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跨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

跨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跨国高等教育的产生离不开经济全球化的催生和推动。跨国高等教育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和教育需求中诞生并发展起来的。尽管跨国高等教育的实施可以划分为几种形式,但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地方,那就是体现在其跨越国家高等教育体系这一点上,正是基于对这种形式的始发时的特点,而命名为“跨国高等教育”。从总体上看,跨国高等教育没有得到国际公认框架的保障。

二、跨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

1.跨国高等教育的时代性特点

跨国高等教育的产生离不开经济全球化的催生和推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经济的发展有赖于从事生产的人们的知识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同时人们为了能胜任工作提高生产力而对知识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渴求。而对知识和技能的追求,使人们对教育的需求迅猛增长,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成了世界各国的重大使命和重大战略。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以下方面不能满足国内学习者的需求时,对跨国高等教育的需要会有更大的积极性:有些教育项目是有些国民教育体系提供不了的;有些国家的高等教育仍处于精英教育阶段,并有大量的合格学生无法走入大学校门;有些国家的国民教育体系无法提供与劳务市场紧密相连的课程;有些国家在某些程度上对妇女的教育有局限性;有些国家国内高等教育学费太昂贵等等。这样,一些发达国家认识到高等教育的市场性和产业性,认识到国际分工的差异性加大,便与其他国家一道,共同培养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年龄段的人才,使他们能满足不断发展的知识时代的需求。跨国高等教育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和教育需求中诞生并发展起来的。

2.跨国高等教育的多样性特点

跨国高等教育一发展起来,就表现出多种形式。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特许(授权办学):一国高等教育机构授权本国或异国的高等教育机构或组织,为其提供教育服务(部分或全部被认可的学习项目或资格)。这种特许学校可以是接受国高等教育机构认可或非认可学校,通常由代理人,即第三方来从事招生,组织缴纳学费,为学生及教育机构提供国外教育机构的信息。

(2)项目合作(姊妹项目):是校际之间的合作计划。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学同意在学分以及学分转移方面从事共同项目合作,由此,学生从一学校得到的学分在另一学校可以获得认可,以便为继续深造提供方便。

(3)分校:一国高校在另一国家建立分校,以提供自己的教育项目和资质

(4)海外学校:指的是一所高校从组织和内容上属于某一国家教育体系,但并不一定在其所在国有其校园,而在另一国家建立的大学。

(5)其他:学校和教育项目都不属于一国高等教育体系,但组建自己的高校或项目、提供资质的大型合作活动;国际机构提供国际教育资质;远程教育

尽管跨国高等教育的实施可以划分为几种形式,但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地方,那就是体现在其跨越国家高等教育体系这一点上,正是基于对这种形式的始发时的特点,而命名为“跨国高等教育”。

3.跨国高等教育的规范性特点

鉴于跨国高等教育产生的时间不长,尽管出现了各种各样需要规范管理的命题,但对各国政策、法规的制定者来说还是有些措手不及。从总体上看,跨国高等教育没有得到国际公认框架的保障。

目前针对跨国高等教育的法规或条例有以下几点:

(1)英国的“质量保证署”(Quality Assurance Agency-QAA)于1995年10月颁布了《高等教育境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实施准则》(Code of Practice for the Assurance of Academic Quality and Standards in Higher Education:Section 2.Collaborative Provision)。

(2)美国的“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Council for High Education Accredi-tation-CHEA),颁布了《对非美国本土教育项目评价原则》(Principles of Good Practice for Educational Programs for Non-US Nationals)。

(3)澳大利亚颁布了《澳大利亚大学对海外学生提供教育的道德实践法则》(The Code of Ethical Practice in the Provision of Education to International Students by Australian Universities)。

(4)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欧盟联合颁布的《提供优秀跨国教育的实施法则》(Code of Good Practice in the Provision of Transnational Education)。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欧盟又联合颁布了《对国外教育资格及学习阶段评价的标准和程序建议》(Recommendation on the Criteria and Procedures for the Assessment of Foreign Qualifications and Periods of Study)。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欧盟于1997 年联合颁布了《里斯本条例》(Lisbon Convention)为跨国高等教育资格认证提供了里程碑式的总体框架。

(7)欧洲在同一时期建立了《欧洲学分转换体系》(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ECTS)。

(8)世贸组织于1995年通过了《教育服务贸易总协定》(GATES)。

(9)香港特别行政区于1996年7月通过,1997年1月起实施的《非本地高等和职业教育法规》(Non-local Higher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Regu-lation)Ordiance)。[1]

(10)以色列于1998年颁布《外国在以色列设立分校法》,其中包括13条具体规定。

(11)中国于2003年颁布了《中外合作办学条例》。

以上各法规和条例有的只是针对自己的国家,或针对高等教育的某一部分(形式);有的由区域或国际组织提出并推行。尽管目前各方作了大量的努力,但离建立、健全并完善全球性的、由大部分国家都认可的质量保障和认证框架还有很大的距离。

4.跨国高等教育的不均衡性特点

TNHE目前在全球的发展表现出不均衡性,不仅在国家地区间差异性大,而且其发展的速度和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以及各国对此问题认识的重视程度都不同。由于其发展历史不长,各国尚欠缺集中的统计数字。尽管有些国家(地区)的发展速度较快,规模也相当大,但总体来讲,目前很难概言出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只能从片片断断收集来的信息中洞见这样的不均衡性。

各国对TNHE的认识和理解有显著区别。例如,希腊面对大量TNHE的涌入,采取了不认同的态度,并在法律上不予以认可。同样,摩洛哥政府由于对其境内TNHE质量的失望,取消了与外国大学的合作计划。[2]许多国家为保护国内教育市场不受严重冲击,制定出种种政策法令对TNHE加以限制。如:在澳大利亚和南非,使用“大学(University)”这个称号要受法律制约;保加利亚、爱尔兰及其他一些国家限制外国教育项目的数量;土尔其和意大利则规定外国人办的学校只能提供给境内的外国人士;在印度尼西亚,由外语讲授的课程不得超过半数。但也有一些国家则表现极为积极开放。例如,马来西亚为了大力发展私立教育,筹集教育经费,在发展TNHE方面表现出积极的态势;还有素有开放美名的北欧国家,如瑞典、冰岛、挪威、芬兰等积极鼓励各种教育项目的流动。一部分国家把TNHE视为发展国际合作的一部分,而另一些国家则视其为增加教育财政的摇钱树。

从提供TNHE的方向上看,有些国家主要以输出为主,如美、英、澳;而有些则以输入为主,如马来西亚、中国、南非、以色列等国。这两类方式都以单向度(unitary)而具显著特点;但有些国家也表现出双向度(binary),如欧洲多数国家既是TNHE的输出国,又是接受国。

5.跨国高等教育的双重性特点

全球性跨国高等教育的双重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从事跨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双重性及其所造成的影响的双重性两个方面。

首先,跨国高等教育的合作双方必须在各自利益的驱动下,在国际高等教育市场中寻求符合自己目标需求的合作对象,在此基础上达成合作协议并实施跨国高等教育的合作项目。因此,实施跨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必须包括提供者和接受者两方。而TNHE是否成功要取决于对供、求双方的各种影响因素。

影响跨国高等教育提供者的因素有:(1)合作项目建立的成本。事实证明,项目的国际间流动成本要比学生流动的成本低得多,而且开始创建合作项目时的成本往往很高,但一旦账目平衡,项目发展的边际成本则非常低。(2)国内市场的特点。如果在TNHE实施国中有较开放的市场和自由的交易环境,显然TNHE会进展得非常顺利。(3)法律、法规的监控。跨国间的教育合作会引发诸多方面的冲突,两国间教育体制、文化传统、国际法则都会使TNHE受到限制,但另一方面跨国高等教育又只能是在这些法律、法规的保护和保障下,才能健康有序地朝着双方共同的目标发展。

从影响TNHE接受者的因素看,主要包括:(1)合作项目成本。如果合作项目需要合作双方的投入(尤其是资金投入)比例和数额超出需求方的承受力时,往往项目就会失败。(2)合作提供方和合作项目的名称。这一因素看似不足为道,但对一些民族感很强烈的国家或地区来说,是为“荣誉”和“主权”而战的关键。(3)项目的增值性大小。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首先考虑的还是利益和价值问题。(4)合作项目的质量和声誉。(5)国际、国内对该项目的认可程度。(6)教育传授是否有便捷的机制。(7)竞争力水平。尤其是针对传统高等教育体系而言,合作项目是否具有相当的竞争力,也是决定接受TNHE的官方能否支持的重要因素。[3]对TNHE的需求程度,国与国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南欧、亚洲(尤其是东南亚)国家相对来说需求更旺盛,它们视其为进入高等教育以及获取国际认可资格的重要通道。

其次,TNHE对高等教育也会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因地理分布、学术环境和各种教育体系的差异而有不同的表现。目前的影响程度和广度是空前的,当然这种影响也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它可能会带来消极的影响。积极的方面表现在:(1)通过提供更多的教育选择,扩大了学习机会。(2)通过引入更具竞争力和创新性的项目以及理念和方法,对传统高等教育体系提出了挑战。(3)使接受国的教育体系更具国际竞争力。(4)通过与国际知名大学合作,提高本国大学的知名度。(5)对教育供应国或大学来说,跨国高等教育无疑是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

TNHE可能会引起这样两个令人关注的问题:一是国民高等教育与跨国高等教育的关系怎样?快速发展的TNHE某种程度上引起国民高等教育体系与跨国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紧张气氛。到底这种外来之物被视为是对现存教育制度改革的促进,还是被视为是对国民教育体系的一种威胁,这要从多方考虑这个问题。单一角度或单纯的文化、教育视角的考虑,恐怕都不会得出全面、辩证的回答。二是合作两国的高校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提供跨国高等教育的大学及其所属的国家教育体系与接受方大学及其所属的教育体系之间必然要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教育体系的差异以及属于不同教育体系中的大学传统的差异会对TNHE产生诸多影响,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由差异引起的矛盾,都是TNHE不可忽视的问题。另外有些大学身份具双重性,既是TNHE的提供者,又是一些学科领域的TNHE的接受者。双重身份只有在不同的教育资格面前才得以区分。[4]

6.跨国高等教育的营利性特点

跨国高等教育的时代背景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决定了有能力提供跨国高等教育的国家到欠发达国家开辟跨国高等教育市场的源动力是寻求教育服务贸易的利润。因此跨国高等教育在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市场化特点和营利性本质。尽管也有些跨国高等教育的实施是建立在教育和文化的友好交流的基础上,但这远不能否定跨国高等教育的寻利性主流和本质。WTO将教育列为服务贸易项目之时,跨国高等教育的市场性和营利性从此就不需要任何的遮遮掩掩。

如果某些TNHE提供国是本着营利的目的,其结果有二:一是学生要承担比其所在国其他同类办学形式高昂得多的学费,在TNHE中消费者付费后,他们应得的利益是否有所保障呢?结论恐怕是不容乐观的,甚至还可能问题比较严重。二是如果TNHE接受国认定TNHE的营利目的性,同时又不向TNHE教育机构的学生提供教育财政补贴,那么,政府就逃避了对这部分学生的“公共利益”方面的责任,而学生应当享受的权益就会缺失。

7.跨国高等教育的问题突出性特点

质量问题是跨国高等教育的突出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有了营利性特点而使质量问题更加突出,而对质量问题担忧主要源自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有些TNHE教育活动不属于合作双方的任何一方的国家教育体系,由此质量保障就遇到了新的问题。而且任何一国的教育质量保障机制都是围绕着特定的社会文化和教育价值观来设定,所以不能完全用“拿来主义”的方法直接应用到TNHE这一特殊的教育活动之中。可见,由质量认证、资格等问题引发的制度和法制上的冲突和矛盾不可避免。

其次,在实施TNHE时,往往有当地教师的参与,教学语言也不会与提供国完全一致,所以人们质疑TNHE授予文凭的含金量。另外,学生在本国学习造成他们对所受教育国家的文化及精神实质可能知之甚少。TNHE提供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能否对其在他国进行的TNHE同样进行公正的评估?最后是对教师队伍的质疑。跨国高等教育中的教师是否与其在国内的教师同样胜任,TNHE中的教师在其学术水准与教育水平方面是否与其所在国其他办学机构的教师一样,等等。

以上问题不仅关涉TNHE合作双方的利益,而且关涉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TNHE提供者(输出者)、接受者(输入者)或消费者的权益仅靠他们中任何一方都不能很好地解决,必须由几方面的共同参与。需要一种超越TNHE各合作方的全球性评价框架,对TNHE的透明性(transparency)、认可(recognition)以及认证(accreditation)进行公正、公开、公平的评价,以保护TNHE中各方的利益。这种质量评价及认证框架也是WTO教育服务贸易中最急迫需求的质量标准。英国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它的“无边界教育工程所提出的这种国际性的质量评价和认证框架包含以下内容:一个国内外认可的标准化的资格认证框架;一个允许学分累计和换算的国际认可的学分制;一个公认的课程体系;一些确保评价公平、有效和可信的系统(包括发展在线评估计划、审定考试委员会、考试中心和考试人员资格、确保评估中遵循实践准则或建立专家评估委员会等);一个可靠的、国际承认的档案记录和证明学生成绩的方法;关于教学计划、课程、课程单元、成绩及入学条件、升学要求和透明、准确的信息对广告和宣传活动的控制;为学习者提供正规、公认的指导体系;处理不满和投拆的公认系统”。[5]

8.跨国高等教育的成长性特点

在过去的几年里,以UNESCO为首的国际组织积极推进TNHE的发展及研究工作。在其带动下,欧盟、欧洲委员会、OECD以及各国政府也纷纷致力于TNHE的推进工作。有专家指出,学生们求学不再只局限于国民教育所能提供的教育服务,其中有两条主要原因:一是国内出现了大批比国内教育更具竞争力的高等教育机构或组织,二是英语的全球通用性,使学生们除了能用国语接受国内教育外,还能用英语获取“全球教育”。尽管对TNHE本质、规模和速度的最终决断还为时过早,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教育全球交流及职业的全球通用性的发展,TNHE的发展是不会终止的。由此,各国首先是在其内在的基础上,提升教育质量,以及教育的国际竞争力,然后在全球平台上展现自我,推介并发展自我。因此这种趋势也是不会改变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