与现象的一部分物质或辐射是理论处理中的当然的‘对象’,并且在这方面,它们应当和用来研究现象的工具分离开来。这又使得原子事件描述中的主观因素突出出来,因为测量仪器是由观测者创造出来的,而我们必须记得,我们所观测的不是自然的本身,而是由我们用来探索问题的方法所揭示的自然。在物理学中,我们的科学工作在于用我们所掌握的语言来提出有关自然的问题,并且试图从我们随意部署的实验得到答案。正如玻尔所表明的,这样,量子论就使我们想起一个古老的格言:当寻找生活中的和谐时,人们决不应当忘记,在生活的戏剧中,我们自己既是演员,又是观众。可以理解,在我们与自然的科学关系中,当我们必须处理只有用最精巧的工具才能深入进去的那部分自然时,我们本身的活动就变得很重要了。”[16]这表明,在创造活动中,知觉已经脱离了个体生理的局限性,和逻辑的格相结合,成为人们选择认识对象、构造文化认知场、创造新世界图景的一部分,人的感觉已从属于知觉的整体。

想象:想象是内感官活动。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它具有两种能力:(1)保存、再现、联想已有的感觉印象、观念,加强对事物的认识。休谟就以联想说明人的因果观念的形成,说明外部世界的联系。(2)借助于创造性的虚构,把一些零散的材料和观念整合成一个意义系统,突破旧的逻辑格,形成新的思维格局。这就是人的创造性的发挥。人们通常把这种想象称之为想象力。许多科学家、艺术家都运用这种想象力从事创造性活动,把它看作是创造性活动的源泉。爱因斯坦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17]想象的两种能力表明,想象在与主体生理—心理相联系的活动中,不过是主体的心理联想活动,是人适应外部世界变化的一个方面;而在与逻辑的格相联系的活动中,则是人的创造活动,想象的结果是新的世界图景的出现。

内省:内省也是人的内感觉活动。它是在简单观念形成之后对简单观念进行加工整理。内省活动也受生理—心理与逻辑的格两个系统的支配。在与生理—心理相联系的内省活动中,内省是对简单观念的组合、排列、整理,把简单观念组合成复杂观念。洛克所说的内省就是这层意思。在与逻辑的格相联系的内省活动中,内省则是体验、觉察、整合这些简单观念的意义,寻找一种形式、一种格把它们组合起来,形成一件创造作品。汤因比认为历史研究就是一个创造性的内省过程,这个过程同自然科学家对观察的材料的内省一样,应当是历史学家对历史的不断重新构造,是一些说明历史的新形式的创造,而不应当是对历史现象的简单描述。他指出:“一个历史事实的确不是什么一件具体的东西,就象你能够捡起或摸弄的一块砖头或石头;在某种意义上,历史事实是人为的——它是从原始资料中挑选出来的结果。即使是砖头,也是从世界泥土中挑选出来的东西。这就是我们的困难。我认为,历史学家在这里有许多东西要向自然科学家学习,因为这些科学家对真理是极端诚实的。他们时刻都准备无情地勾销他们所最珍爱的推测,只要有什么证据能说明这种推测是不能成立的就行了。对科学家说来,这可是与名誉有关的大事。现在,自不必说,历史学家也应该有这种名誉感:我们应该准备随时重新考虑问题,随时准备勾销最珍爱的体系、所选择的事实或对所谓事实的态度,假如进一步的研究要求这种改变的话。这不仅是由于发现或构成了新的事实,而且也是由于对存在的所谓事实进一步进行思考的结果。”[18]

再看判断。

判断是逻辑学研究中常用的概念。在逻辑学研究中,判断是指对某一事物作出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其作用是联结命题,扩大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但是,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判断并不是这一意思,而是指精神创造活动,即康德所说的“判断力批判”。康德和现代哲学家都肯定判断力批判是人的认识活动形式,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这一认识活动下定义。康德认为,这种认识活动是“按照一个合目的性的原理而不仅是按照普遍的自然诸规律,来从事关于对象的作为一个成果的评定”[19]。海贝林认为,这种认识活动是“根据实在意义对对象进行判断:这是从按其在现时的世界形态中的地位来评定对象这种意义上对实在的判断”[20]。这里的“实在”即价值。卡西尔认为,这种认识活动是人“对生活的内向观察”[21]。从以上哲学家的论述中,我们可以说,判断是把握对象意义的认识活动。这种活动有下列特点:

第一,判断是人的合目的的认识活动。所谓合目的性,就是按照主体的目的说明外部世界。合目的的活动实际上是由内而外的认识活动,是把目的赋予外部世界。这种活动表现了人的文化本性,表现了人向外部世界的拓展。

第二,判断是以价值为中心的选择活动,即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在本质上是关于事物或人的存在的意义判断。价值判断可分为证实的价值判断和比较的价值判断。证实的价值判断是主体对某物、某人的存在所持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X是好的”就是其表达式。比较的价值判断是主体对事物存在的合理性程度的意向态度,如“X比Y好”。这两种判断形式不同,但都体现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意义联系,表现了主体对客体的选择性。

第三,判断体现了主体对客体的态度,是主体目的向客体的输入。这就使判断对认识对象必然发生影响,进而扩大主体认识的视野,校正主体认识的方向,并对主体的创造过程产生很大作用,赋予其目的、文化意义。但判断只有参与整个创造过程才能发挥作用,才有意义。判断活动自身是创造不出作品的。在创造过程中,想象力发挥的目的和发挥的过程都受到主体判断的影响,但创造出的作品只能是想象力发挥的结果,并不是判断的结果。因此,在人的创造性活动中,判断的作用是有限的。

第四,判断不必是纯逻辑的,可以是逻辑的,表现为严密的理性判断,也可以是非逻辑的,或是信仰,表现为非理性的情感。前者必须以逻辑标准为中介才能进行,后者则不需要逻辑标准,因为它不需要以任何理由为基础。

通过对反思和判断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精神活动必然与逻辑的格相结合,借助逻辑的格而超越人的生理—心理的限制,扩大和调整人的认识空间,发挥人的精神创造性。

(三)逻辑的格与人类认识的特点

逻辑的格是精神创造活动的基础,是使人的认识真正区别于动物的反应活动的质的规定性。它的特征决定了人类认识的特点。

第一,逻辑的格的可感性决定人类认识的客观性。

逻辑的格以词为中心而组成。词的可见性、可感性使得人的认识、情感可以表达出来,可以被传导,可以为他人所理解。逻辑的格本质上是人的精神创造活动的可感性形式,体现了创造者的全部思想、情感、倾向等等,从而形成了认识的历史联系。这样一来,认识不再属于认识个体,也不是人的主观精神,而是可实现出来的客观认识。这就意味着人的认识的客观性应该和人的历史认识运动相联系,只有这样才能说明认识的客观性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将在第五章第四节和第六章第三节详细展开)。

认识的客观性问题也就是人能否获得外在于自己的环境的知识的问题。人怎样获得认识的客观性呢?人以什么方式说明认识的客观性呢?这些问题至今众说纷纭,无一定论。纵观哲学史,人们曾从三个层次上作过说明:一是在常识层次上谈论认识的客观性。洛克认为,人通过感觉,通过日常生活感知到外部世界的存在,就获得了认识的客观性。贝克莱指出,洛克所说的这种认识的客观性是常识的客观性。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存在就是被感知,因此认识的客观性是不存在的。二是自然科学的客观性。近代哲学家认为,认识是以理性加工感觉材料,从而创造理论,获得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当理论与外部世界一致时,认识就获得了客观性。在这里,客观性等于真理。三是人文科学的客观性。李凯尔特认为,文化科学认识的客观性是文化价值的普遍性。这三种客观性能不能统一起来?究竟在什么基础上统一起来?哲学认识论的研究究竟应当怎样阐发认识的客观性?这些问题都还没有进行探讨。

葛兰西曾经尝试从哲学的角度说明认识的客观性。他从马克思的实践观出发,认为认识的客观性是实践基础上的客观认识过程。他指出:认识的客观性“这一术语将标明在具体的历史行为中的对立面的同一性,也就是与某一种被组织起来的(历史化了的)‘物质’,与人所改造的自然不可分地联系着的具有具体性的人的活动(历史—精神)”[22]。但葛兰西并没有对这一问题进行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这一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

要对上述这些认识的客观性问题作进一步的考察,已超出了本书的研究范围。因此,本书不可能对这些问题详加探讨,仅从文化哲学的意义上说明认识的客观性问题。

第二,逻辑格的理想性决定人的认识的开放性。

创造活动是从旧的活动过渡到新的活动的环节:一方面,它以旧的活动方式解决已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它要超越这一现实,借助于新的逻辑格开展新的创造性活动。因此,任何逻辑的格都具有理想性,它的提示和运用都推动着人们去展开新的认识活动,创造出更新的作品。在自然科学发展史上,哥白尼日心说、牛顿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等都曾经是一些理想的认识模型,是人们开展新的认识活动的逻辑的格,对推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起了重要作用。李凯尔特提出的自然科学和文化科学的划界原则,一方面揭示了自然科学方法的局限性,要求限定自然科学的范围,另一方面又提出了文化科学研究方法,确定了文化科学的研究模型,推动了整个人文科学的发展。

哲学史、科学史的发展证明,无理想性的逻辑的格是无意义的,不可能为人们所选择、所接受。相反,包含着远大理想的逻辑的格则不断激发人的创造性,推动人类努力拓展自己的视野,开拓人的世界。因此,逻辑格的理想性体现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潜能、可能性;逻辑格的更替意味着文化认知场的变换与人类认识的发展,推动并保证人类认识永远向外部世界开放。

第三,逻辑格的差异性决定人的认识的差异性。

按照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的差异性是由人的智商决定的。按照这一思想,无论认识的差异多大,都可以用智商分类来穷尽认识的差别。这是一种非历史的分析方法,没有真正揭示认识的差异性。从文化的角度看,认识的差异性除了与人的智商有关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逻辑格的差异(详见第五章),逻辑格的差异以及人们对它的不同运用,不仅形成认识的共时性差别,而且形成认识的历时性差别。正是由于逻辑格的不同而形成的人类认识的差异造成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合力与冲突,造成了奇异壮观的人类认识发展史。

综上所述,活动的一般结构是精神活动与逻辑格的有机结合。逻辑的格是精神活动的基础,是人发挥认识创造性的根据,精神活动凭借逻辑的格而超越自然有机体的限制,获得创造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形成人类认识的客观性、开放性与差异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