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发展需要厘清的三个问题

教师发展需要厘清的三个问题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认为,教师要实现成长,必须要厘清以下三个问题。因此,如有官方授予名师头衔的机会,教师们应该积极争取。教师能获得官方授予的各类名师头衔固然好,但不能仅仅以此作为奋斗目标。名师的数量有限,很多优秀的教师可能无缘名师称号。明师需要终身的坚守和追求,但有些名师并不那么货真价实,他们离明师还有很长的距离,或许一辈子也达不到明师的那种境界。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再一次引发了公众高度的关注。

有些教师追求自身成长的过程中,会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会碰到一些现实的困惑。笔者认为,教师要实现成长,必须要厘清以下三个问题。

一、从“敬业”走向“精业”

2013年11月,盖洛普公司公布其对2011~2012年全球雇员对工作投入程度的调查,结论是中国员工最不敬业,全球员工的敬业比例为13%,而中国远远低于世界水平,敬业员工只有6%(中国网2013年11月9日)。如果我们读到这条新闻很愤怒,不妨把此作为鞭策自己更加敬业的动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推翻这项调查的结果。

教师的辛苦是众所周知的,那么教师能称得上真正的敬业吗?这的确是一个很值得教师思考的现实问题。而且,对于教师而言,仅仅做到敬业还不够。其实,敬业爱岗是各行各业人员的底线要求,并没有任何崇高和悲壮感可言。不过在现实中,很多人还真的把敬业这一基本要求作为美德了。如果我们把敬业当崇高的话,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敬业的缺失。

在很多对教师的评价中,敬业后面往往还要加上奉献。奉献自然是比敬业崇高了不少。“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我国著名教育家吕型伟的这三句话,相信很多教师都是很熟悉的。从教师的职业性质而言,的确是需要有奉献精神的。不过,奉献是教师的自觉自愿的行为,不能作为必须要履行的底线要求。如果一所学校的教师普遍具有奉献精神,那说明这所学校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文化

教师具有奉献精神是崇高的,但对于教师而言,更应该提供一种智慧型的服务。比如一位教师不计酬劳,老是在学生的自习课上去给学生集体上课,并经常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拖堂。这位教师为学生付出了很多,他自己也从不抱怨。客观地说,我们说这位教师很有奉献精神的确不为过。那么,学生是否真的喜欢这位教师的做法呢?这位教师的做法是不是值得提倡呢?如果很多教师都这样的话,那么对学生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其实,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工作做完,而不是靠加班加点去弥补。否则,不仅老师自己打疲劳战,而且把学生也拖下了水。

因此,教师不能满足于敬业,更应该做到精业,这是教师面对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所必须努力的方向。相比较而言,精业比敬业更不容易,更需要教师用真情和智慧去浇灌。如果更多的教师能达到精业的水准,那么教师群体的职业形象也将更加“高大上”,能赢得更多的职业尊严。

我们教师需要从敬业走向精业。如能在精业的基础上实现乐业、志业,则是更上一层楼了。

二、从“追名”走向“澄明”

当前,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都在通过“名师工程”大力打造各类名师。就教师队伍建设来说,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推动和氛围营造具有积极的意义。当然,对于名师是否能打造出来也存在异议,有人就旗帜鲜明地表示“名师不是打造出来的”。《中国教育报》前几年也就“名师不鸣”的话题进行过专题讨论。对于教师而言,利用外力的助推来促进自身的成长,是顺势而为,当然也离不开自身的努力。

客观地说,一所学校拥有一定数量的名师,让自己学校的教师有影响力,这是学校品牌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教师而言,获得官方授予的名师头衔,有利于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本身也不是什么坏事。因此,如有官方授予名师头衔的机会,教师们应该积极争取。这也是教师有追求的表现,没有必要另眼相待。

作为有上进心的教师,特别是对于体制内的教师而言,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也是必要的。教师能获得官方授予的各类名师头衔固然好,但不能仅仅以此作为奋斗目标。如果评上了名师就沾沾自喜,评不上就妄自菲薄,就掉进了认识误区。

就本质而言,教师并不因为头上戴了某类名师的光环而身价倍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名师真的不是评出来的。如果想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影响力,最终还得看教师的真本事。民国时期的一些教育大家,并不是因为他们得到某个封号而声名远播,而是靠他们的思想、人格魅力为大家所钦佩,他们的教育思想流传至今,并将一直流传。

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有教育情怀,即便没有各种名师头衔,这样的教师也是非常值得人敬佩的,这样的教师其实可以称为“明师”。

教育的发展,固然需要一些领军人物,但更重要的是靠教师群体发展,江苏的王益民老师将之形容为“百灵鸟”和“老母鸡”的关系,这个说法非常形象。名师的数量有限,很多优秀的教师可能无缘名师称号。但是,这并不妨碍教师走向优秀甚至卓越。当我们无缘成为“百灵鸟”的时候,不妨好好做“老母鸡”。

现在,有不少有识之士提倡教师不做名师做明师,这是一个非常给力的呼吁。正如“人人皆可以成尧舜”,作为教师而言,只要用心,人人可以成为明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成为明师比名师更不易。明师需要终身的坚守和追求,但有些名师并不那么货真价实,他们离明师还有很长的距离,或许一辈子也达不到明师的那种境界。如果越来越多的教师虽然没有拥有“名师”的称号,但能走向澄明之境,向明师靠近,我们的教育自然会更加美好。

名师是一种称号,教师需理性看待,适度追求。明师是一种境界,教师需用心向往,终身修炼。

三、从“等待”走向“自救”

2012年,河北省某县教师赵某因为收入低、压力大而自杀的事件,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强烈的反响。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再一次引发了公众高度的关注。

很多专家学者和教师认为造成教师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职业压力大、社会经济地位不高、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不够科学等,提出了很多维护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策略。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中,教师自身素养及其自我努力这一主观因素非常关键。专家们提出的很多改进策略,有的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实践中,并不一定能迅速落到实处,有的甚至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见效。对教师而言,这样的等待真的是“伤不起”的,消极等待还不如积极“自救”。

坦率地说,与以往相比,现在的教师面临着更大的压力。有教师感叹,现在的学生与十年前相比大不一样了,学生越来越难教了。的确,学生的成长环境变了,他们的行为方式也变了,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现在的学生,不能用自己的老眼光去看待这些学生并发出“一代不如一代”的感叹。而且,家长对教师的要求也高了,甚至会对教师很苛刻,这也对教师形成了无形的压力。可以这么说,学会压力管理需要成为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在当下,抗压力已经成为教师的必备能力。有些地方在新教师录用时引入心理测试,也是基于对教师心理素质的高要求。

作为教师,我们呼唤自身的工作环境能更好一些、待遇能更高一些,但这些并不是自己能决定的。对于教师而言,与其抱怨,不如行动,让我们都积极投身到自身心理建设中来,不断开发和积累自身的“心理资本”,提高自身的自我效能感,更加积极乐观地看待未来,具有更强的韧性,通过各种途径来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让“心理资本”在服务自身成长的同时,更好地服务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