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实施制度管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学校实施制度管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无法律、家无家规带来的必然是错乱、紊乱、混乱的局面。国家强调的是依法治国,企业强调的是依法管理。在学校管理中,制度就是根系,执行力的表象就是枝叶。“法治”是一所学校成熟的标志,也是学校平稳发展的保障。依法治校就是按照这些规定去行事、实施教育,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对小说《红楼梦》,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这部小说内容广博,其中有很多关于管理的内容。

小说中有这么一个情节,大家可能都有印象。

宁国府贾蓉的媳妇秦可卿死了,宁国府内大办丧事,每天吊唁的人鱼贯而来,里里外外事情特别多,急需一位有管理才能的人帮忙料理。于是,贾蓉的父亲贾珍请来了荣国府的王熙凤来帮忙料理。

王熙凤到宁国府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不是走访,不是查点,而是先建立人事管理制度,让每个人都有事做,各负其责,互不推诿,谁干什么,谁有什么责任,谁去检查,干得不好怎么处理,都清清楚楚,有条不紊。接着,她又建立了考勤制度和物品管理制度,规定了什么时候点卯,什么时候吃早饭,什么时候领发物品,什么时候请示,什么人管什么地方,什么人领什么物品,这些都十分清楚。

建立了人事、考勤、物品的管理制度,就消除了原来宁国府中管理的无头绪、忙乱、推诿、偷闲等弊端。否则,这一二百号人的工作群体,非乱套不可。

的确,人们看了《红楼梦》之后,都盛赞王熙凤的管理本领。从上面所举之例可见,王熙凤之所以能够取得管理上的成功,在于她建立了一整套可行的管理制度,而且很有效地执行了这套制度。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国无法律、家无家规带来的必然是错乱、紊乱、混乱的局面。在此局面下想做成事,想把事做好,都是枉然与徒劳。

国家强调的是依法治国,企业强调的是依法管理。同样,一所学校也要强调依法治校——首先要有法,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再依据这套规章制度来管理,并有效执行。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就必须重视学校规章制度的订立。”

在大自然中,一棵树,如果根系不够茁壮,其枝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和问题,最终就会死亡。由于根系埋在土里,很难被人看到,不容易得到应有的关注,所以,发现树的枝叶有问题时,人们往往只是在枝叶上做文章,治标不治本。

在学校管理中,制度就是根系,执行力的表象就是枝叶。我们很容易感知到执行力的问题,却总是就执行力而“执行力”,这同样是治标不治本。

要想解决树的问题,就要先看其根系,根系的问题不解决,枝叶就茂盛不起来。同样,如果学校已经建立了制度,但是如果制度只是摆设,那么其管理就很难真正推行到位,也就很难真正获得期望的执行力。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学校没有进行制度管理,就是人管,不也照常运转吗?不也发展得很好吗?

管理通常分为人治、法治两种类型,但人治远远比不上法治。尽管从近期来看人治确实有一定的好处,但从长期看却问题多多,不利于学校的长期发展。

所谓人治,就是靠人管理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校长、我们的领导每天去盯人、管人,让教职员工这样做、那样做,告诉他们不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指责他们怎么又这样做、怎么又那样做;一旦见到他们做得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就大声呵斥,随意表态,任意处罚;一旦见到做得好的,则立即表态给予奖励,给予推广;在评优评先时,总是根据印象,只有几个人甚至校长一个人说了算,且不进行公示,等等。

显然,“人治”在现代学校管理中是行不通的,它存在诸多问题。

(1)由于校长个人的智慧、水平有限,在“人治”的过程中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人治”缺乏科学性,使广大教职员工难以适应。

(2)“人治”缺乏民主,决策极易失误,人际关系也极易紧张。“人治”以人为主进行管理,难免会出现“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容易使广大教职员工产生不公平感,不利于“人和”,而“人和”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3)“人治”常常过不了人情关,奖亲罚疏、任人唯亲、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经常发生,长此以往,学校的领导,特别是校长就会逐渐失去威信和凝聚力。

(4)“人治”只能治标。由于“人治”是一切听“我”的,一切“我”说了算,所以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不管是为了谁,总会让人有被奴役的感觉,人们得不到尊重,总是在别人的指令下工作,其积极性就会逐渐逝去。这样,就无法形成有章可循的学校规章制度,不利于学校风尚、学校文化、学校道德的形成。

所以,“人治”既苦了校长自己,又伤了学校、他人。尽管校长“鞠躬尽瘁”,但教职员工并不理解,并不领情,在他们看来,你没有章法,没有依据,你只是为了你,为了你的权利,一切都不透明。这样就会出现各种议论、想法,尽管不一定正确,但“人治”的做法免不了让人这么想。请问,这样的学校能够办好吗?自然不能。所以,我们必须打破“人治”观念,用“法治”的思想来管理。“法治”是一所学校成熟的标志,也是学校平稳发展的保障。一所学校要追求高效管理,就必须让管理卓越,而卓越的管理必然是科学的管理,科学的管理必然要用制度管人,必然要按规章办事。

所谓“法治”,就是依法治校。当然,这只是从学校层面来讲。

这里的“法”,从大的方面讲就是一所学校必须遵循的国家的法律、法令、法规等文件。依法治校就是按照这些规定去行事、实施教育,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这里的“法”,从小的方面讲就是一所学校依据本校实际等,为了教职员工规范自身建设、加强工作管理、维护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经过一定的程序严格制定的制度,它是学校高效管理的依据和准则

也就是说,我们要依靠合理的制度和运营机制来规范教职员工的行为,并明确岗位管理条例,让大家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去做、怎么能做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

依法治校既是现实的要求,也是历史的必然,其意义非常重大。

(1)依法治校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是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推进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2)推进依法治校,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效提高学生素质。

(3)推进依法治校,有利于保障教职员工、学生等多方的合法权益。

(4)推进依法治校,有利于运用法律手段调整、规范和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从而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