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办高职院校必须坚持以育人为中心

民办高职院校必须坚持以育人为中心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职院校必须坚持以育人为中心,这是由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所决定的。民办高职院校只有坚持以育人为中心,形成全员育人格局,才能使学校的各项工作蒸蒸日上。长期以来,许多高职院校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都是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或者强调“确立教学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2006年9月15日,李长春同志在吉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必须“以育人为中心”。

三、民办高职院校必须坚持以育人为中心

高职院校必须坚持以育人为中心,这是由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所决定的。有人认为,高职院校必须以“教学为中心”。这是片面的、不符合逻辑的观点,也不切合高职教育实际。民办高职院校只有坚持以育人为中心,形成全员育人格局,才能使学校的各项工作蒸蒸日上。

“坚持教学工作在全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是目前高职院校比较普遍的提法。窃以为这种“教学中心论”,不符合高等教育法规定的精神,与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和办学目的及具体的实践相背离。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出发,民办高职院校必须坚持以育人为中心,在此前提下精心构筑全员育人格局。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追求卓越,才能取得更大发展。坚持以育人为中心,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所决定的,也是教育实践的必然选择。

(一)坚持以育人为中心是民办高职院校根本任务所决定的

以什么为中心的问题,直接影响并决定着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思路,以及学校制订政策的导向性和办学资源如何配置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长期以来,许多高职院校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都是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或者强调“确立教学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这种“教学中心论”,其依据是教育部2004年制订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有关条文。《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等级标准》第一个一级指标第三个观测点“教学中心地位”规定,如果高职院校“重视教学工作,基本能正确处理教学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基本落实”,其考核为合格;如果能做到“突出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各项政策规定向教学、教师倾斜力度大”,则考核为优秀。该观测点在整个考核体系中权重系数为0.3。就是这个0.3的权重系数,传递了一种错误信息:即高职院校要以教学为中心。这样就将手段和目的混淆在一起,造成了部分高职院校在办学思路上的混乱。目前,在高职院校以什么为中心的问题上,应该有比较统一的认识,是到正本清源的时候了。

教育的本义就是为了育人,即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育人。人们通常说“教书育人”,其实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根本。在这方面,古今中外的学者都有精辟的论述。宋代大哲学家张载说“学所以为人”,法国的教育家卢梭则强调“人是靠教育而成的”。他们的论断都说明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马克思主义教育论也认为,教育是为了使一个自然人成为一个“完全的人”。也就是说,人一生下来,只是一个自然人,只有通过完整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才能使他(她)们成为一个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

我国的有关法律和政策,对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规定得比较明确。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下简称《高教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十一条规定得更加明确:“高等学校应当……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2005年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2006年9月15日,李长春同志在吉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必须“以育人为中心”。他指出:“落实教书育人、育人为本的要求,首先就要切切实实地把育人为本摆在高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位置。我们办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学校,培养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育人为本的核心含义,是党和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办学宗旨。高等学校要以对党的事业、国家前途、民族命运高度负责的精神,始终不渝地把育人为本摆在学校全部工作的中心位置,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把育人为本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

(二)坚持以育人为中心是民办高职院校教育实践的必然选择

《高教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但在具体教育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有人把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个职能中的前两个拿出来作为高职院校的中心。窃以为这是一种认识上的偏颇。不能认为教学、科研对学校重要,就强调其为中心。社会服务也是高校的一个职能,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服务会越来越重要,也会像教学、科研一样,成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到时也许还会有人提“社会服务中心论”。因此,弄清高职院校到底应以什么为中心,意义十分重大。

从具体的教育实践来看,教学只不过是育人的一个主要手段,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在目前高职院校的招生和就业都面向市场的情况下,教学工作只不过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已。从具体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的工作分为“招生就业、学生管理、教学改革、行政后勤”四大环节。这四大环节就像四个轮子,都必须围绕“育人”这个中心转动,并做到协调发展。其中,“招生就业”是源头性工作和关键性“入口”与“出口”,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学生管理”同样重要,它不仅是校园稳定的根本所在,也是教学得以正常开展、教学质量得以不断提高的前提和保证。如果一个学校管不住学生,那一切就都无从谈起。行政后勤的管理和服务同样重要,在后勤服务上稍有差池就可能成为校园不稳定的导火索。因而,不能把教学这样一个育人的具体环节和手段,当作学校的中心工作。从哲学角度看,只有把目的当作中心,使所有工作都围绕目的来开展,才能理清思路,纲举目张,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只有围绕育人这个中心,学校的各项工作才能避免“五官争位”,才能协调一致,才能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及环境育人”的功能发挥到最大限度,真正把教育质量抓上去,使学校越办越好。

同时,教学工作也存在一个教什么、怎么教及为什么教的问题。这一切都是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而展开的。一是教什么。就是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确定教学内容。除教给学生本专业所需的重点知识和核心技能外,还要突出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教育。育人为中心,包括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如文化素质、专业才能、职业道德、公民素养等。当然,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学生就业并由此促进社会与学生自身的发展是重点。因此,育才——培养学生专业才能是课程设计的重点。但毕业生也是社会成员,职业道德与人所应有的素质必须得到保证,育人是学生全面发展又是课程设计的根本。教育部启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把实施素质教育列为一项世纪工程。素质教育的实施就是教育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二是怎么教。这是一个教学改革的问题。要改变旧的课程教学理念,要掌握并应用“泰勒新课程论”,切实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设置课程,制订和实施课程计划。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新方法和新模式。要探索校企结合、校社结合的培养模式,让企业参与教学和教改,让学生提前进入岗位,边干边学。积极探索特长生培养模式,推行“骨干教师培养特长生,特长生带动一班学生”的“师父带徒型”的技能学习和培养方法。三是为什么教。这是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问题。教师的根本职责是育人。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就是要引领学生担负天下责任,传承高尚品德。授业,就是传授知识,研修学业。解惑,既解传道之惑,也解授业之惑。传道授业解惑都是教育人,传道为先。因此,教学工作始终要围绕育人这个中心展开,育人是教师职业的本质,是教师职业的最高追求,也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

(三)坚持以育人为中心是民办高职院校稳步发展的体制性保障

民办高职院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育人这个中心,精心构筑全员参与的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机制。从院长到每一个教职员工,都应树立“人人是教育工作者、处处是教育工作阵地、事事是教育工作内容”的新育人观。切实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及环境育人。在具体实践上,要做到以育人为中心,“招生就业、学生管理、教学改革、后勤保障”四轮驱动,协调发展,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及环境育人”贯彻落实到每个工作环节上。

1.招生就业

在招生工作方面,必须坚持诚信招生,坚持“不搞虚假宣传,不诋毁别人,不乱承诺”的“三不原则”。招生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过程。在就业服务方面,要求学生学有所长,正确定位,不好高骛远。采取“2+1”模式,让学生提早实习,了解社会,熟悉企业,掌握技能,是就业前的“热身”。采取个人自主择业与学院推介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就业,提高就业率,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所需的有用之才。

2.学生管理

在学生管理方面,坚持严格管理,狠抓行为规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建立由领导、学生管理人员、课任教师、行政人员以及学生干部组成的轮流值日制度。领导必须亲自挂帅,全体教师、行政人员共同参与,院、系两级学生干部协同管理。确保学院每天从晨跑到就寝,从寝室、课堂到食堂,整个校园均有相关人员值日,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不文明现象、违纪情况等进行督查,真正形成全员、全程育人氛围。进一步总结“两课”教学改革经验,积极发挥“两课”主渠道作用;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坚持专兼职结合的原则,建设一支适应新时期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针对目前高校思政教育内容空泛,效果不好的现象,开展形式多样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自由与纪律教育、艰苦奋斗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从学生心理特点、思想道德特征出发,采取从最亲的人、最小的事着手,由近及远、由低到高的思想教育工作思路,把重点放在激发学生内在情感,强化学生道德观念上,以期收到良好效果。推行德育百分制考核,全面推进“新三进”工作。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学生管理水平。完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抓好思政主题网站建设。进一步完善思政工作进公寓体制,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和安全的教育管理,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建立一个覆盖全校、辐射社会、延伸课外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立体化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系统。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提高素质,从而真正成为企业需要,社会欢迎的人才。

3.教学改革

在教学管理方面,狠抓教学规范化管理,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采取硬性措施和鼓励措施,抓好精品课的建设;抓好教学改革,引导和鼓励教师进行教改。逐步克服教学内容学过的用不上,用上的没学过的弊端。将课程分为一般课程和核心课程,突出对核心课程的教学。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将能力分为一般动手能力和核心动手能力,突出对核心动手能力的培养。积极进行教材改革,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对教材按照岗位需要进行必要整合,使教材贴近生产和企业实际,适应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在资源不够充足的情况下,首先保证教学的需要;制订公平、公正、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要求广大教师必须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和管理学生能力。

4.后勤保障

在行政后勤服务方面,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克服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后勤管理压力大等困难,采取有力措施,从学生的吃、住、行关心起,从每一个细节上做好工作,一是让各食堂之间展开充分的竞争,让学生进行满意度投票,满意率低于80%的经营者淘汰出局。二是米、面、油等大宗食品集中采购,以量换价格,让利学生。三是让学生参与管理,形成后勤专门管理人员、卫生监督人员、学生代表组成的管理队伍,加强对食堂、超市、后勤服务的监督管理。形成富有特色的管理和育人模式,师生满意度提高,促进了学院的和谐稳定,得到领导和媒体的充分肯定。

总之,民办高职院校必须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学校的各类人员都要提高对本职工作的认识,教师要树立教书育人的思想,管理干部人员要树立管理育人的思想,后勤人员要树立服务育人的思想,从育人这个高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及环境育人的全方位育人功能,培养出深受社会欢迎的政治品行良好、技能素质过硬、工作作风踏实的高技能人才,为社会和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