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校取得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新突破

我校取得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新突破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1951年,是以经、管、法、文四大学科门类的人才培养和理论与应用性研究为主的“211”重点高校。2000年6月,原中国金融学院与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划归教育部直属。2000年8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院的年会已经成为WTO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

一、发展概况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1951年,是以经、管、法、文四大学科门类的人才培养和理论与应用性研究为主的“211”重点高校。2000年6月,原中国金融学院与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划归教育部直属。学校提出了“抓机遇、入主流、求发展”的战略方针,科研工作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实施后,学校抓住机遇,出台各种配套政策,科研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和科研能力显著提升。10年来科研事业呈现出日益繁荣的新气象,不断实现新的飞跃。

(一)主要成绩

1.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

2001年以来,我校教师的科研成果总数稳步增长,质量不断提高。教师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与发表论文总量的比重从2002年的17.04%,上升到2005年的40%以上,2006年达到近50%;2001—2010年,发表于SCI、SSCI、A&HCI等的论文总计109篇。我校2001—2010年科研成果统计分另见表1和图1。

表1 2001—2010年科研成果统计

图1 2001—2010年科研成果统计

近10年来,我校逐步由关注科研成果的数量向强调科研成果的质量转变,教师的科研成果质量不断提高,2001—2010年我校共有83项成果获省部级科研奖励,其中“十五”期间35项,比“九五”期间增长了26.7%;“十一五”期间48项,比“十五”期间增长了37%。此外,还有3篇学术论文在国外获奖。

2.高层次科研立项取得突破性进展

(1)纵向课题。10年来,我校教师获得的各级各类科研立项的数量和经费数额大幅度增长,课题层次不断提升,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2001—2010年,我校共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纵向课题332项,其中国家基金项目127项,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3项,教育部项目157项,包括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项,北京市项目48项,年均增长38%;共获得经费3486万元,年均增长40%。

(2)横向课题。我校一直非常重视发挥自身的学科与学术研究的优势,特别注意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为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服务,为其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及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10年来我校承担横向课题的数量逐年增加,获得的经费数额大幅增长。尤其是“十一五”期间,这种势头更加明显。2001—2010年我校教师承担的横向课题共计410项,年均增长44%;获得经费共计4812万元,年均增长116%。2001—2010年校外科研项目立项情况及经费统计分别见图2和图3。

图2 2001—2010年校外科研项目立项情况

图3 2001—2010年校外科研项目经费统计

3.基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10年来我校的学术组织和研究机构不断壮大,在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社会服务、政策咨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校共有78个研究院(所、中心),其中实体科研机构3个,非实体科研机构75个;有1个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培育基地,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8个校级重点研究基地,形成了完整的研究基地建设体系。

(1)2000年8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该中心后更名为“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是全国在该领域唯一的重点研究基地。我校极为重视基地的建设与发展,采取宏观指导、经费配套等措施给予强有力的支持。近年来,WTO研究院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为政府提供智力支持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充分体现和发挥了国家级研究基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和学术带头作用。学院的年会已经成为WTO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2004年和2009年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

(2)2004年9月,我校“北京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基地”被评为北京市重点研究基地,研究领域为北京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与实务研究、跨国公司在京发展战略、首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政策法规与支持体系以及WTO框架下首都国际化之路问题研究等。在2007年、2010年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市社科规划办组织的第一、第二期验收中,以优异成绩获得优秀。

(3)2010年4月,我校“中国开放经济与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研究中心”被批准为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其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科技合作与中国开放经济发展战略”、“国际科技合作与中国可持续发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和“国际科技合作与中国大学发展”等。

(4)2009年我校成立了“外国直接投资研究中心”、“国际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中心”、“应用金融研究中心”、“竞争法研究中心”、“区域国别研究中心”、“商务英语跨文化研究中心”和“现代服务业研究中心”8个校级重点研究基地。

(二)主要经验

1.重视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2001年以来,我校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本着依据校情,着眼发展,与时俱进的原则,制定、修订了一系列管理文件,在加强对各类项目的规范化管理,推动我校科研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2002年我校制定了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办法,2008年进行了修订;2009年我校明确提出实施学校、学院两级奖励制度,对优秀科研成果和高层次科研课题的奖励力度不断加大,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及研究人员的科研积极性。

2.注重科研培育,孵化、催生高层次课题和成果

学校非常注重对教师承担高层次科研课题和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培育工作。自2000年起,我校每年都投入科研专项经费,组织校级科研课题立项,从选题到评审程序的各个环节都严格把关,本着公平竞争,择优立项的原则,重点资助瞄准学术前沿、代表我校学科优势的项目,使校级课题成为成功申报高层次科研项目的孵化器。

3.加强团队建设,注重青年教师培养

近年来我校越来越重视学术团队建设,通过重大项目、非实体研究中心和跨学院虚拟研究平台来打造各研究领域的团队。2010年学校加大了力度,划拨专项经费用于学术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的实施,分两批共评选出19个重点建设团队。

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不断强化对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育,设立各种项目加强对青年教师科研工作的扶持,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近两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绩喜人。

4.重视培训和交流,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我校一直积极鼓励院系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10年来我校共举办国际和全国性高层次学术会议200多个,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4100多人次。活跃而深入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各种培训,营造了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对不断提高我校教师的研究能力、学术水平和学校的学术地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5.提升科研管理水平,注重科研管理效益

我校一直坚持科研“服务于学科建设、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社会”的原则,把努力打造与学科建设相适应的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科研成果作为管理理念和工作目标。

在科研管理方面,学校科研处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以创新求发展,建立科学、合理、协调、严谨的科研工作流程,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手段,强化服务意识,加强重大项目的顶层设计和组织工作,形成了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科研管理效益不断提高。

二、标志性成果

1.突出国际化特色,高层次国际发表保持较好水平

近年来我校一直坚持把握自身的传统比较优势,通过抓国际发表来提高学术研究的国际化水平,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财经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其中水平较高的研究成果有:

(1)2005年葛嬴教授的论文Regional Inequality,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Foreign Trade:the Case of China获得联合国大学国际发展经济学研究所国际论文竞赛二等奖。

(2)2005年赵忠秀教授的论文The Impact of Foreign Ownership,Local Ownership and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on Spillover Benefits from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获得第九届全球贸易与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最佳论文奖。

(3)2007年王强教授和王晓东博士的论文Strategic Postures of Third-Party Logistics Providers in Mainland China获得“Emerald Highly Commended Award”。

(4)2010年王永贵教授的专著Marketing Competences and Strategic Flexibility in China,获得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5)2009年李建培博士的论文Efficient Tournamentswithin Teams发表于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该期刊是微观经济学方向最好的国际学术期刊,也是国际公认的A类经济学期刊;同年戚依南博士的论文Supply Chain Strategy,Product Characteristics,and Performance Impact:Evidence from Chinese Manufacturers在决策科学领域顶级期刊Decision Sciences上发表。

2.发挥智库作用,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我校一直注重发挥应用性学科研究的优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展学术研究,一批研究成果得到国家领导人的批示,被政府部门或企业采纳,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1)林桂军教授带领课题组在美国学者提出的二元结构属权贸易核算体系的基础上,推导出三元结构核算体系,使我校在属权贸易平衡核算体系的研究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一国际贸易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受到了商务部的高度重视。2010年他带领一批国内外优秀学者,高质量地完成了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度报告《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英文),为博鳌亚洲论坛的顺利召开提供了有力保障,扩大了论坛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论坛秘书处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向教育部致函感谢。

(2)林汉川教授带领的团队在国内率先对21世纪我国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展开了研究,有7份研究报告被国家和省部级相关部门采用,为我国中小企业在WTO框架下进行可持续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3)以张汉林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围绕我国参与WTO和对外开放的重大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已经完成的12份咨询报告分别获得温家宝王岐山、回良玉、戴秉国、刘延东等国家领导人的批示,其中《关于首尔G20峰会的几个重要建议》获选教育部2010年度优秀咨询报告,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4)以夏友富教授为主的研究团队紧密结合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将科研工作与政府决策有机地结合起来,10多项研究报告得到温家宝、朱镕基、李岚清、吴仪、回良玉等国家领导人的多次批示,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咨询意见,为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5)丁志杰教授2007年作为中国人民银行首次成立的汇率专家小组的五位成员之一,参加了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第四条款磋商;2009—2010年他提出的人民币汇率改革重启方案等建议再次受到国务院和各部委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亲自做了批示。

(6)沈四宝教授所提出的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采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的修订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持。

(7)黄勇教授作为我国竞争法领域的专家,被聘任为国务院《反垄断法》立法核心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并参与制定我国《反垄断法》的具体工作。

3.“蚁族”研究社会反响强烈,中央领导高度重视

2009年9月我校教师廉思博士出版了由其主编的《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该书通过大量的实地走访和调研材料,揭示了我国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的生存状态。该书面世后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国内外几十家报刊以及上百家国内外媒体进行了报道和专访,温家宝、周永康、王兆国、刘延东等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并做了批示。

三、“十二五”工作思路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进一步强化科研质量意识、品牌意识,推出一批理论水平高、应用范围广、学术影响力大的科研成果。力争纵向、横向课题数量都有明显增加、层次不断提高,科研成果数量不断增加和科研质量稳步提高。

1.强化国家战略导向,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进一步强化学术研究为国家、社会服务的意识,强化学术研究的国家战略导向,努力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快推动教育部与商务部共建工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特别是商务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理论支撑。加强与政府其他涉外经济部门、涉外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学术合作与交流,提升学校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一流智力服务的能力。

2.优化学术研究组织模式,加强研究基地建设

进一步加强研究基地建设,提高质量,扩大数量。探索以功能为特征、以目标为导向、以成果为生存、发展依据的学术组织建设模式。跨学院研究中心、虚拟平台、创新团队应以科研项目为纽带,逐步形成学校引导、培育、扶持,团队自我建设、自我发展的学术生态环境和发展机制。

3.拓宽科研经费来源,突出学术研究的国际化特色

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科研人员积极申报纵向科研课题,尤其是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教育部、北京市、国际组织的高水平科研立项,积极争取横向项目,不断扩大科研资金来源,增强科研实力。重视SSCI、A&HCI、SCI等英文检索期刊上的论文发表,大力推进国际论文发表工作,使我校在国际上发表论文的数量与质量处于同类院校领先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