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怎样加强师生沟通的效能

怎样加强师生沟通的效能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理心”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最重要的一个条件,也是师生间建立良好沟通的首要条件。“同理心”包括两个条件: 1.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对方; 2.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同理心”不等于认同和赞同对方的行为和看法,而是对对方有一种亲密的了解,像感受自己一样去感受对方的内心世界,由此产生共鸣。即通过“同理心”去感受学生,并有效地将这些感受传递给对方,对方会感到得到了理解和尊重,从而产生温暖感和舒畅的满足感。

怎样加强师生沟通的效能

白敏丹

师生沟通的意义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关键。教师只要懂得如何去与学生沟通,懂得如何去满足学生的需要,并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去满足教师的需要,师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尊重,彼此接纳、理解的关系,那么,任何教育活动都可以使学生产生兴趣。反之,在师生关系中,如果学生觉得自己无能、自卑、觉得被同学奚落、耻笑,觉得自己不被信任、不被理解,无论是他多喜欢课程,他也不会产生学习热情,更不会对学校产生好感了。

在大量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向学生热情的传递知识、价值观和各种行为要求,而学生却毫无兴趣,教师面临的是学生的抗拒,低度的学习动机,注意力不集中,厌学,甚至直接的反对。遇到这种情况,师生之间往往会造成需求与目标之间的冲突。在这种冲突中,作为教师,心中常常感到不平衡,会对学生讲这些话:“我都是为你们好”,“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学习”等等。而学生面对教师反映出的心态,他们的回应却常常是:“这老师真兇唆”,“真没意思”,“不想见到你”等等。这样的冲突在学校中每天都时有发生。

因此,在教育实践领域中,在师生关系的链条中,师生关系不一定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绝对的互相尊重、热爱,互相得到双方需要的满意回报。相反,相当一部分师生因为沟通的不畅,长时间互相埋怨,互相不信任,对对方不满意,继而对自己也充满失败感,对教育失去信心。

成功的教育,取决于多项因素。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质量。从这个角度讲,教育对学生发生效能是通过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有效程度来决定的。师生之间关系的好坏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被要求负起一个很大的责任,那就是引导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对教育的渴望,始终保持对教育的兴趣。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在师生之间的沟通中进行的,沟通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满足教育要求、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手段。师生之间如何沟通,用什么样的品质沟通,决定了教育有多大程度的有效性。学生首先是通过与教师的人际关系的感受,来决定是否喜欢这个老师所教的课程,是否愿意来遵守这个教师所提出的要求。

从沟通的角度来看教育效能,我发现在学校中,学生往往是先喜欢教师,再喜欢教师所提供的教育。他们很注重对教师的整体感觉。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则,那就是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沟通技巧。因为人是充满感情的,都有自己不同的兴趣和偏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空间。师生交往中,如果教师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和感情,教师无论有怎样的良好用心,学生也不会接受,并从内心深处对教师产生很大的抵触情绪。

所以,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除了需要对师生关系的性质有所认识外,还要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有进一步的认识。

有效沟通的条件

教育效能的发生是在活生生的人际关系中进行的,教师对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与学生沟通。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的思想、态度和对人际关系的理念都对学生有深刻的影响。

“同理心”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最重要的一个条件,也是师生间建立良好沟通的首要条件。“同理心”包括两个条件: 1.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对方; 2.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同理心”不等于认同和赞同对方的行为和看法,而是对对方有一种亲密的了解,像感受自己一样去感受对方的内心世界,由此产生共鸣。此时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无高低之分。例如有一个学生因父母下岗而无力交纳学费,这时学生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同感而不是同情和怜悯。即通过“同理心”去感受学生,并有效地将这些感受传递给对方,对方会感到得到了理解和尊重,从而产生温暖感和舒畅的满足感。教师要关心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以学生的心情去体会学生的心情,这样才能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教师对学生的真诚是一种教育的力量。学生对教师施加的教育影响,是有选择性地接受的。学生对老师的言行是否一致非常重视。与一个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老师沟通,本身就是在学习如何进行健康的情绪管理,会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从而使学生也成为一个真诚、值得信赖的人。

课堂纪律中的师生沟通

学生在校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绝大部分教育内容是通过课堂教学来传授的。课堂纪律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效应,大部分学生都希望在教室里如沐春风,在安静愉快的教育环境中接受教育的雨露,并在这种春风化雨般的宁静氛围中持续保持听课的热情和高度的注意力。

所有的教师都渴望着自己的教学课堂充满秩序与生机。但根据调查发现,教师最关心的常常是纪律问题,例如学生未经老师许可而任意交谈,随意在教室走动,不专心听讲,这类问题给教师造成很大压力,压力主要来源于他们必须面对少数具有反抗意识和不尊重教师的学生,而他们的行为妨碍了教学计划的进行,教师的压力和苦恼就会产生。

学生专心听讲的时间长短,关系到他们学习效率的高低。而长时间专心课堂活动的学生很少会出现不良行为,他们不会浪费时间去破坏其他同学的学习,也不会给教师添麻烦。

当学生失去自制力,有时要诉诸惩罚。惩罚的目的是让学生的行为归于正确的方向,而不能让学生的行为开倒车,也不能只是为刹刹他们的威风,给他们一点教训。即便施于惩罚,教师也要尽量尝试去让学生知道你是真心地喜欢学生而且想要帮助他们。惩罚必须是教师其他方法都失效之后的最后一道防线。慎用惩罚的主要原因是施于惩罚时,会产生许多后遗症。

另外,人在团队中的表现行为可能和个人独处时不一样,班级团体能创造自己的团体动力,强烈地影响同学。学生的动机是行为的基本因素,了解了学生的动机,课堂纪律的维持就成功了一半。

在传统的教育中,课堂纪律的维持,常常是被视为差生教育中的一个重点,缺乏从更宽泛、更深刻的层次来研究。而现在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年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需要掌握维持纪律的沟通技巧。

处理学生问题的几种有效模式

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通常会采用三种模式: 1.调整学生行为; 2.调整环境; 3.调整教师自己。

教师处理学生问题时,往往会把焦点置身于学生而不涉及到老师,许多教师都觉得向学生表露“真实”的自我本身是个威胁,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做会毁坏他们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学生就永远不会尊重他们。但这种沟通关系,师生间并没有亲密感可言,教师在学生心中没有清晰的印象,也缺乏人性化的感觉。但如果学生的问题引起了教师的烦恼、愤怒等情绪,这时给学生展示的是老师另外的一面,是一个“会”感到失望、难过,也有缺点和弱点的“真实”的人。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教师的感受,从而去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为。

如果教师把自己置身于居高临下“管理、命令、支配”学生的地位,在向学生发送沟通信息时,学生反而不愿意接受。

“评语”是用来激励学生而不是用来落井下石、讥讽学生的,教师切忌用“评语”攻击学生的人格,羞辱或损伤其自我形象和自尊心。教师的角色应该是支持性的,而不是攻击性的。

总之,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调整对自己的要求,重新制定一些较实际、较具体的指标,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好与学生的沟通工作,使教与学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