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技术与学习

技术与学习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技术与一般科学技术略有差别。教育技术的宗旨定位于通过开发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学习方式乃至教学方法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并培养出合格的新型人才。尤其是在各种信息技术及多媒体充斥教育领域的今天,确立一个对于教育技术应用的正确认识和态度至关重要。技术是学习转变的诱因,学习文化的转变并非只由技术而决定,但技术却常常充当着转变进程的导火索。

第一节 技术与学习

一、技术与学习的关系

我国《辞海》中对“技术”一词的定义为:“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除操作技能外,广义地讲,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资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综观这一定义阐述的内涵,可以看出其侧重点主要倾向于技术的物质层面,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当今技术在教育应用过程中较为偏重媒体物质等的思想根源。此后,1985年版的《科学学辞典》也对“技术”的内涵作了论述。该辞典把技术定义为:“是为社会生产和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服务的、供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物的物质手段、精神手段和信息手段的总和。”在该定义中,技术的非物质层面的地位有所提升,“物质”与“智能”两者的结合成为对“技术”内涵理解的新基调,如学者李康即认为“技术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人类智慧经验、方法技能和物质工具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产物”。

众所周知,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发展,而教育技术在“教育”一词的限定下也呈现出与纯技术不同的性质。就技术的本质而言,处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人们自然联想到的是其在推动工业化大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大而言之,一流的机器设备、先进的技术理念、成熟的技术手段可以决定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衰;小而言之,技术的进步则关系到每个人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除此之外,科学技术还有其一套完备的应用规律,即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其还具有可复制性的特征;而若把技术开发作为一种产业,那么大量吸引人们注意的则是其创造的经济收益。教育技术与一般科学技术略有差别。教育技术的宗旨定位于通过开发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学习方式乃至教学方法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并培养出合格的新型人才。因而其直接的目的在于“服务人”。尤其是在各种信息技术及多媒体充斥教育领域的今天,确立一个对于教育技术应用的正确认识和态度至关重要。

任何时期的学习都是以当时的特定技术条件为基础的。今天教育者们所大力倡导并实践的“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等学习理念在农业/工业社会是不可能全面提出并切实赋予实践的。这其中原因诸多,包含了不可逾越的技术瓶颈。试想,一个生活在农业/工业社会的普通学习者,一旦脱离了公共正式的学习场所,如何能够进行有效的学习?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一旦离开了书院和图书馆等场所,往往就意味着不再能够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源,也没法再进行频繁必要的学习交流。而这些恰恰正是“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理念得以运作实现的实践平台和必要条件。及至信息时代,借助网络技术平台所提供的知识共享和跨时空交流便利,已经可以使得任何一个能够触网的人都有可能成为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成功响应者。

在表2-1中,我们将各个时期基于技术影响的学习特征进行了简要提取和归纳。历史表明,往往一次大的技术进化,就将引发大规模的学习变化:印刷术使得知识迅速且大范围地传播,电影的发明诱使爱迪生喊出“学校消亡论”,网络的应用则直接催生了新型教学的方式:网络教育。技术之于人类学习,犹如火种把人类从黑暗带入光明而展开一个未知世界一样。在人类学习时空中扮演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把语言当成是一种思想外化的准技术,它把人类从简单无声地模仿带入到有言建构的学习时空中;文字使学习时空从同步带到异步、过去延传到将来;印刷术使学习时空大面积化;广播电视使学习时空远距离化;而以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则把人类带入到一个虚拟的学习时空中,纵横驰骋。

表2-1 渗透技术影响的各时期的学习文化

img15

二、技术引发的学习变革

技术是学习转变的诱因,学习文化的转变并非只由技术而决定,但技术却常常充当着转变进程的导火索。信息化无疑就引发了世纪学习的变革。

学习的变革近似于“范式”的变换。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最早提出“范式(paradigm)”的概念,他认为科学界是由一个流行的范式所控制的,那个范式代表科学界的世界观,它指导和决定问题、数据和理论的选择,直至另一个范式将其取代。范式是某一时代人共有对事物的见解、思维方法和思维框架的总称,是包括规律、理论、标准、方法等在内的一整套信念。由此出发,教育研究中的范式所提供的是一个教学研究活动的大背景和平台,它不属于哪一个人,哪一个学派,而是为全体教育研究者所共有。信息化引发的学习变革就是这种范式的变换,它使得教育领域工作者更喜欢提倡“学”而非“教”,使得一系列E化十足的学习方式日渐流行。并且,信息化背景下学习范式转变的表征现象,不只是体现在外在的技术器物上,更为本质而深刻的是渗透到人类学习的制度行为、理念意识之中。

(1)技术手段层面

学习在技术手段层面上变化的表现相对明显,比较易于被人们观察。从蓬勃发展的校园网、不断升级的电脑、便携的电子学习工具、功能齐全的多媒体设备、无所不在的无线接入技术,到便捷迅速的电子检索系统、教育学习软件、电子邮件、网络论坛,再到文本、图片、动画、声音、影像等不同数字化多媒体、超媒体的教学资源,信息技术的烙印都十分明显。各种新型的设备和工具手段构成了信息时代学习变革的技术基石。

(2)制度行为层面

目前,各种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行为和组织形式正在被建立和发展起来,而且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认可或发展。在学习行为上,受信息化影响的痕迹十分普遍。新的电子化学习(E-learning)、网络探究学习日渐风行;超文本阅读/多媒体阅读正在代替传统的文本阅读/文字阅读;手写输入也正在走向键盘输入、扫描输入、语音输入等多种新的写作方式。在组织形式上,包括网校(面向中小学)、网络大学(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在内的现代远程教育,通过采用弹性的学习时空、灵活的学分制和开放的学习流程,取得了迅速发展。全世界范围内的网络课程总量和注册学习人数多不可数。

(3)理念意识层面

终身学习、全民学习已经深入人心,学会学习、信息素养等新型理念也强烈冲击着人们的传统学习观念。当然,现阶段仍不能排除和忽视新的学习理念、方法、手段等在很多场合都受到了事实上自觉或不自觉的、公开或不公开的不理解、抵触、乃至拒绝和藐视的现象。我们认为,新的学习观念意识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各种转变中,思想意识层中的转化最为困难,也最为深刻。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诺斯曾指出:“人类过去历史中的许多灾难都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社会的变化,总是远远落后于技术的变化。”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人们十分自然地欢迎和采纳那些能提高生产率和生活水平的新技术;但是,人们却拒绝接受新技术所必需的社会变化,因为采纳新思想、新制度和新做法总是令人不快的……上述例子说明,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之间的时间滞差多么严重,多么可怕。把这段论断放在学习文化的思想转变上来对照,再恰当不过了。因为,基于新技术的新学习必定带来新的学习关系和新的教育关系转变,它对于教和学的重要性,甚至可以等同于社会变革中生产关系变化的大震荡,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传统教育教学系统的强烈反弹。但是,范式转变是一场无法抗拒的大趋势,不因个人意志而转移,信息化时代学习的变革和走势已经日渐明晰,为人所识。

综合当前各种学习现象,我们把信息时代学习的主要特征归纳成“一个核心与八个重要要素”:以学会学习为核心,以信息化、全民化、终身化、自主化、协作化、速度化、个性化、创新化为重要要素。

学会学习是指:在信息技术的促生下,人类知识以指数方式增加,知识更新和转化的速度日益加快,呈爆炸势态发展。为了适应不断高速变化的社会发展,学会怎样学习,比学习什么变得更为重要。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因此,学会学习成为未来最具价值的能力,而学会学习也变成为信息社会最为核心的学习意识理念。

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成为学习的物质根基,学习与它越来越密不可分。全民化是指:学习的意识和主体扩展到社会全民。终身化是指:学习的时间跨度要扩展到个体的一生,它从人类个体纵向的时间维度出发,对学习需求加以阐释。自主化是指:学习者的学习品质将由他主学习、被动学习转化为自主能动式的学习。协作化是指:学习者之间应该相互协作共享,培养团体学习、组织学习的意识。速度化是指:信息时代的学习必须具备高度的速度化,以便随时接受变化的挑战。个性化是指:每个学习者都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认知特性。创新化是指:信息时代的学习以创新为结果指向,以创新为历史使命。

三、从技术的两面性看技术对学习的影响

1.问题的提出:技术的特性导致技术对学习的双重性影响

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可能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技术究竟是福是祸,成为人类不可回避的哲学问题。柯利认为,技术本身不负载价值,而是在技术的使用中,人的思想意识和经济利益导致了技术的价值负载。茵特曼认为,技术在带给人类好处和方便的同时,也异化了人类,它降低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使人类的精神空虚乏味。陶伯特认为,一方面技术是人类的杰作,另一方面技术又反作用于人类。由此我们认为:技术的两面性是指技术既存在满足人类需求,为人类造福的正面价值,也存在对人类带来一定的危机、隐患甚至是灾难的负面影响。

三大因素决定了技术的两面性:一是技术本身的复杂性。技术是一个系统的、多功能的整体,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变化,都可能影响整个技术系统性能的改变,导致技术在发挥正面价值的同时产生不可预见的危害。二是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在技术的发展进程中,人类不可能一开始就对技术以及自然界有完整的、系统的认识,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认识技术。如计算机的“千年虫”问题,就是由于计算机问世初期,人类认识的局限性造成的。三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技术的不合理利用。马克思认为,技术的异化与技术使用的目的、方法和方式是密不可分的。技术的不合理利用还包括了技术被用于战争、犯罪等活动。

技术对学习的影响也具备双重性。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网络远程教育的迅速普及等,使得教育规模空前扩大,信息海量增长,学习效率普遍提高。同时,若技术在学习中应用失当,也可能导致学习者创造力下降,数字鸿沟加剧,情感教育错位等。技术对学习的双重影响问题,特别是如何减少直至消除技术对学习的负面影响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2.技术可以帮助人们迅速获取信息资源,也可能影响学习者创造力的培养

信息时代,随着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信息资源总量呈几何倍数增长,呈现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并且提供了更加有效的信息存贮方式。据统计,最近30年所产生的知识总量等于过去2000年所产生知识量的总和,到2020年知识总量是现在的3~4倍。资源总量的丰富,网络检索技术的发展为人们迅速获取资源提供了便利。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以非线性的结构组织,这种组织方式类似于人类思维的联想方式,便于学习者迅速地获取资源,并且扩大了信息搜索的范围,学习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技术为获取、加工、传播信息提供了极大便利,也导致了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地复制互联网上的信息,甚至是科研成果,抄袭变得如此简单,只需复制、粘贴即可。人的惰性致使一部分学习者过分依赖网络资源,不愿意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从而丧失了自己的思想。信息技术图文并茂、结合视音频于一体的表达方式也可能使学习者的想象力、抽象思维受到限制,在形象生动地表达的同时冷落了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导致了想象力、创造力的衰竭。此外,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程度也可能导致学习者在海量的信息资源中迷航。

3.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有效获取知识,也可能加剧“知识沟”的扩大化

教育的传播必须依靠特定的传播媒介,信息技术为教育提供了多元化的传播媒介,改变了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使人们能够有效获取信息,教育规模不断地扩大。互联网是一块自由的沃土,任何人都可以轻易地通过网络发布信息、传递信息,信息的获取更加自由,超越时空的限制,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的出现使学校的界限变得模糊,虚拟教室、网上社区、讨论区等一些基于网络的教学方式也开始得到普遍推广,改变了以往以学校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教育朝着开放化、终身化的方向发展。信息技术强调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问题解决方式,学习者的个性得到充分体现。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能够促进有效的记忆,提高知识获取的有效性。

信息技术使教育大规模扩大的同时也带来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发展,富者愈富,穷者愈穷,可以说是信息技术所带来的“马太效应”,拥有信息的地区和人群往往能够获得更高的教育与经济收入。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P.J.Tichenor)等人在一系列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沟”(Know ledge Gap)理论假说:“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新技术的采用会对整个社会带来信息量的增大,而新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利益并不是整个社会所均等的,当今社会新技术层出不穷,其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其趋势可能是“老沟”未平,“新沟”又起。这种状况体现在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我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城市与农村的教育资源差距越来越明显。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两极分化,数字鸿沟的出现,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现象。

4.信息技术实现了虚拟世界的多彩多姿,也可能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传统的教育是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信息技术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实现了超越时空的交流,出现了数字学习、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等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与专家、名师进行交流和个别化辅导,优质的教师资源更易获得;还可以通过网络与同伴进行互动协作,交流的形式更加灵活。网络上的交流可以以匿名的形式进行,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某些学习者不敢发表自己观点的弊端,思想更能够得到激发。虚拟现实技术使教学情境更加真实,学习者能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人工智能技术替代了人类的部分劳动,使学生和教师不用面对一系列繁杂的重复劳动。

信息技术的发展缩短了人们交流的物理空间,同时却加剧了心灵上空间的距离,人类原有的社会性随着媒体的融入被深层次地修改了,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被人对媒体的依赖关系所取代,抑制了学生高级情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同时带来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影响了正常人格的形成以及正常的社会交往活动。传统的师生关系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被人-机界面的交互所取代,缺乏情感交流。当虚拟世界逐渐渗透人们的生活,本该从属于支配地位的技术却无时不在地控制着人们的生活,使人失去了本性,反受控于技术,从独立的、自由的、个性的个体变成了禁锢在技术中的技术人。

5.信息技术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流,也可能造成传统文化的消亡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以超常规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扩张,仅仅4年时间其用户数量就已经达到了5000万户,“全球化”是当下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汇,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传媒理论家麦克卢汉(M.M cLuhan)就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互联网是一个开放性的全球化媒体,知识通过网络传播,人们不能像以往那样处于相互隔绝的境界之中,学习者通过网络可以接受多种文化的熏陶,不同生活水平的群体、国家和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变得更加方便,促进了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多元文化的传播,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有利于学习者文化视野的扩大,信息技术为文化交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信息技术促进了多元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加剧了不同国家,不同种族,尤其是文化价值取向相异的民族之间引起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斗争。互联网造就了多元文化并存的一种状态,但不可避免地也面临着传统文化消亡的威胁,并且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化形式———“网络文化”。传统的文化传播必须具备时空统一的前提条件,而网络化的传播打破了这一限制,发达国家总是利用既有的信息优势,凭借因特网、大众传媒等手段大肆宣传西方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全球电影总放映时间的一半是美国大片,互联网上95%的信息是英文信息。这些信息中隐含着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要想获取更多有效的信息就必须学习西方的语言,了解西方的文化,外来文化渐渐渗入我们的传统文化,势必造成传统文化的消亡。

6.正确看待信息技术的两面性,合理减轻技术对学习的负面影响

(1)以辩证的观点看待技术

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加速了现代化的进程,但是它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技术应用于教育这个特殊领域,更要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教育的对象是人,是有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自主活动的人。教育活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它影响着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学习者的心理健康等问题。

技术的应用应尽量避免其物化特征,更多地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只有把握好技术在人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准确地认识技术给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才能把负面效应降到最低,充分发挥技术在教育中的优势。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调节

教师是技术的使用者,技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合理运用技术进行教学,掌握好各项技能的使用。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技术替代了教师的部分教学活动,但不管技术怎样发展,在教育这样的人文学科,更注重的是人本主义的发展,技术不可能完全替代人在教育中的地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正确处理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是信息时代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的挑战。此外,学校的管理人员也要正确地对待技术,因地制宜地选择合理的技术推动教育的发展,但不能过分强调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技术是手段,达到教育的发展才是最终的目的。

(3)通过教育自身的变革适应技术的发展

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其最重要的规律就是要遵循其应用领域以及对象的特殊性,技术在进入与人相关的领域的时候,其发展总是要迟缓得多,所以当技术步入教育这个极为复杂的人文学科的时候,其发展遇到了比其他领域更为激烈的争论和障碍。与其他行业相比,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总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旧的教学观念、教学体制、教学方法束缚了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要通过自身的变革来适应技术的发展,才能达到技术与教育的完美结合。

四、做信息时代的新型学习者

①信息时代的学习者应该对新技术、新工具和新方法抱有开放接纳、尝试融合的态度。面对信息化冲击,抱有一种积极实践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主旨是如此重要。这是因为,学习者不仅是一种学习文化传播的受道者,也是学习文化形成的布道者。如果不能对新时代背景下的事物加以接纳吸收,而是简单加以排斥拒绝,必将重蹈被时代淘汰的覆辙。

②作为信息时代的学习者,必须掌握相应的信息素养。这是因为,学习文化的信息化到底是人的信息化,实现人的信息化首先就要使人具备信息社会所必需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的概念是从图书馆检索技能发展和演变过来的,美国图书馆协会曾制订了九大标准。信息素养是在信息时代生存、学习、工作的必备技能,也是走向信息时代的基本护照。只有在掌握基本信息素养和学习方法,并和具体职业、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之上,才能通向成功的学习之路。

③作为学习文化的促进培养者,教师应该把“信息化教学能力”当成新时期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对于从事教育教学的教师来说,应该把“信息化教学能力”看成是信息化形态下教师独立于其他教学角色的核心职业、专业素养,看成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元素。这是因为:教师以教学育人为天职,而单纯的信息素养和学习技能只是信息化社会每个学习者乃至于每个普通人所应该拥有的基本素质,不具备进行专业角色区分的排他性,在根本上构不成将教师与其他教学参与者区分的基准。因此,只有脱离低水平的技术扫盲,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理念等要素相整合应用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才是信息化教育中教师的核心专业素养。

④学习文化的养成是渐近式和后天性的。可以从教和学的行为模式入手加以培养。需要指出,教和学的模式并非要固化和僵化学习文化的行为,而是为了给新型学习文化的养成过程提供支架。当学习者能够灵活地选择采用适合信息时代的学习策略和方式方法时,各种支架也将自然拆除,这即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根本内涵。因此,在新型学习文化养成时,可以利用各种新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来指导教和学。这就要求教师不断进行教学创新和实践尝试,设计、构建、实施符合信息时代需求的教学,并寻求与之相适切的支持工具和策略方法,从而胜任新型学习文化培育的重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