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测评教师的策略问题

学生测评教师的策略问题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是学生在测评过程中过多地依据主观意志,把一时对教师的感性情绪放大,因而出现不能全面客观、理智地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如何避免以上问题,使学生对教师的测评工作既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又能把师生间的问题化解于无形,是做好学生测评工作的核心问题。这有助于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达到测评的积极目的。对学生的测评结果的认识应采取审慎的态度。

“评价”原意为评论货物的价值,《宋史·戚同文传》中有云:“市物不评价,市人知而不散。”通俗点说,就是“褒贬是买主”。由此可见,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一个评价活动应包括以下三方面:价值厘定、搜集信息、结果判断。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关于课程评价的改革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可见,高中新课程评价与此前有了区别,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而教师认知自我的一个信息主渠道就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一直以来,中小学管理工作中对教师的业务性管理是较难操作又必须要涉及的一个重要环节。各级各类学校针对这一问题制定了不少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如学历、职称、教学成绩等等。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结果,多年来占据评价核心的大多是教师的学科教学成绩。但是随着新的教育理念逐步被接受和学校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教师、领导都对这种只看重一次性结果的评价方式产生了怀疑和不满。现代教学的管理理念也要求我们在对教师的评价中加强过程的评价与管理。同时,对教师的管理、评价是一个综合性的考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考评过程。在我们学校,除常规的教学管理工作如教案、作业、学生成绩、个人论文、评优课等作为考核项目以外,同时把学生对教师的测评也作为对教师整体测评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教师在师生关系中居于强势地位,而学生则相对处在一种弱势地位。这就难免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教师对学生的测评结果不认同或者会为此对学生施加一定的“报复”,从而出现教师或“迎合收买”学生或对学生“变本加厉”。二是学生在测评过程中过多地依据主观意志,把一时对教师的感性情绪放大,因而出现不能全面客观、理智地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就与学校的初衷相悖了。

学校施行学生对教师的测评出发点是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是增加师生间的矛盾,形成一种师生间的内耗。另一方面,在教师和学校领导之间,由于现行的教育体制,教师相对来说是处在弱势地位,对于测评结果,教师认同就可能促进教学、促进教师的成长,而不认可,就会认为是领导在“变着法地整自己”,这样也会使双方的关系呈紧张状态,不仅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反而会增加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影响工作。

如何避免以上问题,使学生对教师的测评工作既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又能把师生间的问题化解于无形,是做好学生测评工作的核心问题。我认为测评中应注意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测评内容易粗不易细

对教师测评内容的设定易粗不易细。第一,为教师打分的对象是学生,他们的年龄、阅历等条件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对教师的任职条件、任职资格等有全面的认识,所以过细的内容设定反而不利于学生操作。第二,过细的指标并不利于最终结果的反馈,有时反倒会使被测评教师面对测评的结果不知所以,造成导向不明。实践中我们采取以下四方面,德:师德高尚,爱岗敬业。语言健康、举止文明。严于律己,作风正派,注重身教。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能:工作能力突出,熟练掌握本学科教学内容,讲授知识驾轻就熟。勤: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对学生认真辅导。绩:教学成绩突出,能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的提高。

二、测评程序易细不易粗

要想获得问卷的最佳效果就应该细化测评程序中的每一环节。第一,由谁来主持测评工作。有的学校由教师互换主持,如高一年级主持高三年级的,高三年级教师主持高二年级的,也有的学校干脆就让班长或者学习委员来主持。实践中这两种形式的测评结果都不太理想,教师直接参与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同时也会出现教师间对结果的质疑;班干部毕竟是学生,他们的主持或因学生干扰出现结果不实,或由于权威性差而使测评流于形式。最好的主持人选是学校中层以上的领导。他们的身份在学生心目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同时也能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对此工作的重视,促使其正确地、认真地对待。第二,测评学生的选择及是否署名。测评学生的人数易多不易少。参加测评的学生数目太少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意愿,较少数目的学生参与会让学生感受到较大的心理压力,如果一旦测评结果不好,他们就会暴露在同学和教师面前,从而使他们产生一种“犯罪感”。同样如果测评中要求学生署名,就会让学生产生“不安全感”,从而在给教师的打分中出现过分“迎合”教师的现象。所以对教师的测评应由全体学生参加,采取不记名的方式为宜。第三,测评时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学生对教师既不能陷入无原则的吹捧也不能借机发泄私愤。第四,测评问卷可利用微机阅卷程序,成绩快捷、准确度高。具体操作的步骤是利用答题卡,学生在答题卡上只写由测评主持人随机编制的四位考号,选择项中的A、B、C、D四项分别代表“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四选一。第一题代表的是语文教师,第二题代表的是数学教师,第三题代表的是外语教师,其他依次类推。最后由微机阅卷,分别得出学生对某一位教师的测评结果。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给教师直接打分带来的不利因素。

三、测评结果易密不易明

学校开展学生对教师的测评工作,其出发点是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而不是人为制造师生间、干群间的矛盾。所以,对测评的结果以“向本人公布,但不公开”为宜。这样,既能及时地把测评结果反馈给每一位教师,又能保护教师的面子。让成绩好的教师继续扬其所长,成绩差的教师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及时改正。同时注意反馈意见,不能由校长谈成绩好的,副校长谈成绩差的。这样,教师就会推测出谁是得高分的,谁是低分的。实践中,最好采取按学科组的形式,使每个教师只知道自己的测评结果但不知道其他人的结果。这有助于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达到测评的积极目的。

四、评价认识易全不易偏

对学生的测评结果的认识应采取审慎的态度。决不能完全依据这一数据去认识、对待教师。第一,教师的成长、变化也是很大的,认识、改正自身存在的问题都需要一段时间。第二,学生的测评也有可能受到来自不同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失实,所以在谈话前最好做到深入学生再从不同的方面摸一下底,达到全面、细致的了解。第三,谈话中要注意引导教师的思想,使其能真正认识到自身的问题,而不是要把因此而产生的情绪带入工作中。

总之,利用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体制可以增强学校对每一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地位的认识,消除师生间可能存在的相互间的认知差距,协调好师生、干群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关系,营造一个和谐共进的校园环境,以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