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儿童之家”的环境改造

“儿童之家”的环境改造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旧的教育体系中,只包括教师和儿童两个要素,教师是中心,而在蒙台梭利的教育体系中,环境是其中重要的组成。从这个信息可以看出,“儿童之家”对家长有明确要求,注重和家长的交流,同心协力开展教育。蒙台梭利认为,这是一种没有真实根据的偏见。这种同伴文化对于儿童心理的细微影响,蒙台梭利都已经注意到了,并在实践中加以调整。在这个过程中,蒙台梭利不断地充实和丰富着自己对儿童的理解,并为此感到欣喜与快乐。

四、“儿童之家”的环境改造

(一)从问题意识到执行力

发现了问题,明确了目标,找到了方向,接下来就是选择路径了。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有的人善于发现问题,但是对解决问题缺乏方法,或者有了方法,缺乏执行力;也有的人很有执行力,但是没有问题意识,所以办学层次也难以达到一定境界。对于校长,其实这些方面都是比较需要的。而教育家的伟大之处,就是能把这些做得层层深入,不断推进,如行云流水,没有断层。

蒙台梭利既然深深认识到,一个恶劣的环境是怎样扼制并恶化了智障儿童的发展,所以她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提供给儿童一个支持发展的环境,尽可能排除有害于生命力呈现的任何外界的不利因素。所以幼儿园就一定是以儿童为中心去建设,环境布置就一定是以适应儿童的自然发展为基本原则,使他们能够按自己的意愿生活,并且秩序井然、有条有理。

围绕这样的教育思想,蒙台梭利对幼儿园作了全新的构建。我们可以作一个对比,来感受这种因理念转变而给幼儿园带来的变化。在旧的教育体系中,只包括教师和儿童两个要素,教师是中心,而在蒙台梭利的教育体系中,环境是其中重要的组成。“我们教育体系的最根本特征是对环境的强调”[9]

为了保证“儿童之家”的正常运作,需要配套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其中一份可以说是简要的说明,贴在“儿童之家”的墙上,主要是针对外人及家长表明“儿童之家”以下几点信息:一是免费的;二是针对3~7岁儿童;三是设一位教师、一位医生和一位保育员;三是家长要给予所有工作人员最大的尊重;四是母亲必须每周去“儿童之家”一次,与女教师交流,告诉她孩子的家庭生活情况,并接受教师的有益建议;五是家长要让孩子衣着整洁,穿上合身的围裙,在指定时间送来;六、衣着不洁、屡教不改的、父母不尊重教师或破坏教学的,都将被除名。

从这个信息可以看出,“儿童之家”对家长有明确要求,注重和家长的交流,同心协力开展教育。估计蒙台梭利也是考虑到改革之难度,所以预先作了强调与声明。

(二)以孩子适用为原则的设施改造

我们可以看看蒙台梭利是怎么改造幼儿园环境的?可以与原来的做法比较一下:

原来:书桌和椅子都是固定在地板上,因为人们相信,“儿童应该在静止不动中成长”。

现在:既然所有的物品都是给孩子用的,设计、安放和色彩自然是以孩子是否适用为标准。所以,首先就是撤除原有的书桌、长凳和固定椅子。新的桌椅是轻便的,易于儿童搬动,也易于清洗;黑板、脸盆架都低低的,以适合儿童的使用高度;每个地方配备有小橱柜,让孩子可以有放小物品的地方;放教具的橱柜由孩子来负责保管;孩子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角,按照自己的口味来布置家具。

孩子的用品都是被制成适合幼儿使用的尺寸,很轻便,方便孩子移动,孩子使用的物品“伸手能轻松够到”、“幼儿触手可及的地方”,就是镜子的摆放,也是一定恰到好处地让儿童坐下刚好可以照到。现在我们在幼儿园看到适合孩子的小桌子、小椅子,原来以为一直都是这样的,并不以为奇,而其内在所蕴含的理念实在要深刻得多。

这一些变化,现在我们在小学和幼儿园都比较多见,也许觉得天经地义,但在当时,自然是可以称之为革命性的举动。“那些习惯于旧的教育方法的人们首先会反对的是:这些学校的儿童会跑来跑去、掀翻小桌和椅子、制造噪音和混乱。”

蒙台梭利认为,这是一种没有真实根据的偏见。她选择这样做,是希望这个能成为教育的手段。譬如不固定的椅子容易被儿童弄翻,这没关系,之后儿童就会寻找怎么不弄翻椅子的方法,然后逐渐学会懂得支配自己的活动,这样儿童的感知觉就能发展起来了。如果是固定的长凳,就不可能有这样的体验与学习。所以这样做是有理念支撑的,是能说出所以然的。静止不动自然是可以减少很多麻烦的,但是也使孩子减少了学习与成长的机会。所以思考问题的角度真的非常重要,角度一转变,整个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现在,如果我们以这样的理念去考察幼儿园、中小学,还是会发现其中的一些不足,也就是说,我们有些设施与安排不是针对儿童提供的,而是按照我们成人的需求设置的。譬如我们会发现,有的小学里走廊文化的布置可能适合成人的高度,却不方便儿童阅读。

这样,幼儿园里通过设施的改变,使儿童可以凭自己的能力生活,这使得儿童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并在大量的基于现实生活的训练中,儿童逐渐脱离对成人的依赖而获得自身的独立

我们可以发现,现在幼儿园环境大都做得非常好,很有创意、很有视觉效果,如果每个教师都明白这种创设的意义所在,那么这才是真正成功的办学。

(三)“混龄”组班的人际环境

对于组班,蒙台梭利采用了颇为独特的“混龄”形式,就是把包括3~6岁、6~9岁、9~12岁的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放在一起,这样做不是因为教室不够或者人数不够,而是因为蒙台梭利确信不同年龄的儿童之间可以相互帮助,一个5岁儿童的心理比成人更接近3岁儿童的心理。

孩子们之间存在着“一种人们在成人与幼儿之间很少发现的交流与和谐”。蒙台梭利把这个称之为“自然的心理‘渗透’”。她发现,一个孩子看到一个同龄人做得好,容易产生嫉妒;而看到一个比他大的孩子做得好,却会产生爱和羡慕。混龄教室里孩子们之间的交流、学习、模仿,容易构建出一个类似于学习者社区的氛围。

的确,有些教育影响的确是成人无法替代的。用我们现在的词语来说,同伴互助、同辈文化所构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是比较大的。这也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兄弟姐妹多的孩子比一个独生子女同龄人更显得成熟些,因为他在平时就有这样的责任,所以能力也就慢慢锻炼出来了;一个五六年级的调皮学生牵起一个一二年级小弟弟小妹妹的手时,瞬间脸上会表现出稳重懂事的神态,都是一样的道理。

这种同伴文化对于儿童心理的细微影响,蒙台梭利都已经注意到了,并在实践中加以调整。由此可见,蒙台梭利对改革在实践中的推进,细致到了何等程度!“直到那时,我才懂得,儿童的心灵有其自身的满足方式和特殊的快乐源泉。”在这个过程中,蒙台梭利不断地充实和丰富着自己对儿童的理解,并为此感到欣喜与快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