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到了什么

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到了什么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产生的先决条件是,社会生产的发展有可能维持专门从事教育机构和专职人员的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教育功能越来越占主要的地位,使“庠”成为早期学校的雏形。寺庙学校的教育方法非常简单,一般只有老师提问和学生背诵。职官学校的主要成员就是官员和贵族的子弟,教育的内容一般是和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文士”是古埃及所特有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些人大多毕业于寺庙学校,他们中有的已经获得一官半职,有的却没有,但他

第二节 早期的学校

一、学校产生的条件

(一)剩余劳动的出现

学校产生的先决条件是,社会生产的发展有可能维持专门从事教育机构和专职人员的生活。奴隶社会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资料除了维持人们生存,还有一些剩余,就使得一部分人可以脱离劳动,专门从事脑力劳动,把实践中的知识和经验整理和总结出来,这样教育就开始和生产劳动相脱离。到了奴隶社会中后期,教育被统治者所独占,成为奴隶主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精神控制的工具,这样就有了专职的学生和教师,也为学校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二)国家的产生

奴隶社会国家的世袭制代替了公社制,统治者需要将管理生产、指挥作战、主持宗教仪式等管理知识传给下一代,以便巩固世袭的统治地位,这时,统治阶级就必然要为他们的子弟建立学习管理国家知识的场所。再者,随着国家政治生活的复杂化和政治事务的增多,统治者也需要培养维护他们统治的脑力工作者,这样教育就成为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维护统治的需要,教育得到了国家的支持,有了政治和经济上的保障。

(三)文字的出现

早在距今天五六千年的氏族公社阶段,人们为了适应生产实践和生活的需要,已经开始创造指事、象形、表意的简单文字。文字的出现成为人们整理、记录和传授知识的工具,这样就出现了专门从事文字工作的人员,也就出现了专门传授和学习文字的场所,也就出现了教师和学校。

(四)文化的丰富

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总结了大量的劳动经验,同时也获得了关于天文、地理、几何、算术、医学、建筑等基础知识,这些都是早期科学文化知识的萌芽。这些相对复杂的文化知识,已经不是通过简单的记忆就能记住和应用,它需要经过专人的整理和总结,用文字的形式将其记载下来,并系统地传授给下一代,这就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负责这些科学知识的保存和传承,也就促进了学校的产生。

学校的出现使得教育有了固定的场所和专职的教辅人员,教育开始由非形式化向形式化转变,教育在传播文化、促进生产、维护政治统治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教育也被统治阶级所垄断,成为少数人的特权,成为阶级统治和压迫的工具。

二、中国早期学校的雏形

(一)成均

周礼·春官》:“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礼记·文王世子》郑玄注引“董仲舒曰:五帝名大学曰成均。”郑玄解释说:“均,调也。乐师主调其音。”可见在五帝时代,就出现了“成均”的音乐教育场所,是中国最早学校的雏形。

在原始社会,音乐一直是伴随着人类的生活,凡是宗教仪式、公众集会、赞颂英雄时,都必有音乐。随着社会,尤其是祭祀、宗教的发展,就出现了专门负责音乐的乐师,此时也就出现了实施乐教的场所——成均。虽然当时“成均”的职能还是负责宗教祭祀等的音乐活动,但是“成均不是劳动场所,所进行的教育也不是以生产劳动为内容的教育,它是在生产过程之外进行的独立的活动,教育者和学习者都已脱离生产劳动,成为专门从事教或者专门从事学的人,这已经具备条件可被认为是古代学习的萌芽”[6]

(二)庠

据史料记载,在虞舜时代还出现了一种叫“庠”学校。《礼记·明堂位》说,“米廪,有虞氏之庠也”,“庠”即米廪,为储藏粮食之所。从文字结构上看,“庠”从广羊声,“广”是房舍的意思,可见“庠”的原意就是养羊的地方。从当时的社会分工看,老人负责家内事务,老人在看养青年人狩猎回来的动物的同时,还要照看部落的儿童,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任务通常由老人来担当,这样“庠”不仅是原始社会的羊舍,还是老人养老和教养小孩的地方。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教育功能越来越占主要的地位,使“庠”成为早期学校的雏形。

在“五帝”和“虞舜”所处的原始公社末期,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文字还没有产生,不可能出现专门的教育机构,因此,还不能把成均之学和虞庠之学视为最早的学校。[7]但是它已经开始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教育也有了相对固定的场所,初步具备了学校教育的某些特点,可以把它们看成是中国早期学校的雏形。

三、古代埃及的学校

埃及位于富饶的尼罗河中下游,早在公元前3000年,埃及就形成了奴隶制国家。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古埃及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得比较快,这些都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早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即古王国末期,埃及产生了学校,随着历史的发展,学校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主要分为四种类型。

(一)宫廷学校

宫廷学校,顾名思义,就是在统治阶级的宫廷里设的学校。其中主要成员是王公和高级官宦家庭的子弟,这些子弟在很小的时候就进入宫廷学校学习,等到一毕业就委以重任。它的教育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国家的统治者和高级官宦,这就决定了教育主要内容必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道德和法律知识,同时习武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学生要学习射箭、投掷、骑马、刀剑等,以便为成为英勇善战的统治者作准备。由于统治的需要,宫廷学校非常注重辞令的培养,认为良好的口才和雄辩技巧是统治者必须具备的才能,当时有句非常流行的格言说:“巧妙的辞令,胜过贵重的绿宝石。”此外,学生还要学习天文、地理、建筑、医学、数学等科学知识,这些都是被认为统治者应该掌握的知识。

宫廷学校是古埃及最早出现的学校,也是最高级的学校。

(二)寺庙学校

这是设立在寺庙内的一种学校,寺庙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肩负前教育的职能,寺庙的僧职人员一般都身兼数职,他们既是寺庙的僧侣,又是政府的官员,同时也是寺庙学校的老师。寺庙学校一般要收取高昂的学费,普通家庭的子弟没有能力就读,它的成员主要包括僧侣和官员贵族的子弟。就地位而言,寺庙学校比宫廷学校地位低,它的培养目标较为广泛,既培养一般的官吏和僧职人员,也为皇家培养修建宫殿、陵墓、寺庙及医治疾病的人员。[8]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字书写、语言、计算、几何、天文等学科的基本知识;二是神学、巫术、占星术、法律、医学、建筑、历法、数学等比较高深的专业知识;三是一些宗教神学精神和巫术思想。寺庙学校的教育方法非常简单,一般只有老师提问和学生背诵。

(三)职官学校

这是一种出现在政府机关内部的学校,古埃及在中王国进入了鼎盛时期,国家的政事也变得繁多,单靠宫廷和寺庙学校已经不能满足当时人才的需要,于是在政府部门内部又设了一些学校,负责培养本机关需要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在学习一段时间后,一般都会被委以一官半职。职官学校的主要成员就是官员和贵族的子弟,教育的内容一般是和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

(四)文士学校

“文士”是古埃及所特有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些人大多毕业于寺庙学校,他们中有的已经获得一官半职,有的却没有,但他们仍然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较好的经济收入,他们有大量空余时间,又精于笔墨,有一定学识。而平民,却苦于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于是,这些“文士”就充当起教育那些上不起学的人的角色。所以文士学校的成员一般都是平民子弟,教育的地点也比较随意,有的在路旁,有的在树下,还有的在“文士”的家里。教育的内容一般都是比较基础的知识,如识字、阅读、书写、简单计算等,对少数学得好的学生也授予天文、律法、医学方面的知识。由于当时文士大多从寺庙学校中出来,所以文士学校的教育也渗透着神学、巫术、迷信的思想。“文士学校的入学年龄无严格限制,学习年限也长短不一”[9]

四、古印度的学校

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印度就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当时的社会人群按照社会阶层被分为四个基本的种姓,分别是:①婆罗门(祭祀贵族)、②刹帝利(武士)、③吠舍(农民、手工业者、商人)、④首陀罗(没有土地的自由民和外族人)。前两个种姓是统治者,把持一切大权;后两者是被统治者,处于社会的下层。[10]另外还有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贱民”,他们是没有任何社会地位的奴隶,无种姓者。婆罗门是当时印度级别最高的种性,婆罗门教是当时社会上的主要宗教,《吠陀经》是其典籍,被称做神圣的知识或“光明”。

古印度的教育是与种姓制度和宗教教育密切联系在一起的。[11]其学校主要有两种。

(一)婆罗门教的教育

1.家庭教育

婆罗门教的教育,宣传婆罗门种姓至上,其宗旨在于维护、宣传种姓制度。婆罗门的儿童从小就在家里接受教育,所以这时期的教育也被称为家庭教育,儿童教育一般由父亲亲自指导。《吠陀经》是当时教育的主要内容。公元前2000年的《法典》说:“学习和理解《吠陀经》,从事虔敬的忏悔,探索有关法律和哲学的神圣知识,尊敬自然的父亲(生父)和精神的父亲(僧侣),乃是首要的职责,尽到这些职责,便可获得无限的幸福。”通过《吠陀经》的经典教义,来维持世袭的种姓的至上地位,以此来维持对世人的统治,这就是当时教育的主要目标。这时期学习的主要方法就是念、诵和背《吠陀经》。

2.“古儒”学校

古印度随着政治、文化的发展,社会不仅要求能背诵记忆《吠陀经》,还要求能解释《吠陀经》里面的内容,显然一般家长已经不能胜任教育的工作,于是就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这样便出现了“古儒”和“古儒”学校。“古儒”是指那些对婆罗门教的经义《吠陀经》有较深研究而愿专门致力于青年教育工作的人。[12]他们从事教育的场所也被称为古儒学校。古儒学校一般就设在古儒的家中。受教育者的入学年龄一般为七八岁,学习年限不一,一般为12年。学习的内容除了《吠陀经》之外,还包括语言学、韵律学、文法学、辞源学、天文学和祭礼,合称“六科”,这“六科”是学习《吠陀经》的基础,此外,还学习体育、军事、医学和政治学科等。尽管如此,因为“古儒”本身就是研究婆罗门教经义的人,古儒学校教育的全部科目都浸透着婆罗门教的神学精神。

这时期的学习方法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除了背诵、讲解之外,也有讨论、复述、演示等方法,但是机械的背诵和严酷的体罚还是非常盛行的。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男孩子的耳朵是长在脊背上的,你不打他就不听”。古儒学校的学生也不是一般的平民子弟,因为按照古代印度的传统,唯有婆罗门教的僧侣才有资格教授《吠陀经》,古儒学校的教师当然也不例外,全为婆罗门种姓的人。[13]古儒学校的费用也是比较高的,劳动者和贫寒人家是无法负担得起的,所以教育还是少部分贵族享有的特权。

(二)佛教的教育

佛教是继婆罗门教之后起源于古印度的一个新教,佛教基本上还是继承了婆罗门教的教义,但是它反对婆罗门种姓的特权地位,提倡的是“众生平等”。它的出现,使教育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平民也有机会接受教育。

佛教的创立者是释迦牟尼,佛教提倡“清心寡欲、四大皆空”,宣扬要消除欲望,自我修行。这种消极的思想,有利于统治者控制人民,因此得到了统治阶级的支持。与婆罗门教不同,佛教的主要教育场所是在佛教寺院中进行。对入学者也没有特殊的规定,凡是愿意成为僧徒的人,不分种姓都可以接受佛教教育,男的到僧院、女的到尼庵修行。而且佛教教育也没有年龄的限制,僧徒学习12年后,经考核通过后,被称为“比丘”(僧人)或者“比丘尼”(女僧人),之后大部分离开寺院,只有少部分人继续在寺院里学习,再学习10年,便可以在寺院内担任僧侣职务。佛教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佛教经典,有很强的神学色彩。此外还学习一些其他科目,如数学、医学、天文学、哲学等。

佛教除了在僧院和尼庵的固定场所举办教育之外,还到一般的信徒家中进行家庭教育,这些信徒被称为“优婆赛”或“优婆意”。这些人必须向相应寺院捐赠一定的财物,并且还要在家诵读经典,定期参加寺院的宗教活动。

在古埃及和古印度中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学校,这时候的教育已经和生产劳动相脱离,有了固定的场所和专职人员。但是当时的教育设施还是相当简陋的,学校还不是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这时期的教育是少数人所享有的特权,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带有阶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