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多媒体教学误区的一些思考

关于多媒体教学误区的一些思考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在多媒体教学的普遍使用中,也出现一些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这样的结果便使得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为以“电脑”中心,有悖于教学规律,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对媒体的认知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基本要件

关于多媒体教学误区的一些思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蒋 屏

摘 要:多媒体教学现在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确实发挥了过去传统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然而,在使用中却存在着一些误区。本文主要通过对多媒体教学内涵的理解,分析了在教学实践运用中产生误区的原因,并针对这些误区,提出多媒体教学应具有教学的必要性,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内容要适量,运用多媒体要适应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多媒体 课堂教学

一、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其信息量大、承载的内容丰富、新颖和生动,深受学生的欢迎,因此,在各级学校的课堂教学中体现了不可替代的优点。然而,在多媒体教学的普遍使用中,也出现一些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忽略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和思考。但是,有些教师通过使用过长的、密集的电子课件代替常规教学,从而使教师变成了计算机的操作者。很多教学课件实际上是用一页页幻灯片式的屏幕放映代替原来教师应该在黑板上的板书,屏幕上没有用于交互的按钮,从第一页开始一路放映到最后一页,中间没有任何页面的跳转和交互,大多数课件还缺少一个能启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思维共鸣的场景呈现和能触发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构建的解析性的演示动画,而这二者恰恰是一个好的课件应该具有的核心和灵魂。缺少了这两个核心的教学课件在教学中根本发挥不了多媒体技术的优势,那么也就很难实现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很难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手段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感悟的认知飞跃。这样的课件有几个明显的弊端: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了禁锢。

2.长时间、大容量课件的制作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3.实践证明长时间、大容量课件的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学生在长时间观看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和心理疲劳,使得学生的注意力难以保持,甚至产生厌倦心理。

因此,在满足教学需要的前提下,课件制作宜小、精、短、简。

(二)教学课件等于教学备课

笔者作为本科教学督导,旁听了不少教师的课,发现有一些教师把制作教学课件等同于教学备课,其实这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笔者认为,备课需要教师将所讲授的内容进行整理、消化,将其重点、难点找出,并进行设计如何将其化解,使学生在教学中容易接受。而制作课件应该是在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一方面是需要学生明确的内容,另一方面是提出重点或难点的一个表面层面,而教师讲解是在课件上不能完全反映出来的,其内在的东西是需要通过备课来进行的,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通过备课,在课件中体现备课的思想,充分利用多媒体功能,进行一些复杂的、多维体的图像或互动教学,例如数学中的立体几何和许多曲线的变化,则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功能起到直观了解的作用。又如,在医学上的“颅脑手术技术”,就可以通过多媒体,使学生不仅可以从多层面或旋转方式观察颅脑各层结构及其解剖关系,而且还可以拿起模拟手术刀进行颅脑手术模拟训练,这就突破了传统的教学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既进行了卓有成效地训练,强化了实践,同时又开发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能力。

(三)大多数教师对多媒体课件作用和地位的认识不足

现在迫于形势的要求,使得教师对教学课件在教学实践中的地位并不明确,认为只要有了课件就可以进行多媒体教学了,好像课件是万能的。教师将课件按事先设定的顺序放映,并照着投影片读,这样上课便是“流水课”,教师总要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电脑的既定流程上来,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是在教师规定下的思路上进行思维,没有一个自发探索、自我感悟的过程。这样的结果便使得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为以“电脑”中心,有悖于教学规律,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二、多媒体教学的内涵

媒体(media)即媒介,是承载、传递信息和知识的中介物。多媒体(Mullimedia)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将文字、数据、图形、影像、音频、视频等不同的媒体合而为一,再与通讯技术结合,使之形成统一的综合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一种多样化的可交互的操作环境。多媒体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它具备了以下特点。

1.融合性

多媒体是相对单媒体而言的,但多媒体并不是多个单媒体的简单叠加,而是将各种不同媒体所记载和表达的符号信息融为一体,并可自如地分解、组合,它是通过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来实现的。

2.非线性化、无结构性

由于多媒体是在超文本超媒体软件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它是一种符合人的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联系的非线性化的信息系统。它具备一种任意想象的存储扩充器的特征,更符合人的思维特点。这种信息系统的结构组合是自由的、可变的。

多媒体教学是将多媒体技术融入教学中,使视听教育与各种教学媒体组合运用。教学媒体是指运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教材、教具,并以增进教学为目的,也就是说有效地利用视听媒体和方法,以达到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最佳效果。教学媒体对一般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的影响较大,其功能不仅仅能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也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使学生获得整体的学习,以及作为提示、综合、复习的工具外,由于经由视、听、触觉等感官的同时参与,提升学生与现实生活的直接联系。例如笔者在讲授《公司理财》时,可以利用互联网,进入上海证券交易所,了解实时行情;在讲授《国际财务管理》的外汇报价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入伦敦外汇市场,了解外汇报价情况,这样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加结合实际,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会提高。此外,配合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活动,事先往往要经过周密的策划,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当今教育课程的内容,随时代的变化,已不断增加了新的知识,加上国际资讯交换频繁,使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不止是量的增加,更希望有质的提升。若教学仍采用传统教学法则很难达到既定目标,所以知识的传播也应随着时代进步而予以改变,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是时代的需要和现实的选择。

三、多媒体教学的思考

教学媒体不仅仅是教学辅助工具,而且是教材内容的一环。正如媒体理论家麦克鲁汉(M.McLuhan,1964)提出媒体是资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媒体是人的延伸”,这一观点揭示了教学媒体本身是教材的一部分,是教学过程必备的条件,学习过程不但要根据认知结构,也要配合媒体结构。一个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应该是师生互动,教学内容适合学生认知结构,以及学生具备了学习动机,且融入适当的媒体的学习情境。因此,教师对媒体的认知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基本要件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纵然有再好的媒体设施也是徒然,因此教师对教学媒体领悟是关键。

(一)多媒体教学应具有教学的必要性

笔者认为有必要纠正认为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多媒体计算机,才算得上是现代化的教学法的错误观念。如果生搬硬套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把本无必要的课堂教学也非用不可,结果一定是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如在多媒体教学中存在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即教师把所要讲的课堂内容的提纲展现在大屏幕上,然后坐在话筒前开始上课,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这种“在会议上作报告”的形式,这种形式的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如何,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使之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二)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内容要适量

运用多媒体呈现信息量的速度快,教师容易不自觉地加快课堂教学速度,忽视与学生思维节奏的合拍。如果学生在这种快速的教学中思维跟不上教师的讲解,或信息呈现的速度无法完整地做笔记,则会影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如果传输知识的时间短于学生对其感知的时间,则是节奏过快,会造成学生感知的不充分,理解就不深刻,不透彻,从而对教材内容产生的疑问不断增加,最终失去学习的兴趣。反之,如果节奏过慢会造成学生的情绪涣散,由于求知欲不能得到满足,同样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呈现的容量大,这就容易加大课堂讲解的内容,多媒体成了代替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机器,变“人灌”为“机灌”,甚至“人机共灌”,把学生当做接受信息的容器。所以运用多媒体教学一定要做到内容适量,使学生有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的余地。

每一种媒体都有自身的长处,对某种特定的教学和学习有效,不存在一种处处适用的全能媒体。同样,每种媒体又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不利于某些教学和学习。只有在某些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一种媒体会比另一种媒体更有效。因此,多媒体既不是一种全能的媒体,也不可能代替传统媒体。

(三)运用多媒体要适应教学改革

现代教育的思想、理论、观点,都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变化,在教育改革上提出的更高要求。所以教育家们提出要促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强化个体实践为中心,以信息交流为中心,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知识教育为智能教育。这一类的观点以往很难在教学中得以实现,而先进的技术则可以促进先进思想的实现。有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许多新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便可以应运而生。所以,教育家对教育改革提出的更高要求,是进行多媒体教学应用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途径和重点,也是进行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口,我们应据此来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特性。

(四)发挥多媒体智能交互的特性,强化素质教育和技能、智能训练

交互性是多媒体技术独一无二的最具特色和优势的根本特性。交互性也是多媒体技术其他特性的核心,它使多媒体技术其他特性的优势更突出,功能更强大。一个多媒体教材的应用价值,是否能被其他媒体所替代,是否是高层次高水平、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教材,也取决于它是否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功能。智能化教材是前所未有、面向未来的新型教材,也是多媒体发展的方向。

运用发挥多媒体人机交互性强的特性,对于在教学改革中进行学生的素质教育、技能训练,乃至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它的优越性实用性体现在实验课、操作技能训练、教学实习等许多方面,在教学中大有用武之地,便于找到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创新点。特别在实验技能课教学实践中,一些微观、抽象、机理复杂,难以重复,实验难度高,成本大,个例罕见,难以实地、实景、实体操作训练和无法示教的教学内容,可以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来进行全新的教学。

多媒体人机交互性强的特性在进行“发现式教学法”方面也很有意义。发现式教学法是一种现代启发式教学法,是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特点设定问题,让学习者带着疑问学习、探索,并且设置情景,提出假设,提示各种可能,将解决问题的各种思考过程装入教学程序中,引导学生寻求解决的思路和方法。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根据计算机的提示,一步步求解问题,并发现和掌握规律。发现式教学法的目的,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钻研求知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这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和以培养能力为目的两种教学的不同。可以将学习知识与增强能力有机地统一起来,将信息交流与开发智能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样更符合现代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可为素质型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

其实,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计算机辅助教学,那么作为其核心组成要素之一的课件其地位只能定位于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手段而已,起到的还是辅助作用;而且课件是多媒体教学中的一个组成要素,并不是全部,多媒体教学中不能出现课件一统天下的局面。既然是多媒体教学,就不应该排除在使用课件的同时还要使用一些传统的教学媒介,如黑板、粉笔等。板书是计算机所不能完全替代的,它给予学生的是一个渐进学习、思考的过程,而思考则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参考文献

[1]Brown,J.W.,Lewis,R.B.,and Harcleroad,F.F.,(1977),An Introduction Technoloqy,media and Method(5.).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

[2]Clark,R.E.(1983).Reconsidering research on learning from media.Review of Education Research,53(4)445-459.

[3]McLuhan,M.(1964)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New York:New American Library.

[4]Meskill,C.(2002)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Real time:Media,Technologie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Houston,TX:Athelstan.

[5]沈逸.多媒体教学应用与CAI的比较研究多媒体教学应用与CAI的比较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1999(5).

[6]张莉.多媒体教学不是赶潮流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与存在问题及对策[OL].中国计算机报—赛迪网,2003.04.04 09.

[7]朱伟伟.高校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分析研究[J].时代经贸,2012(5).

[8]郭天惠.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2(7).

[9]徐欣.对多媒体教学认识与看法[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