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注个体,培育健康个性

关注个体,培育健康个性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一老师利用小班优势,适时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培育学生健康的个性,值得我们借鉴。今天,我们班年龄最小的霖霖又和同学起冲突了。霖霖的脾气我是知道的,在班里是出了名的冲动,好在事情过后还能接受意见。晚上,我就和霖霖的妈妈通了电话。

小班人数少,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机会多,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展示自己,个性十分鲜明;同时,小班化教育可以给教师提供更多观察学生性格和心理变化的机会,学生的问题能及时得到教师的排解。下面是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和理论水平的班主任王秀萍在一次班干部选举后的思考和做法,值得学习。

我班进行了民主的干部竞选。这次班干部的选举,出现了以下一些现象,值得我们去关注和分析。

现象一:选举前,有同学问:“中队长官大,还是班长官大?”我说:“都是为班级和同学服务,只有分工的不同和职责的不同,这里没有官,更没有官大官小之分。班长要全面负责班级的工作,全班同学要听班长的;中队长要组织全班同学开展中队活动,当然全班同学都要按中队长的要求参加活动;在小组里,班长、中队长都要听小组长的安排;早读时,全班同学都必须按学习委员的要求读书;排队做操时都要听体育委员的口令……所以,不管分担哪项工作、在哪个岗位,都有这个岗位应尽的职责,能为同学、为班级服好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是一件非常令人高兴的事情。”

分析:受社会和部分家长的影响,许多孩子把班干部看成小官衔的符号、荣誉的象征,关注的是干部的“荣誉”、“特权”,而不是“责任”,有点官本位思想的苗头。以上官大官小的比较背后,实际上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小小年纪就有了权力的欲望、支配别人的欲望,如果孩子将此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之一,未免太世俗和狭隘,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健康人格。所以老师和家长必须给以正确的引导。我们需要的是孩子在一定的岗位上以身作则,锻炼能力,培养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而不希望孩子纯洁的心灵受到官本位思想的不良影响。

现象二:选举过程中,两位当选的班长在一阵兴奋后,相继反悔,想当中队长,问同学们是否同意他们的请求。孩子们都赞成,我犹豫之后也同意了。后来了解到:他们觉得当中队长可以佩戴“两道杠”,很威风,而当班长则没有什么标志可戴。我恍然大悟,有孩子在选举前问过我:“中队长是否要戴‘两道杠’?”我回答:“当然,那是队干部的标志。”

分析:孩子们年龄小,许多想法非常幼稚。在他们的观念中,班干部的概念还是模糊不清的,他们还没有真正把班干部和班干部的职责联系起来,而是仅仅把它作为一种荣誉的象征。在他们的眼里,这种荣誉还要以直观的、物化的形式反映出来。实际上,这也是孩子虚荣心的一种体现,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在平时的教育中,要让孩子明白,班干部不仅仅是老师的助手,而且是群众的代表,帮助孩子逐步树立服务的思想,当干部是为同学、为班级服务,而不应该作为一种炫耀的资本。

现象三:在推荐候选人时,孩子们纷纷毛遂自荐,有90%的候选人是这样产生的。有的孩子从头自荐到尾,直到选上某一职位为止。

分析:孩子们大胆、自信,有较强的竞争意识,而且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令人欣慰。同时,也反映了现在的孩子唯我独尊的一面。在他们的眼里,只有自己,很少有他人的影子,不到万不得已(举手表决时),是很少关注别人的优点和长处的。在今后的教育中,在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培养自信心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引导孩子多去发现别人的优点,让孩子学会欣赏、赞美、接纳别人。

现象四:有两个孩子在选举过程中,因投赞成票的人少之又少,没选上自己心怡的岗位,当场失声痛哭。

分析:孩子动机太强,结果希望成了失望,心理反应强烈,心理承受能力太弱。这提示我们,今后要关注选举过程中孩子们的心理感受。选举前要做好心理辅导,选举后要做好心理疏导,让孩子们逐步提高受挫能力,以更积极的态度和方式对待落选问题。

现象五:同一小组内的孩子互相支持的程度较高,在选举前一岗位时你支持了我,到你选后一岗位时,我一般也要支持你。而且,选举当天放学后的扫除,按常规轮流只需5人做清洁,结果增加到了11人。原来,在选举中这5人支持过的部分同学来帮忙了。

分析:人际交往中的互惠互利原则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人虽小,成人世界中的这一套却也确知一二。是喜是忧?喜忧参半!喜,懂得感恩,且付诸了行动;忧,如果盲目地感恩而丧失应有的判断能力,或者为了感恩而违背自己的真实意愿,则不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和班级正气的树立,长此以往,还有可能在班级里形成一些不利于团结的非正式群体,影响班集体的发展。

现象六:当选班长、中队长的四位同学,是学习成绩优秀、做事认真负责、经常受表扬的学生,他们平常能与同学和睦相处。另有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虽自荐作了候选人,却没人投赞成票,因为他常带攻击性、斤斤计较,不善于与同学相处。

分析:在孩子们的心中,普遍认同成绩好同时善于与人相处的同学,至于组织能力、号召力、胆量的大小等等,似乎不在孩子们的关注范围之内。这也给带攻击性的、斤斤计较的孩子来了个“自然惩罚”,使孩子们直接感受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老师应利用这一契机做好疏导教育工作,帮孩子分析落选原因,鼓励其今后要团结同学,大度、友善地与同学相处。

通过选举,每个孩子都有了自己服务的岗位,同时得到了同伴的认可,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一些孩子从选举中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他们在老师的引导和同学的帮助下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改变自己的行为;作为老师,我也从中受益,通过对以上种种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更加了解我们的孩子,使自己今后的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预见性。

在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健康快乐了,整个班级融洽和谐了,学生才可能健康地成长,才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然而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学生个体的发展也会有受各种因素干扰形成的差异。如何走近学生,充分关注个体?张一老师利用小班优势,适时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培育学生健康的个性,值得我们借鉴。

案例1:教会学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今天,我们班年龄最小的霖霖又和同学起冲突了。事情很简单:做清洁时,别人不小心把他的椅子从桌上碰翻了掉到地上。他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冲上去对同学大声嚷嚷,还差点想动手了。要不是旁边的人及时拉住他,可真要出事了。霖霖的脾气我是知道的,在班里是出了名的冲动,好在事情过后还能接受意见。晚上,我就和霖霖的妈妈通了电话。哪知霖霖的妈妈一接到电话就开始说:“张老师,霖霖的脾气越来越怪,父母稍有哪里不称他心意,就大发脾气,在家又吼又叫的。昨天晚上我和他爸爸出去了,回家晚,就没有把他今天早上要穿的衣服准备好,结果他闹了一早上。张老师,你说这孩子的脾气怎么会变成这样啊?”

情绪不稳定、易冲动是少数孩子成长中易出现的问题,有气质特点的原因,也有责任感、意志力培养的问题。给这部分孩子及时的关注与方法得当的指导,可以帮助其良好性格的逐步形成。于是在班级中,我用以下方法来帮助孩子培养意志力,健全孩子的个性。首先,孩子遇到挫折或做事失败时老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特别是在心理上做辅导和疏通。及时的谈话能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决不让问题遗留到第二天。其次,教会孩子负责任。在班级中,我班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小干部,都有各自的职责。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原则:“组长能做的事,班委不管;班委能做的事,班长不管;班长能做的事,班主任不管。”哪个部门出了问题,就由负责这个部门的同学承担责任。在家庭中也是同样的道理。孩子学会负责任,是思想和行为成熟的表现,依赖性自然就消失了,自律性就会逐步形成了。

案例2:人际关系的适应与维护。小孩子并不是大人想象中那样无忧无虑,成年人的社交恐惧症孤独症等心理问题看似离孩子们很远,其实有些小学生也会患上。而这些心理疾病都是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障碍。我班的牛牛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他个子瘦小,在班上不是个起眼的孩子。但好在小班的优势让老师及时关注到了他。牛牛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一定的障碍:课间他总是一个人,要么独坐一旁,要么就是徘徊在一群同学周围,但总不见他参与到同学的活动中。在学校的他总给人孤独的感觉。

其实在孩子心里是非常重视同伴给自己的认同和支持的,希望别人了解自己,但又怕与他人真正接触,因为他们担心同伴否定和数落自己,因而他们往往形成一种渴求与他人交往却又害怕与他人交往的心理。通过和牛牛谈话,我发现他正是这种情况,而且作为一个六年级的孩子,他也知道自己在和朋友交往时有些心理障碍。于是,在班队会中我们开展了促进同学相互了解,增进同学之间友谊的主题活动“猜猜他/她是谁”。同学们设计了一张表,如下:

每个人要根据拿到的同学名字写出要求的内容,被猜出来才能将单子送给被猜的同学。整个活动由学生全权主持,老师只要求当在朗读表格内容时语气要委婉有礼貌,有尊重他人的感觉。活动开展得很顺利,在一片善意的笑声中结束。在这次活动中,我特意留下了同学给牛牛写的单子:“对人和气,说话从不伤人,从不伤害别人,很喜欢历史,上课时会开小差,有时会在上课时间做不该做的事。”我找来他,让他看了看,他明白了其实在同学心目中他是个不错的孩子,脸上终于展露了笑容。虽然牛牛不一定能马上就拥有朋友,但至少在他心中,自信已经扎下了根。

银都小学的班主任人人都是心理辅导师,他们带领的一个个快乐的小班班集体是学生家以外的家,具有相互关爱、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和自由安全的心理氛围。学生在班级中得到集体的尊重、关爱。同时,班主任重视引导学生作为集体中的一员,在关爱、尊重他人和承担集体责任中形成健康个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