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媒体课件编著工具的性能评价

多媒体课件编著工具的性能评价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硬件配置方面,通常编著工具运行的最小要求通常略高于其目标机即可。这方面基于图标的编著工具总的表现不错。另外,常用字处理软件编排好的文本,应能通过剪辑板载入。“.jpg”由于压缩率高,尤其对照片类的连续色调图片,采用了有损压缩,但肉眼很难看出,所以与“.gif”一起成为多媒体编著工具最重要的支持格式。

6.3.3 多媒体课件编著工具的性能评价

对于一个多媒体编著工具的性能和适用性,主要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考察与评价。

1.运行环境

编著工具与其生成产品的运行在操作系统环境方面的要求传统上一致,毕竟编著工具通常是集成开发环境,目标环境一致调试比较方便,最终结果也更加可靠。常见的操作系统环境包括Windows、Mac OS(适合Macintosh计算机)、Linux等,在国内,Windows肯定是主流。但随着移动设备,如平板电脑、手持数字终端(包括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典型的例子是iPad、iPod、iPhone的流行),情况会有所变化。例如,手持设备屏幕较小,平板电脑没有硬键盘。操作系统也不一样,例如现在较为流行的iOS、Windows CE、Android、Sybian等。如果开发面向这些设备的应用,需要有目标针对性,但很可能利用PC一类功能更强的机器开发,即开发环境在PC和Windows上,目标环境在其他系统上,通常都通过模拟器(在PC机上模拟的运行环境)的方法解决。硬件配置方面,通常编著工具运行的最小要求通常略高于其目标机即可。目前,国内来说,开发环境一般都会考虑Windows。运行的操作系统环境则以Windows为主。但如果要考虑将来容易推广、移植到移动设备,那就对编著工具的产品移植潜力也要有所考虑。现在有很多应用是基于浏览器的,这就相当于又多了一层环境。即需要考虑对各种浏览器的兼容性,比较流行的包括IE(Internet Explorer)、Firefox、Opera、Chrome和Safari等。编著开发环境与应用环境的关系如图6‐33所示。

2.易学易用性

易学易用是所有编著工具努力追求的目标,舍此就几乎没有编著工具存在的必要,完全可以用如前所述的支持多媒体的编程语言取代。但是,在一定的情况下,方便性与灵活性会是一对矛盾。无论如何,至少有下列原则似乎应遵循:一是入门和初级的使用要直观和容易;二是内部导航结构要清晰,就像人们对结构化程序的要求一样,并且各种操作界面的风格尽可能较一致;三是调试(Debug)应方便,这就要求有集成的编辑环境,在此环境中随时能在测试运行状态和编辑状态之间进行快速切换。能单独对某一段落或模块进行运行测试也非常有利于发现问题和提高开发效率。

为了解决方便性与灵活性的矛盾,一些编著工具中附加了编程语言。这时候,语言这些复杂的功能埋藏得深一些是一个办法,平时无须引人注意,不用它也能处理一般任务,需要时则可随时调用出来。这方面基于图标的编著工具总的表现不错。Flash内嵌了有特色Action Script,也有很好的灵活性。

3.媒体素材格式的支持

多媒体编著工具对来自外部的媒体素材——文本、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予以集成,这就有一个能支持何种格式的媒体素材(文件类型)的问题。能支持较多的文件类型,尤其是较常见的类型是方便的。另外还有一个以何种方式支持的问题,即是在集成前先完成转换,还是在编著工具内核中予以支持的问题。例如,图形文件的格式很多,存储空间或压缩比例差别很大。如果将存储空间节约的图形(如矢量图WMF)或高压缩比的图像(如GIF、JPG等)集成前先转换成无压缩的位图(如BMP),就意义不大。相反,如果还以原来的紧凑尺寸存储,显示时才还原,就很有意义,因为大幅度地减小了所开发应用软件的存储空间。尤其在因特网的应用方面,文件(或对象)的尺寸,成正比地影响浏览(或下载)的时间,节约文件尺寸意味着既节约时间,又节约金钱。前一种转换,完全可利用许多外部格式转换工具完成,许多素材编制软件本身也能完成这一任务。所以对编著工具来说,关键是要支持被普遍公认为标准的,或广为流行的素材文件格式,并且最好能真正支持系统资源利用率较高的素材文件格式。一些常用的媒体素材的文件格式如下:

(1)文本:“.txt”、“.rtf”等,“.txt”为纯文本,“.rtf”为Rich Text File,可以支持字体、字形等排版格式。另外,常用字处理软件编排好的文本,应能通过剪辑板载入。

(2)声音:“.wav”、“.mp3”、“.wma”、“.mid”等,其中“.wav”最基本,大多数有教学内涵的声音信息,如词语发音、声音化的提示和交互反馈信息,效果声等都可由其提供。“.mid”是合成音乐,空间占用较经济,适合做长段的背景音乐。目前流行的MP3、WMA等格式,由于约10倍的压缩比及相当不错的性能,在大段声音应用方面,已经成为主流。此外,流格式的“.au”、“.swa”等随因特网的发展,也应有较好前景。

(3)图形:“.bmp”、“.gif”、“.jpg”、“.png”、“.tif”、“.wmf”“.pcx”等,其中“.bmp”最基本,它的通用性好,显示速度快。但bmp因无压缩,空间占用大,所以现在已经较少直接使用。“.gif”则网上资源丰富,对无论黑白、彩色的非照片类的图像压缩比都很高,而且是无损压缩。“.jpg”由于压缩率高,尤其对照片类的连续色调图片,采用了有损压缩,但肉眼很难看出,所以与“.gif”一起成为多媒体编著工具最重要的支持格式。“.tif”常来自扫描,支持真彩色。“.wmf”是Windows的标准图元文件格式,支持矢量图。矢量图的优点是占用空间小,放大缩小不会失真,甚至可以将对象拆分、组合使用,灵活性大,所以也是极有价值。图元文件现在还有了一种加强格式,扩展名为“.emf”。“.pcx”是zsoft的Paintbrush格式,对线条图的压缩比很高。

(4)动画:“.flc(fli)”、“.mmm”,其中“.flc(fli)”是曾经非常著名的平面动画制作软件Animator和三维动画制作软件3ds Max的动画文件格式,“.mmm”则是由Macintosh平台转换过来的动画文件。但现在一般无交互的动画经常直接转化为视频(如“.avi”)格式,便于调用。真正重要的是Flash交互动画的格式“.swf”,已经成为关键的二维动画格式。其他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类的交互动画与Flash类似,支持的方式一般通过控件实现,可参考上一节PPT中“.swf”的插入。

(5)视频:“.avi”、“.mpg”、“.wmv”、“.mov”等,前者是Windows下数字视频文件格式,这些文件可经由视频卡抓取来自录像机等的视频图像片段来获得,3ds的新版本也支持生成这一格式。“.mov”则是Macintosh平台上QuickTime的转换文件,使用非常广泛。能直接支持高压缩比MPEG(如“.mpg”)格式,包括支持交互使用,显然是一个极有价值的方向。由于压缩技术、流媒体技术和移动应用的发展,视频的格式发展很快,如“.rm”、“.rmvb”、“.flv”、“.mp4”、“.asf”、“.3gp”等。“.3gp”就常应用于智能手机、手持数字终端等移动设备。视频格式总的来说比较复杂多样,同一种文件扩展名,可能有不同的实际格式结构,如“.avi”。

(6)外部的数据库:编著工具如能支持外部的数据库,会是非常有潜力的优势。例如,支持ODBC(开放数据库控制)及SQL是一个有价值的方向。

4.素材创建与编辑性能

多媒体编著工具除了引入外部的媒体对象外,也需具备在其内部直接创建与编辑一些较简单的媒体对象的能力,同时对外部引入的媒体对象则应具备一定的调整与编辑能力。

文字量不大的文本、较简单的几何图形等媒体对象,通常应能在编著工具内部创建和编辑。文本方面,主要要求是能方便直观地设置字体、尺寸、颜色及版面排布。图形方面则应能方便地创建与编辑直线、矩形、圆与椭圆、多边形等,且能设置线型、颜色、填充模式等,这些图形一般是矢量图,可作为对象灵活修改和排布。有些编著工具其内部创建能力很强,如Director在作图和动画创作方面就特别强。事实上Director本身也是一个强大的动画工具。大部分的著作工具,对于较复杂的对象,如声音、图像、动画等采用输入外部对象的方法,即鼓励采用专用的、单一用途但功能强大的相应编辑工具。如声音方面的编辑工具有Wave Studio、Wave‐Edit、WinDAT、Cool Edit等,图像方面有Paint Brush、Photo Shop、CorelDraw等,动画方面有Flash、3ds Max,数字视频方面有Premier、Edius、Video Edit、会声会影以及Windows自带的Movie Maker等。

编著工具应对外部输入对象具有一定的编辑调整功能。对图形、图像应能调整位置、大小、显示的(上下)层次、模式(遮盖或透明)、显示与消隐的特技效果(划像、渐变)等。

对声音、动画等时序性的媒体对象,应能调整同步等特性。因为应用软件最后用户的机器离散性(如CPU机器字长、主频、内存不同),这点并不容易做到。最好能进行精确的定时控制,这方面基于时间的编著工具显然具有优势。

位移动画也是一个有用的功能,利用它可控制静止对象按照规定的路径、速度平动,配合原地动作的小动画对象(如FLC、CEL等),就可构成全屏幕活动的效果。这样做是非常经济而灵活的,相对很小的空间占有就可实现丰富的、交互性好的动作效果,速度上也减少对机器性能的依赖。

5.交互与导航性能

设计交互与导航是多媒体编著工具最重要的功能。多媒体应用软件的交互方式越丰富,其用户的参与性就强,计算机的优势就易于体现。如果是教育应用,其教育性也容易体现。在多媒体应用的用户界面上,应能方便地设置菜单、按钮、隐形按钮、接受文本输入等;较复杂的交互包括鼠标单击或拖放对象、限时限次等。内部结构上,则应能方便地实现分支、跳转(跳页)、循环等。基于图标的编著工具通常在交互方式设计方面较直观且灵活。基于页的编著工具一般有结构编辑器,导航设计方便。基于时间的编著工具通常由其内嵌的脚本语言实现较复杂的交互与导航。

方便的文本参考和传递功能系统(Document Reference and Delivery)对含有大量文字信息的电子出版物来说,是一个关键。编著工具除引入文本外,最好能设有专门的索引设置、关键词设置、复杂文本查找机制以及超文本链接工具。超文本是非常有计算机特色的信息阅读方式。

6.编程能力

多媒体编著工具通常以“无须编程就能开发应用”作为其立足点,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很方便而有吸引力的,大多数展示型的应用也确实无须编程就能实现,国内目前较为流行的“公开课”模式的教学应用也是如此。但是,较复杂的应用,或者说是较高水平的应用,如生成型的或调用数据库的操练式课件、实验的模拟(这里应区别于演示)等,较复杂的、更智能化的反馈,如没有变量、函数等的支持,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为了解决方便性与灵活性的矛盾,许多编著工具在其基本的设计手法外,实际上也附带了编程语言。许多这样的语言也称脚本语言(Scripting Language),如HyperCard、SuperCard的hyper Talk,Director的Lingo,ToolBook的Open Script,WindowCraft的Clear Talk,HongTool(洪图)的Visual Script等。这些脚本语言互相比较相像,与VB的编程思路也有相似之处。总的来说,附有编程语言的编著工具功能相对强大,并且语句、系统变量、系统函数的数量越多,功能也越强,如Authorware提供了200多个系统变量与函数,其中不少能帮助设计出更具智能的多媒体应用。系统变量(函数)和面向多媒体对象方法的结合,使一些生动形象但需要科学性的复杂模拟有可能实现。在Web网页设计方面,也从原先静态的HTML标记逐步衍生出JavaScript、ASP、PHP、JSP等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编程语言。

一些编著工具提供了专门的CMI(计算机管理)变量以记录用户应答情况,这对于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无疑也是很有用的功能。特别是21世纪发展迅速的网路(课程)学习平台,由于其本身的系统化和后台数据库支持,往往对管理提供更好的支持,如“BlachBoard”、“Moodle”等,读者可参阅下一章有关内容。

编著工具的开放性提供了与其他应用程序之间的共享性。首先应是对OLE的支持,各种编著软件的支持程度不一样。其次是能进行定制的功能扩充,即支持动态链接库DLL和MCI设备驱动程序的调用,以配合C++等通用的元件级语言来按需扩充编著工具的功能。有些编著工具在其开发的应用软件内部,就能调用外部的系统可执行程序,且能并存或返回,例如Authorware。在因特网日益普及的情况下,这点尤其可贵,通过Plugin(补丁)程序下载,可以不断扩充编著工具甚至所开发应用的功能。

7.网络支持

多媒体编著工具及其产品对网络应用,尤其是因特网应用的支持,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事实上,随着因特网的兴起及应用的增加,编著工具最热门的话题就是网页制作,各种网页的专门编著工具层出不穷,如Calnet(UK)等。网络的教学应用,包括网络学校、虚拟学校等的发展前景,也被日益重视。传统编著工具设计的大公司,如Macromedia(现被Adobe收购),一方面推出专门的网页的编著工具,如Dreamweaver(梦想编织者);另一方面,也在其传统的“名牌”编著工具中(如Authorware)中加入对网络应用的进一步支持。Flash可以说天生就为网络量身定做。各种网络教学平台更是如此。

网络应用有一定的特殊性,用户端现在差不多是浏览器一统天下,信息库在服务器一端,信息(网页)中嵌入了链接信息。整个应用系统可看做由服务器端、用户端及通讯信道所共同组成。因特网需要远距离的通讯,通讯信道的带宽通常较有限。为节约传输时间和成本,应尽量减少需传输的数据量。完整的计算机应用可看做由纯数据(需向用户传递的信息)和代码数据两部分组成,应尽可能把程序放在两头(用户端的程序其实就是浏览器),通讯信道只走信息数据和必要的链接数据,并且数据的压缩率要尽可能的高。媒体素材格式显然首先应支持网络的已有规则,以保证浏览端(用户端)在常用浏览器下能使用。如图形格式GIF及JPEG就被网络所普遍使用,GIF图形格式(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图形交换格式)本身就产生于网络(Compuserve),网上的GIF还支持简单的动画,这两种格式都比较紧凑。

其次,教学应用的要求比一般的浏览要高:一是要求传输更快,以实现实时化;二是交互性能要好,这两者事实上也相互联系。类似的表达效果,应尽可能用文字而不用图形,更不要用图像。文字的数据量比图要小得多。Ajax技术的应用也正在大幅度改善网络交互式教学应用的前景。

8.程序优化性能

这是一种内在的性能,一种很隐蔽的质量因素,最容易被忽视。用同样的素材,实现同样的外在界面和逻辑,但用不同的编著工具开发的应用,其性能(文件尺寸、响应速度等)可能很不一样,就像有没有经过优化的程序表现不同一样。差不多复杂程度的多媒体应用,有的在较低配置的机器上就运行得不错,有的(常见于一些劣质的CDROM上)却在多核高内存的机器还叫人等得不耐烦。除了开发人员的技巧外,编著工具的选用也是重要原因。一个高水平的编著工具,除了对许多数据(如图形)进行自动压缩外,还尽可能进行数据共享,减少冗余。在交互的处理上,有“智能”的编著工具会采用类似Smartdrive这样的技术,把可能需对用户作出的响应事先加载到内存,以有效地加快响应速度。

外部数据的存放问题,是一个需要权衡的问题。把数据都集成到主文件内部,运行的可靠性好,但数据的维护性差,并且单个的主执行文件看起来过分庞大(如可达几十MB),也不便于发布。外部媒体数据都单独存放,则文件个数可能很多,数据透明度大,运行时容易出错,但维护性好(最终用户也可修改更新某些数据)。因此,编著工具给一些灵活性是可取的。一些特别大的数据文件,如“.avi”文件、大尺寸的位图文件、大段的波形文件以及最终用户可能需更新的数据文件,应可选择单独存放。

9.包装与发布性能

多媒体应用软件开发完成后,需交付最终用户使用。不应要求最终用户的机器上也安装用于开发的编著工具,即要求编著作品能脱离开发环境运行。许多多媒体编著工具附带有一个应用软件(产品)的运行版本(Player或Runner等),允许随产品免费分发给最终用户。编著工具应能提供自动包装的功能,即把运行所需的全部文件(包括外部数据和路径、配置信息等相关文件)加以集成。有些编著工具还提供了自动打包功能,并生成标准安装程序(Install.exe或Setup.exe)。有了运行版本后,最终用户就可以使用产品(运行应用软件),但不能访问或修改软件的内容、结构和程序设计。

照上述做法,产品本身还不一定是可独立运行的(依赖于运行环境),即还不是“.exe”文件。所以许多开发者和最终用户更喜欢能将产品直接包装(Package)成“.exe”的可执行文件。许多编著工具就提供了这样的功能。其做法实际上相当于把产品和运行版本打包在一起合成“.exe”的可执行文件,使用上更加简单可靠。但当应用产品单个尺寸很小(如只有几KB或几十KB)而个数较多时,这种打包法空间资源利用率很低。因为运行版本通常是几百KB的数量级,打包后每个产品都会膨胀成至少是几百KB的数量级。如果是面向浏览器的网络应用,则需要方便可靠的发布与维护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