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料分析所有的概念

资料分析所有的概念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质的研究中,对资料的分析整理可以采取类属分析与情境化分析的方法。这一研究重视对情境的动态性以及连续性的研究。本土概念是“被研究者经常使用的、用来表达他们自己看世界的方式的概念”[34]。如在我的访谈中,老师们提到的“上纲上线”、“渗透”等就是本土概念。由于本土概念不止一个,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对不同本土概念的类属分析来建立概念之间的框架,然后通过比较再建立起概念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整理和分析资料指的是“根据研究的目的对所获得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然后用逐步集中和浓缩的方式将资料反映出来,其最终目的是对资料进行意义解释”[31]。在质的研究中,对资料的分析整理可以采取类属分析(categorization)与情境化分析(contextualization)的方法。

类属分析是“在资料中寻找反复出现的现象以及可以解释这些现象的重要概念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具有相同属性的资料被归入同一类别,并且以一定的概念命名”[32]。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首先可以运用比较的方式得出不同的类别,然后对不同的类别进行比较,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划分更小的类别。情境分析是“将资料放置于研究现象所处的自然情境中,按照故事发生的时序对有关事件和人物进行描述性的分析”[33]。它是一种将整体分散然后再整合的分析方式。这一研究重视对情境的动态性以及连续性的研究。

本研究综合运用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的策略。在对每个教师的基本情况及其教材目标观、内容观、结构观和教学观以及他们之间的异同作分析时主要采用类属分析策略,而在分析教师对现有教材的整体看法,个人的教育、生活与工作经历以及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材观访谈时则采用情境分析策略。有时也很难把它们完全区分开来,这里只是为了研究方便所进行的一种划分。

在资料的收集与分析上,主要采取自下而上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形成文本,分析原始资料。本研究的文本有三个来源:一是通过访谈后逐字逐句整理出来的录音材料,二是通过课堂观察所得到的课堂视频资料,三是老师的教案和课后反思日志等文件性资料。

第二,对材料类型进行命名。访谈用“I”表示,课堂观察用“O”表示,教师的教案、教学反思、文档等材料用“D”表示;六位教师分别用“J、K、L、M、N、Q”表示,研究者用“R”表示。另外再加上访谈次序的序号1、2、3。如“I-J-2”则表示对J老师进行第二次访谈所获得的资料。

第三,寻找“本土概念”。本土概念是“被研究者经常使用的、用来表达他们自己看世界的方式的概念”[34]。它是被研究者个人或群体所占有的概念,它还是被研究者的一种观念倾向。如在我的访谈中,老师们提到的“上纲上线”、“渗透”等就是本土概念。它表达了教师对教材教学的一种基本态度与看法。

第四,建立概念之间的基本框架。由于本土概念不止一个,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对不同本土概念的类属分析来建立概念之间的框架,然后通过比较再建立起概念之间的关系。

最后,通过概念分析,形成本研究的理论。这一环节需要采取类比分析、回溯分析甚至个人直觉等多种方法来对资料进行比较和归纳,在此基础上再修正和发展已有理论,当然这一研究并非线性关系;通过对多次访谈的内容进行分析后才能得到可靠的研究结论,其中常用的有三角互证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