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参与互动社区要取利除弊

参与互动社区要取利除弊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关注相关报刊的电子版一样,参与网上互动社区也是教师自觉自愿的行为。与教师知识管理相关的互动社区主要指的是教育教学论坛和相关的QQ群。不过,现在的教育教学论坛依然发挥着促进教师成长的作用。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桃李社区”的一些精彩内容,会显示在中国教育新闻网的首页上,这样就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面对这些负能量,教师还要有避免被“骚扰”的能力。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说,参与网上互动社区是知识获取和知识分享的有效方式。与关注相关报刊的电子版一样,参与网上互动社区也是教师自觉自愿的行为。

与教师知识管理相关的互动社区主要指的是教育教学论坛和相关的QQ群。客观地说,现在的教育教学论坛,与当初欣欣向荣的状态相比,已经过了其黄金期。比如说,新教育人创办的“教育在线”曾成就了一大批草根名师,网上论坛给了有梦想的教师更多的学习和展示的平台。现在的不少教育名人,当初都是在“教育在线”上从懵懂走向成熟的。不过,现在的教育教学论坛依然发挥着促进教师成长的作用。目前,除了“教育在线”,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桃李社区”、《中国教师报》的“香山论坛”、《教育时报》的“树人网”、《班主任之友》论坛,还是聚集了一定的人气。

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桃李社区”的一些精彩内容,会显示在中国教育新闻网的首页上,这样就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另外,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桃李社区”也具有博客的功能,不少教师在这里开通了博客,一些优秀的博文也会精选到中国教育新闻网的首页。而且,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桃李社区”有着严格的审核机制,论坛和博客的整体质量都有一定的保证。

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张文质建立的“1+1”教育论坛也非常有吸引力。这个社区主要以个人日志的方式进行知识分享和交流,有不少教育名家入驻,值得我们教师关注。

腾讯的QQ群,最初是作为人际交流圈的方式出现的,比如同学群、老乡群、爱好群等。2010年前后,很多媒体建立了编读QQ群。这些QQ群,有些是报刊的官方群,有些是编辑个人组建的征稿群,有的是有些教师建好后让自己有联系的编辑用的。比如“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群”、“中国教育报课程周刊群”“教师博览编读群”“中国教育学刊之友群”等。

除了教育媒体的群外,还有一些是教育教学的交流群,或者以专家名义建立的交流群。比如常作印老师牵头建立的“追梦教师沙龙”、中国教科院姜朝晖博士牵头建立的“中国青年教育学者群”、湖南师大刘铁芳教授牵头建立的“刘铁芳教育教学交流群”。这些群,也吸引了不少教师加入。

一些品牌图书也建立了自己的QQ群,如源创图书建立的“源创图书馆”、大夏书系建立的“大夏书系教师月刊群”。通过这些群,我们可以获得最新优秀图书的资讯,也能和其他热爱读书的教师共享阅读心得体会。

可以说,上述这些群都可以纳入跟教师成长相关的教育教学专业群的范畴。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针对性地参与一些群,能获得一些信息,比如征稿信息、最新图书信息;也有助于对教育热点问题进行探讨、联系编辑等。

按理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同的群应该有不同的定位。比如,在“源创图书馆”里,我们最关心的应该是有关源创图书的最新信息,大家读了“源创”图书后的心得体会等。但是这个群中很多人发布的信息跟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现在很多群的群员鱼龙混杂,不少人也没有规则意识,比如有些人把群当秀场,自己在某份刊物上发了篇文章,一定要到几十个群中去播报一下;有些人转的一些文章,也是贴到自己所参与的群中;有些人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了一篇博文,也要发到所有的群中。当然,把有些东西发到相关的群中,可以起到交流的作用,但并不适合发到所有的群。

其实,群是一个公共场所,我们教师要有尽量不打扰别人的意识。不给别人添麻烦是一个人应有的美德。我们自己的博客、微博就是一种自媒体,我们发在自媒体上的东西,有人如果喜欢,他们就会光顾。有些内容你也可以定向播报,发给自己感兴趣的人。但是,现实中,在群中群发信息还是一种常态,如果你加入了比较多的教育教学群,有些东西你会看到几十遍,这如同很多垃圾信息在你面前晃悠。

不同的群有不同的定位,加入不同的群,是为了获得不同的信息,因此教师在加入这些互动群时要有所选择。

现在,不少QQ群里有很多的负能量,有些教师把群当作抱怨的场所,在群中发泄自己对工作的牢骚、对校长的抱怨。面对这些负能量,教师还要有避免被“骚扰”的能力。

另外,教师加入的群过多,也会浪费自己的时间。毕竟教师平时的工作很忙碌,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很有限。笔者曾在某群看到某教师的“业绩”展示,说自己加入了几百个群,并且管理了数十个群。教师的闲暇时间本来就有限,还这么奉献给“群管”事业,那么自己还有多少时间来学习提高?有些教师在不少群里都是“话痨”级的,可见,他们在很多群里都是活跃分子。我们教师应该经常追问自己的时间究竟“去哪儿了”,这样有助于我们理性审视自己在这些互动社区上所花的时间。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控制在这方面的时间投入,那么不仅是知识管理做不好,恐怕连自己的时间管理也要成问题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