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敬告中等学生

敬告中等学生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等学生云者,较小学学生高一级之谓也。吾国教育,未臻发达,中等学校为数殊鲜。抑更有进者,中等学校学生,大率为中流以上之子弟。小之为一家糊口,大之殖国家之富力,较之未受中等教育者,相去奚啻霄壤。吾非谓未受中等教育者,不能具学识而膺上等职务也。其具此能力者,以中等学生为最易而最多。他日国家社会,将以中等学生为之中坚,可断言也。

导读

中学教育在当时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因为除了少数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当时大部分的中学学生都将马上步入社会,他们的责任意识、个人修为和常识的积累将在社会上加以检验,随时面临社会的淘洗。

(一)中等学生之幸福及责任

中等学生云者,较小学学生高一级之谓也。其别有三:曰中学校学生;曰师范学校学生;曰甲、乙种实业学校学生。吾国教育,未臻发达,中等学校为数殊鲜。综计之,中学不过三四百,师范不过百余,甲、乙种实业学校,则仅七十余而已。平均每校二三百人,总计不足二十万。夫吾国人口四万万,青年子弟,当在四千万以上,而肄业于中等学校者,不足其二百分之一,岂不大可哀哉!而诸君竟出类拔萃,不为彼二百分之一百九十九,而为此之一分,其境遇之可喜,责任之重大,更何待言。吾愿诸君念此而自警惕也。

抑更有进者,中等学校学生,大率为中流以上之子弟。下焉者,虽天资、学力均可优为,而因经济之关系,势不能不望洋兴叹。卒业之后,在中学生,或进受高等教育,蔚为国家之栋梁,或出而应世,执中流以上之业务;在师范学生,则教育儿童,为将来国民之导师;在实业学生,则各就其所习专门之技术,从事实业。小之为一家糊口,大之殖国家之富力,较之未受中等教育者,相去奚啻霄壤。吾非谓未受中等教育者,不能具学识而膺上等职务也。特一则恃数载教育之力,一则恃多年奋斗之功,一则尽人皆可跂及,一则非才智毅力卓绝者,不克出人头地。其难易岂可言语形容哉!诸君得父兄庇荫,免为其难,仅恃数年肄业之力,遂能在社会上执中等以上之职务。其境遇之可喜,责任之重大,复何待言。吾愿诸君念此而自警惕也。

国家之成立,必有一种人为其中坚。吾国昔时之中坚在士,昔圣先贤之所立言,皆为士而发。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重要职务,皆为士所任。迨至晚近,政治上、社会上之事权,无一不在秀才、举人、进士、翰林之手。其非秀才、举人、进士、翰林者,尚须捐一监生以为进身之阶。僻小之县,一秀才、监生,均可顶戴辉煌,俨然绅士。其非焉者,虽巨富大贾,不能厕身于士夫之林也。新教育兴,旧制斯废。其为国家之中坚者,须具普通之学识能力。其具此能力者,以中等学生为最易而最多。他日国家社会,将以中等学生为之中坚,可断言也。嗟乎诸君,果如何方可自淑其身,而达此国家社会中坚之目的乎?

(二)人格之修养

立身社会之上,非有高尚之道德,康健之身体,则不能得社会之信用,耐心身之劳苦,而一事不能为,一业不能就,遑云国家社会之中坚哉。英吉利之教育,以养成人格为第一义,诚知所先务也。近年学校渐兴,教科亦有进步,然注意于灌输智能者多,注意于养成人格者少。殊不知,道德沦丧即使学贯天人,亦毫无价值。其才与学,不过以为济奸作伪之资料,害社会国家以害一己而已。况我国风俗,崇尚品行,文人无行,自古鄙之。言忠信,行笃敬,虽曰未学,亦可谓之学矣。故必智德兼全,始可谓之完人。苟不能者,宁德胜于智。盖德胜于智,尚不失为谨饬之流,虽不能膺大任,冀大发展,而谨守固有余也。若智胜于德,其不流于邪僻者鲜矣!且德本于天性,谨守而善充之,无人不可为君子。智识须视天资,其能不能,与夫造至何种地步,均有限制,非如德之身体力行,其权操诸一己之心性也。品性高尚,复尽己之力以求智识,则大成小成,均可立身。舍德而言智,德固失矣,智之成就与否,尚在不可知之列。即使其能成为上智,而根本既失,亦不足取。况学问之成,原于勤勉,而非中心有主,无愧屋漏,虽曰勤勉,亦有所不能哉。是德又为智之本矣。嗟乎诸君,学生之求学,固为求智识,然一经堕落,不惟为名教罪人,为社会不齿,即所欲求之学识,亦扫地尽矣。谓余不信,请诸君拭目以观。彼道德堕落之学生,学识迈人者有几?徒见个人身败名裂,家庭受其累,社会蒙其害而已。吾言至此,吾不禁为我青年前途危,尤为我国家社会前途悲也。

青年多病,论者或谓其由于功课之太重,勤勉之过度,以吾所闻,则均非是。质言之,青年之多病,均酒色二字为之。他种青年,非无溺于酒色者,然以劳力不劳心之故,其弊尚轻。若夫学生社会,平时既以酒色戕贼其身体,考试之时,复临渴掘井,深夜不眠,于是危及生命,或成废疾。即不尔者,亦复神志昏丧,考竣之后,学课随忘。嗟乎诸君,诸君幸有贤父兄,令其求学,复得种种机遇,以成其为中等学生,肩将来国家社会中坚之重任。而乃如此,试问子职何在,国家之义务又何在?即使诸君不知父母之劬劳,不知国家为何物,宁独不为一己计乎?道德高尚,心身泰然,可以立身,可以求学,可以康强,可以长寿。反是则为身败名裂,为学问荒疏,为疾病,为夭折。何去何从,何取何舍,三尺童子,亦知辨别,讵诸君而不知乎?吾敢决其不然也。然则诸君何以多数如是,曰其病根所在,不外贪一时之安乐,昵匪人之友朋而已。彼堕落之辈,当其为不道德之行为时,中心曷尝不知其为非,曷尝不受良心之裁判。而泚盈于颡,其所以终致堕落者,则一时不能自制其欲念,与夫匪友之怂恿而已。余敢敬为诸君告曰,诸君苟欲不堕落,必须时时制止其欲念,交益友而远损友。如道德之心尚不能完全制止其欲念,则运动以劳其筋骨,冷水浴以清其脑筋,固其体肤,不阅无益之书,不临非礼之地。苟能如是,吾可决其必不堕落。不惟不堕落,且可决其能成大器也。诸君勉乎哉!

(三)常识之涵养

中等学生,果需如何之学问乎?实今日众议纷纭、莫衷一是之问题也,吾不暇细加讨论。且法令、校章俱在,主校事者循而行之,学生循而受之,即有论列,亦非学生所能自主也。吾今所欲言者,即中等学生常识如何涵养而已。

常识之重要,近世学者,类能言之。大别为二:曰自然界之常识,曰人事界之常识。日月地之运行,风云雷雨之变化,动植矿之形态,人体生理之组织,均自然界之常识也。古代无此种智识,故孔子曰:“迅雷疾风必变。”以及日月蚀之救护,旱潦之祈祷,乡村愚民更淫祀以求福,数千年来率行不悟。而科举时代之极弊,驯至子弟不辨菽麦,遑云其他。此非无自然界常识之铁证乎?友朋社会之交际,婚丧葬祭之礼仪,物价之高低,舟车之交通,议员如何选举,租税如何完纳,书札如何缮写,邮电如何寄发,均人事界之常识也。吾国学生,仅知读书,于此种知识不甚留意。驯至一出校门,茫然无所措手足,置身社会,多遭失败。究其原因,由于学问不足者,固亦有之,而大半均由于无常识也。

常识与学问,似同而实不同。涵养常识与研究学问,更似同而实不同。今举例以明之。作出拟电之文字,出于学问者也。其格式称谓,以及措词之轻重,寄发之手续,则仅恃学问必不能行,非有常识不可矣。换言之,学问之为物,偏于理论或技术。常识之为物,偏于实际及应用者也。惟其如是,故学问可通于环球,常识必切于本国。惟其如是,故学问可求之异邦,常识必求之本国。非然者,学问即高,其如不适何!(童年留学外洋,归国恒不适用者,即此故也。)

涵养常识,随在皆可为之,殊无一定之方法。吾今略举数端,不过助诸君入手而已。

(一)多阅书报也。寻常阅书,固可助学问之研究,然其对于养成常识之价值,实高于学问方面。所阅之书,如科学小册子、文学丛书及处世修养、传记、游记、笔记等,均极有裨益。日用文件尺牍等,为应世第一武器,尤不可忽。杂志、日报应选阅二三种,须自首至尾,悉心读之,即广告亦不可忽。尤当注意者为杂志之论文及日报之长篇记事。不可仅阅电报、杂记及有趣文字。(电报取其迅速,已入世者,最应注意。学生以明事之首尾为贵,故长篇记事,最为重要。)

(二)多游历而注意观察也。知识之养成,多由耳目输入。然百闻不如一见,目之效用,实远过于耳。观书用目,尚为间接,不如直接观察之有益。最好三五同学出外游历,始而本城镇,渐及乡村,渐及地方。沿途所见事物,留心观察,归而记之,或加以批评。记毕,彼此交换阅看,以见各人所见之深浅,批评之当否。此举于自然界、人事界均有大效。苟能行以岁月,将来入世,自无扞格之虞矣。

(三)留意师长及名人之谈话也。此举亦极有效,但须辨别其是非,明了其用意。如系有为而发者,尤须研究其原因。

(四)多赴讲演会、游艺会也。此举有三益:听名人之讲演,观他人之成绩,可以裨我见闻,一也;见他人交际情形,可以研究交际之道,二也;可多得朋友,且可多见名人学者,三也。

此外方法,不胜枚举,要在自己留意而已。吾见中等学生多矣,即吾局职员、学习员中,出身于中等学校者,亦非少数。其最多数之缺点,不在学问之不足,而在常识之不完,即吾国旧日所谓阅历太浅也。然阅历之深浅,视历事之多少。其一方面增进经验,一方面增进常识。然非先有常识,则经验决不如有常识者之精深。何如于学生时代,涵养充足,他日出而问世,既可以减少失败,且可于同一时日之中,得深于他人之经验。是予所厚望于诸君者也。

1918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