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单向度的人走向解放的人

从单向度的人走向解放的人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试教育这种考试化倾向必然使教育活动从人的目的性实践异化为工具性操作,进而使学生从主动的探索者异化为被动的应答者,成为单向度的人。无形中,探索性的学生就为试题化的应试教育所主宰,成为只会应对格式化考试的机器。可以看出,通过教师对应试教育的权威性垄断评价,进一步强化了考试化应试教育要求学生被动应答的教育目的。

(二)从单向度的人走向解放的人

单向度的人(one dimensional man)是法兰克福学派重要代表人物马尔库塞针对现代技术社会、工业社会提出的一种人之定性概念。他认为,积极、健康的社会中人存在两种“向度”:一方面是肯定社会现实并与其保持一致的“向度”;另一方面是质疑、否定、批判和超越社会现实的“向度”。正是这两种向度之间的张力存在,才能保障社会在继承和超越的反复中不断向前。但是,随着科技革命的到来,人们不仅在工业革命中完全依赖技术,而且,这种“依赖”已经传播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一社会中,生产装备趋向于变成极权性的,它不仅决定着社会需要的职业、技能和态度,而且还决定着个人的需要和愿望”(5)。本来是人所创造的技术却反过来统治人自身,人面临着被动、机械、僵化的精神危机,失去人所特有的自由、创造等天性,成为“单向度的人”。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单向度人的具体表现是:面对工业革命带给人的各种福利、幸福,人们对科技产生了一种顶礼膜拜的认同,失去对技术所承载的价值观的反思和质疑,主动接受科学技术所创造的一切,陶醉在美好的生活享受中;而人所拥有的对自由的渴望和创造,彻底臣服于科学理性,理性从启蒙人、解放人的思想武器成为压抑人、控制人的“精神鸦片”。单向度人的生成是单向度社会造成的必然结果,在工业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合理性和操纵一起被熔结成一种新型的社会控制形式”(6),人的自主、尊严和人性升华所构成的社会被量化的、机械的技术社会所代替,技术从方式、方法上升到一种价值、思想,成为人和社会的主宰。“对现存制度来说,技术成了社会控制和社会团结的新的、更有效的、更令人愉快的形式。”(7)人自身已经不能脱离被技术控制的生活方式,心甘情愿地成为技术的奴隶。于是,人的反抗力量和精神被技术所消解和同化,人只是技术轨道上一个“类型化”的零件,而非一个自主、超越和创新的生命个体。

我们再回到应试教育实践中来,以家庭作业为例,看看应试教育下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是怎样的情形:

每天放学后,各个学科老师都会布置大量的作业,主要是晚上作业,个别老师甚至中午也留作业,剥夺孩子必须的休息时间。这些作业的内容是对当天讲过课程的巩固和训练,不仅数量大而且内容单调,基本是考试型的客观性作业。学生作业正确与否的答案只有一个,即标准答案。例如,老师要求小学生画秋天的树叶,一个小孩子画的是黄绿相间的树叶,老师就判“0”分,老师的标准答案是:“秋天的树叶是黄的。”该小学生的理由是:“树叶是先由绿变黄的。”以考察学生的观察力为目的作业却否认儿童细致的、自我的、真实的解答,必须服从老师习惯的答案。而且,现在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为学生事先订购的成型的书本,有正规的出版社,答案掌握在老师那里,作业批改很少写评语,而是以百分制来评价,美其名曰与考试接轨,以便学生能尽快、尽早地适应应试教育的现实;当然,批量的印刷成书的作业还承载了各个部门和个人的利益诉求。

从家庭作业考试化的现实就可以反映出现在教学的教育趋向,就是要培养接受、顺从的“单向度的人”。与马尔库塞科技理性对人的压抑、控制相比,这里的权威者就是教师及其支撑应试教育合理性的社会价值系统。

应试教育这种考试化倾向必然使教育活动从人的目的性实践异化为工具性操作,进而使学生从主动的探索者异化为被动的应答者,成为单向度的人。这样,考试化为中心的教育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性实践沦为视学生为工具的功利性追求。从教育的性质和教育的过程分析,高考只是基础教育评价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为高等教育选拔生源的一个具体流程。但在畸形的应试教育影响下,高考的氛围、内容、形式、评价等逐渐浸透到基础教育的各个阶段、每个环节,一切教学都为高考作准备,整个基础教育成为服务于高考的工具性操作活动。应试教育考试化就是这种为了高考而将一切教育活动工具化的产物,在应试教育的设计和训练中,教师和学生成为高考的奴隶,各自作为人的情感、志趣、个性等淹没在没有止境的“题海”中,应试教育失去了自身对学校教育和学生发展的独立功能和价值,成为应试教育链条上的一个苦果。

为了满足应试教育的需要,作为学生自主性目的实践的应试教育自然成为学校教育管理学生的工具,而考试化的应试教育就是设计最佳的管理手段。考试化的应试教育不仅占用了学生自主、自由的校外时空;而且,应试的标准、内容、价值导向等也成为应试教育的指南,学生彻底失去了自己探索、创造学习的自主权利。这种工具化的管理将学生封闭在既定的、静态的、单一的试题型文本作业内,应试教育赋予教师、学校在场监督的功能,学生成为被应试教育监控的对象,这样,“学生是否害怕和顺从教师,竟成了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应试教育成了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工具”(8)

应试教育考试化的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将学生从主动的探索者训练成被动的应答者,首先表现为学生对试题化的作业之应答。试题化应试教育的基本特点就是问题的既定性、过程的封闭性和答案的标准性,因此,面对试题化的应试教育,学生不能有自己的问题意识、想象空间和创造目标,对知识的热情、真理的敬畏完全为设计严密、解答规范的作业所束缚、压抑。而且,学生通过考试化的应试教育所获得的只是如何解答既定问题的方法、技巧,知识的价值和意义、能力的开拓和创新失去应有的合理性,现代公民所应拥有的质疑、批判、建构等素养更无从谈起。无形中,探索性的学生就为试题化的应试教育所主宰,成为只会应对格式化考试的机器。

其次,考试化的应试教育还使学生成为教师的被动应答者。教师掌握着考试化应试教育的评价权,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自然产生的一些问题、反思在作业反馈、评价过程中不得不向教师掌握的标准答案妥协、臣服;而且,时间一长,学生在作业时就有意识地学会去适应教师的标准答案,进而“恰当”地做答,自然地成为听话的驯服者。可以看出,通过教师对应试教育的权威性垄断评价,进一步强化了考试化应试教育要求学生被动应答的教育目的。同时,教师和学生本应教学相长、共生提高的教育机制也不复存在,因为在试题化的应试教育面前,教师是专家、权威,学生没有任何扎根学生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教育资本可供教师借鉴、反思,教师成为绝对意义上的教育主体,学生也“自然”地甘为被动的、顺从的客体。

因此,从教育系统内部分析,学生成为单向度的人是教师自身“单向度”教育的必然结果。在我们的课堂上,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形式上全面落实,但具体到教育现实中,为了让自己的学生考的教高的分数,教师基本上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因为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比较适用于应试教育,能满足学校、家长对学生考试分数的需要。以“新课改”以后的《品德与社会》为例,教材中有让学生自由讨论的练习,诸如“辩一辩”、“模拟法庭”、“畅所欲言”等,但教学实践中基本上都是老师准备好的标准答案供学生背诵、考试。当教师每天重复着讲授、练习、作业、巩固的教学模式时,教师自身也成为单向度的教育者,没有对教材的质疑,更没有对学生感兴趣并需要的课外生活和社会的反思,将学生的分分秒秒完全利用在如何掌握既定的考试知识、技能上,其潜在的假设就是,这些由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设计、安排好的课程和评价是不必质疑,也不能质疑的,因而,教师的教育就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肯定性思维和价值指向,每天在单一的教育、教学模式中循环。

进一步追问,单向度的教师恰恰是单向度的社会所设计和需要的。在教师工作实践中,虽然在形式上有保障教师教育权利的各种法规和组织,如《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各种工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但是,这些法规和组织都是先于具体的教师而终极设定、存在的,在制度层面上具有象征意义而不是维护教师和教育权益的实体。所以,从早期的拖欠教师工资到最近一些教师因言获罪(诸如教师通过网络表达个人不满而被当地主管部门“警告”、甚至“处分”)等就可以看出,教师只不过是终极性社会秩序和价值的传播者,和应试教育下的学生一样,是一种工具性存在,自身的价值和意义难以在教育实践中得到滋润和张扬。然而,值得人们反思的是,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终极性社会秩序和价值受到了极大的挑战,面临着存在合理性的危机,所以,虽然教师和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终极的设计系统内,但他们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只不过面对强大的终极性社会体现出一种暂时的妥协而已,这却是问题的严重性所在。即一方面接受应试教育的设计和安排,另一方面时刻又感受到自主、自由的呼唤和抗争,双重的身心环境和追求使师生呈现一种“两面人格”:真实的我和虚假的我。这种人格对成人的教师而言还能承担,但对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却是一种折磨和伤害。他们从内心抗争,为什么真实的自我不能实现,而必须以虚假的我来获得生存的权利?

因此,应试教育改革必须从对学生单向度人的认识转向解放的人,使每个学生成为自由、平等、创新的主体,焕发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活力,激发整个社会的创新精神,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迈向富强、民主和自由,如此,中国特色的社会制度和教育制度才能彰显其生机。

将学生从单向度的认识转向解放的人,首先必须承认并尊重学生作为自由人的权利和人格。人天生是自由的,这既是常识,也是人之为人的基本权利。在现代文明社会,自由人是个体和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也就是说,人不仅先天就拥有自由生命所赋予的自由权利,后天更应养成自由的素养和人格。学校教育中,我们面对的是自主、自由的生命个体,自由让儿童充满着灵气和希望,自由也意味着生命的超越和创新。因此,教师应为每个孩子创造自由发展的条件,满足他们自由发展的需要,只有在自由的天空中,教育才能激发儿童的潜能,唤醒学生创造的天性,让每个孩子沿着自己的个性前行。在此,教师不必顾虑自由所带来的各种所谓“负面问题”,诸如群体感、责任心、道德纪律等缺失,因为在现代社会,任何人的自由都是以他人的自由为前提的,每个人的自由包含着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否则,个人的自由就会名存实亡,是个人主义至上的消极自由,而非文明社会的现代自由观。生活实践中,我们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例如,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的学生,一旦和他的同伴玩耍起来,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履行相应的义务、承担相应的职责,从而保障整个活动顺利进行。这表明,自由的活动自身内含着实践的规范和原则,自由和规范、原则是互为表里的。人只有被当作自由人尊重,活动才是文明的,以人为中心的;而只有培养自由人,个人和社会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实现人和社会的自我解放。

要培养自我解放的人,教师还应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可以平等地感受、体验到生命的尊严和价值。人的自由是每个人的权利,因此,人人是平等的。在应试教育中,学生被人为地等级化,这不仅不利于所谓“差生”的发展,也不利于“优等生”的成长。因为,不管哪类学生,都被无形的等级屏障封闭在各自的世界中,彼此之间缺乏沟通和了解,每个等级的人只能成为单向度的,只是具体表现不同而已,但都是被终极者设定的木偶,作为生命的人自身被工具化、奴役化。因此,教师应从人类和个体自我解放的视角,超越终极性教育观念,尊重每个学生的生命尊严和个性追求,这样,自由的学生、自由的课堂和自由的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每个人才能成为自我解放的主人。让学生成为平等的人就必须认可学生的各种“出格”表现,甚至是无条件的宽容、理解。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应试教育中各种不平等的教育规范都是以既定的终极性规范来评价学生的各种个性化存在的,片面的将学生分类、定型。所以,教师只有平等尊重每个学生,他们才有意识、有能力去开创自己的天空,丰富人类自我解放的内涵。

无论是自由还是平等,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成为创造的生命体。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生命的创造本能和追求。作为人,面对陌生而新鲜的社会,除了适应以保全自己以外,其最基本的生命特征就是不断超越现在、创造一个新的世界。但在我们的应试教育实践中,由于整个社会及其制度、规范等都是设计好的,教育的目的只能是培养适应并复制这种终极社会的信徒,导致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缺乏生机和活力,人的天性受到压抑,社会的活力被窒息。因此,改革应试教育,教师就理应从尊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开始,创造性是自我解放的资本,没有人的创造性意识和能力,所谓自由和平等只能沦为一句空话;或者说,即使有自由和平等,也是终极者的恩赐,它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利益得失而收回,让你生活在专制和等级的天空下。所以,转变对学生的认识,就必须张扬学生的创造性品质,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质疑、批判、否定和创新的教育环境中成长。这样,学生才能成为创新的主体,国家才能成为创新的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