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进一步掌握用人单位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在更深的层次上了解用人单位潜在的期望,以便有针对性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为经济转型升级服务,我们开展了用人需求状况的调查。课题组前后用了8个月时间,对浙江省的126家涉外企事业单位进行走访调查。调查涉及了浙江省10个地区的126个涉外行政企事业单位样本。

第二节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根据全面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的要求,我国新一轮产业的升级,经济的转型正在全面地展开。它以知识性、融合性、服务性、全球性和可持续性为导向,引导工业企业走出高资源消耗、高排放、低附加值的生产状态,加快产业创新,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着重鼓励发展高附加值、低资源消耗、低环境代价的高科技产业;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积极拓展研发设计、信息分析发布、品牌和网络运营、流通加工和配送、专业人才培训、金融服务、咨询服务等领域,尽快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积极扶持文化创意产业、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加大品牌的国际化经营与运作,推进品牌的国际化建设进程。这些举措的实施和落实,必将为新一轮经济的勃发注入持久的生机活力。不难看出,本轮次的经济转型升级,是一种从传统工业化道路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革命性转变。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每一次产业的升级,经济的转型,都需要人才的支撑和人才战略的调整。

目前,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浙江省“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指出,“人才资源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人才资源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领域的人才明显不足,外向型人才、高新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尤其缺乏”。根据浙江披露的材料,浙江企业“普遍缺乏熟悉法律、精通业务、懂管理、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成为涉外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和境外投资活动的重要制约因素”(16)。它呼唤着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培养规格等均要进行相应地调整。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

为进一步掌握用人单位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在更深的层次上了解用人单位潜在的期望,以便有针对性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为经济转型升级服务,我们开展了用人需求状况的调查。由于涉外企事业单位在拓展业务与国际交往中起到了桥头堡的作用,对人才类型、人才规格的需求有最前沿的感受且对后发单位具有指导意义,我们选择涉外企事业单位作为调查的样本进行了走访调查。

1.复合型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

课题组前后用了8个月时间,对浙江省的126家涉外企事业单位进行走访调查。本次调查确定了“涉外行政事业单位、涉外流通服务型企业、涉外生产型企业”等三大类涉外单位的样本框,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走访用人单位,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涉及了浙江省10个地区的126个涉外行政企事业单位样本。调查样本在浙江省涉外企事业单位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与代表性。其中:涉外行政事业单位27家、涉外流通服务性企业51家、涉外生产型企业48家。如图11.1所示。

img95

图11.1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使用同样的问卷填写指导语。问卷采用半开放式调查。共有五道题目:①被调查涉外单位性质的了解;②对涉外复合型应用人才专业复合的认可度调查;③对双语型复合人才的需求调查;④对涉外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方式的取向调查;⑤涉外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学时段设置模式的偏好调查。调查的数据统计,不管是多选题还是单选题均采用积点累计的办法,自由填空题按实录入。

(1)对专业复合的认可度

在“您认为下列哪些专业复合培养的人才适应我省的发展需要?”的选择中,“外语+经贸”的组合得到41.63%的涉外行政企事业单位认可,独占鳌头;其次是“外语+计算机”和“外语+旅游酒店管理”,各占19.14%和18.18%;说明用人单位对这三类专业复合人才的潜在需求较强。特别要指出的是,在“其他专业的复合”自由填空中,涉外用人单位还填写了:“外语+电子商务、外语+营销、外语+装潢设计”等,体现了一定的意愿。详见表11.1。

表11.1 用人单位对专业复合的认可度

img96

从以上数据还可以看出,除“外语+经贸”的专业复合大家一致认可外,其他的专业复合类型还是有差别的。涉外行政事业单位对“外语+旅游酒店管理、外语+行政管理”的专业复合认可度较好;涉外流通服务型企业对“外语+计算机、外语+旅游酒店管理”的专业复合兴趣较浓;涉外生产型企业对“外语+计算机、外语+行政管理“的专业复合比较偏好。这反映了各个样本所在行业领域的需求侧重点的不同,为我们选择专业组合,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提供参考。值得一提的是“外语+艺术设计”的复合,在涉外生产型企业的样本中占8.74%,体现了政府扶持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导向,在生产型企业中得到了回应和落实。

(2)对双语型复合人才的需求

双语型复合人才,是指掌握两种及以上外语的人才。调查显示,在语种搭配组合的选择上既体现了重点,也展示出异彩纷呈的状态。“英语+日语”的组合占37.29%,为第一;其次是“英语+德语”和“英语+法语”各占13.07%、12.59%;“英语”与“韩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的组合也各占一定的份额。这在相当的程度上反映了浙江省国际交往的开放度和经济的外向度的情况,也反映出双语型复合人才的需求状况。详见表11.2.

表11.2 用人单位对双语型人才的需求

img97

从三个样本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各个样本在所需语种组合的要求上还是有差异的。涉外行政事业单位的样本重点非常突出,日语、法语、西班牙语雄踞前三位;涉外流通服务型企业的样本日语和韩语占前两位,法语和德语并列第三;涉外生产型企业的样本列前三位的是:日语、德语、法语。反映出各自需求意愿的不同。但综观三个样本框,与英语的组合名列前7位的语种则是:日语、法语、德语、韩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这就从大体上说明了浙江省双语型复合人才需求的总体趋势和重点要求。

(3)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的取向

在回答“您认为高校培养涉外复合型应用人才可采用哪种方式?”时,“校内专业文凭+校外岗位实践”、“校内专业文凭+职业资格证书”、“国内专业学习+国外岗位实习”、“国内专业学习+国外专业拓展”等四种培养方式得到青睐,分别占30.96%、26.53%、20.64%和14%。这充分表明,涉外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除了专业复合的要求外,还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调查显示:“行政事业单位”取向于“国内专业学习+国外岗位实习”和“校内专业文凭+职业资格证书”培养方式,说明该领域既需要专长、能力,也需要有开阔的视野,尤其需要具有国际化眼光的人才;“流通服务型企业”则更倾向于专业学习与实践结合的培养方式,有专长、有技能、有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更符合他们的要求。“生产型企业”对“校内专业文凭+校外岗位实践”、“校内专业文凭+职业资格证书”、“国内专业学习+国外岗位实习”、“国内专业学习+国外专业拓展”等四种培养方式较认同,认可度分别为27.80%、25.25%、21.68%和18.20%,清晰地表达了他们对实践能力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期盼。调查充分说明,涉外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要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路子,尤其要重视国外岗位实践的锻炼。详见表11.3。

表11.3 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方式的取向

img98

(4)复合型人才培养“学时段”设置的偏好

学习时段的组合,直接关系到课程、实习的安排,决定着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我们提出了五种方案供选择。“2+2分段教学模式”即前2年不分专业,完成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后2年分专业完成复合的专业课程;“1+3模式”即先实行1年的通识教育,再实行专业教学;“3+1模式”指前三年在学校学习,后1年到岗实习;“2.5+1.5模式”指前两年半进行一个专业的学习,后一年半进行另一专业的学习;“2+2模式”是前两年在A学校学习,后两年在B学校学习。调查显示,“3+1模式”、“1+3模式”和“2+2分段教学模式”较为认同;“2+2模式”也有一定的认可度。具体地说,“行政事业单位”较多赞同“1+3模式”和“2+2模式”,各占41.70%和20.80%;“流通服务型企业”比较赞同“3+1模式”和“1+3模式”,分别占44.00%和20.70%;“生产型企业”较多赞同“3+1模式”、“2+2分段教学模式”和“1+3模式”,各占38.66%、27.27%、20.48%。调查的结果比较充分地表达了不同领域的人们对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详见表11.4。

表11.4 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学习时段设置”的偏好

img99

调查所提供的情况,进一步深入地说明了浙江省今后一个阶段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状况。

2.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特征

分析涉外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策略,会有助于把握人才需求的特征。涉外企业转型升级的思路、目标、方法、路径会根据自身的特点有所不同,有的着眼于设备和人才的引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的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赢得国际竞争优势;有的大胆收购和兼并国外品牌,积极培育自主品牌,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但其策略思想始终围绕着两个基本点:一是立足于经济的全球化。不管是提升产业技术水平,还是建立国际营销网络,抑或是发展跨国公司,其思维的基点是全球化,其比较的视点是国际化水平。意在通过企业自身的全球化化战略,促进企业在国际商务环境中快速成长。二是着眼于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实施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目的是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更加深入地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不断提高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分析其内涵,它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应该具有以下特征:一有国际化的眼光,能适应国际化商务环境;二既有专业特长又有实践能力;三个性化且具有竞争意识。

根据涉外企业发展变化的要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有的放矢进行培养,才能提供数量足够、规格相当的人才支撑,为涉外企业转型升级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

3.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上升,是和浙江的省情密切相关的。浙江省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浙江通过实施外贸经营主体、出口市场、出口商品和贸易方式的多元化,已初步形成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共同开拓国际市场的格局。有效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积极融入国际经济循环,正成为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要实现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必须大力开发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具有国际化眼光的各类人才资源,迎接新的挑战。从全省范围来看,由于产业的带动,国际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杭州的西湖国际博览会、国际休闲博览会、国际动漫节,宁波的国际服装博览会,义乌的小商品国际博览会,永康的小五金国际博览会,温州的皮鞋、打火机,绍兴柯桥的轻纺产品,台州的缝纫机,萧山的汽配件等,都促进世界更加了解浙江,浙江更开放地走向世界。由于浙江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经济人文环境,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和外资不断涌入。国际化的交流、交融正在迅猛发展。另一方面,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来看,国际范围内的人力资源、物资资源、资本和信息的流动不断加快,国际贸易的增长快于世界产出的增长,跨国公司之间的合作和竞争将不断加强。这些都给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国际化观念、现代意识,还要具备竞争观念、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即培养适应全球化的、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不仅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数量足够的人才,而且要使人才的规格、能力与不断深化的产业升级和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相协调。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地转变观念、适时地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力求更好更快地服务于经济的发展。

从全国范围来说,浙江省的情况只是一个案例。但由于浙江省开放度从纵向到横向都较高,具有代表性。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分工的不断拓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必将越来越高,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必将越来越旺。

(1)要着眼于培养“具有国际化眼光,能适应国际化商务环境”的涉外复合型人才。这是涉外企业转型升级、融入国际经济循环,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目标。国际化是时代的潮流,随着跨国界商务活动的进一步整合,全球商务界越来越走向一体化,全球同步的大市场已经形成。资本的流动,管理手段的借鉴,服务方式的交融,生产技术工艺的更新,各种信息的甄别等都要以“全球的眼光”进行审视,“必须对更大范围的外部现实拥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清晰的认识”(17)。日本和美国都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日本大学要求学生“懂技术、通外语、会经营管理,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通晓国际贸易、金融、法律知识,能够适应国外工作和生活环境”(18)。美国高等教育特别强调培养“有国际化眼光的人”,认为“大学有责任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帮助学生为将来的生活做好充分准备,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19)。我们必须主动地站在国际化的新起点上,着眼于经济转型升级人才需求的目标,着力培养既熟悉国情,又有较高的外语水平,丰富的专业知识,懂得多边国际规则和国际经济法律,能够突破文化差异障碍,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及处理相关国际业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具有国际化眼光,能适应国际化商务环境”的涉外复合型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全球化素养”和“适应多元文化的素养”。培育“全球化的素养”,除了开设“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商业”、“国际关系”以及相关国家与地区的历史、社会、文化等基础课程以外,更要重视以主题为中心的综合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意识地围绕一个中心主题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性进行整合,尤其是当今现实世界发生的热点问题,切实解决涉外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中课程多、时间紧、起点低、内容陈旧的矛盾。学校要争取尽可能多的国际合作项目,支持学生到国外进行专业拓展、实习考察、岗位实践等。同时,采用与涉外企业联合办学、合作办班、定向培养等方式,让学生尽早熟悉商务环境。要努力创造国际化的校园环境。招收更多的外国学生,使学生在校就能较多地接触不同国家的文化;举办更多的有关国际议题的论坛和讲座;开展更多的国际项目活动,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积极参加海外在线课程和在线研讨会;建设更多的以文化为中心的住宿单元或主题宿舍等,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国际化的氛围,并能按照全球的视角看问题,按不同的思维方式想问题,按合作和竞争的价值取向处理问题,从而养成自觉站在全球的高度来思考问题并做出决定的习惯。

在全球化的商务环境里,充盈着迥异的思想、文化和兴趣,必须学会和睦相处。消除偏见、尊重理解、宽容双赢是适应多元文化,实现成功交流的基本要求。形成“适应多元文化的素养”,也要通过课程知识的内化、实践的体验和环境氛围的熏陶。通过实践的体验和环境氛围的熏陶让学生领略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无穷的魅力,从而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从“养成”的角度来看,“实践的体验”是形成“适应多元文化的素养”的重要环节。频繁的接触,细致的观察,过程的体验,进而上升为内心的感悟,理性的认识。所以学校要创造各种条件,营造各种氛围——学习中的、生活中的、活动中的,一对一的、小组的、团体的,校内的、校外的,国内的、国外的,课余的、假期的,现实的、虚拟的等等,全方位、立体式的让学生得到反复的实践与体验,以能从容应对多元文化的国际化商务环境,培养出真正具有“全球化素养”和“适应多元文化素养”的“国际化眼光”的涉外复合型人才。

(2)要立足于培养“既有专业特长又有实践能力”的涉外复合型人才。这是涉外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过程中对人才规格提出的新要求。这从“培养方式”和“教学模式”的调查中,体现得最为充分,说明用人单位特别看重既有专业特长又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这就给我们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方面,国内外有不少经验可供借鉴。①德国“3+1”人才培养模式。它的基本构架是:本科理论教学3年,实践体验教学1年。②“311”模式。学生三年在校学习理论,一年到企业进行实践,再用一年作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与企业实际密切结合。③“IBL”模式。四年制的本科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学习,第三年到工作岗位(教学实习单位)工作一年,第四年返回学校再学习一年。④“双导师制”模式。国内近几年流行模式。学校指定专业及科研的导师,负责学生专业文化知识、科研能力的专向培养;用人单位(或实践基地)指定专业技能的导师,负责学生专业技能素质的提升与拓展。双方导师密切合作,制订好培养方案,找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结合点,并安排好知识模块和技能模块的适时契合,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上述诸模式都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思路。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人的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养成和思想的升华必须要通过不断的认识、实践和反思才能巩固提高。涉外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路子尽管困难很多,但显得非常必要。政策法律、思维方式、文化背景、风俗习惯、行为举止、价值观念等在国际商务环境里都有较大差异,需要不断地认识、实践、反思。因而,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要创设“涉外的仿真环境”,以问题教学和情景教学为龙头,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理性结合”;在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和实施中要着眼于“涉外实时商务活动”,以实习、实做、顶岗为核心,使学生在“身处其位”中得到锻炼、得到体验、得到升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实时结合”。如果说“理性结合”是让学生在仿真状态下使书本知识与虚拟现实(或案例)得以对接,实现了认识和实践的初次碰撞,那么“实时结合”就是对“理性结合”成果的现场对接与实时磨合,综合锻炼学生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认识和实践的再次飞跃。“有专业特长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实实在在的落实。

同时,在教学时段的安排上也要充分考虑其特殊性,作出相应的调整。在教学时段上尽可能选择“3+0.5+0.5模式”或“2.5+1+0.5模式”,以便有一段较长的时间安排到国外专业拓展、国外岗位实习和磨炼;在学年时间的安排上可考虑实施长短学期制,如17周+3周或16周+4周,保证每一个长学期后有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安排教学实践。确保实践教学体系的连贯完整,推进技术性实践和反思性实践的有序进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3)要着力于培养“个性化且具有竞争意识的”涉外复合型人才。这是高校应对转型升级后涉外企业人才需求的现实选择。实施个性化教育可从课程组合入手,可从改革教学方法入手,也可以从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入手。①指定选修课程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由选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发展需求选择感兴趣的课程,使自己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②探究课程(The Modes-of-Inquiy Approach)模式。该模式突出了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在教师的参与下与学生一起商定课程组合和实施方案,并运用于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探究知识的方法和规律。所有课程都是“量身定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③“TS”模式。是英文Tutorial System的缩写。是指组织学科带头人和大批教学、科研的骨干教师,在本科期间或高年级本科生中定点定人进行因材施教的制度,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分析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竞争及工作的综合能力。④订单式模式。是高等教育适应市场需求和改革趋势而创立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按需培养、企业录用”,校企合作共同制订培养方案。类似的还有委托培养、联合培养、协议培养等。个性化人才的培养,可以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也可以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集中一段时间实现定向培养。

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培养竞争意识已成为“实然”要求。购并兼并、合伙经营、合同转包等已是司空见惯,形势瞬息万变、变革快若闪电,“意想不到的新竞争可能会来自任何地方”,“你要对付的难题非常接近混沌理论中的假想蝴蝶——大洋洲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的力量最终会产生艾奥瓦州的惊涛骇浪。”(20)竞争意识的培养可以情景教学和实践体验为主,尤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AB角”顶岗实习为佳。在师生的合作、生生的互动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案例分析、顶岗实习中,体验商海风云诡谲、竞争惊心动魄、较量充满智慧、合作晴空万里的感受;在各个案例和各种现实发生的商情比较中,反思决胜商海的各种要素和各种方式巧妙结合的运作之道。通过分析、体验、反思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

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还要充分发挥用人单位的作用。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高校要主动邀请各行业中有代表性的用人单位进行座谈研讨,听取意见,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订单式”培养、“产教结合”、“工学交替”等为抓手,真正实现“教用结合”,产学研合作。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合作单位的专业力量,情景、设备等,直接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在教学实习、就业实践的环节上,更要发挥用人单位在商海第一线的优势,采用传、帮、带的方式,让学生提前进入相应岗位锻炼。实习的过程是毕业生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过程,也是熟悉企业文化,了解产品特性,熟练生产流程,掌握生产工艺的过程,更是毕业生接触现实,融入社会,领悟人生,锤炼自我的难得机会。同样,也是用人单位考察、发现、选择甚至培养适用人才的过程。校企合作,利用一切有利的条件,帮助学生提高竞争能力。

如果从近期要解决涉外复合型应用人才紧缺的难题,高校和企业须紧密合作,采用订单式的方式,以小班化的培训培养,定向式的专业拓展和顶岗实习为主,把学生逼进国际商务环境里锻炼成长;从长期来看,高校必须遵循人才培养的规律,调整人才培养的方案,切实履行起自身的职能,承担好社会的责任,更好地为推动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