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法律”类分类要点

法律”类分类要点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中国共产党或外国共产党,其各历史时期领导人的专题文献或专题文献汇编,均应依其内容的学科属性归入有关各类。如愿将党的领导人著作全部集中于此,则须在有关类作互见分类。例:③各国国家的政策及其阐述、政治评论、国家领导人的言论集等,入“D73/77各国政治”类,用专类复分表中的“09”复分。

第四节 “D政治、法律”类分类要点

一、政治理论文献的分类

①“D0—0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总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本类只收总论性文献,包括总论共产主义理论的文献。凡属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政党的专门论著均分别入D04、D053等类目。例:

img423

②有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民主、民主与专政、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的文献入D046;凡属于其他政治观点有关“民主”的文献入“D08其他政治理论问题”;凡属从法律角度论述民主与法制的文献入D902。例:

img424

③有关政党理论及总论无产阶级政党、资产阶级政党的一般性论著入“D05政党理论”;有关共产党、工人党的组织及其活动的文献入D1/3;有关各国政党的文献入D5/7有关各类。例:

img425

④总论民族解放运动、民族自决、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殖民地与种族主义、战争与和平以及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等问题的论著入D06/069有关类目;关于世界各国民族概况、民族工作、民族政策、民族问题的文献入D5/7有关类目;世界及各国民族史志入K1/7有关类目;总论世界性的国际关系和国际争端问题的文献入D815。例:

img426

二、共产主义运动及各国共产党文献的分类

①论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发展的文献入D1有关各类。注意本类与历史类的区别,如关于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文献,凡属于论述其伟大意义、社会影响和历史经验的文献应入D15;凡属记录、叙述其革命史实的文献应入K512.51;凡属于论述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对某学科发展影响的文献入该学科有关类目。

②“D2—0党的领导人著作”及“D33/37各国共产党”下专类复分表中的“—0党的领导人著作”专收各国共产党各历史时期领导人的著作文集,包括全集、综合性著作选集及其研究的文献。凡在A类列有专类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应集中入A大类。无论中国共产党或外国共产党,其各历史时期领导人的专题文献或专题文献汇编,均应依其内容的学科属性归入有关各类。如愿将党的领导人著作全部集中于此,则须在有关类作互见分类。“党的领导人著作”可依领导人逐次编号,对同一领导人的不同著作及其研究,可从第二种著作起顺序编号复分,并用短横“—”加以区分。例:

img427

③在D2、D33/37中国及各国共产党类下的“党的会议文献”,收会议通过的决议、公报及党的领导人的报告、讲话等,其中的专题文献应在有关类作互见分类。有关中国共产党的决议、公报等的讲解和参考资料汇编入D229。例:

img428

三、“D4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分类

“D4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主要收关于工、农、青、妇运动理论,世界各国运动与组织概况,以及有关工人问题、农民问题研究的文献。有关青少年问题、妇女问题研究的文献,如青年学、青年社会学、妇女学、妇女社会学、青少年犯罪问题等,均归入C913有关类目;有关青年学生运动史、妇女运动史方面的文献入D43/44有关类目,但已成为重要历史事件的史实,如“五四运动”史等归入历史有关类;有关工人、农民运动史方面的文献入K1/7有关类目。例:

img429

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文献的分类

总论某一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文献入D6/7各国政治类有关类目;专论工人、农民、青年、妇女思想政治教育的文献入D41/44有关各类;专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献入G4/7教育类;专论党员、共青团员思想教育的文献入D2有关各类;专论各行各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文献分别入有关各类。上述各类也包括有关先进人物、英雄模范事迹的文献。例:

img430

五、世界及各国政治文献的分类

①“D5世界政治”及“D73/77各国政治”收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有关文献,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属于政治制度方面的文献分别入“D59世界政治制度史”及“D73/77各国政治”,并依类下专类复分表中“9政治制度史”复分;属于世界及各国政治历史发展方面的文献分别入“K1世界史”及“K2/7各国历史”有关类目。

“D6中国政治”主要收录论述1949年以后的有关文献,其中包括关于台湾省政治的文献。凡此之前的属于政治制度方面的文献入“D69政治制度史”类,属于政治历史发展方面的文献应入“K2中国历史”类。例:

img431

②“D50世界政治概况”的下位类目,采用两种不同分类标准,遇有兼论性文献,归入编列在前面的类目。例:

img432

③关于世界政治概况与地理概况的区分。有关国家政治、经济概况和对国家政治形势或国家社会问题的综合论述入D5/7世界各国政治类;总论国家的山川、风土人情、政治、经济生活的地理著作入K9地理类。前者侧重于政治概况的介绍,后者侧重于对国家全面情况的阐述,不易区分的则归入地理类。例:

img433

六、政论文献的分类

①“D60政策、政论”收国家领导人、政治活动家的著作全集、社会政治著作选集;同时是国家领导人又是中共领导人(党的主席、副主席、总书记或政治局常委以上)的著作集入D2—0;国家领导人,一般指国家副主席以上、人大副委员长以上、政府副总理以上、中央军委副主席以上、政协副主席以上的领导人。

②中国政策文献汇编、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及其阐述入“D601方针、政策”;一般性政论入“D602政论”;《人民日报》等中央主要报刊社论汇编入D609(单篇社论依其内容学科属性入有关各类);国内外关于中国政治的综合性评论入D609.9;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对中国政治的综合性评论入D609.91;无论国内、国外,以及台、港、澳地区,凡属专题性评论均依其内容入有关各类。例:

img434

③各国国家的政策及其阐述、政治评论、国家领导人的言论集等,入“D73/77各国政治”类,用专类复分表中的“09”复分。例:

img435

七、台、港、澳政治文献的分类

有关台湾省政治方面的文献,入“D675.8台湾省(政治)”,再仿“D693民国时代政治”分;有关港澳地区政治方面的文献,分别归入“D676.58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治)”、“D676.59澳门特别行政区(政治)”,再依专类复分表分。台、港、澳政治文献,均包括辛亥革命以后著述与出版的文献。例:

img436

八、中国各时代政治制度分类

中国各时代政治制度的文献入“D69中国政治制度史”。凡属1911年以前,即清朝灭亡以前政治制度方面的文献入D691;凡属民国时期(1911—1949年)政治制度方面的文献入D693;1949年以前,解放区政治制度方面的文献入“D696新民主主义政治”。例:

img437

九、外交、国际关系文献的分类

①“D80外交、国际关系理论”收外交政策、外交行政、外交特权等方面的理论性文献,以及总论各国外交政治的文献。专论某一国外交政策、外交行政等方面的文献入“D82/87各国外交”。例:

img438

②“D81国际关系”收总论国际之间关系的文献,包括国际组织与国际会议、多国之间的国际关系、国际性问题、国际条约等。凡属某一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关系问题的文献入“D82/87各国外交”有关类目;属于中国以外其他两国关系的文献,可依重点分入主要阐述的国家,根据需要对另一个国家作互见分类;属于中外关系的文献,均入“D82中国外交”中的有关类目。例:

img439

img440

③在论述各国之间关系的文献中,凡属专论军事、经济、文化等某一方面关系的文献入有关各类。例如:国际军事条约入E163,中国对外金融关系入F832.6,中国对外体育关系入G812.78。

④各国外交史、对外关系史与各国历史的区分:凡属论述某一国家对外关系、对外政策、外交谈判、缔结条约或协定等外交活动的历史文献均入外交类有关类目;凡属论述国家间社会政治关系史,如战争史等文献入K1/7世界各国历史类。例:

img441

十、法律文献的分类

①“D90法的理论”收有关法的一般理论、法学史和世界法制史等方面的文献。关于各种法的理论文献入D91,有关各国法律和法制史的文献入D92/97有关类目。例:

img442

②“D91法学各部门”收跨洲多国法律综合汇编、各种法的理论及多国一种法律的汇编、司法制度理论及多国司法制度汇编,以及犯罪学、刑事侦查学、司法鉴定学、法医学理论与技术的文献。检察法、法官法、律师法、公证法、监狱法、劳动教养法的文献分别归入D916、D926司法制度有关各类,警察法入“行政法”(中国入“公安管理法令”)。例:

img443

img444

③“D92/97各国法律”先按国分,再按法律类型分。主要收各国颁布的法律、法令、司法制度、法制史,以及有关法的学习、研究、解释、案例等方面的文献。各国古代法制总论及古代法律综合汇编入各国法制史,凡属各时代的专门法及其研究方面的文献入各国法律的有关类目。例:

img445

④国际法是国际公法和国际私法的总称,是世界各国之间共同确立的法律准则,除国籍法外都不具有国家的属性,故在“D99国际法”下均按各种国际法的内容列类,只有国籍法和所属的移民法按国家区分。例:

img446

⑤“DF法律类”第二分类体系,首先以法的类型集中文献,主要供法学、法律专业单位选择使用。其中“DF0法学理论”、“DF792犯罪学”、“DF793刑事侦查学”、“DF794司法鉴定学”、“DF795法医学”、“DF9国际法”编列类目体系与第一分类体系基本相同,文献分类方法也相同。

“DF2/75各部门法”,是第二分类体系的特色,其分类的基本方法是:首先根据文献的内容归入某种法,其次依本类所设的专类复分表分,最后如有必要再依世界地区表、中国地区表进行国家区分。在组号时需要注意的是:

①由于DF2/75各种法的类目又有不同层次的划分,当某文献归入其上位类号后,需依专类复分表分时,应先在主类号后加“0”,再依专类复分表分,以便与其下位类号区分开来。例:

img447

②当某文献归入某种法后,如需进行国家、地区区分时,必须先依专类复分表分后再依世界地区表分,不得进行跨级复分,以避免因跨级复分引起双重加“0”的问题。例:

img44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