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欧洲近代教育的发展

欧洲近代教育的发展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7世纪以后,英国、法国等欧洲近代民族国家开始形成,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较晚。1833年,英国国会表决通过了教育补助金法案,英国政府开始直接掌握教育领导权。1870年颁布的《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法案》,这一法案明确提出要对5~12岁的儿童实施强迫教育。雷佩尔提提出了教育计划,该计划强调,教育的重点应当在实施普及初等教育和物质保障上。1833年,法国教育部部长基佐颁布了大力发展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的法案。

第二节 欧洲近代教育的发展

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洗礼之后,欧洲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伴随着罗马教廷的权威被削弱,欧洲各地封建君主的政治权力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绝对王权。而由于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的绝对王权的意愿越来越明显和突出。17世纪以后,英国、法国等欧洲近代民族国家开始形成,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较晚。18世纪后半期,英国产业革命的辐射效果使英国、法国、德国的近代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20世纪以前,英、法、德等欧洲国家的近代教育制度已经基本形成。

一、英国教育发展

(一)17至18世纪的英国教育

1640—1688年,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在资产阶级革命之前,初等学校的一切权力属于教会。资产阶级革命后,教会、慈善团体等大力创办慈善学校,例如贫民日校、乞儿学校等,这类学校教学内容以宗教教义和读、写、算知识为主。

18世纪后期,英国发生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的发展不仅需要对劳动者进行教育培训,而且其子女的照顾及教育问题也非常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新的初等教育机构相继出现,主要有星期日学校、导生制学校等。

星期日学校,也称主日学校,创办于1781年。星期日学校的创始人罗伯特·瑞克斯认为,星期日学校的主要目的是形成儿童关于义务和纪律的概念,也就是使儿童养成严守时间、遵守纪律、诚实、顺从和自制的习性。学校利用星期假日,组织儿童学习宗教条文,并进行道德教育和一些读写方面的训练,受到了贫苦子弟的欢迎。

导生制学校,产生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由英国国教派教士贝尔和非国教传教士兰开斯特创立。在实行导生制的学校里,教师先挑选一些年长、学习好的学生做导生,导生经教师训练后,再由导生把学到的内容转教其他的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多、教师少的矛盾,并节省了开支。因此,英国各地学校纷纷效仿,后来又传到法、美等国。

(二)19世纪的英国教育

产业革命迫切需要有知识和技能的熟练工人,这就需要对广大劳动者及其子女进行教育培训。1802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有关教育的法令,限制童工的劳动时间,要求童工学习读、写、算等基本知识,学习费用由工厂主和业主负担,但该法令最终没能执行。1833年通过的《工厂法》规定了童工的年龄和劳动时限,以及纺织厂的童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从1867年开始,纺织厂以外的其他工厂也普遍实施工厂法。

1833年,英国国会表决通过了教育补助金法案,英国政府开始直接掌握教育领导权。此后,英国政府通过每年增加补助金额来加强对教育权的监管,教育由原来的民间行为或宗教行为开始向国家行为转变。

1870年颁布的《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法案》,这一法案明确提出要对5~12岁的儿童实施强迫教育。1880年,英国实行了5~10岁的义务教育,到1891年,英国完全实行了初等免费教育。《初等教育法》旨在建立公立的初等教育制度,以完善现有的初等教育,满足社会的需要。

二、法国教育发展

(一)17至18世纪的法国教育

17世纪,法国的各级教育仍然在天主教会控制之下。初等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识字、教义问答和祈祷;中等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拉丁语和“七艺”。教育机构主要是耶稣会中学和文科中学,经院主义的气息浓厚。

18世纪,法国展开了大规模的反对天主教耶稣会派的斗争。但是18世纪中叶,耶稣会仍然完全控制着法国的学校教育。当时教会管辖着高等教育,大学只能开设一些数学自然科学的讲座,而新思想禁止在大学传播。直到1764年底,耶稣会派被逐出法国,才结束了其垄断法国教育的局面。

18世纪中后期,法国经历了思想启蒙运动,这是一场以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等为代表的杰出启蒙思想家发起和领导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以理性和科学为武器,反对宗教狂热和蒙昧主义,反对中世纪以来的封建专制,倡导思想自由、政治民主、平等、博爱和天赋人权的资产阶级思想观念。这一时期是法国教育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对法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789年7月14日,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大革命,君主专制政体被推翻。先后执政的资产阶级各党派都非常重视教育问题,提出和拟定了多种教育改革方案。其中,最著名的是康多塞、雷佩尔提和拉瓦锡的教育改革计划。1792年4月,康多塞提出了一项教育计划,主张由国家举办世俗学校,实施世俗性的、普及的、男女平等的和免费的教育。他建议用资产阶级的道德教育课代替宗教课,并重视自然学科的教学。雷佩尔提提出了教育计划,该计划强调,教育的重点应当在实施普及初等教育和物质保障上。但这些教育计划在当时难以实施。

(二)19世纪的法国教育

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府,在教育方面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领导体制。1806年,帝国大学成立,是掌管全国教育行政的最高权力机构。拿破仑直接任命帝国大学的总监为主管教育的最高首脑。全国被划分为27个大学区,每个学区分管几个省的教育行政工作,大学区设总长和学区评议会,并按省分设大学区督学。1808年3月,拿破仑颁布《帝国大学令》,规定法国的教育要培养忠于帝国、忠于皇帝的公民,同时规定仍要把天主教作为法国学校教育的思想基础。

19世纪30年代以后,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法国初等教育发展迅速。1833年,法国教育部部长基佐颁布了大力发展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的法案。《基佐法》规定每个乡必须设立一所初等小学,每个城市要设一所高等小学,所有的教师都必须受到师范教育的训练。基佐法颁布之后,学校数量增多,教学科目也变多了,法国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得到较快发展。1848年,法卢任教育部部长时,通过法案又加强了教会管理教育的权力,教会学校也得到一定发展。1881年和1882年,教育部部长费里两次主持制定了教育法令,史称《费里教育法》。《费里教育法》体现了国民教育义务、免费和世俗性三项原则。

19世纪初,在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的中等教育得到重视和发展。设立了由中央政府开办的国立中学和地方政府开办的市立中学。国立中学实行寄宿制,在注重实用学科的同时,也重视如法语、文学、古典语文、修辞学、道德、数学、天文、史地等古典学科,目标是为学生升入大学作准备。市立中学的课程要求低于国立中学,教学内容主要有古典语言基础知识、历史等科目的基本原理。

19世纪中叶,法国中学开始了近代课程的改革,实科课程和教学受到重视。1852年,中学的课程出现文、实分科。1865年,法国设立了专门培养专业人才的中学,后来在1891年改称现代中学。在中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法国一方面重视古典学科,同时又不断增设科技方面的教学科目,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9世纪,法国的高等教育机构主要有专门学校和大学。巴黎理工学校一直是法国培养军事和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1808年,曾停办的巴黎师范学校被改组为培养国立中学教师的学校,1845年又改为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开始承接培养高级文职官员的任务。1881年,建立了一所巴黎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专门培养女子中学的教师。在19世纪,法国在发展中世纪大学的同时,又建立了一些新的大学,例如巴黎大学等。

三、德国教育发展

(一)17至18世纪的德国教育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推行义务教育的国家,并且也是最早从教会手中收回教育权的欧洲国家。早在16世纪后半期,德国的各公国先后颁布了普及义务教育的法令。1604年,普鲁士宣布一切学校不仅属于教会,同时也属于国家。1619年,魏玛在颁布的法令中明确要求,儿童在8岁时必须入学,并要求牧师与儿童的父母将符合入学条件的儿童名单送交政府。

17世纪以后,初等学校的名称改为德意志学校,政府逐步掌握了学校的管理权。在教学方法上,普遍注意实行直观性、自主性、明白性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算术、自然和历史等。

18世纪,德国尤其是普鲁士的初等教育发展迅速。1717年,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颁布了一项义务教育法令,规定儿童在冬季入学,夏季也要每周上课一天。政府拨款设置学校,地方政府将救济贫寒子弟上学。如果违反法令规定,将受到严厉惩处。1737年威廉一世又颁布了一项法令,规定5~15岁的儿童必须接受教育,政府通过拨给建筑材料来帮助乡村建设小学。1763年,普鲁士另一国王腓特列大帝颁布了一项普通乡村学校法,其中规定了强迫教育的多项细节。

在近代,德国中等教育机构主要是文科中学、骑士学院以及实科中学。文科中学是由宗教改革时期梅兰克吞创立的拉丁中学和斯图漠创立的文科中学演变而来。文科中学以王公贵族子弟为教育对象,注重古典文科知识的学习,教学内容主要是拉丁文和希腊文,而且只有文科中学的学生才有资格升入大学。从17世纪后半期开始,文科中学开始进行改革。骑士学院,又称武士学院,是德国一种特殊类型的中等学校。它主要为国家培养外交人员和军事人员等文武官员,教育对象均为贵族子弟和皇帝的侍臣。18世纪中期以后,骑士学院逐渐消失。18世纪初,德国开始出现实科中学。18世纪中叶以后,实科中学获得了较快发展。实科中学重视近代科学知识和实用知识的传播,既开展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又传授职业性知识,这推动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德国有长期重视文科中学的传统,因此一直到20世纪,实科中学的社会地位仍然低于文科中学。

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德国就已经产生了高等学校。到15世纪,德国已有9所大学。1694年,德国创立了哈勒大学。1734年,德国又创办了哥丁根大学。18世纪后期,国家开始管理高等教育。

(二)19世纪的德国教育

19世纪初,德国受新人文主义运动的影响,进行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实践,这使得德国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德国出现了洪堡、费希特、黑格尔、赫尔巴特、第斯多惠、福禄倍尔等世界著名的教育家。

1808年,普鲁士建立了公共教育部,由洪堡担任部长。在洪堡的领导下,普鲁士对各级学校进行了改革,形成双轨制的教育体系。贵族子弟的初等教育主要由预备学校或家庭教育完成,穷人子弟的初等教育主要由国民学校完成,并接受一定的职业教育。在中等教育方面,洪堡十分重视文科中学的改革。19世纪初期,经过洪堡的教育改革,文科中学趋于标准化。1810年颁布的中等学校教师检定规程规定,文科中学的教师必须通过国家考试,合格者才能获得中学教师的资格和称号。在教学计划的改革上,注重削弱古典学科,从而扩大普通基础学科的内容,使文科中学的办学方向更接近于实际生活。在高等教育方面,洪堡重视新大学的建设工作。1810年,在洪堡的倡导下,建立了柏林大学。柏林大学不仅重视教学,更强调专门知识的探索和科学水平的提高。在洪堡等人的领导下,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德国大学改革运动获得巨大的成功。

1840年,德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由教育家福禄倍尔建立,此后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被广泛兴建。19世纪,德国初等教育的发展也非常迅速。1846年,普鲁士的适龄儿童入学率已经达到82%,19世纪60年代达到95%,到了19世纪末,德国初等教育的入学率达到100%,文盲率不到1%。19世纪,德国的中等教育机构主要是文科中学和实科中学,这体现了德国教育的双轨制。文科中学的毕业生可以升入大学,而实科中学的毕业生则不能。19世纪后半期开始,德国的中等教育机构作出调整,文科中学、文实中学和实科中学三类学校并存。在高等教育方面,除了柏林大学以外,德国又相继出现了一些根据柏林大学精神建立或整顿的大学,如1818年设立的波恩大学,1826年设立的慕尼黑大学等等。

1871年普法战争以后,德国基本上结束了封建割据的局面,从而实现了统一,之后的德国教育有了更加迅速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