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教育学校如何选择

网络教育学校如何选择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目前快速发展的历程。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10年间,学校承担的人文社会科学科研项目数量和层次明显提高,承担各类项目470余项,其中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42项,总经费300余万元。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社会力量奖1项。

一、发展概况

2001—2010年,北京邮电大学在发展行业优势与特色学科基础上,加强数学、物理学等理学学科建设,促进理工融合,为学校工科发展提供支撑。重视具有IT背景的人文社会学科建设,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突出学科特色,向深度发展,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促进了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繁荣发展。

学校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目前快速发展的历程。“十一五”末期以来,通过“归位”,重新整合了教学、科研队伍,在原文法经济学院、语言学院等的基础上,组建了新的人文学院和马克思研究中心等机构。经过“归位”和整合,凝集了我校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教学科研力量,进入了一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新时期。

学校是教育部直属、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首批进行“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是中国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自1985年开始在原邮电管理专业的基础上,增设文科类管理专业,开始招收文科学生。为顺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发展需要,我校认真研究、探索现代科学技术、人文社会科学出现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和综合的新趋势。经过不同时期的艰苦努力,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得到了一步步的发展。

(一)科研人才与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现有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的专职教师251人,其中教授40人,副教授10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0人。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6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奖教师3人,北京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2人。

(二)加强管理,促进文科建设

在近几年的科研发展和管理中,学校在继续加大信息、通信等传统优势领域支持力度的同时,于2005年成立了“北邮社科基金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党委书记任组长,学术委员会、科技处、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中心、人文学院、宣传部、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要负责人任成员,负责全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工作,从学校预算中拨出部分研究经费,设立北京邮电大学社科基金,支持相对薄弱学科的发展。从2009年开始,将支持方案选定为当年度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的课题负责人,为了鼓励他们在学术上的进取,规定以符合学校学科建设和发展为原则,题目自定,提交成果以CSSCI论文为主,其他不做硬性要求。经过改革,大大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使每年申报和获得的国家和省部级项目数大大增加。

(三)自主创新能力和科研实力显著提高

1.科研经费持续稳定增长

10年间,学校科研经费持续大幅增长,特别是2007年后,纵向科研经费快速增长,2007—2010年纵向经费总和是2001—2006年的7倍。在这10年中,人文社科研究经费总计6500余万元,科研经费的结构更趋合理,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经费比例更趋合理,应用性科研项目经费占总科研经费的80%。

2.科研项目层次数量显著提高

10年间,学校承担的人文社会科学科研项目数量和层次明显提高,承担各类项目470余项,其中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42项,总经费300余万元。在经济和管理学科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研究经费221万元,主持国家发改委、北京市社科规划、教育规划、文化部、司法部、国家广电总局等省部级及以上计划项目54项。这些数据反映了学校承担国家科研任务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3.科研成果数量稳定增长

10年间,学校出版专著400余部,发表论文2600余篇。学校科研论文被CSSCI收录数量和被引用数量稳定增长,共发表CSSCI论文300余篇,其中SSCI论文4篇。

4.省部级科研奖励取得突破

10年间,学校在人文领域获奖取得突破,改变了过去“0”的局面。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社会力量奖1项。

(四)研究基地和中心建设得到发展

结合在信息学科的优势,在促进相关学科建设的同时,建立相关基地和中心:

1.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

这是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互联网治理与信息社会法律问题的系统化、理论化研究的学术机构。此中心以开放式的平台组织国内外专家学者开展互联网治理与信息社会相关法律的基础性、系统性、理论性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建设教学、科研与实践合一的综合性基地,为政府部门、企业界、法律界和其他社会各界提供支撑服务。此中心的具体研究方向包括互联网治理、网络法律与信息安全、电信法律制度、网络知识产权与版权保护、网络犯罪与电子数据认证法律制度等。目前,此中心已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工作,正在并将继续为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提供支撑服务,受到国务委员刘延东、教育部李卫红副部长的肯定。

2.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在网络文化及其支撑技术实验室的基础上,组建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网络文化与新媒体传播研究、网络文化服务与交互体验研究和支撑网络文化建设、发展与管理的关键技术研究。这些研究具有鲜明的文科和理工科交叉融合的特点,注重跨学科的研究,既充分发挥了学校“信息黄埔”的传统技术优势,又重视网络文化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学校注意到,在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名单中已有多个信息与通信系统技术实验室,但缺少交叉学科的实验室,网络技术与网络文化具有共生性,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推动,需要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因此,如能在现有布局中加大对前沿科技与优秀文化的跨学科研究的支持力度,成立和建设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必将在推动首都社会稳定、促进首都经济和文化发展方面再上新台阶。

目前正在建设教育部国家教育示范中心等项目,力争使学校的基地、中心建设更上一层楼。

二、标志性研究成果

(1)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发展战略研究。这是学校承担的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网络文化研究是一个新的学术领域,又是一个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领域,目前在国外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沉稳的学理探讨阶段。无数的专论发表,文集出版,学术会议召开。新的主题和理论不断出现,新的方法不断地被尝试。网络文化提供了全球性的文化信息及互动交流方式,使大学生置身于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世界中,它的多元性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活跃了他们的思想,增强了他们适应复杂多变、快速发展的环境的能力,有利于他们在高科技时代中生存。网络文化为大学生提供了新型对话式的人际交流和沟通模式,他们可以在网上自由地抒发观点和意见,拥有相对轻松的言论环境。网络文化还促进了大学生的开放意识和民主意识的发展,拓宽了当代大学生的眼界,各流派观点、个人意见等都不受时空限制,彼此平等地云集网上。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各国文化的了解和比较以及与国外大学生的交流,中国大学生们得以加深了对祖国的认识,增强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意识。

(2)下一代互联网舆情管理系统应用示范项目。这是学校承担的国家发改委一项跨学科的研究课题。由人文学院、信通院、计算机院、信息网络中心共同承担。在此基础上设立了教育部互联网信息研究中心实验室。实验室从2009年春节成立至今在下一代互联网示范研究、网络治理、网络法律、网络舆情、网络文化及网络传播方面提供了较好的科研基础和条件,受到了教育部领导的高度关注和肯定。李卫红副部长指出,北京邮电大学的网络舆情系统为全国高校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技术基础。

三、“十二五”工作思路

学校“十二五”科研发展规划制定了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发展思路:积极拓展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积极开展网络文化传播特征、过程、模式、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结合传播学理论开展网络传播机理研究,将网络传播的特征、内涵等问题的研究应用到解决新的环境下建设和谐社会、传播主流文化、树立新的传播内容等相关问题中去。

以文化安全、精神文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青少年成长、提升国民素质等需求为牵引,研究网络文化形成、传播和演化理论以及网络文化强国战略,加强网络文化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价值的研究,开发网络文化分析工具、跨文化网络平台内容分析技术、区域性文化产品呈现技术、民族性网络文化产品呈现技术、网络文化分类技术以及域外网络文化传播工具,支撑国家和地方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整体发展战略。积极开展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针对媒介经济学发展新动向结合三网融合大环境研究广播电视、电信、信息产品融合下的新媒体产业和经济问题。

为国家和北京市网络治理和网络法律制定提供基础技术和理论支撑,研究网络社会规则理论,重点研究网络主权、网络自愈性、网络新契约关系理论,重点开发网络资源管理技术、网络版权保护技术、网络欺诈和防范技术、社会网络与隐私保护技术、网络犯罪仿真技术,研究国家网络治理综合平台集成技术,建设网络法律与网络犯罪仿真平台,并在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的基础上将网络治理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信息网络与人文社科相结合的平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