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快乐课堂”的实践效果/王晶晶

“快乐课堂”的实践效果/王晶晶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就“快乐课堂”的实践效果探讨如下:在讲“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节内容时,课本上的问题情境是足球穿越中圈区的过程,将足球看成一个点,观察这个点与圆具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快乐”是课程的表象,关键还是让学生学到知识,掌握知识,所以提前设定教学目标就成了“快乐”的源泉。虽然,我在“快乐课堂”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距离学生们的期盼和学校的要求仍有差距,我会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尝试,不断提高。

王晶晶

元旦晚会,老师们精彩的表演还时不时地浮现在眼前,欢笑声还萦绕耳畔。

如何让欢笑声既在晚会上萦绕,又在我们的课堂上呈现,课堂上,我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尝试用快乐的方式进行教学,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下面就“快乐课堂”的实践效果探讨如下:

在讲“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节内容时,课本上的问题情境是足球穿越中圈区的过程,将足球看成一个点,观察这个点与圆具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这使我想起了我们初三年级节目的一个桥段:“数学如此枯燥无味,老师想尽办法让学生喜欢数学。看到课堂上学生无精打采,老师马上用西游记活跃课堂气氛:取经路上,孙悟空要去化缘,又怕妖怪趁他不在伤害师父,就在地上画了一个圆。学生都兴奋起来,让老师讲讲白骨精如何将唐僧骗出圆外。老师说:孙悟空画的这个圆直径是2米,那么圆面积和周长是多少?”

虽然是个笑话,但也体现了创设情境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课堂上多一些笑声,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老师吸引,数学问题也会在他的脑海中生动形象起来。学生已经开始笑了,课堂气氛瞬间活跃起来。讲了上面提到的笑话,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看,⊙O这就是孙悟空画的圆,可最终唐僧还是走出了这个圆。如果把唐僧看作一个点P,那么点P和⊙O之间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都有哪些可能?”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开始自己画图,很快便从图形的角度得到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孙悟空为师父的安危着想,给师父装上了GPRS定位系统,通过手机查看师父与圆心的距离d便可以知道师父是否安全。你知道孙悟空是怎么判断的吗?”

学生更乐了,孙悟空咋还用上手机了?有自己思考的,有和同桌一起探究的,从数量关系这一角度准确地描述了点与圆的数量关系:

P在⊙O内←→d<r

P在⊙O内←→d=r

P在⊙O内←→d>r

从数和形两个角度探究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体现了几何中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课本例题依然交给学生自己解决,题目是:在ΔABC中,∠C=90°,AB=5cm,BC=4cm,以点A为圆心、3cm为半径画圆,并判断点CBD与⊙A的位置关系。

学生顺利地给出了两种解法:

解法一:由勾股定理得AC=3cm,以点A为圆心,AC为半径画圆,由所得图像可得点CBDA的位置关系。

解法二:比较点CBD到点A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关系,得到点CBDA的位置关系。

相信这一节课,学生是带着愉悦的心情自主探究,体验了从图形和数量关系两个角度去分析几何问题的方法,为后面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去探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切线的判定做了铺垫。

这样,学生们在笑声中学习了数学,我也在笑声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快乐”的一点小尝试,从中可以总结以下几点:

1.教师的引导是关键。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积极创设情境,引入教学课题。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

2.设定目标是目的。“快乐”是课程的表象,关键还是让学生学到知识,掌握知识,所以提前设定教学目标就成了“快乐”的源泉。

3.提高学习能力是根本。“快乐”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们真正掌握学的本领,在特定的场景中灌输普遍的知识,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灌输为主动思考,这样就可以成级数倍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虽然,我在“快乐课堂”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距离学生们的期盼和学校的要求仍有差距,我会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尝试,不断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