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年前,我亲历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年前,我亲历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一年我校也把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上了工作日程,其间,有几件事起了催化作用。在师范司主办的这个国际研讨会上,一些专家的发言已涉及教育信息化。1998年8月底,学校领导班子决定,新的学期启动教育信息化工作,建设校园网,探索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

罗加云

2001年6月,我校罗加云、彭奇文、邓刚、陈天柱、任学锋主研的“普及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获得第四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国家级二等奖。这是我校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的,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所取得的成果。1999年,我曾经感慨地说:“乐山师专的教育信息化是靠一大批热心肠的外行搞起来的。”有人把这些热心肠的外行叫作“发烧友”,我便是其中的一位,因为其时已经54岁了,故自称为不年轻的“发烧友”。

不年轻的“发烧友”

我开始关注信息化概念不算太晚。20世纪90年代以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上频繁出现“信息时代”“信息爆炸”“信息产业”“信息高速公路”等词语。尽管我对这些词语的含义不甚了了,但也朦胧地预感这个世界会有大变化。1996年9月,我去北京参加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四川省的师范院校只有川师大和我校参加,江泽民还接见了会议代表。会后,我去清华大学与留校的几位老同学相聚。他们都在计算机系或电子系工作。开始,他们在那里大谈“486”“586”“e-mail”“bbs”,我完全不知所云。于是,我开口请教,慢慢地明白了一二,简单知道了我国信息化的一些发展情况。比如,“e-mail”就是电子邮件。1987年,中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发至国外,这位中国使用因特网的第一人,就是清华无线电系毕业的,叫钱天白,比我高一届。1994年4月20日,我国全功能地接入国际互联网络,中国的互联网历史从这天算起。同年7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开通,其全国网络中心就设在清华大学。中国第一个商业化的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是1995年向社会开放的,1996年北京开始出现网吧。1995年我国第一个电子刊物《神州学人》在CERNET上出版,第一个“bbs”站点水木清华在CERNET上开通。“bbs”就是今天说的网络论坛、网络社区,是公众自主交流的平台。如此等等,我受到了一次“信息化”的启蒙教育,也为自己是个“机盲”,落后于潮流而感到震动。其实,我与计算机早有缘分。1964年我上大学时学的就是计算数学,它是为计算机提供计算方法以及研究程序设计自动化(当时还没有“软件”这一术语)的专业,被誉为当代毕昇的王选院士就是北大学计算数学的。当时的计算机还处于第一代电子管、第二代晶体管共存的阶段。我见过清华大学的“911机”,它是我国高校自行研制成功的第一台通用数字计算机,由于是电子管元件,完全是庞然大物,占据了几间教室大的空间。那时的计算机还仅用于国防、科研和尖端工业,所以我们计算数学专业也是学校的保密专业之一。“文化大革命”使我失去了自己心仪的专业,成为我一生的遗憾。

1997年,我开始追赶潮流,有了家用计算机,用电话线连接上网。操作系统是windows96,图形用户界面,比dos系统需要死记命令简单得多,点点鼠标就能操作。起初,我没有急于学打字,主要是上网浏览,那时网上的信息丰富程度虽然没有今天这么“爆炸”,但也是传统的报纸杂志不可相比的了。天府热线、瀛海威时空、上海热线、网易、四通利方论坛(新浪的前身)等,是我经常光顾的网站。那时,一张小小的光盘可以容纳上千本电子书和几百张电子照片,着实令我惊讶。计算器、时钟、日历等小型应用软件给自己的日常生活带来方便。“轻轻松松背单词”“金山词霸”等教育学习软件更使人感到新鲜和神奇。遗憾的是,从拿起鼠标的第一天起,我就拒绝玩游戏,直到今天,从未体验过玩游戏的刺激和快感。

这年10月,我校“三年制师专培养方案整体改革”获得第三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我们开始考虑第四届怎么办的问题。11月,金司长来校验收世界银行贷款师范教育改革课题,我便请教他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金司长认为,我校过去进行的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培养途径的改革属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范畴,下一步应该考虑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改革。我很赞同金司长的看法,因为我在使用电脑与上网冲浪中,已经初步感受到计算机和网络会给教育和学习开辟一个崭新的天地。我的经历使我深信,人的知识和本事主要是靠自学得来的,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需要客观条件,比如需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传统的图书馆,每本书的复本量有限,我校一般是5本,也就是说,同一时间只能满足5个学生看这本书的要求。现在有了电子图书、网上图书馆,学生可以很方便地看到自己想看的书。

1998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成立信息产业部,表明我国的信息化加快了步伐。这一年我校也把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上了工作日程,其间,有几件事起了催化作用。一是西南交大的同志主动提出帮助我校设计安装校园网,当然是收费的,他们的钮小明副校长还给我打了电话。二是《中国教育报》于5月18日创办了“制高点——现代教育技术”的专题新闻版,新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就此发表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文章,号召“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要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努力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把现代教育技术看作教育改革的制高点,虽然我们还不是很理解,但也促使我们重视起来。三是在8月份暑假中,我去北京师范大学参加“面向21世纪高等师范教育国际研讨会”,师范司马立司长主持了会议。马司长是1995年继金司长之后任师范司司长的,上任不久,7月份她就在河北唐山请了10所师专的校长座谈,我是其中之一。10月份她在上海师范大学约请了北师大、华中师大、湖南师大、南京师大等几所高师的负责人,讨论修改拟召开的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我作为师专的唯一代表也受邀去了。在师范司主办的这个国际研讨会上,一些专家的发言已涉及教育信息化。香港中文大学的一个副校长使用笔记本电脑和PPT发言。他讲到他们学校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寝室、饭厅等地方有许多上网接口,学校正在组织学生低价购买笔记本电脑,他们希望学生在校园的每个地方都能方便上网。那时还没有wifi之说,台式电脑无论在家庭还是学校都还很少,笔记本电脑更是稀有之物。他的讲述使我耳目一新,惊叹不已。

1998年8月底,学校领导班子决定,新的学期启动教育信息化工作,建设校园网,探索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对此,我与学校党委书记李代泌的认识非常一致,我们很好地分工合作,使这项工作后来开展得有声有色,推进得又快又好,这是后话。为了取得对这项工作的发言权,我觉得自己应该进一步把计算机学会、用好。决心一下,我很快就掌握了智能拼音输入和Office三个办公软件,继而就能顺利收发电子邮件和上网搜索。当时,学校正在撰写“专升本”的申请和论证报告,我与办公室主任任学锋常常在晚上通过电子邮件来交换对文稿的修改意见。之后,我逐步学会了用MSN Messenger与远方的女儿聊天,掌握了照片扫描、光盘刻录、照片处理、视频编辑、计算机维护与备份等应用软件,更后来便是玩QQ群、视频通话、网上银行、网上购物以及团购等花样了。前几个月,我到工商银行去办理更换网银的安全工具U盾,柜台上的小姑娘说没见过你这么大岁数用网银的。我告诉她,我已经用了十多年啦。

我认为,我们需要到外面去考察学习,增长见识。1998年9月,我带领一二十个中层干部去成都,到西南交大等三所大学参观,看了他们的校园网、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教室、电教中心等设施。1999年5月,我和学校党委宣传部部长邓刚(也是一位“发烧友”)去参加教育部委托清华大学计算中心举办的网络培训班学习,我们寄予厚望,却是收效平平。讲课教授或者空谈理论,或者吹嘘自己,只有一位副校长讲清华校园网建设的体会,给了我非常有用的启示。回来后没有几天,我又去华南师范大学参加全国师范院校计算机教学研讨会。会上,北师大教授、全国教育技术学研究会理事长何克杭具体描绘了信息化以及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图景,令人鼓舞,我今天还记得他的一句话“一切家用电器都可接入计算机”。华南师范大学的教育信息化设施相当先进。其CAI教室的投影大屏幕是可触摸的,播放课件无须在计算机前操作,只需在屏幕上触摸。他们展示的网络远程教学令我眼界大开,与广播电视系统的远程教学只是教师独讲不同,网络远程教学是师生可以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因而是个性化的,先进得多。

大手笔写大文章

1998年9月从成都回来后,我思考认为,参观的几所学校,尽管在教育信息化的硬件设施建设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比我们强,但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实际上都尚未形成气候。事实上,普及面窄、应用性差、受益面小、效益低,这是当时国内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我校过去大面积实施主辅修制,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经验启示我,在计算机、网络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应用上,我们也必须大手笔写大文章,就是要广泛发动全校干部教师大面积推开,在大普及上下功夫、创特色,形成大建设、大学习、大应用的局面。

怎样发动群众?还是老办法:领导带头,典型引路,舆论导向,政策激励。从9月到12月,我们紧锣密鼓地筹划、准备:制订了我校教育信息化近阶段的建设方案,校园网开始动工,新增计算机两百多台;电教中心、计算中心、人文部、数学系、物理系、美术系初步建成了6个CAI教室;校领导们都基本上学会了使用计算机,有的教师、管理干部也自制出了课件和单项管理软件。12月17日上午,学校召开了主题为“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普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98教学工作会”,书记、校长讲话、做报告,办公室主任介绍校园网建设的进展,物理系主任崔汉容做了电脑知识讲座。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我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步伐的意见》《关于加强校园计算机网络信息建设的意见》《关于补助教职工个人购置电脑的通知》。下午,组织与会人员现场参观电教中心、计算中心、人文部、数学系、美术系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设施和演示。人文部演示了法律基础等课件片段,还通过电话线上网显示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和新加坡《联合早报》的网页;美术系自制的简单动画十分有趣;数学系的数学实验软件maple实现了抽象问题的形象化解决;newclass广播系统体现了交互式教学;在电教中心,物理系老师演示了自制的排课软件。参观的人群反响热烈,议论纷纷。有位50多岁的老师感慨地说:“我要是年轻20岁就好了。”

实现教育信息技术的大普及,除需要群众的广泛参与外,对于我校这样的办学实力不强的地方性学校来说,还需切实解决财力有限和专门人才缺乏这两大问题。

那时,数码产品价格很贵,好一点的品牌机上万元,建一个CAI教室,设备一般要十万元左右。学校财力本来就不宽余,当时为“专升本”,校园环境整治需要大量花钱,我们只有精打细算,节约从事。我们提出“以必需、够用为度”的硬件建设方针,没有片面追求“高、精、尖”“一步到位”,也不与其他学校攀比。学校为人文部建立CAI教室时,我提出主要配备一台多媒体电脑和一台61英寸的背透视电视机,没有配投影仪、大屏幕和音响,仅花了三万多元。虽然简陋了一点,但人文部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当时是走在全校前列的,10名专任教师都有自己的电脑,在“两课”教学中,其广泛收集图文音像资料,制作和使用了大量多媒体课件,化抽象为形象、生动,拓展了时间、空间,增大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1999年10月,四川省教委在关于我校“两课”建设评估验收结果的通知中指出:“在更新教学手段、开展多媒体教学方面,乐山师专在省内率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我省高校‘两课’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软件方面,我们立足于结合本校实际,自己开发了一些单项的应用软件,没有花钱购买外校的现成软件。比如,清华大学开发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要价八万元,我认为一是太贵,二是未必适用我校,因此,我们自己开发了一些单项的教学管理软件,如排课、选课、成绩查询等,先用起来再逐步完善。

在解决投入的渠道方面,经过我逐个地与各系研究协商,形成了学校集中投入、校系两级共建、校系共同扶持个人的三方面结合的多渠道投入体系:

(1)学校集中财力投入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和公用设施建设,包括校园网主体设备、师生公共上网点、公共CAI教室、办公自动化设备、图书馆自动化设备、教学软件制作中心等。

(2)学校根据各教学单位的自创收入情况,扶持各教学系的硬件建设,给予1/3至全额的资助,帮助各教学系建立课件制作室和CAI教室。

(3)学校补贴每人3000元,各系根据自身条件给予适当补贴,共同扶持教师和管理干部个人购买计算机。

1998年9月到2000年7月,包括世界银行贷款,学校总共使用资金1000多万元,初步建成了以校园计算机多媒体网络为中心的,几乎覆盖全校师生在课堂内外学习、教学、科研和管理的教育信息化硬件环境。到2000年10月申报四川省第四届教学成果奖时,全校CAI教室总数已达18间,师生上网点8个,计算机总数已达1300多台,达到平均每4个学生1台计算机的水平。

为解决学校缺乏专门人才的问题,我们号召大家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边干边学。这是我到清华大学参加网络培训受到的启示。清华大学一位副校长在谈到他们建设校园网的体会时总结说“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我想,既然最重要的不是技术,那么专门人才问题就可以通过充分调动积极性、不拘一格地使用和培养人才来解决。我们及时发现和重用了一批较早熟悉计算机应用的教职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示范作用。这些同志都不是学计算机专业的,但是他们都有一副热心肠。例如,56岁的数学系副教授张翔龄是天文学硕士,20世纪90年代初他就接触计算机,数学系的maple软件就是他引进的。1998年12月的一天,我在路上碰见他,我对他说,学校要成立网络管理中心,请他当顾问。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要当主任。”我立即向学校党委汇报,很快就任命他为网管中心主任,他干得十分投入。经我提议,党委宣传部部长邓刚(学英语的)、校办主任任学锋(学中文的)、教务处处长彭奇文(学物理的),以及政治理论课教师陈天柱、总务处干部余力(后任教学软件制作中心主任)等参与了学校校园网建设领导小组的工作,在校园网功能开发、网上资源建设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另外,图书馆的自动化系统是一个相当浩大的工程,本来学校打算给他们增加一两个专门人员,但实在找不到人。最后还是靠馆长于天乐同志(学中文的)带领全馆人员边干边学,完成了任务,而且走在了全省高校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的前列。然而,此时的于馆长也因劳累过度而住进医院,院方还发了病危通知单。还有许多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做出了贡献的热心肠外行,这里无法一一写出。我们的校史应该写上:“20世纪末,曾经走在全省省属高校前列的乐山师专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确是靠这一大批热心肠的外行干出来的。”

1999年乐山市领导观看学校现代教育技术(2排左1为作者)

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在20世纪末之所以能够大规模和高速度地发展,还得益于我们把当时学校“专升本”与教育信息化建设两件大事有机关联,同步抓,融合在一起抓,相互促进,一举两得。

1996年,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指出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办学层次重心偏低”,据此,1997年学校确立了在20世纪末实现升格本科的奋斗目标。经过调查研究,我们提出了合并乐山师专、乐山教育学院、乐山师范学校组建乐山师范学院的方案。1997年、1998年两年,围绕“专升本”我们进行的工作有:一是积极争取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二是大力整治校园环境;三是试办几个本科专业;四是突出教学中心地位,狠抓教风学风。当时,我们并未把1998年下半年启动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列为“专升本”工作的一部分,因为它的进展和效果都难以预期。

1999年年初,四川省教委告知我们,要着手准备迎接教育部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来校考察,时间大致在10月份。迎接专家组来校考察(简称“迎检”)成为这一年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为此,我对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否还应该大张旗鼓地进行有所犹豫。经过冷静分析,我认为,从我校的办学情况和高等教育的大形势看,我校“专升本”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单纯为“迎检”而兴师动众没有太大意义。也就是说,“迎检”不应该仅仅是对已有办学情况和办学成绩的总结和包装,也不应该仅仅是对学校薄弱方面的查漏补缺。既然要兴师动众地干一场,我们应以“迎检”为契机,推动学校上水平,开创一个新局面。当然,上什么水平、开创什么新局面应与“迎检”的需要相结合。后来,我们在具体策划“迎检”展示活动时,就反复斟酌用什么作为主要的展示内容,才能使专家组对我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留下有鲜明特色的深刻印象。我们没有走通常那种面面俱到、平铺直叙的路子,而是打算把我校多年的办学成绩浓缩在一个15分钟的电视片中。然后突出重点,大胆地把我校起步不久的教育现代化建设作为“迎检”的主要展示内容。我们的想法是:以“专升本”为推动力,以“迎检”为时间表,安排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日程,可以造成一种没有退路的紧迫之势,从而使之在短期内得以突飞猛进。反过来,以当时国内尚属起步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效作为“迎检”的主要展示汇报内容,可以向专家组有特色地展示我校的办学硬件水平和管理水平,突出地显示我校领导班子和教职工开拓进取、奋力拼搏的精神风貌,从而实现高水平过关的目标。

实践表明,这一思路是明智和有效的。1999年,全校教职员工在升格本科这一期盼已久的共同目标激励下,认识高度统一,行动高度一致,聚精会神地学习计算机、网络和现代教育技术,轰轰烈烈地开展教学课件和管理软件的制作和应用工作。6月初,校园网的安装与调试完成并接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为了避免一些学校校园网建设出现过的“高速公路建成了,但缺少汽车跑”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人人参与建设我们共同的信息家园”的响亮口号,全校推开了有相当声势的“上网工程”。经过一个暑假的全校集中突击,9月1日,我校校园网正式投入使用,网上的公众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综合管理系统、图书情报系统、校园文化系统初步形成。到2000年10月申报四川省第四届教学成果奖时,全校253名专任教师中,有204名制作了CAI课件,共6098课时,平均每个教师30个学时,涉及课程171门,占全校基础课程和专业骨干课程的56%;有26名教师系统制作完成一门课程的CAI课件获得学校奖励;自主开发和引进的50多个教学软件、31个管理软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

1999年11月12日下午,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来学校考察。组长是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胡瑞文,成员有广西教育厅副厅长车芳仁及江苏省教委副主任葛锁网,四川省教委主任王可植、乐山市委副书记余斌等陪同考察。专家组3个多小时的考察,除了观看反映我校改革发展成果的电视片《搏击潮头竞风流》,参观中文系、化学系的教学、科研成果外,其余展示的基本上都是我校近年教育信息化的进展和应用情况,包括校园网功能、多媒体教学、微格教学、远程教学,以及学生掌握教育技术的情况等。所有这些展示活动,经谢相勋副书记以及陈立志、彭奇文同志组成的一线指挥组精心设计、编排,多次组织演练,因而进行得井然有序、丝丝入扣、万无一失。四川省教委主任王可植将我校的展示活动与两天前另一所师专的展示活动比较,说:“乐山师专明显高出一个档次。”专家们说:“没想到中西部地区有一所办得这样好的专科学校。”他们的评估结论是:“建立乐山师范学院各项条件已具备,省市应进一步加大投入,争取把即将成立的乐山师范学院尽早地建设成为地方综合性大学。”

1999年教育部专家组来校考察(左1为作者)

反响及反思

四川省教委主任王可植陪同教育部专家组考察我校后,要求高教处宣传推广我校普及现代教育技术的经验。12月6日至7日,四川省教委“乐山师专教学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乐山市召开,来自全省省属高校、部分部委属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共48所学校的校(院)长、教务处处长、设备处处长计121人参加了会议。6日下午,全体代表分三组到我校全面参观考察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情况,时长130分钟。7日上午,我与教务处处长彭奇文分别作了大会发言。代表们认为,20世纪90年代初,乐山师专还在推行“主辅修”“校县结合”,“农味”十足,现在的教育现代化建设却搞得有声有色。乐山师专教育信息化建设决心大、气魄大、力度足、系统性强、普及面广、进展迅速、效果显著,值得学习。四川工业学院副院长何建平说:“令我感动的不是那么多台电脑和CAI教室,那些东西只要有钱就能办到。最令我佩服的是教师们的那种敬业精神,细看那些课件,只有孜孜以求方能做到。”四川师大校长封小超说:“以前就听说乐山师专好,现在一看果然名不虚传,你们推广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这一步确实走得好。”他还直接对我说,回去后要派懂行的人来具体了解学习。

1999年四川省教委“乐山师专教学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右2为作者)

12月14日,四川省高校图书馆工作会议在乐山市召开,全省50多所高校的80多位代表参观了我校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看到我校花钱少、办事多、效果好,有位部属重点大学的图书馆馆长亲口对我说:“相对于乐山师专,我们的经费要多许多倍,与你们的进展相比,我简直有负罪之感。”

2000年,曾经多次到我校检查指导“专升本”工作的乐山市副市长王莉文、乐山市教委主任李永畅也先后组织全市高完中校长、教导主任和机关干部及乐山财贸学校、峨眉师范学校等的人员共280余人次来我校参观考察教育现代化工作。

2000年9月,教育部高教、人事、学生等几个司的领导在成都参加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后来到乐山,我校向他们汇报和展示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进展。我十分期望高教司钟秉林司长能够有所评价,还特意让人专门给他送了材料,哪知钟司长金口难开,只笑不语。倒是学生司韩副司长快人快语,她说:“你们学校在这方面干得非常好,比起国内重点大学毫不逊色。我第一次看到现代教育技术是在香港地区,这一次来乐山,也给我非常好的感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扩大知识源,对学习更有利。”

2000年10月16日,全国师专电教协会2000年年会在乐山市召开,此时,乐山师范学院刚刚完成组建。全体代表听取了我校专题汇报并到校参观,代表们对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大面积普及和应用予以高度评价。石家庄师专副校长朱茂韫说:“乐山师院以面向未来的积极态度,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到每个学科教学中去,体现了广泛性,内容丰富的网上教育信息很有创造性,为其他师范院校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山东胜利油田师专电教副教授白桂英说:“你们的普及搞得好。除了领导、教师重视外,我觉得与学生积极参与是分不开的。看到你们的学生能做那么好的作品,真是惊讶。”教育部电教办主任刘雍潜做了比较全面的评价,他说:

乐山师院走在了前列,它有几个特点:一是思想超前,观念超前;二是方向正确,目标明确;三是政策到位。作为一个地区性的师范院校,乐山师院不具备重点大学的人才优势,但集中了大家的优势,群策群力,调动了积极性。在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方面,学校领导相当重视,舍得投入,政策到位,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连中文系老教授都接受并运用这种新事物。这种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相结合的好办法,值得其他学校借鉴。

此时,四年一届的教学成果奖又开始组织申报。由于学校刚刚升本,作为院长,我要处理的行政事务甚多。当时正值开展“三讲”教育,又有撰写学习心得、自我剖析材料的任务,我本人已经获得过两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实在不想参加这次申报。因为我自己深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工作的难度几乎与成果形成的工作难度相当。后来经同志们劝说,从学校大局着想,还是由我牵头,将我校1998年以来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情况加以总结提炼,使之成果化。

2000年12月,我去双流牧马山参加四川省第四届高校教学成果奖的评审工作。以我为第一主研人的“普及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获得省级一等奖并推荐为国家级一等奖的参评项目。我要借本文说明一点,虽然我参加过一至五届的四川省高校教学成果奖的评审工作,但是我自己的三届获奖并没有得到过什么“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好处,无论在会上还是会下,我没有为自己的参评项目说过一句话,没有做过规则外的任何努力。还要补充的是,或许是过于劳累,体质下降,我是带着重感冒参加评审会的。有意思的是,会议期间因为重感冒不大想抽烟,也没有人相互递烟,那几天便没有抽一支烟。回校后我就乘势戒烟,终结了近三十年的抽烟历史。

2001年6月,第四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审结果出炉。我校的“普及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未评上一等奖,评为二等奖。我不感到遗憾,也不感到意外,因为我知道,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还只是初具规模、初见成效,我们的长处或者特色只是在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与应用真正实现了普及。至于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推动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我们仅仅是开始了一些零星的尝试,道路还相当漫长。虽然我校有许多领导干部和教师真正看清了这一发展方向,真心实意地进行实践探索,但由于设备与技术条件有限,要深入进行下去还是有诸多困难的。何况,还有一些人并未认可“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制高点”这一命题。尤其是高校大扩招后,学生猛增,教师上课量翻了一两番,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异化为一些人上课节省劳力的工具,坐在操作台前,放放PPT,既不板书也不必用劲说话,因为有扩音设施。我曾经到教育系听过一堂课,整整50分钟,屏幕上只打过三张幻灯片,黑板上没有一个字,年富力强的任课教师始终坐着讲。后来听说还有整堂课放录像的情况。鉴于出现的这些问题,以及三校合并和进了大批新教师的新情况,我提请教务处制定了课堂多媒体教学的基本规范。

2002年5月,学校制定了《乐山师范学院教育信息化建设“十五”规划》,召开了以“深化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的2002年教学工作会议。我坚信:教育信息化为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为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是值得大进军的领域,是可以形成我校办学优势的领域。我期望:我校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以此作为我校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

这年8月,学校领导班子调整,我改任党委书记,此时我已年近57岁。此后,由于岗位的变化,尽管我对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依然关注,但具体事情一般不再参与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