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文化之光大在于精神原创

大学文化之光大在于精神原创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精神之原创是大学文化、乃至于整个民族社会文化之发展与光大的不竭源泉;原创是大学精神的核心,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内驱力,是大学追求卓越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精神原创不仅体现出一所大学乃至于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先进性,更是体现出一所大学乃至于一个民族的生存力与世界竞争力。

二、大学文化之光大在于精神原创

教育创新取决于观念创新,而观念创新的实质就是精神原创。精神之原创是大学文化、乃至于整个民族社会文化之发展与光大的不竭源泉;原创是大学精神的核心,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内驱力,是大学追求卓越的核心竞争力。

1.大学精神的历史延续性、持续再生性和时代原创性

大学精神之所以具有先进意义、普世意义和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具有的历史延续性、持续再生性和时代原创性。

大学作为高级人才和高深知识的荟萃之地,具有不同于任何其他社会机构的特殊的文化生产与创新“势能”:学者知识丰富,视野开阔,思维敏捷,创新活跃;学术深入,学科融汇,专业复合;学校文化厚重,信息灵通,交流频繁。三重因素整合,使学校往往最能得社会风气、灵气之先,从而也使其在生产与创造新的时代文化精神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

(1)精神原创是文化转型、科学革命与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第一,众所周知,作为当年英国人思想支柱的清教伦理精神,曾经极大地促进了英国的社会文化政治变革及其科学革命与产业革命:宪政改革诞生了先进的社会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制度;而蒸汽机、纺织机、机床、火车和电机的发明与发展,则带来了人类有史以来的机器大生产和工业文明。发明力学的牛顿是清教徒,发明蒸汽机的纽可门和瓦特是清教徒,英国皇家学会创建初期的68个会员中有49个是清教徒,法拉第、斯蒂芬森等也都是以清教精神去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的。因此,一位前苏联科学家曾经指出,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喊着清教口号进行的。美国通过科技大革命与社会大发展快速超越欧洲国家,也是与一批怀有虔诚清教精神的欧洲移民的艰苦奋斗分不开的。

第二,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虽然有了重大进步,但总体现状不能令人满意:我们缺少世界级的大科学家和大发明家,缺少有突破性的理论建树和重大元创性成果,无论在理、化、生等诸多传统自然学科和当代一些前沿学科领域,还是传统与现代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我们还基本处于跟踪者甚至旁观者的地位,由中国人来引导世界研究潮流的学科很少。

科学原创往往使一个国家发生重大科技革命、经济革命和社会革命,而文化精神原创,不仅使科学创新具有无穷无尽的内在发动力和支撑力,更使大学进步与社会发展具有不竭的驱动力。因此,精神原创不仅体现出一所大学乃至于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先进性,更是体现出一所大学乃至于一个民族的生存力与世界竞争力。

(2)精神原创是任何一所大学的神圣使命与社会责任。精神原创,需要大学以与时俱进的心向与意向,以推进社会文明为情向与志向,以其自身的卓越知识与智慧,充分利用社会所给予的一切环境资源,实现精神原创。精神原创作为一种意识理念性的韵味活动,在其整个过程中,必须有充分的个体创造欲望张扬,有充分的个体自由意识倾向表达。换言之,精神原创是精神生产者自由抒发情感、理想,阐释对世界、人生的体验与追求,以及通过外显的方式进行主体关照、价值确立和知识体系的建构的一种重要方式。

第一,精神原创需要生态化的环境与氛围。这一决定性条件不仅关系到大学,更是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生成、原创力大小与民族存亡的关键因素。奥尔特加说得好,“如果学校确实是国家的一个职能机构,与其内部人为创造的教学氛围相比,它更多地依赖于他所处的民族文化氛围。这种内在和外在的平衡是造就一所好大学的一个基本条件”。[17]

其一,从生命哲学的视野看,只有精神活动才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因而也只有精神文化才真正表现出文化的生命特征。离开人的生命意识,任何文化思考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学校的文化建设不能只从社会意志出发,而要把学校文化建设变成师生的自主精神生活。所以,精神文化建设必须突破学校文化建设的传统框架,在新的哲学背景下构筑学校文化精神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形态。

其二,在创造力日益重要的现代社会,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与氛围对创造性人才的生成发展及其创造的张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心理学家看来,智力或精神的发展完全取决于个人自己的努力程度,具有创造基因的文化环境与潜在的创造个人是创造力的两个必要条件,只有适宜的气候与生态环境才能极大地促进人的创造。美国心理学家索里和特尔福德就认为,创造性是由个体生活在其中的那种社会气氛,即创造性环境培养出来的。由此,美国心理学家阿瑞提在分析创造基因时把文化手段列为第一个因素。他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大力宣传社会环境对人类创造潜能开发的作用和意义,并探讨创造性人物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他认为:天才的潜在性要比天才的实际出现更为众多,教育者的责任在于寻找能够激活人类潜能的各种方法,而一切想促进创造力的政治领导人必须促进文化手段的存在与发展。

文化专制、观念封闭及其缺乏理性精神,是中国人近代以来难以生成创造性精神并难以实现“科学革命”的一座座传统围墙,而开放的观念形态、价值体系及其社会制度体系与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显然,要培育出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与国家,要培育出一个善于开展精神原创的学者群体,突破点在于营造自由宽松的外部社会环境。

第二,以自由文化及其学术自由制度确保精神原创。精神原创不仅仅需要物质保障,更需要环境与制度保障,而围绕以自由文化及其学术自由制度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及其运行机制是精神原创的基础性保障。它具体体现在:一是大力弘扬自由文化精神,让自由成为深入人心的精神信仰、生活哲学和社会法则;二是界定外部干预大学的责任边界,还原学校、学者的精神活动主体地位,三是积极鼓励和支持学校与学者开展积极的精神文化原创活动,四是加快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用制度保障大学的精神原创活动。

总之,弘扬自由文化并严格遵循学术自由制度,才能坚持目标的合理性、方式的先进性、程序的优化性、过程的持续性和结果的理想性。

第三,完善学校网络生活以促进精神原创。随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因特网已极大地改变了大学师生的学习、思维、行为、心理发展乃至于生活方式等,由此网络社会已经成为大学培育师生精神文化和实现精神原创的独特场地。

在网络社会里,学校所有成员的身份被消解,人人只有一个共同身份——网民。网络以无中心的平行性、散发性等活动特点,带来人际交往的开放性、独立性与平等性。这种人类第二社会的自由平等特征,极有利于人们自由性、民主性、平等性、创造性及个性性的思想意识与行为做派养成,极有利于学校成员创新意识、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养成,而这一切又极有利于学者们的精神原创。

2.中华民族之和平崛起依赖于大学精神之原创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大学在国际化浪潮中以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与信息沟通等丰富多样的方式,推动着世界各大学理念的融合创新,推动着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采借,在不断焕发大学的学术青春过程中,也为弘扬和培育富有时代特色的民族精神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文化资源。

第一,中国要在世界上实现真正的和平崛起并发挥建设性作用,必须有包括民主、法治和竞争观念及其制度体制资源在内的先进的文化综合影响力。

当年英国之崛起及其产生世界性影响,不仅仅在于其强大的海军力量,更在于它的市场经济、财产制度、宪政制度和科技革命等一系列文化性创新成果的力量;美国之崛起及其世界性影响力,也在于它的包括国内殖产兴业、自由竞争的精神文化,及其三权分立的民主法治制度,以及包括联合国、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在内的国际性新制度等一系列文化性与精神文明创新成果的力量。而目前中国能够影响世界的主要是经济、市场方面的物质性资源,以及部分国际安全资源(国际和平制衡),而非观念、意识形态与制度体制方面的文化性原创资源。

第二,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一个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即“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道德伦理需要重构”的时期,此时既存在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存在诸多滞阻发展的障碍因素。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整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及其文化素养的构建,也就是说,在物质文明具备一定基础、制度文明具备一定雏形的情况下,通过全民族的文化自觉,以先进的文化塑造现代人格精神,构建整个民族新的生存与发展方式。

文化不是少数人的知识,而是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因此,文化繁荣与否与每个人的生存处境息息相关。只有大众的自由自觉,精致美妙的创造才能突破小圈子,抵达民生日用、生成民胞物与的和谐繁荣。我们大可不必急于提供现成的文化标本,制定一套礼仪、体制、规则、范式、谱系,不必急于标榜中国人的伦理之处、善美之道、忠孝之重、和合之大、阴阳之精,相反,应该鼓励生民实践,游学四方,广纳百川,创造富有生命力的新文化精神。

第三,生生不息的文化环境对于任何一所大学的发展,乃至于对社会的改造与影响关系重大。大学良好的生态环境之所以能引领社会文化,首先是因为具有学术自由的宽容环境和科学民主的大学制度,从而保障了文化创新;其次是因为大学汇聚了多学科专家,他们和年轻的学子一起进行科学研究,直接创造着新文化;同时还因为有着源源不断的经过多年大学文化熏陶、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他们带着富有时代活力的理想信念走向社会各个领域。

如何实现中国文化性资源的原创性突破,是中国大学乃至于国家真正走向并参与世界竞争的重大历史性课题。面临这一历史性的机遇与挑战,作为社会,不能再充当文化资源的唯一提供者和强制提供者;作为人才、知识与智慧集散地的大学,既有文化自觉、得风气之先的优势,又有启发社会、播灵性之后的责任,大学应该大有作为,也必须大有作为。

3.加强大学精神文化的研究

大学精神从来就是社会精神文化的重要策源地,无论是在五四运动时期的中国救亡图存大变局之时,还是改革开放之初社会思想解放大转型之际,大学阐发的新文化、新精神都及时为不甘落后、自强振兴的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重要精神文化资源。

第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20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出现了一股研究大学的热潮。关于大学理想、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制度、大学之道、大学之用、大学之治的研究如火如荼,蔚为大观。

大学精神文化研究及其建构的热潮涌动,正表明的是一种对大学时代转型与变迁时期的意志的表达,或者说,是社会转型触发大学转型以及大学为寻求文化和社会合理性及其重构新的大学精神的努力。

第二,大学既要有“出世精神”,又要有“入世精神”。

大学的出世精神,就是大学的超越现世、仰望星空的理想主义精神和甘于奉献的牺牲精神;大学的入世精神,就是大学的现实公共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变革精神,以及追求卓越和造福社会的人文精神。

一方面,一个卓越的群体需要两种人:天上的白云和地上的桥梁。天上的白云,是精神情操的象征和道德伦理的化身;地上的桥梁,是引人入胜的阶梯和攻城拔寨的英雄。没有前一种人,一个群体将成为一群耗子,生存能力可能很强,但只能生活在没有阳光的阴沟暗洞里;没有后一种人,一个群体到不了风景独好的彼岸,模仿能力可能很强,但只能苟活在没有风采的异族背影下。

另一方面,兼具出世精神和入世精神,既是加强大学精神文化研究,实现大学精神之现代转型的出发点,也是大学精神重建与出新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取向。

展望未来,大学现代精神之建构的伟大任务远未完成,加强大学精神文化之研究,实现大学精神之建构及其面向时代之转型而任重道远。

【注释】

[1]参见[德]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5~36页。

[2]参见[德]黑格尔:《历史哲学》,三联书店,1956年:第93页。

[3]参见衣俊卿:《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载《新华文摘》,2004.20,第19~20页。

[4]参见[西班牙]奥尔托加·加塞特著,徐小洲、陈军译:《大学的使命》,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2页。

[5]参见陈爱华:《简论科学伦理精神》,载《光明日报》,2004.1.20,B4版。

[6]参见邹广文:《“上下求索”的文化哲学》,载《光明日报》,2007.10.30,第11版。

[7]参见邹广文:《“上下求索”的文化哲学》,载《光明日报》,2007.10.30,第11版。

[8]参见比尔·雷丁斯著,郭军等译:《废墟中的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2页。

[9]参见:《现代大学的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载《新华文摘》,2002.8,第145~147页。

[10]参见李慎之:《中国哲学的精神》,载《新华文摘》,1993.7,第22页。

[11]参见[英]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滕大春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28~29页。

[12]参见[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著,徐辉、陈晓菲译:《现代大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08页。

[13]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著,徐辉、陈晓菲译:《现代大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7页。

[14]参见何兆武:《中学西学之争下的近代化道路》,载《中国教育报》,2006.12.12,第3版。

[15]参见[美]Abraham Flexner,Unversities,Amercan English Germa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354。

[16]参见邓和平:《现代大学之文化精神》,载《高教发展与评估》,2003.6,第12~13页。

[17]参见[西班牙]奥尔托加·加塞特著,徐小洲、陈军译:《大学的使命》,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