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立有特色的馆藏体系

建立有特色的馆藏体系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分析和认识这种影响,才能在今后的馆藏建设过程中,调整信息资源配备的方向,建立一个有学校特色,能更好地为教育服务的馆藏体系。中学教师的用书,是构成中学图书馆馆藏的重要部分。其中,馆藏资料是图书馆的物质基础,是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我们要承认各个学校间差异的存在,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需要,进行信息文献的收藏和组织,创立符合学校图书馆基本特性又有个性特色的馆藏体系。

第五节 建立有特色的馆藏体系

学校图书馆是社会上数量最多,功能最规范的一个图书馆群体。明确的办馆目的和集中固定的服务对象,决定了学校图书馆馆藏建设的特点。然而在各校图书馆的具体办馆过程中,或因外在的、历史的原因,或因内部管理、认识的原因,信息资源配备不够合理,没能体现学校特色,不能很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的问题,还是比较普遍的。我们知道,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管和利用书刊资料,为一定的社会经济服务的文化机构”。作为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图书馆是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中心,它的馆藏重点和馆藏结构的特点,是由学校教育工作的特性所决定的。所以,除了学校图书馆这个总的类型特征之外,学校类型的不同和每个学校的办学特色,都影响着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配备。这种影响:一是在信息的馆藏结构方面,一是在信息的馆藏组织方面。分析和认识这种影响,才能在今后的馆藏建设过程中,调整信息资源配备的方向,建立一个有学校特色,能更好地为教育服务的馆藏体系。

一、各类型学校图书馆馆藏的特点

中学和小学是两个紧密联系并有很多相同特点的教育阶段,然而又有不同的教育重点和教学内容。中学阶段的后期,在普教系统范围内又有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中学。这样的教育结构,形成了各类学校不同的教育要求。中小学图书馆由此也产生了各类型学校自己的特点,认识和掌握这些特点在馆藏建设方面的表现,是办好中小学各类型图书馆的起点。

(一)小学图书馆馆藏结构的特点

1.满足高、中、低年级学生的需要

小学生处于初学文化的启蒙阶段,他们的阅读资料要适应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他们的读物是社会出版物中一个特殊的品种,即少儿读物。随着我国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针对少儿的各类出版物品种更加齐全,内容更加丰富。但在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活中,学生学习内容不断增加,接受能力逐步提高,这样就有了不同层次的要求。这是所有图书馆读者中阅读能力变化最快的一个群体。为此小学图书馆的馆藏必须能满足高、中、低年级学生的需要。藏书和其他信息资料必须强调思想性、科学性和原则性的同时,注意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并照顾接受能力。而总的要求是贯穿趣味性和启迪性、生动活泼,切不可成人化,要让小学生喜闻乐见,激起求知欲望。

2.兼顾学生与教师的需求

小学生学习的学科较少,进度单一,学生的接受能力差距还不太大。所以小学图书馆虽然一般规模较小,文献品种不多,然而一些内容丰富、知识性强,可以分别在各年级示范阅读的读物却又要有一定的复本量,以备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集体阅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些必须在建立馆藏时有意识地选择和准备。

3.为教师提供文献资料

小学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学科教学的任务,小学图书馆中业务用书是教师用书的重点。然而,教师还有专业进修的任务和提高文化修养的需要,所以需求也是多方面的。这就要利用小学布点密集,活动区域接近,学区内各校教育活动联系较多的优势,建立互借关系,实行资源共享。这样能在掌握好师生用书比例的前提下,给教师提供更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料。

(二)中学图书馆馆藏结构的特点

1.馆藏文献的知识结构和学科水平要求多样

中学学生的学习科目增加,与社会的接触面也扩大了。中学图书馆规模大一些,文献品种多样、知识水平加深。反映在信息结构方面,中学生需要更多的思想教育文献,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文献的比例也加重了,而文艺性书籍比例有所下降。但要求高了,如文学名著,就需阅读原著,而不是小学时的改写本、图画本了。当然,学生从初一到高三接受能力变化也比较大,而且在同一年龄段,同一年级的学生之间,兴趣和水平的差别也很明显。所以馆藏文献的知识结构和学科水平要求也是多样的,即必须考虑中学生总的特点,又要满足不同程度的需要。

2.要配备学习参考资料

中学生学习任务重,配合课堂教学的参考资料是馆藏的重点之一。在组织馆藏时,首先要注意教学参考书的时效性,教材的更迭,教学大纲的变更,每年高考中考学科重点的公布,关系到馆藏的调整和使用,要随时关注。其次是复本量的配置,总的要求当然是根据条件,适当多准备为好,但要区分实用程度,如升学总复习用书就要比单科或分阶段的参考书多准备一些。

3.配备教师用书

中学教师的用书,是构成中学图书馆馆藏的重要部分。除了实用的课堂教参资料,青年教师需要教学经验介绍,中老年教师需要了解学科教学新动向,教研新成果,而教学科研活动的开展,教师继续教育体制的确立,研究生进入中学教师行列等师资队伍的新形势,更使得教师用书由实用型、修养型发展到学习型、研究型了。

4.采用三线典藏制等布局,建立电子资料库

中学图书馆馆藏内容丰富了,资料品种也多样化了,馆藏信息的组织手段也比小学图书馆复杂一些。20世纪80年代确立的三室分藏体制,对馆藏的职能进行了专业分工,其中图书室的馆藏多采用三线典藏制等布局,更由于非印制型文献载体的日益增多,很多学校又建立了电子出版物资料库。

此部分对高校图书馆馆藏结构特点不做具体说明。

二、学校特色和学校图书馆馆藏体系建设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中小学的每个图书馆也各有自己的特色。校风校貌各有特点,教育教学各有所长,这些都会反映到图书馆工作中来。其中,馆藏资料是图书馆的物质基础,是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我们要承认各个学校间差异的存在,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需要,进行信息文献的收藏和组织,创立符合学校图书馆基本特性又有个性特色的馆藏体系。

1.考虑学校性质

图书馆馆藏个性的成因中,学校性质是第一位的,学校性质决定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条件,教育重点等等。

2.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个性特色

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配备,是一个多维的、立体的网状结构,包括学科、水平、文种时间等方面的内容(在学校图书馆中还有师生用书的比例构成)。由于学校特色的不同,这些构成因素的组合也就不同,加上在馆藏组织上的专业手段的运用,就会形成馆藏不同的个性特色,这是由于长期工作的结果,呈现在多个方面:

(1)办学主导思想和培养目标不同,思想教育文献收藏就要有针对性,如民族学校的民族政策、民族团结、民族文化教育文献;有革命传统的学校,则会有自己的校史收藏;职业中学的职业道德教材等等。教学内容、教学水平不同,也会使业务文献收藏不同,如重点学校的学科教学特色在馆藏重点上的反映,是馆藏体系个性特色的基础。

(2)语种方面,除了汉语和常规的外语教育资料,民族学校有少数民族语种文献,有对外交流任务和有外语实验教育任务的学校,还有特殊语种的文献。

(3)21世纪馆藏资料载体的多类型化已经是大势所趋。但各校条件不同,投入不同,也会显示自己的特色,像重点学校,有特别资助的学校,条件好的民办学校各有自己的优势,又起着示范和导向的作用。

(4)除了常规的收藏,各类学校的社会联系,日益多样,资料来源渠道增加。通过交换,受赠得到的、有国内、国际的,有领导机关、社会团体、科研、出版单位的,有友好人士的,可以说改革开放给学校图书馆提供了创建特色馆藏的大好机会。

(5)各校根据自身的条件,对具有特色的馆藏,采用了多样的保管形式,如建特藏书库,设专题书架,编专题书目。此外,还可以通过复本量的配备、复选、剔除等手段来增强馆藏体系的个性特色。

3.要加强图书馆建设

有特色的馆藏,有的是在历史、地域互不干涉中逐渐形成的;有的是在执行具体的教育任务过程中自然产生的。这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也是图书馆工作必须不懈追求的目标。

(1)有的学校一开始就有特定的办学方向,有的是在办学过程中实现了职能的转变,更有的是因教改项目的设定带来了办学的新课题。不论何种情况,学校工作的目标确定了,图书馆要自觉地调整服务宗旨,创建有特色的馆藏体系,带动其他各项业务。

(2)建立一个有特色的馆藏,一是要有明确的目标;二是要有长期努力的打算;三是要开拓思路,利用和争取馆内外,校内外的力量,这些在前面已经提到过。这里我们特别提出的是:要注意收藏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本校师生的信息资源,如: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教案实例、教研论文、学生作文选评及建立题库等等,这是特色馆藏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3)专业人员是图书馆工作成果的决定因素,一个图书馆馆藏体系的个性特色,是所有图书馆成员共同操作的结果。针对目前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必须注意专业人员要相对稳定,要有一个统一思想,共同努力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及时引进电子计算机管理等先进的技术手段。还要注意培养年轻教师,使创建过程不致中断。

学校图书馆是为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改革提供智力支持的,是学校的智力宝库。建设一个适合学校教育工作实际、有自己的个性特色的馆藏体系,在实施素质教育,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形势下,可以让整个图书馆工作发挥更好的作用。各个有特色的馆藏体系,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库存,在建立图书馆网络,实行资源共享的活动中,能够互补共用,也利于学校图书馆群体的完善与提高,这是21世纪学校信息资源建设的大方向,愿我们共同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