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仑区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存在的问题

北仑区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目前北仑区还未完全形成规范的管理理念、管理过程和管理体制,各个体育特色学校没有可供参考借鉴的体育特色建设管理具体方案,多数体育特色弱势学校面临着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境。目前北仑区部分体育特色学校陷入了特色建设瓶颈期,而体育特色建设弱势学校则陷入了特色建设迷茫期。从数据表面来讲,以上情况有利于北仑区推进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工作。

第一节 北仑区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特色办学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特色开展大同小异

北仑区在推进体育特色办学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与管理体制,特色办学效益不够明显。主要表现为重个别项目建设,重技能训练,重特长师生;但忽视整体区域带动、忽视课程研究,忽视全员参与。尤其是初中段学校更是比较欠缺,比如在明显的特色定位中;同时创建力度也还是不够。由于目前北仑区还未完全形成规范的管理理念、管理过程和管理体制,各个体育特色学校没有可供参考借鉴的体育特色建设管理具体方案,多数体育特色弱势学校面临着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境。同时由于学校和家长比较注重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而对体育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则比较忽略,再加上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使得许多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倾向于艺术类,艺术特色比较明显,也很丰富,而体育特色办学积极性较低。因此,北仑基础教育各级各类学校中艺术类特色学校明显比体育类多。以上问题直接影响着全区整体推进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工作的进度与效率。

北仑区学校体育特色不够鲜明,全区大部分学校的体育活动在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时间和空间上缺乏创新性,特色开展大同小异,内容多局限在一些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上,如田径类、篮球乒乓球、武术、广播操等,对于开发和开展新兴的体育运动不够积极,如网球、游泳以及由传统体育运动和民间体育活动演化而来的游戏和舞蹈等。活动时间和空间则多局限于校内的常规课间操、体育常规课、课外活动课、每年一届的校运动会等,而对于周末、假期的校外素质拓展及特长培训开展得则较少。

二、体育特色学校布局不够均衡,特色建设较难深入

北仑义务教育段共有小学20所,初中16所,其中已有15所小学具有体育特色,初中却只有4所,目前北仑区已具有体育特色的学校多集中在小学段,初中段寥寥无几。且4所省级体育特色学校均在小学段。由表7-1可知,目前北仑区义务教育段还有17所体育特色弱势学校(没有体育特色项目或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工作相对较弱),其中初中有12所,小学仅5所,可见北仑区初中段学校对体育特色建设的重视程度和实施力度远不及小学段学校。

表7-1 体育特色学校分布结构

img59

北仑区小学段体育特色学校已基本普及,但特色建设没有进一步的创新之处,基本停留在原处,建设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而初中段体育特色学校较少,特色建设积极性不高,建设广度需进一步加大。同时体育特色学校布局不够均衡,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区域整体推进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工作。从体育特色学校培养体育专项人才的角度来讲,特长生从小学步入初中后可能会失去继续深造的机会;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劳逸结合的角度来讲,由于初中段学生将面临升学压力,课业负担较重,更需要增加身体锻炼和课外活动的机会。因此协调好区域内小学段和初中段学校体育特色推进工作至关重要。

三、体育特色建设面临新挑战,体育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北仑区部分体育特色学校陷入了特色建设瓶颈期,而体育特色建设弱势学校则陷入了特色建设迷茫期。这些问题产生的关键是北仑区体育教师对体育特色建设内涵理解不够,特色建设工作中忽视了校园体育特色文化的建设,尤其是精神文化的建设。以上问题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专业的运动技能(有能力承担体育特色教学工作)以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不断深入研究校园体育特色文化建设及特色建设内涵),见图7-1、图7-2。

img60

图7-1 体育教师发表论文统计(n=125)

img61

图7-2 体育教师专项运动经历统计(n=125)

从图7-1关于北仑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在任教期间发表论文的统计情况来看,125名体育教师中有一半以上(50.4%)的教师没有发表过论文,发表过1~3篇的占35.2%,发表过4篇以上的只占14.4%,这样的研究成果显然不是非常乐观,对于校园体育特色文化的建设也是有欠缺的。从图7-2关于体育教师是否有专项运动经历的统计情况来看,有77.6%的体育教师表示没有,而只有22.4%的体育教师表示有,面对体育特色教学的重要任务,仅靠现有教师的运动技能水平是难以承担的,因而要加大这一方面的技能培养。

表7-2 北仑体育教师专项特长分布调查

img62

从表7-2对北仑区体育教师专项特长分布的调查情况来看,全区体育师资专项分布较全面,但特长(优质)师资的数量还不够,就目前教师的专项水平及教师数量来看,还不能满足全区整体性推进体育特色学校建设的需求,因而应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

四、体育师资培训缺乏针对性,培训效果不明显

从体育教师有关培训的调查情况来看(见表7-3),100%的体育教师参加过体育方面的培训,且培训的次数也相当乐观,有26.4%的教师参加过1~2次培训,有20%的教师参加过3次培训,有53.6%的教师参加过4次以上培训(见图7-3)。积极开展体育教师培训工作,意在提高体育教师综合素质,推进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从数据表面来讲,以上情况有利于北仑区推进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工作。但根据具体情况调查,部分体育教师盲目参加培训不但达不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反而不利于学校体育工作的和谐开展,甚至挫伤了部分体育教师的培训积极性。目前,北仑区教育局不定期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并要求教师必须参加,部分体育教师表示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够,形式太过传统单一、不够创新多元化,对区域整体推进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工作促进作用不够明显,可在形式、方法、内容等方面进行一些改进。

img63

图7-3 体育教师参加培训次数统计(n=125)

表7-3 北仑区体育教师参加培训情况调查表(n=125)

img64

五、体育教师对学校情感基本满意,大部分有较强归属感

归属感(commitment)是指由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对组织的一种依恋、承诺和忠诚,使某一个体对某一整体产生高度的信任和深深的眷恋,从而使该个体在潜意识里将自己融入到整体中去,将该整体利益作为自己行事的出发点和归结点。[1]教师的归属感不仅指的是教师对其所在学校的认同和关联程度,愿意承担作为学校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更重要的是教师对自己是学校中重要的一员、被他人接受、被他人认为有价值及与他人成为一个整体的一种情感。[2]已有研究表明,教师的归属感有助于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工作满意度以及综合素质,并产生对学校强烈的责任感,自觉充分地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最终为学校创造出巨大的价值,为学生健康成才谋取利益。因此我们间接地可以看出教师归属感对北仑区推进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工作至关重要。

img65

图7-4 体育教师对学校态度调查统计(n=125)

img66

图7-5 体育教师人际关系调查统计(n=125)

从体育教师对学校态度的调查情况来看(见图7-4、图7-5):A类(对学校产生了深刻的积极感情)占21.6%,B类(关心学校的发展,拥护学校各项决策)占40.8%,C类(具有一定的感情依恋)占10.4%,D类(对自身的组织成员身份,荣誉感等十分珍惜)占27.2%,E类(不关心学校发展,不带有任何情感)和F类(做好分内之事,其他与我无关)无人选择。从体育教师人际关系调查情况来看:自己与同事关系融洽的占84%,与同事关系一般的占14%,与同事关系不融洽的占2%。以上情况表明,北仑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对学校有强烈的情感,且同事关系融洽,这对于区域内的整体推进策略是十分有利的条件。从体育教师认为校领导对其工作表现评价的调查情况来看:88.8%的体育教师认为校领导对其工作表现评价基本做到了实事求是且客观公正,只有11.2%的认为校领导的评价不够全面有偏差。同时从体育教师的工作状态来看:51%的体育教师感觉工作紧张,压力较大;有40%的体育教师认为工作虽然累,但心情较愉悦,有成就感,体现了自身价值;有9%的体育教师认为自己工作努力,但总感觉得不到同事和领导的认可,较郁闷。

img67

图7-6 体育教师认为校领导对其工作表现评价的调查统计(n=125)

img68

图7-7 体育教师工作状态调查统计(n=125)

表7-4 北仑区体育教师自身在校相关境况满意度情况统计(n=125)

img69

表7-4显示,体育教师对自身在校相关境况满意度一般。无论是在关心体育教师身心健康、解决教师生活困难方面还是在建立奖励机制、帮助体育教师实现自身价值方面,学校所做的工作与教师的实际满意度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以上图表体现出北仑区体育教师对学校情感基本满意,大部分有较强归属感,部分体育教师对于学校的情感具有矛盾性与复杂性,教师自身被这样的情感所束缚,徘徊纠结于其中,因而会影响其对于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工作的积极性。

六、校际缺乏竞争和合作,资源共享有困难

竞争合作是区域推进体育特色学校建设的驱动力,有竞争才能驱动学校不断提高自身体育特色建设工作,使其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有合作才能促进区域学校的积极互动,充分达到资源共享。为此北仑区教研室要求各校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校际教学研讨活动来促进校际间的合作互动,体育教学研讨活动正逐步展开,调查各选项中只有“是否定期组织体育教师与校外同行(北仑区以内其他学校)进行交流学习”这个选项教师表示肯定的百分比大于否定的百分比,其他均为否定明显大于肯定(见表7-5)。

表7-5 北仑区校际合作竞争情况统计(n=32)    (单位:%)

img70

图7-8显示,表示经常交流学习的体育教师只占15.2%,定期交流学习的占26.4%,58.4%的教师表示交流学习的机会一般或很少。有不少教师表示,目前的教研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校际间的交流与学习,但并没有从根本意义上帮助到弱势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反而让他们看到了学校之间体育特色建设工作更多的差距,教师们认为造成这一差距的最大因素是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区域内相当一部分的教师对这样的举措并不是完全认同,他们希望通过校际间的合作互动从真正意义上来帮助各校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同样,我们还看出北仑区忽略了“竞争”“合作”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道理,光靠合作互动不足以推动区域整体进行体育特色学校建设,也难以解决资源共享的困难。

img71

图7-8 体育教师与其他学校同行进行交流学习情况的调查统计(n=125)

七、师生体育供需冲突,学生获取体育知识途径有待改善

新课标要求体育课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体育技术、技能,更要让学生获得身心的愉悦。小学阶段的教学,要根据小学生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情绪变化较大,而身心发育快的特点,多采用主题教学、情境教学形式,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中学段的教学,要根据中学生自主性和主动性逐渐增强、身心都处于发展变化高峰期等特点,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多采用启发式、合作式教学,充分开发学生智能,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目前北仑区体育教学工作大多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体育教师在课堂上仍以学生掌握技术与达标为重点,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一定范围内会影响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通过对体育教师在课堂上重点传授的体育知识与学生希望获得的体育知识的调查可见(见表7-6),从纵向比较来看,虽然对于技术技能知识教师传授与学生需求较其他知识而言比重较大,但横向比较而言,前者明显大于后者(即供大于求,70.38%>40.36%);而健康养身知识和娱乐健身知识则明显供小于求(6.83%<25.38%,6.49%<22.99%)。如何更科学地协调这之间的关系和调整教学内容,值得研究和探讨。

表7-6 北仑区师生体育供需对照(n=1509)    (单位:人,%)

img72

从图7-9可知,在学生获得体育知识或信息的主要途径上,选择通过电视和网络来获得的占绝大多数(39.03%的学生选择通过电视获得,25.91%的学生选择通过网络获得),如何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是体育教师要思索的问题。只有满足了学生的体育需求,才能才能更深入地推进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工作。

img73

图7-9 学生获得体育知识或信息的主要途径调查统计(n=1509)

八、家长、学校重智轻体观念依然存在,影响学生身心发展

家长是学生的监护人,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态度深刻影响着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尤其是教育方式和方法。目前北仑区家庭教育存在着不少现实问题:很多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意识仍占据着大多家长的思想;由于工作繁忙,与子女缺乏沟通与交流;对子女的期望过高,再加上自身缺乏耐性,因而对子女给予了错误的奖励和批评(金钱奖励和打骂批评);平时只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而限制其课外活动时间,这些不科学的做法都会对学生的身心带来不利的影响。学校是培养人才的社会组织,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为学子未来事业奠定良好品德及文化科学知识的第一基础阵地。目前北仑区各中小学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不少学校还在一味强调文化课学习,主课(语文、数学、英语)强占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尤其是初中段学校围绕升学考试,学生从早上7:20进校门,到下午5:00出校门,就一直待在教室里埋头苦读,升学的压力再加上身体缺乏锻炼,导致学生身体素质急剧下降。这些都是由于学校与家长的双重压力造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