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边城》的爱与美

浅谈《边城》的爱与美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边城》是沈从文“湘西世界”的灵魂。《边城》开篇便将读者引领到湘西原始淳厚的田园牧歌的境界中。《边城》中的翠翠是“美”的形象和“爱”的化身。《边城》中的人性美还表现在邻里之间的互爱中。《边城》是田园诗中的杰作,她的美不仅着笔于神秘绮丽的自然风光,更蕴含于人性之美、人情之美、生命之美。走进《边城》,你一定会被那浓郁的质朴的民风和大自然浑然一体的人性美所震撼,您的

浅谈《边城》的爱与美

沈从文的《边城》,可谓中国现代牧歌文学的顶峰之作,作者以恬静平淡的风格,小品散文的笔调,建构了一个属于他的“湘西世界”,反映了“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刻画了众多性格鲜明、至善至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部雅致、清新而乡土气味极浓的《边城》凝结了人类灵魂深处的真善美,这种美融入得天独厚的湘西世界,使作品大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风格。《边城》是沈从文“湘西世界”的灵魂。

《边城》开篇便将读者引领到湘西原始淳厚的田园牧歌的境界中。边城依山傍水,远离尘嚣,和平安祥,如世外之境。这座小小的山城:青山翠竹,鸟语花香,古朴的吊脚楼,耸立的小白塔,白塔下的老人、女孩和黄狗住在一条小溪边,一脉清水相伴流……自然的生命季节循环不息。如此自然环境,本身便是诗意盎然。与世隔绝,更增添了几分诗意的神秘。

大自然的美令人陶醉,大自然养育的子民更令人赞叹。沈从文在渲染大自然的美的同时,更赞美了生活在这儿的纯朴的人们。

《边城》中的翠翠是“美”的形象和“爱”的化身。湘西的清风丽日给了她一个壮健的躯体,茶峒的青山绿水给了她一双碧玉般清澈透明的眸子,碧溪咀的竹篁、白塔又给了她一颗绝不世故的赤心,质朴的民风民情净化了心灵。她绰约动人、秀外慧中,有着水晶般晶莹清澈透明的性情。她的出生具有传奇性,是父母圣洁爱情的结晶,从小与祖父相依为命,对祖父深爱与依恋,常伴着月光偎依在祖父的身边唱歌、吹曲,对爱和美有着朦胧的向往与憧憬。她沐浴着自然的雨露,和着自然的节奏生长。当她逐渐长大成熟遭遇爱情时,也表现出顺乎自然的情态。她是爱的天使与爱的精灵,单纯、自然、真挚,一切符合情窦初开的少女的天性。在作者笔下,她既体现着人性中庄严、健康、美丽、虔诚,也熔铸着浪漫与古典主义因素的田园牧歌情怀。翠翠是作者倾注“爱”与“美”的理想艺术形象。

作者以诗一般的笔调叙述了翠翠的爱情悲剧。她的爱情世界是那样的纯净、美好,超越了世俗的利害关系,同时又有一点朦胧、若隐若现那样诱人却又难以把握。她对恋人的感情一直处于少女期的梦境状态。她在小镇看龙船初遇傩送,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两年后进城看龙舟,恍惚如梦地思念远在六百里外的傩送。后来傩送按老船工指出的“走马路”夜里为翠翠唱歌时,这个少女的心便完全被俘获了,“灵魂为一种美妙的歌声浮起来,轻轻地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飞穿过悬崖半腰……”,去摘取象征美好爱情的“虎耳草”,追觅甜蜜幸福的爱情。天违人愿,这个痴情的少女最终却迎来了人生的风暴:外祖父去世,恋人出走。但她依然痴情坚守渡口,苦盼情郎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翠翠的命运蕴含悲剧成分,心中有梦却可望不可即,凄艳幽渺,使我们倍感悲哀的分量,更仰慕她对爱的那份痴情,敬佩她为爱而忍受等待煎熬的勇气。读到这里,诗意的忧伤呼之即出。然而,这无碍于美的表达,反而增添了美的凄苦,增添了诗意,增添了希冀,翠翠更如女神般完美和圣洁,更如山涧流淌的一缕清泉,清澈透明,从未受到城市文明的污染,成为边城里一道靓丽的风景。

作品的人性美还展示了老船夫的敬业和对孙女的挚爱。老船夫是小说尽力刻画的另一个人物,他是中国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他善良、勤劳、朴实、憨厚、忠于职守,“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若干人”,“年纪虽大,本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更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于是,不论是早还是晚,不论自己的身体累还是不累,不论心里的情绪好还是不好,……只要有一个人喊一嗓子要过渡,他便毫无怨言的飞快起身”。他生活虽然清贫,但却从不贪心;乐善好施,却从不索取;“凡事求个心安理得”,终生为别人服务,却不图别人的一丝报答。对于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女,他疼爱有加,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给了她们。十七年前,当他的独生女背着自己与驻防的一名绿营恋爱,有了孩子后,他“仍然把日子很平静地过下去”。后来,士兵死于暴病,女儿殉情,他又毫不犹豫地负起了抚养外孙女的责任。随着岁月的流逝,转眼间,外孙女出落成了一个如她母亲一样美丽的少女,从此,在老船夫的心里又多了一层心事:为翠翠找一个如意郎君。为此他不辞辛苦,竭尽全力奔波于翠翠、天保、傩送、船总顺顺和杨马兵之间。无意中为孙女的婚事设置了一些障碍,导致了一系列的误会,最终酿成了傩送与翠翠的爱情悲剧,他带着万般的无奈和无限的愧疚悄悄地离开了人世,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那古老纯朴的人性之美。

《边城》中的人性美还表现在邻里之间的互爱中。船总顺顺便是这一类的总代表。他“大方洒脱”,“欢喜交朋结友,慷慨又能济人之急”,对“因船只失事破产的船家,过路退伍兵士、游学文人墨客”,“凡到了这个地方闻名求助的,莫不尽力帮助”。在他的身上少了都市人的自私和狭隘,少了商人聚敛钱财的贪婪与世故,少了奸佞小人的阴险奸诈;多了一副宽阔豪爽的胸怀和一颗仗义疏财的仁义。正是这种美德影响着乡邻,从而在这块不显山不露水的偏僻小地保留了一份民俗淳风,而且这种“重义轻利又能守信自约”的淳朴民情在这古老的大地上哺育着一代又一代,演义着一个又一个传奇式的田园牧歌故事。面对着风雨中丧亲失业、无依无靠的翠翠,他尽释前嫌,忙前忙后。就连城中杨马兵也赶来帮忙,并重新担负起了老船夫的重任,照看那失去了一切的孤雏——翠翠。这就是湘西的风土人情,这就是茶峒人的善良。这份浓浓的人情,这份厚厚的美德足可令城市中那些自以为知书达理、寡心静欲者为之汗颜;在这里没有什么地位的尊卑之别,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在这里没有钩心斗角、强取豪夺,有的只是心与心的交换、血与血的对流。

《边城》是田园诗中的杰作,她的美不仅着笔于神秘绮丽的自然风光,更蕴含于人性之美、人情之美、生命之美。《边城》是作者人生理想的寄托、审美理想的物化,作者怀着湘西的赤子情怀,用柔美的笔墨、深沉的感情描绘不受近代文明玷污的原始古朴的人性,讴歌自由、自得的人生,表现出一种伦理的善与道德的美,讴歌了边城净土上的一群“未曾被近代文明污染了的”“善良的人”。走进《边城》,你一定会被那浓郁的质朴的民风和大自然浑然一体的人性美所震撼,您的灵魂将染上这份清新的真情,思想也会得到净化,更渴望至真至善的人性美。

作者:杨维,大足田家炳中学高中语文教师

参考文献

沈从文.沈从文小说选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