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理论基础。这一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总纲和全部理论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思想的科学认识和培养人提供了理论指南,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产生着强大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能帮助我们全面历史地认识和掌握网络社会中人的思想活动规律,以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受教育者形成网络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优化人的网络生存方式,最终促进网络环境中的人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哲学理论,它是以人这一特殊社会存在物为研究对象,科学揭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人的存在、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其内容博大精深,涉及人性、人的本质、人的主体性、人的需要、人的价值、人权、人的自由、民主、平等、公正以及人的发展等重大理论问题。存在论、本质论和发展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三个主要方面。

1.存在论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原目的,在于促进人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实践的存在,是“现实的个人”的存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他们的哲学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1],应该“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来研究“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2]。马克思还进一步指出,人不仅是现实的、具体的,而且也是历史的,对人的考察应该总是在人和历史的互动中,对人的过去、现在、将来及其各自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人是从事实践的人,实践是人类。最根本的存在方式,人及社会在实践过程中诞生和发展起来。实践改变了世界的存在方式,改变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实现和确证着人的存在,使人最终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自由。人的存在就表现为人的现实性、历史性和实践性。马克思不仅指出了人的存在就是他的实际生活过程,而且揭示了人的生存的实践特质。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一种精神实践活动,也是人生存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人从事这样一种活动、过这样一种生活只能是出于维护与促进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存在理论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发端于人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自己的需要。

网络环境对人们的影响日益深刻,网络已成为人类新型的生活方式,人们必然会执着追求更好地生存于网络中,并优化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方式。万光侠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一书中,还特别论证了人的现实生存与虚拟生存的问题,并明确提出“虚拟生存是人的现实生存的延伸,是一种相对于人的现实生存又超越人的感觉的、通过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而发生交往活动的生存方式。这里的虚拟不是虚构,而是指数字化、符号化,故虚拟生存又叫数字化生存、符号化生存或网络化生存”[3]。可见,人的网络存在就是更好地进行网络生存的过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现,也就是发端于人在网络中更好地生存、提升和发展自己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存在理论,对于厘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网络自由、平等、互动、开放等特性,对于人更好地生存于环境中,发挥人的潜能,提升人的价值等方面都有深刻影响,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价值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提升、优化了人的生存发展方式。

2.本质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劳动实践。实践是人类所有本质特征中最具决定性意义的因素,它是这些特征以及整个人类产生和存在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还特别强调了社会关系的意义,明确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这一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总纲和全部理论的基石。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与人的本质是劳动的结论是完全一致的,它进一步指出了考察人的本质的具体途径,就是只有从分析社会关系入手,才能真正把握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社会关系可分为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人从出生的那天起就置身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这些关系主要有经济关系、职业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文化关系、伦理道德关系、民族关系、家庭关系、地域关系等等,其中的经济关系起主导作用。人的本质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社会的历史时期,人们从事的生产方式不同,人与人之间交往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也是不同的,人的本质也就呈现出不同形态,不同社会的生产方式铸成人的不同形态的本质。网络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推动了人的实践和社会关系的发展。人为了生存发展,就会产生与他人交往的需要。网络是适应人的交往需要而产生的,它体现了发展着的社会关系。网络是作为人类的“第四媒体”出现的,传者和受传者在网络中的角色频繁互换,这就使得个人在传播领域中的地位和角色不断发生着变化,直接导致了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角色的变化及个人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网络使得原本相对孤立的个人之间或个人与社会之间联系更加紧密,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人类自身与外界联系的广度和深度都得以拓展。个人通过网络与外部世界不断增进联系的结果,也会使得个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增强社会化程度。网络促使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成为了更加主动的一方,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网络成为了人类的“第二种交往方式”,网络社会的崛起,正是各种社会关系发生变化的集中反映,这也必将对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产生深刻影响。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思想的科学认识和培养人提供了理论指南,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产生着强大的指导作用。

一方面,人的本质理论指导着我们全面历史地认识网络社会中人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对象是人,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提高人的素质的功能,必须要认识和了解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适应网络社会关系健康发展需要而产生,是提高网民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也是不断增强网民社会性的活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对教育对象的认识必须放到网络社会各种社会关系变革的背景中去,而不能仅仅将网络看成是工具。工具可以摆脱,环境和社会关系却无法摆脱。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能帮助我们全面历史地认识和掌握网络社会中人的思想活动规律,以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另一方面,人的本质理论有助我们认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的重要性。人的各种社会关系,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研究强调对环境的选择和优化,这是受到人的本质制约的。对各种社会关系研究的程度越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研究的可操作性就越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基于网络工具性层面去开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网络社会的崛起已。经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因为环境改变而产生的全新形态,它不是仅能使用网络工具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指导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超越网络工具性层面进入网络社会观层面研究网络环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和逻辑必然性。

3.发展论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常常会变得更局限、狭隘和倒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引导网络环境中的人们,尤其是网民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导作用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助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网民建立健康的社会关系。网络开放的环境特性,使得人们交往空间的扩大、交往方式的多样化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容易,网络仿佛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现实空间,但面对网络交往的匿名性和不可控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面对网络生活中的欺诈和谣言,网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常常会变得更局限、狭隘和倒退。网民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应该是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运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引导网民建立有助于自身成长的社会关系,构建和谐的网络交往状态。

二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助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网民正确认识自身潜能的开发和能量的释放。网络的自由、平等特性,使得网民在网络中的活动少了许多现实秩序的“禁忌”,网络的“匿名狂欢”使得网民们仿佛认为自己已进入个体潜能全面开发的“黄金时代”,但自由与规制的矛盾,片面与全面的冲突,现象与本质的差异,常常使得网民们的大胆表达成为偏执的“一面之词”。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助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网民思想行为特点全面而深入地剖析,并最终促进网民健康成长。

三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助于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网络社会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发展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全面发展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它们各有特点,相互独立、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思想政治教育是全面发展中德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人的发展的方向问题,是人的全面发展诸因素中的主导条件。网络的全球化、开放性、匿名性和去中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网络环境中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显得日益艰巨,网络思想信息的鱼龙混杂、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激烈和复杂、网络道德准则的缺失和水平的低下,都迫切需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来正确引导网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作为网络社会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积极传播和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对网民开展德的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引领其全面发展的成长方向。

4.对传播学知识的借鉴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科。传播学研究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传播可以是指任何信息在个体间传播交流的过程,涵盖了沟通、交流、通讯、通信等内容。网络不仅是技术工具,也是一种新型媒体,它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大众传播的“第四媒体”,网络传播是一种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特点为一体而融合发展的新型传播方式,网络媒体一经出现就成为了现代传播学研究的重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网络出现而产生的全新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对网络媒介的研究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基础任务,因此,对传播学相关理论知识的借鉴成为必然。同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教育活动,教育过程本身也是要传递、沟通和交流信息的,为了更好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借鉴传播学的相关理论知识。

(1)借鉴传播学关于传播过程的理论

传播是指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这种变化不单指态度和行为的改变,还包括情报资料的获得、知识的增加、见闻的扩大、感情的沟通、精神的愉悦、情况的了解、事实的澄清等等。传播过程是传播者选择加工信息,通过某种渠道传递给受传者并引起反应的过程。传播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的过程,关于传播过程的理论研究是传播学研究的重要环节,传播学的研究都是围绕分析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而展开的。美国传播学家拉斯韦尔于1948年发表的论文《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中提出“五要素构成论”,研究了传播行为过程的五个要素: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和效果(Who 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 with what effect),这成为传播学的著名的“5W”模式,针对这五要素的研究分别为控制研究、内容研究、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当然,“5W”模式也有缺陷,没有涉及传播效果反馈、传播行为动机、社会环境对传播活动的影响等等问题。此后,还有数学家香农和韦弗提出过的电子信号传输过程的直线模式,传播学家施拉姆和奥斯古德提出了社会传播过程的循环模式等等。网络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传播媒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网络环境中的一种教育活动,也可以说是一种传播行为。传播过程的基本理论,有助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确定自身活动过程及构成要素的研究思路,有助于综合各种因素来全面剖析教育活动效果的取得。

(2)借鉴传播学关于受众研究的基本理论

受众指的是信息传播的接收者,包括报刊和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的观众、网民。谁是传播活动的中心,一直是传播学学者研究和讨论的焦点之一。早期的传播学者提出了“枪弹论”等理论,其实质就是把受众看做是被动的信息的接受者,在这些理论中传者是居于中心地位的。随着研究的发展,传播学者们发现受众并不是单纯的、被动的接受者,也不是同质的,不同的受众对于同一传播信息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开始受到重视。受众研究真正实现从“传者中心论”到“受众中心论”的转变是在20世纪60年代。受众中心论的研究者认为,受众并不是消极地“接受”信息,而是积极地寻求信息为自己所用。

在受众研究理论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受众个人差异论、选择性接受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媒介依赖理论等等。①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梅尔文·德弗勒在其《大众传播理论》一书中提炼了受众个人差异论,认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社会经历不尽相同,他们的性格也就各有差异。面对同一信息,每个人会因为心理、性格的差异而对信息做出不同的选择和理解,随之而来的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也会因人而异。②选择性接受理论认为,受众在接受信息的过程都势必要根据个人的需要和意愿而有所选择、有所侧重、甚至有所曲解,以便使所接受的信息同自己固有的价值体系和既定的思维方式尽量地协调一致。传播学家约瑟夫·克帕拉在《大众传播的效果》一书中,将受众的选择性接受过程总结为三个选择性因素:选择性注意指人们尽量接触与自己观点相吻合的信息,同时尽量避开相抵触的信息的一种本能趋向;选择性理解指受众总要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对接触到的信息做出独特的个人解释,使之同受众固有认识相互协调而不是相互冲突:选择性记忆指受众在已被接受和理解的信息中,更趋向于记住对自己有用、有利、有价值的信息。③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该理论认为受众通过对媒介的积极使用,从而制约着媒介传播的过程,并指出使用媒介完全基于个人的需求和愿望。传统的理论认为媒介在传播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是说服受众,受众是被动的;而“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是有特定需求和动机并得到“满足”的过程。美国学者卡茨在《大众传播调查和通俗文化研究》中首次提出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研究。④媒介依赖理论,是美国传播学家梅尔文·德弗勒和。孪桑德拉·鲍尔·洛基奇在《大众传播学绪论》一书中提出的,认为一个人越依赖于通过使用媒介来满足需求,媒介在这个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就越重要,而媒介对这个人的影响力也就越大。日益丰富的信息渠道,使受众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更多的受众开始主动寻找自己所需的信息,然而这一切变化都没有从本质上改变受众依赖媒介的地位。在信息社会特征日趋明显的现在,受众对媒介的依赖现象。不但没有改观,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被加强了。媒介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使用大量真实可靠的信息,以消除受众自身的不确定性。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和社会的疑问越来越多,信息的本质在于确定性的增加,人们所要了解的信息也就越来越细,越来越深,为了解决这些疑惑就需要求助于外界,现代媒体由于发布信息的丰富多样性和使用便捷性已成为受众们获取信息的首选。传播学一直重视对受众的研究,从最初的“传者中心论”到现在的“受众中心论”,反映出为提高传播效果而进行的认知发展。传播学关于对受众的研究理论可以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很多借鉴。一方面是高度重视教育对象的中心地位,时刻注重从网民的实际需求出发来开展活动,因而要花大力气去分析网民的思想行为特点,并密切把握其需求;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网民对网络媒体的依赖性,注重对网络传播内容的“把关”和先进网络文化的建设。

(3)借鉴传播学研究网络传播的理论

网络传播是新型的传播方式,是一种基于网络的信息双向交流。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网络传播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使信息得以广泛散发、吸收和利用,影响着人类知识的组织、传递和获取,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传播学关于网络传播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成果,尤其是在比较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不同之处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认识网络有很大帮助。

网络媒体拥有与传统媒体完全不同的特点,就是交互性、海量性、多媒体、即时性、个人化、超文本等。网络传播的交互性表现在传统媒体将信息单向传递给受众,网络传播则提供一种双向传输的信息渠道。网络传播的海量性表现在世界上任一时间任一地点发生的任一事件都有可能成为网络的信息被广泛传播,并以数据库的形式纵向保存历史新闻信息,而且由于“人人皆可成为信息源”,使得网络信息得以最大限度的源源不断,信息集纳的广度与深度形成了网络传播的海量特点。网络传播的多媒体特点表现为网络媒体兼容了文字、图表(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传播手段保存、表现和发送信息,网络传播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各种传播形式的“兼容并包”,受众也有了众多的自由选择,各种感官得以充分调动。网络传播的即时性表现为其传播的载体是光纤通讯线路,光纤传递数字信号的速度为每秒30万千米,瞬间可达世界上任何地方,从而在技术环节上保证了网络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所发生的一切。与传统媒体不同,网络传播是建构在超文本、超链接之上的全新传播模式。超文本对信息的存储可以按照交叉联想的方式,从一处迅速跳到另一处,打破了原文本系统只能按顺序、线性存取的限制,可以方便灵活的检索。超文本特性赋予网络传播许多优势,使网络传播拥有强大的检索功能和良好的编辑功能。网络传播对传播学理论的研究有很多新的变革,如“把关人”理论的变化,传播学一直把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负责搜集、过滤、处理、传播信息的传播者称为“把关人”,但在网络传播中,并没有类似传统传播学意义上的“把关人”,这是因为网络传播的双向性使得传播的权力泛化,又被称为“去中心化”,任何人都拥有传播的权力,则传者的权威性被削弱;而且信息传播的自由化使传播的范围具有了无限的广阔性,容易造成信息泛滥,也无法实现“把关”。传播学关于网络传播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直接的借鉴作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网络出现而产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必然在网络环境中进行,教育活动也是一种传播活动。人类在网络中的行为、交往等等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网络传播理论对我们全面认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思想、活动方式和特点有直接的知识借鉴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