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活动自身的惰性维护

教育活动自身的惰性维护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这种封闭性还强化了学校教育系统自身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从而维持人们对教育的投入和尊重。教育活动自身的这种惰性对维护应试教育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内在的必然性。从教育活动中的教师人格特征分析,我国学校中的教育工作者不具有知识分子的人格特征。

(三)教育活动自身的惰性维护

应试教育的合理性存在还表现为教育活动自身的惰性维护,不论历史如何变革,我国的学校教育机构及其运做一般呈现如下情景:

学校有封闭的围墙、大门,教室也是相应彼此隔开和独立的;学校和班级的运作规范是既定的,有一种无形的自我约束原则和机制;教师、学生和学校管理人员是教育活动中的主要构成者,各自有历史所形成的教育分工,彼此都天经地义地遵循着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规章制度,即使到了21世纪,教师讲、学生听依旧是最重要和最主要的教育活动方式。在学校之外的人看来,这种社会机构是神秘而神圣的,学校里面发生什么,教师在教室里如何面对学生只有学校里人知晓。

学校教育的这种封闭性首先是对社会和家庭而言的,社会无论怎样发展和变化,学校社会和班级社会都有其独立性,按照历史形成的机构和规范有条不紊地运行。一般情况下,社会变革和家庭的要求很难直接介入学校系统中,因为我国学校在历史上就是脱离鲜活的社会生活而存在的,总是按既定的社会模型来展开教育、教学活动的。其次,学校教育的封闭性又是相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而言的,儿童天生具有好奇、动作、沟通、创造等本能的种子,渴望自由的身心发展环境。然而,以标榜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的学校过早地为每个孩子设计了终极的人生目标,使活泼、向上的儿童逐渐认同、适应学校刻意封闭的理想成长环境,而这种理想氛围又是以终极性的社会假设为前提的,根本没有看到社会的变革以及学生与社会同步、共生的人性要求,这样,小孩子就“自然”地成为理想的小大人,失去认识自我、创新社会的本能和追求。同时,这种封闭性还强化了学校教育系统自身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从而维持人们对教育的投入和尊重。

教育活动自身的这种惰性对维护应试教育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内在的必然性。在历史上,学校教育很少有干预社会、变革社会的主动诉求,基本以维护既定社会的合理性为目标;即使抗争,也是为了建立一个名称不同但本质无异的另一个终极性社会。所以,这就造就了中国教育自古以来的一种“应试”品质。从教育机构自身分析,适应、满足既定社会的需求可以最大限度的得到社会的支持,维持学校教育的正常运行,教育活动仅仅停留于服务的层面上,没有自己对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科学探索、正义捍卫独特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因此,每当社会巨变时,教育总是滞后的,依旧按过去的一套规范行事。只有到了新的朝代或政权建立以后,再被改革,所以,教育改革每次都是被动的、“应试的”。而这种“应试”品质也赢得了统治阶级的欣赏和“尊重”,所谓“尊师重教”也正是看中了教育这种保守、封闭的惰性,因为教育既是统治阶级合理性存在的宣扬机器,又是培养统治阶级所需“应试型”人才的训练班,从而更好地巩固统治阶级的专断和权威,促进终极性统治合理性的再生产。

从教育活动中的教师人格特征分析,我国学校中的教育工作者不具有知识分子的人格特征。我们知道,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在于他不为政权更替所左右,而是以对人的尊严和权利的捍卫与抗争而获得世人尊重和景仰的。综观中国历史上的教师群体,比较典型的就是教书“育人”的教书匠写照,即使最优秀的教师,其成功之处也不在于他开阔的人文视野、创造性的思想境界、独立的人格魅力,更多地是停留于技术、方法层面上的工匠型“专家”,也就是如何更好地、有效地诱导学生接受既定的知识、观点的能人。同时,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还有一种苟且偏安、明哲保身的为人处世原则,即满足于现状,与世无争,清净无为。试想一下,学生从小就在这种人格特征的成人环境下熏陶、成长,会养成怎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又如何去建设和创新一个新的人生和社会?

虽然我们已经到了21世纪,我们的大部分教师依旧保持着这种人格特征,只是偶尔多了一种无奈和牢骚而已,请看如下的情景:

镜头一:在一所学校的年终奖金发放大会上,当校长公布了各位教师的奖金数额后,一位教师当即站出来,请校长公布一下学校的财政收入和校长个人的奖金时,校长无语。第二年开学后,该教师被学校以“莫须有”的理由解除聘任合同。大部分教师只是私下感到不公,但没有人主动为这位教师主张权利;更有甚者,有的老师还庆幸自己成熟,没多说话

镜头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学生的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更重了,应试的强度也更浓了。对此,一线的教师有清醒地认识。例如,我曾在成人教育课堂上和这些老师探讨过这些问题,他们也深知现在的一些教学不符合教育规律,更不利于儿童的终生发展,但表现出来的是无奈,上边要求这样,用分数来考评教师的成绩,并和待遇等挂钩。想一想,明明知道是涸泽而渔式的教育,却依旧如此,是怎样的教育使命?

镜头三:最近几年高校教学评估搞的如火如荼,但人们普遍的做法是“造假”。对此,教育部相关官员也不回避,但以“只要学生受益”就是值得肯定的而予以肯定定论,诸如学校的硬件建设搞上去了、教学条件改善了等。然而,“造假”等丑陋的行为却玷污了大学追求真理、捍卫正义的精神和灵魂。即使那些评估的专家、学者也谙熟其中的门道,当学校、领导胆战心惊地怕这些专家、学者发现其中的“造假”证据时,没想到这些专家在堆积如山材料面前一晃而过,冠冕堂皇地“之乎者也”,然后是皆大欢喜。

以上这些镜头所展示的仅是封闭教育系统中教育工作者人格表现的一个方面,但它表明,教育中的成人是唯上的、应试的,至于应试的内容、目的及其影响是什么,不去关心、反思、质疑,只要终极设计者满意就万事大吉,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人失去了人的基本尊严和教育使命的担当。

同时,教育、教学方法和技术的所谓中立性也助长了教育活动的封闭性和保守性,远离社会改革的中心。在国人的心理传统中,学校就是教授知识、获得技能的地方,因此,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特别注重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评价,以求更有效地获得知识、技能。这种唯方法、技术至上的教育观自然就迎合了应试教育的需要,使教育始终停留于如何满足“应试”的方法、技术上下工夫,而不去关注教育、教学的价值选择、理念追求。“应试型”的教学方法、技术一般强调记忆、巩固、验证,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接受、践行教师所传授的终极性知识和思想,这样,应试教育中的学生就成为方法、技术运用的工具,教师所谓启发、诱导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在本质上都是利用兴趣、快乐来行贿,达到传授终极性知识和思想的目的。建国以来受到表彰的一些特级教师、优秀教师在这些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其之所以“特”、“优”,就在于他们是利诱学生接受终极性知识和价值的“专家”,而缺乏、甚至否定基于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平等、自由、公正等普世追求。

基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应试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合理性是有悠久而深远的历史根基的,而社会改革的不彻底又使应试教育在当代教育实践中畅行无阻,进一步强化了应试教育的“正统性”和“合法性”,严重扭曲了学生的人格发展,危急到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所以,在人人否定应试教育的今天,我们除了质疑、批判其“合理性”之外,更重要的是从普通人教育的视角建构变革应试教育的基本理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