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文化的功能有哪四个

大学文化的功能有哪四个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文化自觉,是指对新文化精神构建之于社会变革重要性的觉悟。按照现代社会的分工,学校是人类文化精神的加工厂、集散地与辐射源,责无旁贷地负有文化精神传播与传递的使命与责任,即从横向上传播文化,从纵向上传递精神。

一、文化自觉——大学精神文化传播与传递使命之重

所谓文化自觉,是指对新文化精神构建之于社会变革重要性的觉悟。当今世界,文化力不仅深深熔铸于民族的凝聚力、生命力和创造力之中,而且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组成部分。作为民族国家的文化重镇,作为民族灵魂的反映,培育和弘扬现代大学精神同时也就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大学与社会的文明互动

按照现代社会的分工,学校是人类文化精神的加工厂、集散地与辐射源,责无旁贷地负有文化精神传播与传递的使命与责任,即从横向上传播文化,从纵向上传递精神。

世界历史进程中曾出现过多种争妍斗艳的灿烂文明,如古希腊罗马文明、巴比伦文明、玛雅文明、印加文明等,但都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中一一消失。究其原因,既有客观历史条件所致,也有自身传承方面的原因。唯我中华文明历五千年而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独放异彩,正是由于民族珍惜、护卫的结果。如果说思想是精神的骨血,那么学术就是精神之躯,因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流于浩瀚的学海中。正是一代代学人秉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高尚情怀,呕心沥血,矢志不渝地追求探索,在浩如烟海的世事万象中发微探幽、钩沉稽玄,窃天火、煮己肉、照人间,才使中华文明一代代传承不绝、愈久弥新。学子们是真正的“传灯的人”。

都德的《最后一课》之所以被作为文化经典而被列入世界各国的教科书,就在于它深情地唤醒了人们心灵深处的民族精神之承递意识。因此,不管是因为社会为大学提供最合适的生态环境,还是因为大学师生员工聚集起来形成并养育一个社会,大学与社会一直相生相伴。小而言之,它是一个地区的文化森林,大而言之,可以为整个民族国家提供文明进步的动力与方式。大学文化,甚至就是社区文化和社会文化;大学精神,就是社区精神,乃至于民族精神。从这个角度说,文明社会造就了大学,大学也造就了文明社会。

2.让智慧之光穿透“围墙”,照亮社会

大学通常是定位于特定空间之中的。不管是因为社会为大学提供最合适的生态环境,还是因为大学师生员工聚集起来可以形成一个社会,大学与社会一直相生相伴,大学精神与民族精神共生共荣。大学文化,甚至就是社区文化和社会文化;大学精神,就是社区精神,乃至于民族精神;精神文化无法遗传,只能通过传播传递方式加以承继、养育、发扬与光大,即从横向上传播文化,从纵向上养育精神。从这个角度说,文明社会造就了大学,大学也造就了文明社会。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不仅对师生具有重要性,还有对它所处的地域具有重要性,即大学对所在地域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能作出什么贡献。大学的人才以及通过人才从大学带走的知识、智慧和文化走向社会、改造社会,表明的便是大学引领社会全面进步的火车头作用。如果说人才和科研成果还多少可以度量的话,大学的精髓——精神文化则是无法度量的无形财富。电子脉冲可以在几秒钟内聚集无数资金撑起摩天楼群,但再多的金钱也无法换来大学背后的人文底蕴。从大学师生的公众形象、大学内灵魂工程师的学术讲座到大学园区的文化氛围,以及学校知识产品的文化内涵,都在发散着神圣的大学精神。

因此,让大学以人文底蕴为核心的文明气息、智慧之光穿透学校围墙,扫除世俗,提升社会公众精神文明素养,是大学博雅崇高精神的神圣价值所在。

3.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光大之希望在于校园人

“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建设精神家园,就是要倡导校园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由此树立校园中相互包容、尊重、团结、合作与互助的群体精神,自尊、自立、自重、自强、自主的独立精神,正义、博爱、诚信与守约的公共道德精神。上述精神一旦形成,就会不断浸透到学校中的行为主体和各种文化载体中,以其特有的导向、凝聚、激励、塑造等功能在个体全面发展、大学持续发展以及社会永续进步中发挥重要的动力作用。

第一,现代大学的精神文化由学校成员之间的人际互动、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场景互动而形成。大学文化精神的传递,一是通过显性课程的知识教育方式,以信息转移于人——这一活生生的载体上;二是通过隐性课程,即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和社会活动的情感交流,将文化精神内化养育于学生的心灵深处。两者有机结合,使学生通过主体——客体——主体与内化——外化——内化的良性循环,实现吐故纳新的健康“文化呼吸运动”,成长为“有文化”和有“人的精神”之人。

第二,精神文化无法遗传,只能通过传播传递方式加以养育、承继、发扬与光大。中国文化最伟大之处就是讲教育之“育”、之“养”。五千年的历史都是养出来的,不是造出来的。因此,大学精神之传承与养育,要义在于养心、养性、养智、养德。

一是学术传统之传承,二是名士大师风范之弘扬,三是校园文化之陶冶,四是制度文化之规约。四要素有机统合,形成精神文化的巨大穿透力和辐射力,一定能养育出代代人杰。

4.精神文化的选择性传播与传递

精神文化是教育的重要生态环境,有什么样的精神文化,就教出什么样的种群。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生态环境即是人类的现实生存环境,它既指社会生态环境和规范生态环境,又指已被人们感知并赋予一定文化意义的自然生态环境。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支撑,包括民族追求的共同理想、确立的共同价值、形成的共同思维方式和共同品格,是民族文化的最高形式。没有远大的民族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没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就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一种精神激励一个民族,一个民族选择一种精神。[16]

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精神文化也日益多样化。面对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与竞争的态势,对于具有人才、知识优势的社会特殊机构——大学,负有不可推卸的选择责任。

第一,只有不断博采众长的精神文化,不断与时俱进的精神文化,才是最有生命力、最有竞争力的精神文化。博采众长,就是凭借“全球的人格”和开放的国际视野,以超凡的“杂交文化的凝聚力”,采万紫千红以酿佳蜜。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大小,张弛、持续的力度,不取决于愿望,而取决于精神文化,取决于包括思想、理念、制度在内的综合文化。

社会越向前发展,人们选择的范围越广,选择的自由度越大。而能否自主、成功地选择,是一个社会成熟的标志。

第二,加强对外文化传播,建构国家与大学形象。一个国家文化被接受的程度,是一个国家兴衰强弱的标志。文化精神力是综合国力中最具能动性的力量,它显示一个民族国家的凝聚力量、动员力量、鼓舞力量和推动力量。

当今世界,文化力的能动力量变得越来越重要。经济有市场,文化无国界,这是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发展的一个重要变化。因此,通过文化交流,展示中国文化魅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进而促进国际认同,是建构和树立民族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和确保民族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

大学既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又是传播的主要场所,打造大学,强化大学文化传播力,既是新时期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大学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着力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