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中年级作文教学/袁淑敏

浅谈中年级作文教学/袁淑敏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通过广泛地阅读,不仅会从中汲取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还能积累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可见“思”是作文的最初阶段。儿童作文是儿童思维的产物,也是习作能力的表现。因而,指导学生作文创新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辐射、导向、延伸功能,把学生作文同学校、社会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会生活、增强实践能力中,提高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拓展主见思路。

袁淑敏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作性表述的过程。小学生往往害怕写作文,把写作文看成一件苦事。为了避免学生们这种畏难情绪,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作为老师,我们应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发现生活,热爱生活,在积累生活经验的同时学会用笔去描述生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可见,作文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为了调动学生写作文的兴趣,我们可以坚持让孩子写不定主题的周记或者日记,着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乐于表达感兴趣的事情,利用口语交际这一板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或吐露自己的心声,并鼓励他们通过文字表现出来。

为了调动学生写作文的兴趣,教学中教师可不失时机地运用“迁移”规律,努力把学生的兴趣迁移到观察、写作上来。如:编写童话。在新学期,每个学生都准备了许多学习用品,说一说你的铅笔盒里都有什么,他们的外形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像什么、是怎样摆放的等等。在打开文具盒时,你听到它们的对话了吗?它们在说什么?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创编童话,并将故事讲给小组听,推选一人将口头故事分享给全班同学听,大家提意见,帮忙修改,集思广益,打开孩子的创编思路。在此基础上,老师进一步建议他们直接把文具用拟人的方式来介绍,可以起不同的名字,在交谈时是什么表情,有什么动作、想法以及语言等,再用同样方法帮忙辅导几名学生。此时,学生们会争先恐后地讲述,在滔滔不绝的讲述后,让学生明白由于时间和人数问题,只能写下来交换欣赏,此时,孩子们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无不急着编写自己的童话。这种方法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简直可以为班级整理一册《童话王国》。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教师可组织一些读书班会或专题沙龙,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也可通过办墙报、手抄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书面写作水平。学生通过广泛地阅读,不仅会从中汲取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还能积累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阅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知识,活跃了思维,学生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了。

通过上学期语文教学《画杨桃》以及阅读短文《切橘子》,让孩子懂得了不同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结论,借此告诉学生创新意识强的人总能够从不寻常的独特视角来研究问题,这种独特的视角就是求异思维。同一个题目下的文章却不相同,原因是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去构思,写出来的文章别具一格才会胜出一筹,才会吸引读者,才会让读者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学生习作的过程是小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训练过程。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才有撰作”。可见“思”是作文的最初阶段。儿童作文是儿童思维的产物,也是习作能力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生作文中与众不同的观点和独树一帜的见解,这是学生形成个人主见意识的萌芽,教师应加以呵护与培植。

叶圣陶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而,指导学生作文创新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辐射、导向、延伸功能,把学生作文同学校、社会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会生活、增强实践能力中,提高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拓展主见思路。

总之,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能激活,创新作文能力一定能得以提高,学生独特个性一定能得到发展,让我们为新一代作家的出现而努力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