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慈善事业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慈善事业的现状与问题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发达国家里,慈善文化繁荣昌盛,富人捐赠慈善事业已是为时尚。唐卫毅认为,慈善事业需要慈善文化的感染。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慈善事业的富豪缺位,中国慈善文化的失落。而慈善文化的缺失或错位,已成为制约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慈善事业渐渐进入中国公众视野。虽然民间慈善不断升温,但从总体而言,我国的慈善事业依然落后。

(一)我国慈善事业的现状与问题

周振林的“中国的慈善文化何日能光大”一文中认为,慈善文化体现出的是一个国家慈善事业是否发达,是否具有鲜明的社会感染力和引导力。就个人而言,在美国,之所以那么多人、那么多富豪热衷慈善事业,乐善好施,关键在于具有良好的慈善文化氛围,而且他们均以参与慈善事业为荣,具有很多的慈善典范。比如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开国元勋,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他将绝大部分财富捐出,建设了著名的宾州大学,为美国后世的富豪们留下光辉的典范,影响一代又一代美国人。像洛克菲勒在18世纪末捐资3000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10多亿美元)开办芝加哥大学、卡耐基捐建卡耐基大学等。世界首富比尔·盖茨2000年和夫人开办了盖茨慈善基金会,一口气投入270亿美元,使基金会成为全球最大的慈善基金会。他表示,在他身后,他的几乎所有财产都将留给这个基金会。金融大鳄索罗斯,尽管财富没有人想象那么多,但也已捐赠23亿美元。在美国,企业捐赠已形成浓郁的氛围,富豪们如果不捐赠或捐赠少都是会被看不起的,公司也会因此而蒙羞(2)。在发达国家里,慈善文化繁荣昌盛,富人捐赠慈善事业已是为时尚。据中国青年报2005年12月20日报道:英国著名健康及美容用品连锁店“美体小铺”(The Body Shop)创始人安妮塔·罗迪克近日宣布,将把价值5100万英镑(约合9180万美元)的个人财产全部捐出,用于慈善事业。

唐卫毅认为,慈善事业需要慈善文化的感染。就企业而言,慈善文化同时也体现出企业用发展的成就回报社会的一种精神,体现出和谐社会让财富第三次分配从而惠及更多穷人的一种境界。市场经济既需要企业发展,当然更需要企业文化的延伸和发展。慈善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检验企业是否具有善心、爱心及博大情怀的职能,但凡具有良好文化氛围的企业都具有一定的慈善文化内涵,都会通过支持慈善事业的发展来回报的社会。支持慈善事业的目的,是让财富进入第三次分配,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帮助更多的穷人摆脱暂时的困境。

反观国内,有关国内企业“为富不捐”的话题,曾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2007年中华慈善大会专题论坛会上,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徐永光说:我国国内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但有过捐赠记录的不超过10万家,99%的企业从未参加过捐赠。1000多万家企业中,99%的企业从未参加过任何捐赠,这是一个颇为令人尴尬的现象。而就个人捐赠而言,2002年,中国私人捐赠人均只有0.92元人民币,不到当年人均GDP的万分之一。2003年美国人均私人捐款828.7美元,根据中华慈善总会的统计,2004年总会所获捐赠的70%都是来自海外和港台,大陆富豪的捐赠不到15%。中国和美国人均收入相比为1:38,人均慈善捐款相比为1:7300,这更是一个令人难以启齿的事情。国内企业和公众,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不高,不仅反映出我国慈善事业所面临的困局,而且反映出我们的企业及公众慈善文化的极度匮乏。

周振林说,与此相反,不知道从哪年起,关于中国富人的故事曾经一时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1188万元的宾利车被一抢而光,最低消费两万的饭店门庭若市。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慈善事业的富豪缺位,中国慈善文化的失落。应该说在一个社会里,道德与信仰的缺失,恻隐之心的丢失,慈善文化的陨落,本身就是一个民族的悲哀!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富裕起来的群体正在迅速“扩大”,尤其是仅每年上榜的富豪就难以统计,他们虽然完成了财富的积累,但是在慈善榜上却鲜有他们的名字。由此联想到《比尔·盖茨在中国哭了》的评论文章,感慨万分。文中说:“比尔·盖茨看到中国的一则报道后哭的。这则报道说:2003年“非典”期间,中华慈善总会总共才收到770万元捐款,其中只有一个富人以个人名义捐了100万人民币。一个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百万美元以上的富人超过了23万名,在亚洲仅次于日本。当国家面临那么严峻的灾难时,收到的捐款只不过700多万元人民币,而且23万多名百万美元以上的富翁中仅一人捐了款,只有23万分之一。难怪比尔·盖茨要哭。不仅仅是他要哭,凡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国人都会感到悲哀,都会感到心痛。”(3)

唐宋认为,慈善离不开文化的涵养。一般来说,一个社会效益越高,对慈善的需求也越高。因为效益意味着强者对弱者的排挤,而慈善代表着强者对弱者的援助。强者与弱者之间这一既排挤又援助的张力,正是让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的内在机制。然而,在我国,许多需要慈善的场合,人们常常看不到慈善的出场,即使出场,往往也是相当单薄的。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甚至不那么发达的国家相比,当下中国慈善事业的不振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不仅表现为慈善捐赠的钱物微薄,更表现为社会普遍的慈善观念的微弱。对此,迫切需要给予解释,其中值得我们记取的,是认为中国缺乏慈善文化(薄弱)的说法。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慈善事业的发展既需要慈善机制的完善,更需要慈善文化的广泛传播。而慈善文化的缺失或错位,已成为制约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瓶颈”(4)

慈善是均衡财富分配、弱化收入两极分化的一种途径。目前我国正在形成3个层次的财富分配体制。第一层次以市场分配、劳动所得为主,目的是提高效率;第二层次以国家财政税收及其再分配为主,实施国家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第三层次分配就是社会慈善活动(5)

慈善文化不发达之根源,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背景;既有政策原因,又有文化环境因素。特别是营造一种良好的慈善文化氛围尤为重要。当下,在贫富差距日渐加大的中国,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愈是呼唤慈善文化。弘扬慈善文化,发展慈善事业,健全慈善机制,开展慈善捐赠活动,或许能成为弥合社会伤口的一剂良药(6)

近年来,慈善事业渐渐进入中国公众视野。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民间捐助达6亿多元,开启了民间捐赠支援国际灾难的先河。在我们身边,“希望工程”改变了无数辍学儿童的命运,青岛的“微尘”爱心飞扬。虽然民间慈善不断升温,但从总体而言,我国的慈善事业依然落后。在前不久公布的“2006中国慈善排行榜”上,数百家上市公司榜上无名。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慈善捐赠中,有80%来自民间,而我国只有10%来自普通百姓。 是什么阻挡了慈善的脚步?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撑不够固然是重要原因,但慈善教育、慈善文化的缺失,也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短腿”。很多人认为,慈善是政府部门和富人的事,与普通百姓无关。企业和富人认为,行善会“露富”,不利于发展。还有人不愿意参与国际慈善活动,认为自己家的困难还没解决好,何必向国外的儿童、残障人士献爱心?更多人尚未认识到善行不仅是爱心的传递,也是一个企业社会责任、一个人的生命价值的体现。

慈善观念不能仅靠“恻隐之心”,它需要相应的教育塑造和文化养成。遗憾的是,在我国,很少有学校开设慈善课程。而慈善教育在许多西方国家的教育中都是重要的内容,参加义工等公益活动成为学生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在新西兰的中小学,孩子们经常参加各种募捐义卖活动,让他们从小培养爱心,学会把慈善的美好愿望兑现成具体的行动。不少国家的大学,不仅在录取学生时需要“义工”记录,在入学后也将从事公益活动作为“教育”的要求。

慈善事业的开展离不开慈善文化的普及。尽管前不久公布的《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06——2010年)》中,已把慈善文化建设纳入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部署和规划,但慈善意识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培育民众参与的慈善文化,离不开政府部门、慈善组织的大力倡导,离不开名人的示范、公众的参与,更离不开学校的教育(7)

当今倡导和谐发展的大环境下,大力弘扬慈善文化则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家应大力倡导慈善文化,积极营造浓郁的慈善文化氛围,不仅是企业及富豪,从现在起就应当将慈善文化纳入道德教育体系之中,从中小学生(甚至从幼儿阶段)就应开始培养他们对慈善事业的情感,引导他们加深对慈善事业的理解,增强投身慈善事业的责任感。(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