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书目技术与标准应适应公众的习惯

书目技术与标准应适应公众的习惯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数字目录学是一门研究科学揭示与有效报道数字信息与人们对数字信息的特定需要之间的矛盾的学问。
书目技术与标准应适应公众的习惯_数字时代目录学的理论变革与发展研究

二、书目技术与标准应适应公众的习惯

1.面向终端用户,设计与完善书目产品

用户书目信息需求是目录学理论与实践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必须贯穿于书目产品的设计、生产、服务与推广等一系列过程之中。

以图书馆OPAC系统界面中的分类检索途径为例,目前的分类号检索途径形同虚设,就算是图书馆专业人员(除分编人员外)也很难掌握文献分类法,要求用户熟练掌握分类法,从类号的途径查询书目资源是不现实的,用户根本不可能从目前OPAC界面上设置的分类号途径去检索信息。因此,为了发挥分类检索功能,必须在OPAC界面上挂接分类法浏览辅助系统(如分类法的电子版等),这样,用户就可从类名浏览查找类号,链接到其所需的资源。同时,书目记录按照国际图联1997年颁布《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FRBR)要求,使书目结构逐步实现网络化,构建揭示书目结构和关系的概念模型。

当前图书馆非常重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数字资源在馆藏文献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但是数字资源的推介与培训不力,很多数据库长期无人问津,用户不知其检索功能,信息素养教育缺乏成效。因此要求我们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开展针对性、个性化强的用户培训教育。

2.采用资源整合技术,满足用户一站式检索需求

一站式检索与资源整合主要针对数字资源而言。数字资源整合是依据一定的需要,对各个相对独立的数字资源系统中的数据对象、功能结构及其互动关系进行融合、类聚和重组,重新结合为一个新的有机整体,形成一个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的数字资源体系[32]。整合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对图书馆所拥有的众多数字资源进行系统化和优化,目的是将所有的数字资源透明地、无缝地集成在一起,用户在统一的检索界面中检索、浏览和使用所有数字化资源。资源整合实现了不同文献资源之间的沟通,保持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节省了用户的时间。

3.发展数字资源目录学

网络是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入口,因此我们要发展数字目录学。数字目录学是一门研究科学揭示与有效报道数字信息与人们对数字信息的特定需要之间的矛盾的学问。Google称其索引的网页数量已经突破1万亿幅。[33]Google的索引在1998年开始工作,当时他们收集了2 600万个页面,2000年就突破了10亿,10年后的2008年,Google的数据库变成了全球最庞大的索引之一。数字目录学的产生于数字资源的持续急剧增长,用户对于数字资源的特定需求这一时代背景之下。用户面对海量信息,依然需要资源的导航与定位、揭示与报道,数字目录学应运而生。数字目录学有着丰富的来源和基础,从实践来源看,数字目录学的基础是文献数字化与书目工作数字化实践;从理论来源看,数字目录学的基础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目录学发展的需要和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探索。

数字目录学是以数字资源为基础,面向数字书目控制,以数字书目情报服务为新方向。柯平教授2007年5月在第五届全国目录学学术研讨会上作了“面向数字书目控制和数字资源控制的数字目录学”主题报告,他认为应该从以下视角进行数字资源控制:①从资源类型视角;②从业务领域视角,包括学科导航、数字资源整合、数字化学习指导、数字参考咨询等方面;③从控制层次视角,包括粗资源的控制、精资源的控制、集成资源的控制、平台资源的控制;④从知识资源视角,包括智能化知识组织和知识加工。

当然,数字目录学作为新兴学科,需要我们不断从其功能层次、对象层次、组织结构和载体层次加以深入探讨,指导目前数字书目情报服务的实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