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知识共享的内涵

教师知识共享的内涵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10]Nonka和Takeuchi从知识转化角度,指出知识共享是个人与组织之间、默会知识与明晰知识之间互动的过程。Nonka和Takeuchi指出,知识可以区分为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但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并非分离,而是相辅相成的实体,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的互动过程就是知识共享的过程。教师知识共享的过程涉及四种知识形态: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教师集体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库。

一、教师知识共享的内涵

(一)知识共享的含义

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知识共享进行研究,对知识共享认识的观点也不一样,主要存在两种认识倾向:过程导向和内容导向。以Hendrik和Senge为代表的过程导向观认为,知识共享为一种沟通、学习,进而帮助他人发展新的行动能力的过程,组织成员在向他人学习、与他人沟通时,就是在共享知识。以Nonka和Takeuchi,以及W ijnhoven为代表的内容导向观认为,知识共享必须包括知识库和知识类型的转化,其中知识库系统是不同主体间知识共享的技术手段,知识类型的转化是不同主体间知识共享的基础。

1.知识分享是一种沟通过程

Hendrik指出,知识共享是一种沟通的过程,知识是一种特殊的资产,不能自由传送,接受者在接受他人所共享的知识时,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去获得知识。知识共享涉及两个主体:知识拥有者和知识需求者,知识共享包括知识拥有者外化知识和知识需求者内化知识两个过程。[6]当知识需求者从知识拥有者身上获取知识时,就是在分享知识拥有者的知识,在分享他人知识时,必须有重构的行为。其过程(见图4.2),包括知识拥有者将知识外化的行为,及知识需求者将知识内化的行为。知识拥有者将知识外化的行为,可能是其个人有意识的行为,如:演讲、建立数据库等,亦可能是个人无意识的行为,如知识需求者观察知识拥有者执行任务的过程。知识需求者的内化行为包含做中学、阅读数据、了解数据库里的数据等,其不单纯只是接受知识,亦进一步重构各种知识,扮演积极的知识重建者的角色。

img8

图4-2 Hendrik的知识共享模型[7]

Wijnhoven从知识转移角度指出知识共享是知识拥有者与知识接受者共享自己的知识,通过信息媒介进行的知识转移,知识接受者通过已有知识对新知识进行阐释或两者彼此互动的过程。[8]

2.知识共享是一种学习

Senge提出“学习观点下的知识分享”,认为知识共享是组织学习的过程,即组织内员工之间、团队之间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知识成为组织知识,组织的重要任务就是促进学习的持续进行,真正的知识共享并不是一个取得的动作,而是一种学习,是一种使他人获得有效行动力的过程。[9]Senge认为知识分享与信息分享是有所差异的,信息共享是单纯将信息传递给另一方,让他人“知其然”(know ing about things),而知识共享则是协助他人“知其所以然”(knowing how),它并不是单纯的知识取得活动,是一种学习。

Davenport和Prusak也持类似的看法。他们认为知识移转包括两大行动,一个是将知识传达给潜在的接受者,一个是由接受知识的个人或团体加以吸纳内化。如果知识未经接受者加工吸收,知识转移是不成功的也是没有意义的,成功的知识移转=传达+吸收。

Eriksson和Dickson从知识创造角度,提出共享知识的过程包括认知与行为两个方面的内容,并且由于不同的过程而造成共享的差异,当人们共享现存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也创造出新的知识,这就意味着知识在共享和使用时,新的知识也被创造出来。[10]

3.知识共享是知识互动的过程

Nonka和Takeuchi从知识转化角度,指出知识共享是个人与组织之间、默会知识与明晰知识之间互动的过程。Nonka和Takeuchi指出,知识可以区分为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但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并非分离,而是相辅相成的实体,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的互动过程就是知识共享的过程。知识共享高度依赖于个体的主动性及团队内的交互作用,知识互动的结果能产生知识的创新。共享的模式分为外化、内化、组合化和社会化等。[11]

4.知识共享是知识库系统的利用

知识库系统观点用另一个角度来看待知识分享,不同于学习观点的双向互动机制,知识库系统观点较少考虑知识接收者的吸收问题,认为知识可独立于主体之外,知识拥有者利用计算机知识库中的特定数据结构来表示其知识,进行分享,而知识接收者可重复使用此种知识,是二者个别的单向行为。

(二)教师知识共享的含义

教师知识共享是指教师组织和个人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互动,借助各种共享手段(如知识网络、会议、合作学习等)共享各类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也可能是信息、观点、建议、专长或经验等),经过消化、吸收实现知识的转化,甚至通过再创造使原有知识得到进一步的扩大和创新,最终形成、增进教师组织和个人的知识财富。教师知识共享的过程是教师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知识转化、知识重构的过程。

教师知识共享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教师知识共享是教师知识转移和转化的过程,重要内容是教师隐性知识的共享,即教师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以及教师隐性知识在教师组织中转化为其他教师隐性知识的过程;二是教师知识共享的实现方式是多样化的,主要包括教师个人的反思、总结、提炼以及教师在学校内的教师组织中讨论交流;三是教师知识共享的目的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或者学得知识和技能,更进一步是将所学得的知识和技能在教育教学场景中运用并产生新的知识,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知识共享的过程涉及四种知识形态: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教师集体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库。四种知识之间的转化分为五个过程:个人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个人隐性知识转化集体隐性知识、集体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显性知识转化到系统知识库、显性知识库知识个人分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