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拓展时空视野

拓展时空视野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的时空视野有初步的拓展,思维由相对孤立的知识点发散到相互联系的知识面,从而形成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习惯和能力。这应该是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通过这一环节学生的思辨和教师的最后总结,学生的时空视野得到充分的延展,真正站在全球的高点上学习世界史,看清中外史之间的联系,并从这种联系中启迪思想,增加智慧。

强化三观意识 拓展时空视野——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之浅思考

潮州市饶平县第二中学 李盛武

所谓“三观”,即微观、中观和宏观。依笔者之拙见,学历史讲历史,就要在师生中熏陶出一种恢弘的胸襟,一种宽阔的视野。毋庸置疑,就中学阶段而言,要做到这一点很难,一是中学历史教学最紧迫的任务是备考,二是中学历史教师无论其学术素养、或是专业水平都有局限。但无论如何,要真正落实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要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就不能过于功利,相反,要尽力摸索有效途径拓展师生的时空视野。下面我以复习课《17—19世纪初期的欧洲和北美》为例,谈谈课堂教学中如何强化三观意识,拓展时空视野。

一、以微观夯实基础,解剖重点事件,理解历史概念

微观,是指在较小的时段中出现的历史人物、发生的历史事件以及形成的典章制度等,它构成了历史基础知识的主干,是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最为基本的、不可或缺的知识。教学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微观的落实。

授课思路和目的:围绕代议制、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启蒙运动、近代科学等重大事件和历史概念,进行剖析。剖析过程则通过设置问题,师生面对面交流来共同完成,例如代议制,我提出了两个问题:

问题1:何谓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这一制度下有何不同政治模式?举例说明。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政治模式?

意图:理解历史概念,归纳整理基础知识,认识政治模式的选择受国情、特定的历史条件的限制。

问题2: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各有哪两种不同的类型?各有什么特征?

意图:通过探讨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下的不同政治体制模式,如君主立宪制、总统制、共和制等,用横向比较分析的方法,把握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总统制之间、法国共和制与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集中到一个具体的知识点,进行小范围的适度思考和归纳分析,达到既夯实基础,又初步掌握学习方法。

二、以中观连点成面,构建阶段特征,培养通史意识

中观,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历史区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乃至社会关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它构成了历史的阶段特征,是对阶段历史发展过程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解释。教学的另一个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归纳能力,培养一种通史的意识。

授课思路和目的:整合《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和《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殖民扩张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启蒙运动的兴起》和《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等课程内容。结合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具体内容,设计问题,通过师生的解读,有层次地引出重大的历史事件,进而揭示其内在的联系,达到连点成面,形成阶段知识体系并培养通史意识的目的。

操作过程:我提出三个问题:

问题1:请简要指出17—19世纪初期的欧美社会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第一问由学生集体回答,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归纳和点评。

第二问由学生思考,学生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加以归纳和点评。

师生归纳:经典力学、启蒙运动,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工业革命。

教师点评:以牛顿为代表的近代科学的兴起,促使知识分子用科学和理性的方法,对人类行为和制度进行新的思考和设计,从而推动启蒙运动的兴起,启蒙运动的思想家提倡的自由、平等、人民主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政治原则成为新兴资产阶级同封建专制展开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正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过程中诞生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工业革命又进一步加强资产阶级的力量,使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更加完善,资产阶级的统治更加稳固。

问题2:这一时期的欧美社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在政治、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方面有何具体表现?

解决过程:由学生充分讨论,然后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加以归纳和点评。

教师归纳:

趋势:欧美社会在经历早期一系列深刻变革的基础上,最终完成社会形态的彻底转型,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思想自由开放;科技突飞猛进。

具体表现:

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兴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取代封建专制,法治取代人治。

经济上: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大生产,手工工场过渡到工厂制。

思想上:反封建专制、反教会,提倡自由、平等、人权、法治的启蒙运动兴起。

科技上:提倡科学实验和数学推理的近代科学兴起,近代天文学兴起,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创立。

问题3:造成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理解?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进一步壮大。资产阶级和封建专制统治之间矛盾的进一步激化,最终不断壮大的资产阶级在人民力量的支持下战胜日益没落的封建专制力量。

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的时空视野有初步的拓展,思维由相对孤立的知识点发散到相互联系的知识面,从而形成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习惯和能力。

三、以宏观延展时空,立足中西对比,养成全球史观

宏观,是指在一个长时间、远距离、宽视角的大层面上,探寻古今中外的历史发展概貌,打通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整体性的认识,进而从中找到经验教训和规律。这应该是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

授课思路和目的:引导学生跳出欧美史的局限,从全球史的角度来分析和认识近代世界的发展、演变以及分化和整合的过程,特别是围绕中外出现不同的情况及原因,使学生对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命运形成清晰的认识,从而自觉地意识到当今改革和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操作方法:我提出问题:同一时期的中国又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中西方不同的发展趋势对19世纪的世界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解决过程: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和辩论,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进行点评并加以综合归纳。

教师归纳: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政治上:专制主义达到顶峰;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思想文化上:思想文化钳制加强。政策上:闭关锁国,重农抑商。中国开始全面落后西方。

以欧洲为主导的世界格局开始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

教师总结: 17—19世纪初期的欧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一时期,欧洲和北美,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有重大的成果。物质方面: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政治方面: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取代封建专制制度,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精神方面:以理性主义为旗帜,以自由、民主、法治为内容的人文精神从此在西方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精神财富。

欧美社会之所以会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其根本因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繁荣,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整个国家上层建筑的变化。当然,这个变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新旧势力激烈斗争的漫长的过程,但是,不管这个过程有多么漫长,新生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历史前进的车轮是谁都阻挡不了的。由此,我们应该得出这样的认识,或者悟出这样的道理:不主动去适应历史潮流,最后只能落后,甚至走向灭亡,晚清的命运就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实例。反过来,如果主动去迎合,与时俱进,就能够摆脱落后,立足于世界之林,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所取得的成就又是一个有力的佐证。这就是历史,这就是现实,这就是我们学习这节课的目的。

通过这一环节学生的思辨和教师的最后总结,学生的时空视野得到充分的延展,真正站在全球的高点上学习世界史,看清中外史之间的联系,并从这种联系中启迪思想,增加智慧。有了这一基础,就能逐步熏陶出一种恢弘的胸襟,一种宽阔的视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