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力建构现代教师与学生文化

大力建构现代教师与学生文化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作为代表优秀成人文化的教师文化,应积极、及时与奋进的优秀青年学生文化统合,这不仅可以使学校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也使整个社会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大力建构教师的公共文化。打造创新民族与国家,希望在大学生,在大学生的爱乡爱国精神。建构激励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班级文化。

三、大力建构现代教师与学生文化

对一所大学而言,师生文化气息越浓,文明水平越高,大学文化建设就越有基础和活力。由于师生两个群体地位相等、责任共同、目标一致,因而在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激发师生全面和全程参与。

1.意义与可行性

(1)教师与学生是大学成员的构成主体,也是大学文化的承载主体。数据显示,当中国大学拥有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超过全国总量的1/4,当大学每年有超过400万的学子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中国的大学实际上正“润物细无声”地悄悄改变着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态[8]及其文化生态格局。

(2)教师担负着人类再生产的重要职责,其自身的文化建设非常重要。

一方面,作为大学“不动产”的教师队伍,是大学重要的“常态”群体,教师文化总是代表着大学的主流文化,它既规定着学校的现实价值体系与学校的文化传统,又代表着未来持续建设大学文化的主体资源和无形资产。

另一方面,教师学术视野开阔,学生来自四方八面,社会角色特征与知识智慧优势使得他们优容开放、反应敏捷和求真求新,因此他们是多元文化选择、优化与重构的主力。

(3)大学生也是大学的主体成员群体,他们创新追求意识强烈,其文化常常代表着社会和未来。

由此,作为代表优秀成人文化的教师文化,应积极、及时与奋进的优秀青年学生文化统合,这不仅可以使学校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也使整个社会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2.大力建构现代教师文化

教育文化和精神是教师群体的生存发展情境下提炼、汇聚而成,又反过来保护和提升教师的生活质量与人生境界。当下学校教师文化建设应在以下方面着力:爱生敬业的职业道德伦理文化;追求卓越的精神文化;关注民生的公共文化等。

(1)大力建构教师的现代职业道德伦理文化。

第一,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其具有天生的“向师性”。这一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以德立身、以身示人和依法执教,进而引人上路。学生是否亲师向道,关键取决于教师包括爱生情结、敬业精神、科学态度和文明操守在内的师德

第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美誉,既可以看做教师的职业使命与责任,又表明教师只有自身具有高尚的品位与情操,才有资格并有可能陶冶出教育对象的高尚灵魂。

第三,教师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人品决定着其境界高度、学问深度和育人效度。

(2)大力建构教师的学术至上、真理第一与追求卓越的精神文化。

第一,学术至上精神。成就名师大师须有高尚的精神境界,须对或真、或善、或美有非凡的感悟力和非功利性的意志力。有了这种意志力,教师们方能既行走在殿堂,又游走于庙堂;既关注脚下,又仰望星空。他们不拒绝名誉、地位和金钱,但骨子里却将所从事的专业和学问视为生命。

第二,追求卓越精神。追求卓越是教师发展的原动力。有了追求卓越的精神与意志,教师方能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学习意识、反思意识与知识互补意识,进而在持续追求卓越的人生奋斗中,成就名师,成功事业。

(3)大力建构教师的公共文化。现代知识分子应具备四项品格:一是崇尚科学,反对任何单向度形式的布道和宣传;二是真理至上,反对任何思想上的专制与独裁;三是主张理性生活,蔑视并批判愚昧与盲从(比如非科学的迷信);四是关注民生,对社会有着深切的关爱。

第一,教师能否堪称知识分子,以是否具备社会公共意识与公共服务精神为标志。由是,教师不能只是教书匠,还应是具有人间情怀的公共知识分子——社会的思想者与代言者。名校名在思想,名在教师们有思想;没有思想,就没有科学创新与社会洞见;没有自己思想的教师绝不可能做好教师、成功的教师。

第二,作为具有学术背景、专业素质和文化素养的教师,应当秉承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勇于进言社会与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为社会的文明进步与智慧理性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积极建构激励创新有为的现代大学生文化

大学之大,在于有大学生。大学的希望在学生,大学文化建设的主攻方向及其主体力量也在大学生。

(1)建构催人奋进的大学生精神文化。当今时代,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少年文化的影响之大、之深远,已经逐步超出成人文化的影响。因此,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既要重视成人文化的传递与传播,也要引导与发挥学生文化及变迁的文化环境的影响,达成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健康养成及大学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一,慎独精神。古人云,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独也。显然,所谓“慎独”精神,是指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谦恭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不做有违道德公德的事情,从而使正义与道义时刻伴随主体之身。

第二,求真务实精神。费尔巴哈说,诚实是科学家的主要美德。求真务实精神,便是做实诚人、干实诚事的价值信念与行为取向。

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的教师节向全国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时引用了陶行知的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总理之所以重提这十六字,与现在师生中缺乏追求真理和严谨求实的精神信念有关,以致学校出现大量学术造假和弄虚作假的现象。

第三,知行结合、乐业与创业相结合的艰苦奋斗精神。刻苦学习,勇于实践;追求卓越,勇于创造;敬业乐业,勇于创业,这些应当成为大学生追求的人生境界。

第四,崇德守法的公民精神。教育是要培养社会的好公民,公民培养好了,人才也就有了。所谓好公民,即公民姓公,心中有民;学做真人,有大爱之人。中国五千年文明丰富多彩,但缺少“公”的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教育历来重视忠和孝,对朝廷要忠,对上级要忠;对父母要孝,对家族要孝,结果公理、公德、公责这些社会空间被我们忽略掉了。

温家宝总理2007年2月17日在与东北大学学生共度除夕之夜时曾激情地指出,“每一个学生首先应该懂得的道理和终身实践的目标,就是热爱祖国并为之奋斗。只有对国家、对人民爱得深,才会有强烈的责任心,才会对国家、人民有献身精神。学生要爱老师,老师也要爱学生。对人民要有真挚的大爱。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9]

第五,爱乡爱国、荣校建国精神。打造创新民族与国家,希望在大学生,在大学生的爱乡爱国精神。因此,着力打造大学生的爱校荣校和爱乡爱国精神,是大学生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

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道出了一国及至一校文化建设的真谛: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仓,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2)建构激励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班级文化。加强班级及其班级文化建设,积极研究与探索班级情境中的大学生群体间关系、交往互动的运行机制、形态、功能和过程,对于丰富和发展学校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班级既是学校教育活动的最基本单位,也是一个小社会,其社会特征是:拥有统一的群体目标;具有变化的群体结构;群体互动方式具有双重性。

首先,教学班既是学生活动的基本场所,也是师生互动的基本场所;既是学生磨炼本领、学会生存和创造人生的“驿站”,也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心灵与智慧沟通、知识信息交流、体验学习快乐与忧愁、酿造希望与收获的社会“生活舞台”。

其次,积极研究与探索班级情境中的群体间关系、交往互动的运行机制、形态、功能和过程,直接涉及学校教育影响的成效和文化迁移的成败,具体关系到学生的个性人格发展的美度和社会化的效度。因此,加强班级及其文化建设对于丰富和发展学校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我国学校班级建设长期以来受片面的集体主义思想影响及其形成的“班集体建设理论”左右,班级建设带有强烈的“管理主义”思维倾向和强制主义的实践特征。

首先,班级因诸如教师个体、学生个体、教师群体、学生群体等不同主体而存在。正是由于班级场景中不同主体间(包括主体自我间)的作用与影响,自动、互动与交叉互动,沟通与协调,矛盾与冲突,才形成了班级群体内复杂多采的关系及其活动方式,并演绎了一幕幕鲜活而又被人们习以为常的学生人生成长的“大剧”。

其次,学校班级内群体间的交往互动,既是一个社会活动过程,也是一个教育生活和文化生活过程。研究班级内部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的交往互动,既是教育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也是学校管理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方面,深入研究班级群体的交往互动方式与特点,有助于深化对班级和班级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有助于以文化的视角来解释班级场景中发生的事实;另一方面,全面考察班级与班级文化建设,有助于让班级的研究和实践走进师生的心灵世界和生活世界,由此促进班级不同主体在彼此健康和谐的交往互动过程中,形成良性的个性化与社会化交叉作为状态。

第三,学生之间在班级中良好的交往互动,既是群体关系的建构方式,又是群体关系的建构结果。在交往互动中体现的思想、情感、态度以及对他人、对自我、对社会的知觉与尊重,是社会秩序伦理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每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生命个体,只有通过交往互动才能真正形成人的个性性与社会性,也只有通过交往互动,才能使个人突破狭隘的自我小圈子,与他人、社会融为一体,并在这种融合过程中,进行自我伦理反思,获得生命的意义体验,进而形成自己的个性。[10]

当前,人们对于交往互动在学校教育中的功能和规律认识还没有完全超越工具性范畴,在班级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探索中,或失却于对知识性关系建构的守持,或失却于对社会性关系建构的把握,或失却于对自我伦理性关系建构的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出版的与班级建设研究相关的著作有十多部,但对于制约班级的性质和形态、在班级内群体活动中无处不在的交往互动方式、形态、规律、特点和功能的关注实在太少。实践中,由于对班级运行机制和建设方式认识存在偏差,使得新形势下的班级建设及其师生关系,难以进入新的境界。比如,师生互动过程中的单边化行为,一些教师以自己的思维、语言来代替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忽略学生的信息感悟与感受,由此使知识传授失却了文化韵味。由于缺乏教育精神及其带来的伦理人文情怀观照的缺失,导致学生异化发展,比如个人奋斗、恶性竞争、以强凌弱等,甚至一些社会上的不良恶俗如官本位、等级意识、班干部贿选、考试作弊、评优作弊等,都进入班级的群体活动方式中。

第四,班级及其班级文化建设主要包括:端正教师的工作作风,有效地指导班级活动;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明确规范和合理安排角色;培育学生群体归属感,营造良好的班级精神环境;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认同,形成和谐协调的班级群体;加强与学校、社会文化的交流和反馈,保证班级文化的生命力和独特性。

随着时代发展,大学生文化在同代群内部的影响程度已大大超过以往,它不仅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人格个性的形成,而且影响学业成就,以及整个大学教育目的的达成。因此,大学生文化应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受到特别重视。

(3)以多元途径构建学生文化。“人无全才,人人有才”,这是我们教育应遵循的基本理念。我们要围绕这一理念努力创造各种生动活泼的途径,构建学生文化,促成人人成才。

第一,以多样形式为大学生装备素质文化:一是尽可能多地邀请各地著名学者,到大学城举办高水平的学术讲座,以弥补无法“亲炙大师”的缺陷;二是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及趣味,尽可能参加并引导学生的社团活动;三是引导学生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由此健康成长为具有积极向上的网民文化;四是以合宜的、共享的、能够广泛吸引不同背景学生的仪式,培育一种对大学共同体的归宿感;五是发挥宿舍共同体精神的养成作用;六是以专业学习共同体或合作研究小组和项目小组以及问题沙龙的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学术创新;七是以校园娱乐活动形式促进高雅兴趣与高尚情操的养成;八是以社会实践活动培育大学生的人间情怀。

第二,让不同背景的学生之间开展思想、学说与文化交流来构建国际文化:一是促进不同民族和区域文化和信仰背景的学生之间的交流,使这种交流成为大学生活的常规部分;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在不同学科之间和不同大学之间自由选课,相互开放课程并承认学分;三是促成更多的大学生走出国门,让他们成为具有全球文化视野的“世界通”人才;四是招收更多的外国学生,使学校真正成为各国家、各民族青年精神文化与知识文化交流的良田沃土。

总之,作为思想与文化创新的园地,学校在于为大学生提供智力探索的能量场,尽管这个能量场未必直接导致某种思想与文化的产生,但它永远是智力智慧生活的氛围与土壤,并维持着代际交流的生生不息。一个人的青少年时代如果有幸在一种积极向上、快乐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中熏陶过、历练过,无论他今后走到哪里,都会驻足回望、深深怀想,这是什么样的专业化教育都无法比拟的人的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