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办学开放化与国际化

办学开放化与国际化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是经济走向世界,还是从经济大国向政治与文化大国迈进,都需要通过高等教育的开放化和国际化来实现,它已经成为当代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公共性的时代标志。在整个20世纪,受德国大学影响的美国高等教育在世界崛起。教育国际化的积极倡导者当数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一流高等教育强国的美国。

三、办学开放化与国际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世界各国内外文化间相互流动、理解与传播的频率进一步加快,大学的开放化已突破了地域界限而面向世界,国际化已成为高等教育公共性的新时期表现形式及其在全球化进程中竞争制胜的形式。无论是经济走向世界,还是从经济大国向政治与文化大国迈进,都需要通过高等教育的开放化和国际化来实现,它已经成为当代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公共性的时代标志。

1.“国际化”概说

国际化包括三个层面的涵义。

第一,什么是国际化?美国学者赫尔曼·梅尔维尔认为,“我们不能只为我们自己活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联结着我们和我们的朋友;在各种联系中……我们的行动作为起因,反馈回来又成为结果。”[5]这段简洁的语言,既表述了国际化的本质,又表述了在这个不断变革的世界中因历史悠久而受到尊重的大学所面临的国际化挑战。

第二,什么是大学国际化?成立于1988年的欧洲国际教育协会认为,国际化是一个总体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高等教育更少地趋向于本土,更多地趋向于国际发展。根据这一观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是将大学的改革与发展置于世界背景之中,以国际社会的视野而非仅从本国的角度进行考量和把握;二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高等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在人才、信息、技术等方面进行常态化的广泛交流合作,并在一定程度上实行资源共享;三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高等学校都能与那些符合教育规律、顺应历史潮流的国际高等教育惯例进行接轨,并在教学制度、教学内容、学位制度和学术活动制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四是高等学校要培养具有国际文化视野、知识技能素质,并能在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中发挥创造性作用的国际通用型人才。

第三,什么样的大学能称为国际化?日本学者喜多村和之在其1984年出版的《大学教育国际化》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大学国际化的三个指标:通用性、交流性和开放性。书中指出:其一,所谓国际化,是指本国文化被别的国家与民族所承认、接受并得到相当的评价。一个国家大学的学术水平在国际上获得一定的评价,就意味着该大学的教育、研究的机能和制度是国际上普遍存在的,它为外国学者和留学生所接受,在国际社会里具有一定的通性。其二,确立能够活跃不同国籍、不同民族的学者、留学生间的交际、交流、交换的章程与制度,并使之发挥到恰到好处的作用。例如,完善大学在教育、研究领域进行国际交流的章程、规则与制度,使之适合外国研究学者和留学生的要求,发挥相应的作用。其三,能够像对待本国人一样平等地看待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异国个人与组织。在大学里,应使外籍教师享有与本国教师同等的资格、待遇,并接纳他们为教授会成员,对外籍学生也应不分国籍与出身,一视同仁。[6]显然,喜多村和之的观点要义在于:一国的大学教育与他国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关系表现出是否为他国所承认和接受、是否具有足以和外国进行交流的能力,以及是否充分地对外开放。

总之,大学国际化不仅仅是一种办学理念,更是一种具体的政策、措施及其发展过程。在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及其不同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各个国家、各所大学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国际化程度各不相同。

2.怎样国际化

大学国际化,既是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学实现自身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有效手段。

第一,大学国际化的历史流变。自中世纪大学产生以来发展到今天的历史轨迹已充分证明,大学一直就是校际、区际和国际交流的产物,它具体分为三个阶段:个体自由游学流动为第一阶段;由机构出面组织的流动与交流为第二阶段;真正的学术内容和过程的国际化为第三个阶段。第三阶段的国际化可以对组织机构和人员群体产生结构性的和长远的影响。

大学民主化、科学化和国际化,是20世纪国际社会最重要的三个发展趋势。在国际政治、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动下,文化间相互了解与传播的需要进一步增加,消费市场的全球化性质等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动力。无论是经济走向世界,还是从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迈进,都需要通过高等教育国际化来培养人才、传播文化思想。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从来就是发达国家的重要全球发展战略之一。

在整个20世纪,受德国大学影响的美国高等教育在世界崛起。教育国际化的积极倡导者当数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一流高等教育强国的美国。《1946年富布莱特法》是美国、也是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法案》规定以基金形式资助美国师生到国外学习、讲学和开展科研合作,这不仅极大地推动了美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更是促进美国在世界寻求到更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的发展空间。

第二,“文明采借”与大学的历史发展。文明采借是大学国际化的一贯传统,它成功地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从形式看,现代意义的大学产生之前,人类各文化圈之间的交流、采借活动主要是通过学者的游学、商旅或宗教、战争等途径来完成,其中跨国游学是大学最主要的文明采借方式。大学生成的国际化,恰为文化传播学派”观点持有者们提供了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从创造点到接受点的过程;文化作为一系列元素和特质的统合,从一个社会传递到另一个社会,从一个区域传播到另一个区域,从一个群体影响到另一个群体。人类学家弗朗兹·博厄斯对文明的采借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作出过精辟的概括:人类的历史发展进步证明,一个社会集团的文化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临近社会集团的经验。一个社会集团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交流越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就越多。其实,世界大学的产生与发展历史也正是一部文明采借的历史。

二是从空间看,世界文化传播呈现一个东——西——东的方向运动:中世纪以前,希腊向埃及、波斯、印度学习,罗马向希腊学习,东学西渐,由此形成以希腊罗马文化为代表的欧陆文化;之后,先进强大的欧陆文化又开始向世界东部传播,如阿拉伯向罗马学习,亚非拉向欧美学习,如此等等。这种东——西——东的世界性文明传播与采借运动,造就了一个个文化繁荣与文明进步的辉煌里程碑。

如果说从中世纪到近代的大学发展史是一部区域性的文化交流史,那么现代大学的发展史则是一部西学东渐史。柏林大学的成功办学实践,使得以自治、自由和为科学与真理而生活为核心的现代大学理想信念迅速主导着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思想潮流,德国大学很快发展成为世界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的中心和人类“精神的故乡”。当德国的现代大学运动之火从西半球的欧洲燃烧到东半球的美国并伴随着美国高等教育的崛起和称雄世界,从“霍普金斯之火”到“威斯康星之风”,美国大学的现代化、社会化、职业化和大众化轮番亮相,引领着从20世纪直到今天的世界大学发展与科技革命的现代大潮,“美雨”把“欧风”由此涤荡一空。

一个多世纪以前,随着明治维新运动的兴起,日本提出了以“求知识于世界”之“文明开化”为主旨的国家现代化三面大旗。面对西方文明,试图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日本,曾提出“和魂洋才”的文化教育方针,即技术方面学习欧美,思维方式和社会结构方面遵循本国传统。事实上,所谓“和魂洋才”导致的精神生活与技术领域的分离状况,并不利于社会及民族精神生活的健康构成,它导致如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所说的“慢性精神衰弱状态”,并由此引起政治和社会的不安定。东京大学校长佐佐木毅在2002年北京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演讲时认为,大学不仅是单纯的研究机构,也是与广泛的精神生活领域相关的社会组织。因此,在当今精神生活丰富的社会中,大学应当有一个开放化的姿态,这也是亚洲大学的重要任务。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大学从产生到发展历来源于多元文明的相互采借,由此表明大学之为大学,就在于它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与国际性文化特质。没有学者的流动、交流与采借,就没有学者群的形成与学术繁荣,就没有文化圈的形成和大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当代全球化背景中的“文明采借”与大学国际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引起政治、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球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发展的趋势和不争的事实。全球化是个空间概念,现代化是个时间概念,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间和空间不能完全脱离。科学知识的普遍性与无国界性,智力资本市场的竞争性与人才的流动性,都决定了教育的开放本质。而知识经济形态下的知识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更是加快了教育的全球化进程。作为履行高等教育使命和从事知识文化创新的大学,不仅不会回避这种发展趋势,它更是成为促进这种发展进程的推进器,成为国际文化交流、合作、采借与创新的枢纽与桥梁。

1980年,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政策研究会主席、前加州大学校长克拉克·克尔鲜明地提出了“高等教育要国际化”的观点,并将这一观点作为高校第三职能中的重要内容。信息高速公路的广泛开通和国际网络化,跨国界、跨民族和跨文化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大学在经济和科技日趋国际化的历史潮流中应当和能够履行的重要职能。教育家和科学家们的频繁交流,代表最先进、最前沿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各种文化教材的国际流行,以及网络化教学,成为现代大学的最典型特征。特别是网络远程教学,以及远程教学开设的丰富多样的终身教育课程,打破了学校教育活动以及学校之间学术竞争的地域性和时空性限制。

欧洲学者安德烈·罗博指出,与其他社会团体相比,科学界更倾向于把欧洲内部的国界之分看做是暂时的现象。科学家们理想化地怀念着文艺复兴时代,因为那时的学者们可以在欧洲自由地往来,他们所惧怕的唯有教会那只黑手,那也是无国界的。为此,一些学者大胆地提出了“无边界高等教育”的观点。即高等教育传统模式中的制度和空间界线变得更有渗透性,界线正在消融,或在形成新的界线,或无边界。事实上,“无边界高等教育”已经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第一,学校要素国际化,即:生源国际化,教师国际化,知识体系国际化。

第二,教育服务国际化。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高等学校教育服务正走向全世界。

第三,学术活动国际化,包括学术项目、课题和学者交流的跨校与跨国合作。

第四,学术中心多元化。为了建立国际政治、经济与文化教育的新秩序,防止国际化过程中的东西方文化传播与交流“失真”、“失衡”和“失控”,发展中国家也纷纷抛弃了过去闭关锁国的政策,开放国门,参与国际经济循环,争取国际资源合理配置。国际间、校际间开展科研合作攻关已成为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普遍现象,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正日益从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向次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分布和转移,形成学术中心的世界多元化格局。

总之,在“欧风”“美雨”推动下的全球化潮流,促进世界各大学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一方面大学间的学术相互交流、采借和融合得到空前的加强;另一方面,聪敏与理智使文明采借中的本土化和国际化、特色化与趋同化不断走向和谐统一。

3.中国大学的国际化策略

改革开放三十年,随着中国的教育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并取得巨大成果,培养出了大批具有国际化意识、国际化知识、外语交流能力、现代信息处理能力的现代人才。尽管成就斐然,但中国大学的国际化任务还任重而道远。鉴此,中国大学未来的国际化必须采取以下策略:

第一,外塑形象。即:通过教育改革和发展建设,铸就中国高等教育自身的先进形象。

第二,内铸精神。即:在开放化进程中,铸就勇于批判、恒于开拓、追求真理和卓越的现代人格精神;在特色化发展进程中,打造先进的人才培养与学术创新模式,从而确立世界竞争格局中的优势软实力地位。

第三,大力发展国际化教育事业,通过大量派出去、招进来的办法,将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文明推向世界,为构建和谐世界作出中国大学应有的贡献。

【注释】

[1]参见[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

[2]参见谢维和:《大学的价值在于公共性》,中国科学网电子杂志,2007.12.25,第37期。

[3]参见[英]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145~148页。

[4]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著,徐辉、陈晓菲译:《现代大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7页。

[5]参见[美]美国全国州立大学和赠地学院联合会:《扩展大学的国际视野》,杨艳玲译,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编《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2004年:第139页。

[6]参见王路江:《大学:走具有特色的国际化发展道路》,载《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23~12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