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科群的构建模式

学科群的构建模式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京大学王栾井先生分析总结了学科发展理论,并提出了学科群的构建理论。他认为,学科群的构建包括三个要素:其一是结构组成。学科群构建的时间变化过程,会受到规范积累和规范变革的交互作用。在上述总结归纳的基础上,王栾井先生提出了原子团簇的构建模式。用原子团簇可形象地解释和说明学科群的结构特征及其机制。

二、学科群的构建模式

著名学者钱学森先生提出科学分类的结构模式,参见图4-1(1)。这个模式将哲学作为第一层次,自然科学数学社会科学为第二层次,第二层次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导致了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的第三层次。下一层次的科学必须从上一层次的科学中获得发展的动力,下一层次理论的建立与前沿的开拓,又反过来强化上一层次的理论和为之理论更新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可以在哲学中得到启迪,数学则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联系在一起,技术科学、工程技术则必须从上一层次的学科中获得发展的动力。

img58

图4-1 钱学森的科学分类结构模式

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赵红洲教授提出了学科发展的“采掘模型”。他认为,学科群是一个具有内部结构的系统,会受到社会需要和学科发展内部规律的制约。不同学科的先后问世和兴衰,客观上遵循着科学的采掘顺序和社会的需求顺序。在不同的历史年代,总有一个物质层次中某种运动级别是人们要认识的主要对象,总有处于采掘前沿附近的一门或几门学科是科学发现的当采学科;随着采掘的依次推进,研究向更深层次转移。

南京大学王栾井先生分析总结了学科发展理论,并提出了学科群的构建理论。他认为,学科群的构建包括三个要素:其一是结构组成。当代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呈现多学科融合的趋势,学科群将朝着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的两大方向发展,需要具备相关、相近的理论边缘特征,需要涵盖基础—应用—开发的整个科学技术研究转化过程的各层次学科。其二是范式转换。学科群构建的时间变化过程,会受到规范积累和规范变革的交互作用。其三是功能效应。学科群系统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秩序、功效和能力会显示出“群”功能的特殊性,表现为“群”的同型性、凝聚力、集约化和开放度。例如新兴、交叉学科的生长点就是依赖于相关学科的同型性,依赖于带头学科对相关学科的凝聚效应和学科群中高新技术领域研究课题的导向作用,显示出学科群的凝聚力和学科发展的集约化过程。

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实施,国内许多高校出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提出并开展了学科群的建设。

南京大学的王栾井先生总结和归纳了以下主要的学科群建设模式(2)

1.树状型模式

树状型模式是一种按学科层次划分的结构模式,通常以一级学科为主干,延伸出若干二级学科,再由二级学科生成多个研究方向,仿佛一株有巨大树冠的大树,有挺拔的躯干、粗壮的分枝、细长的枝芽,乃至幼芽嫩叶。无论它的枝叶如何茂盛,始终源于树的主干,从中吸取营养,发展自身。

这种学科群组织形式的本质是线性、垂直的生长机制,是传统的学科层次的延展,其重要特点是学科发展的单向性与学科关系(包括研究方向)的平行性。单向性体现学科的专门化,有利于同一学科、同一方向科学理论的深化与发展。平行性则强化同一学科学者对共同学科规范的尊崇,以加强对共同课题的探索与交流,形成共同的学科语言与学术方式。但也正由于这种学科群组织的专门化,有些人仅限于本学科领域的研究,而与其他相关学科缺乏有机联系,随着研究内容的深化,研究面越来越窄,以致在高校中会出现追崇局部利益的学科“小山头”现象,不利于学科的融合和拓展,不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多学科综合发展的需要,难以承担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国家重大课题。

2.网络型模式

网络型模式是指学科群在纵向上具有明晰的学科层次,横向上则表现为相关学科、跨学科的有机联结。网络型模式是对树状型模式不足的补充。

网络型模式的构成大致分为两种:其一是在一级学科范围之内的相关学科组成的学科群;其二是在不同一级学科之间,由二级学科根据研究方向、共同课题形成的网络体系。这两种类型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无论是在一级学科范围之内或几个一级学科之间,其网络的连接点都是二级学科和三级学科,且以三级学科为主,其目的是突出对科研课题联合攻关的要求,强化学科建设对于科学技术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3.行列型模式

行列型模式是以性质相近的学科组成学院,构成学科群的“列”,统筹教学、科研、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以重要综合科学研究任务为纽带,组成横向联系的学科研究中心,构成学科群的“行”。通过“行列式”结构将各类学科有机地联合起来。

4.星团型模式

星团型模式是由核心主干学科、骨干支撑学科、外围相关学科分层交叉构成学科群,在有实力的核心主干学科带动下,催生和促进群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具有全局性重大影响的相关高新技术学科和应用性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

在上述总结归纳的基础上,王栾井先生提出了原子团簇的构建模式。这种模式是借鉴物质结构领域的原子团簇理论而提出的学科群模型。所谓原子团簇是由多个原子、分子或离子通过物理或化学结合力组成的相对稳定的聚集体。当由两种及以上多种元素组成团簇时,会显示出无比丰富的情景,各组成元素可以按不同比例组合,由此构成特性彼此各异的团簇。学科群的组成具有原子团簇类似的特性。用原子团簇可形象地解释和说明学科群的结构特征及其机制。这种学科群模式是以带头学科为中心(二级学科),周围环绕着若干个学科点(二级或三级学科)或研究方向,形成带头学科为中心的相关学科分层次交叉融合的结构模式,参见图4-2。这一结构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img59

图4-2 学科群的原子团簇模式

(1)组成学科群的元素可以是若干子群或若干学科点的集合,也可仅是若干学科点的集合。学科群既不同于单个学科,也不是群内学科的线性叠加、外延或内插,其多学科融合会产生新的特性,但又不会改变原有各学科的属性,也不改变其原有的学科地位。

(2)带头学科是学科群的核心,会对相关学科产生辐射与凝聚作用。带头学科具有强大的基础理论,会促进相关学科基础理论的相互交融和技术手段的相互借用,从而有利于共同课题的联合攻关和解决单一学科难以解决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3)学科群是一个大系统,其核心与系统以及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过程。这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联系紧密的相关学科之间发生变动,出现新的研究方向,甚至是新兴学科的生长点,其中处于支配地位的学科,会逐渐影响和辐射其他学科;第二阶段是这些变动的积累,产生带头学科的转移,从而形成系统结构的重排,导致原学科群方向发生变化,以及学科组成的调整和重构,形成新的学科群。

(4)学科群存在动态变化,其内学科会呈现增加的趋势。这是因为学科群存在“势场”,对周围学科有强烈的吸引力,同时也存在着作用半径,不同学科群的作用半径是不同的。当所含学科数目达到一定数量时,即到受限于一定的作用半径,学科的增减将处于动态平衡,“群”趋于相对稳定,学科群的原子团簇状结构则将演变为网络状结构。

(5)学科群之间存在着“场”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可能会产生新的研究方向或成为新兴交叉学科的生长点。两个学科群乃至多个学科群相互作用的交汇区域,往往正是跨学科共同研究的领域,是新兴学科的生长点。

武汉理工大学梁传杰教授概括为四种学科群的组织形式(3):其一是“学院实体型”的组织形式,是依托现有高校的内部行政管理体制,对学科群进行建设;其二是“新组实体型”的组织形式,是根据学科群建设发展的需要,将部分学科从原有院系中脱离出来,重新组建学院、研究所等高校二级单位的方式;其三是“学术团体型”的组织形式,是指比较稳定的学术团体或学术组织将相互关联、联系紧密的学科群组织起来的形式;其四是“科研凝聚型”的组织形式,是指通过重大科研项目,将相关学科的部分成员汇聚在一起的建设形式。

本书认为,根据学科群的结构和结合的紧密程度,也可分为三种:其一是实体型结构,主要指一些综合性研究所和大型跨学科平台。这种学科群的组合依赖于强有力的行政机构,形成人与人之间较为牢固的学术、经济、人事等关系,学术队伍的专业结构也较为全面,有利于进行重大项目的探索和联合攻关。其二是紧密型结构,是由相对稳定的学术团体组织起来,主要强调学术研究。这种学科群具有一定的组织性,但不具备像实体型那样完备的组织结构,它取决于稳定的研究项目以及学科之间的协作关系,有利于开展跨学科的大型项目攻关。其三是松散型结构,是围绕某些重大科研课题而组织的学科群,在时间和人员组成上都具有临时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