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钱永岁,男,1957年8月6日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澥浦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镇海区督导室兼职督导。从1993年起,担任澥浦中学校长至今。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先后获区文明单位、区平安学校、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市现代化教育技术达纲学校、省农村示范初中等荣誉。2003年钱永岁个人也被评为省第十六届“春蚕奖”,2009年被评为“浙江省农村教师突出贡献奖”。作为一位在农村教师岗位坚守了30余年的优秀教师,“首先要成为合格的人,有优良的品德,再追求学问”,这是这位校长对学生的最大期望。
我是农民的儿子,家里世世代代都是农民,在1975年高中毕业到1977年恢复高考之前,我和父母都在生产队里,那时我没有去报考大学而是选择了中专,就是一个目的:想方设法最好不要做农民,能跳出去。
那个时候,我正好在做代课老师,于是就报了师范学校。那时读的是宁波师范的数理专业,后来自己进修。
1980年我来到了这里——澥浦中学。在这里工作,就这样过去了三十多年。那时候的老师工资也就只有二十几块钱一个月。做了老师后,我就有一种想法。当时我父亲是村书记,但不识一个字,没读过书。作为父亲,就想自己的子女多读点书,于是我就在外面读了高中回来教书,想给村里人教点书。再有自己也热衷于教书,最好在这里把澥浦中学的孩子尽自己的能力教好。也没有想过要当校长,只是教书就好了。
我刚做校长的时候,是全镇海区最年轻的校长,现在,是年龄最大的校长。真没想过会走到现在,当校长这么多年,从我当校长开始,副校长一届一届都换了,都出去了,所以他们都说澥浦中学校长不动,副校长一直在动。假如说我也不动,副校长也不动,这样让人家怎么办呢?我今年57岁了,这个学校还要发展,我做了这么多年,思路也用完了,是时候要注入点新鲜血液了,要给年轻人机会。
我在这边工作了30年,做数学老师时,也有城区学校的校长让我去那边教书,都已经谈好了,但当时的校长不让我走,而且我自己想想,自己是澥浦人,家在澥浦,澥浦这里都熟悉,不走就不走了。
澥浦中学是1992年搬过来的,我是1993年当的校长。那时这里还都是黄泥,没有树的。那时候一位教育局的副局长来我这儿,和我说:“阿岁,你看啊,你们学校里面没有一棵树,也没有一个字。”我说,慢慢来嘛。
你看,现在不是很好了嘛。这里的每一棵树都是我种下的,看着它们慢慢长大,对于这个学校我是有一种感情在的,也很有成就感,这是我的事业,也比较开心。
我现在想想,老师这个行业我没走错,我还是喜欢这个行业,这个职业和其他职业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老师是做人的工作,和企业里生产没有生命的产品是不一样的,产品有固定的模具,而学生一届和一届都不同。
澥浦镇老百姓都是比较相信、尊重老师的,认为学生也就听老师的话。如果你想发大财是不适合做老师的,老师赢得的不是财富而是尊重,是心灵上的快乐。对我自己来说,我喜欢这个工作,也努力过,但也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但我总努力对得起老师这个职业,而且老师教的是学生,不是产品,产品可以有一两个次品,但这是人,不允许有1%的甚至千分之一的不合格率。对你来说只是百分之一,对那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悲剧了,要尽全力做好,成绩好不好是另一回事,但他的品德要教好,要尽心做好。一个班级里,你不能放弃一个学生。
现在镇上很多人都是我教过的学生,澥浦镇的镇长也是我的学生,有一次他们去杨梅山,给我拿来一篮杨梅,我说我不是因为吃一篮杨梅开心,而是因为你们记得我这个老师而开心。所以做老师是很好的,工人做了一个产品,产品出去了,没有反馈,但是老师还会有反馈,感觉就不一样了。
做了老师这个行业,你不会后悔。
我本身喜欢教书。我有儿子、女儿,都让他们去教书。儿子大学学的是工业设计,毕业了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刚好镇海的职高需要一个这方面的老师,我问他要不要去,他说不去,找到8月份时,因为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他就去试了试。现在他教得挺好。
我女儿从镇海中学毕业后,我说其他工作是比较难找的,就让她填报师范。因为我觉得她有教书的天赋和素质,有些人成绩好但表达不出来,我女儿在这方面还是很有天赋的,有教书的基本素质。于是她的第一志愿就填了浙江师范大学,在学校都是拿一等、二等奖学金,现在就在仁爱中学教书。
我妻子也是教书的,家里只有我女婿不教书。所以我们放暑假每天在家里聊天,都在聊学校的事,像我姐姐的女儿、哥哥的儿子都是教书的。
我妹妹的女儿也教书,那时她高中毕业时候问我应该填什么专业,我说,教书去好了。教书很好的!
我们这个学校地处农村,这里是宁波市的化工开发区,又因为澥浦镇的工业基础也很好,外来的民工比本镇的人还要多,所以我们学校60%多是外来民工子弟。
由于我们学生中民工子弟比例较高,在学校管理上也会有一定困难。学生的家乡各不相同,有来自安徽、四川的等等,成长环境、价值观、思维方式都不一样,包括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也不一样。父母亲忙于打工,忙于生存,这是可以理解的。
我早几年就一直努力把外地学生和本地学生融合起来,让外地生感觉到澥浦中学就是我的母校,澥浦镇就是我的第二家乡。搞好校园和谐教育,让外地学生与本地学生之间和谐相处,老师与学生之间和谐相处。所以我们学校学生上学全部要穿校服,也就看不出是本地孩子还是外地孩子,在我的学校,就是我澥浦中学的学生。
我们在分班上全部打乱,不能本地学生一班,外来学生一班,还要搞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在老师教书时也不分地区,大家都一视同仁。
现在学校附近所有企业职工的子女都会来澥浦学习,所以我就希望学校能做得更大,尽量地容纳更多的民工子弟,让他们读好书。我能把他们安排进来的,一定会安排进来。假如我在外面打工,自己的子女连上学问题都没有解决,我一定不会安心工作。
我专门开了一个心理辅导室,心理老师都拥有国家心理资格二级证书,同时还开设了放松室、发泄室。
在发泄室你可以进去发泄,墙壁都是用海绵包起来,可以去打。放松室就是听听音乐。学生有心理问题都可以去心理辅导咨询。心理老师说,来预约的人还是很多的。当然这都是保密的,学生有自己的隐私。
还有一项是和镇政府合作,叫蓓蕾关爱行动,是专门帮助女孩子处理青春期例假问题。本地的家长对孩子比较关心,外地的父母只知道打工,早出晚归,女孩子对这方面也不懂,月经来了不知该如何处理。于是我们和镇政府合作,免费供应卫生巾,也有热线电话,如果对青春期有什么问题可以打电话咨询。
家长对这方面不关心,我们就要关心。问题学生出现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像有的学生破坏公物,不做作业,上课破坏纪律,往往是一种发泄。不能简单地批评他们,要去了解背后的真相,比如父母吵架啊,离婚啊或者有暴力倾向的。只知道打孩子,这是不会教育的表现!
我们农村学校,目标不是要去培养清华北大的学生,我们要培养的是合格的、符合社会要求的劳动者。学生初中毕业以后,考上镇海中学的不多,而毕业生有100多人,我不可能为了少数人去高要求,我还有其他学生,他们绝大多数以后都是读职业高中或是普通高中,毕业以后都是做普通的劳动者,我就希望他们能做合格的普通劳动者,在学校里为他们打下基础,实实在在的。眼光不能盯着第一名、第二名,其他学生也很重要。他们的价值观、思想道德,以后到社会中究竟能不能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我比较关注这个。
我们在下个学期开始实行向学生征集校服样式的活动,上个学期穿的还是宁波市的学生校服,下个学期我想有体现我们澥浦中学的校服。校服,在学生间推广了好多年,但学生不爱穿,但又不得不穿,所以我的想法是最好让学生喜欢自己的校服。我在楼下展出样式,让他们自己去挑,学生要是自己喜欢了,就愿意穿了。
像我们这个学校,最大的困难就是老师稳定,学生不稳定。一些学生到了初二可能就走了,初一是6个班级,2013年毕业的只有4个班级。有一部分人是回老家中考了,有一部分是因为家长去别的地方打工,他也跟着去了。
我对学生说,进来以后我就有责任教育好他们,最好读到初三。生源的流动性太大了。
有时候暑假我们开放图书馆借书,图书管理员不肯借,因为借走了就不还了。我说书他拿走就拿走,不还,没关系的。所以阅览室周一到周五是全开放的,管理员问我,书放在那,被学生拿走了怎么办,我说拿走了,你再补充,拿走这本书的人一定是喜欢这本书的,没关系的。
实际上,这个学期下来,书虽然会少,但也不会少很多,基本上学生借了就会还。在阅览室里,学生喜欢中午吃好饭去看书,有时候课间活动也会去看。有些学生也会偷偷地拿回去,拿去就拿去了,我偶尔会在大会中说一下。有的学生也会偷偷地拿回来放好。拿去真的没有关系,学生拿走去看,总比书放在那里积灰尘好。
下个学期我们后面要造食堂,投资1000万元,一楼二楼是食堂,三楼我打算作为阅览室,全开放的,只要学生有时间去。读书环境要搞好,语文课的阅读指导课可以去那上。
现在学校关键就是生源的问题。我们这里,好的本地学生都去城区学校了,不是说外来学生差,而是学习基础确实有差距,所以我主要就是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像2013年初一,所有的学生都要参加社团活动。自己去报,找自己喜欢的,比如说农民画等等。要学生选自己喜欢的,培养他们的兴趣和信心。无论在哪一块,只要能出成绩,都是好样的。
农民画是我们澥浦镇的一项传统,由澥浦小学首先开展,澥浦小学是农民画的传承基地,到我们这里,当时考虑,我们是做农民画的创作基地。我希望农民画能够继续传承下去。毕竟这是澥浦的传统文化,学校希望能够把这个文化做好做大,走下去。
我们每年都会搞一个十佳歌手的评比,全校都可以报名参加,第一轮的时候人很多的,每天中午都在唱,我不是以评十佳为目的,哪怕唱得不好,他们喜欢去唱,鼓励他们一下,能够参与,学生很开心。重要的就是高兴。还是要让他们感到像在家一样,找到认同感。
在我看来,这种活动不会对学习产生坏的影响,反而会促进学习。我举个例子,这次考进镇海中学的学生中有一个是体育特长生,初一初二是田径队的,比较喜欢体育,但学习不怎么好,人是很聪明的。初二参加区田径比赛打破了区纪录,那时一位镇海中学的体育老师说,只要他能在初三上半年宁波市中学生田径比赛中取得名次,而且中考考到400分以上,就招他进镇海中学。他就有动力了,每天认真学习。后来4月份宁波市中学生田径比赛,他得了100米第二、200米第一,中考考了480多分。家长一定要请我和老师吃饭,说以前家长不同意他搞体育,真是要感谢老师对他的栽培。所以不要太压抑学生的兴趣。学生会有逆反心理,被压制了更不会想去读书。
我们学校有很多年轻老师。现在我们镇海区教师的工资、待遇,城市和农村基本一样了。可能还是农村高点,还有个农村补贴嘛。我们每个阶段也会安排老师去培训。现在的大学生学的知识,和我那时候很不一样了,那时大学里面学的知识,一辈子就够用了,但现在,如果你两年三年不充电,知识就脱节了。所以老师也要学,必须要学。如果一个老师不会总结,教20年书,就是原地踏步了20年。每年总结都会前进一步。而且教育教学方式也在变化,不是一支粉笔会写字就可以的。
我参加过教育局组织的去清华大学参观学习的活动,看到一位老教授,不光书教得好,他的备课本也写了很多,这样的一种经验,不是靠语言去表达的,而是在行动。做,实实在在地做。
喜欢,就会去做,用心地做。
我一直和老师说,一个学生,如果听不懂你的课,不喜欢上课,你让他在座位上坐一天,这可能吗?
还有,要正确对待学生犯的错。学生是调皮的,但有谁在这个年纪不调皮呢?我小的时候最后两节课,老师不在,我就不上了。偶尔犯错是可以理解的,但学生如果经常抄作业、考试作弊就不对了,作为老师要慢慢教导他们。我对老师说,你们自己想想,初高中的时候有没有抄过作业,现在当了老师,学生一犯错就要给他处分?我们要理解学生。
在采访完钱校长后,钱校长带我们参观了学校。这个瘦瘦高高的男人,在这个农村学校坚守了30余年,为这所学校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热爱自己的这份职业;他,尊重学生的意愿;他,将身心完全投入在这所学校;他,用行动证明着教师的高尚和无私。
文/图:胡皓菲 李 扬 胡 琳
指导老师:王军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