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优先,社会和谐

教育优先,社会和谐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六艺可见,孔子的教学内容已包括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三部分,并以德育为首。这都体现了教育的公益性,加速了社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大多数人认为,孔子应该是世界上最早体现终身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教育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本组成部分。家长关心子女,望子成龙,对子女的教育问题特别关注,希望教育公平、教育均衡、教育和谐;国家和社会广泛关

教育优先,社会和谐——孔子儒家思想与十七大教育精神

摘要: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中共中央十七大报告阐述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重点推进民生建设,全面为人民服务。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第三部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论述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在第八部分论述到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第一要务。这充分说明我们党科学发展文化、科学发展教育、强力改善民生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特别是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民族长期延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它对整个中华民族心理素质、文化素养与民族性格的形成起着极为重大的作用。儒家建构的理论体系既复杂又简单,复杂是因为这个体系极为宽广,覆盖自然、社会和内心世界的全部;简单是因为这个体系可以简化到用一个“仁”字来概括。

对比儒家思想和十七大报告之教育篇,在本质上有部分相似之处,具体如下:

一、教育内容和教育方针均以德育为本,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儒家教学内容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门课程。周公制作礼乐以治天下,“礼”用于维护各种人伦和道德规范;“乐”是通过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手段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道德的熏陶,所以礼乐互为表里,共同完成德育任务;“射”“御”是射箭和驾驭战车的技术,属军事技能;“书”包括识字和自然博物常识,相当于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数”的教学不仅指一般的数学知识,还包括记日、记月、记年的历法,甚至“八卦”也属数教的内容。由六艺可见,孔子的教学内容已包括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三部分,并以德育为首。

十七大报告中论述到:“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先发展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其中以德育为首,智育为根本,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充分挖掘创新能力,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培养人才,培养全面人才。这难道不是对孔子儒家教育思想的深化和提升吗?

二、教育性质具有公益性

早在2500年前的封建社会,孔子就大胆创立私学,广泛招收学生,招收对象“有教无类”,不分贵贱,不分贫富,不分籍贯。其举措对孔子个体而言属私,但对社会而言极具公益性,推动了文化传播,提高了全民族的文化知识水平。

十七大报告论述到:“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从具体措施上来看,中央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书本费,对贫困地区的学生补贴生活费,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等。这都体现了教育的公益性,加速了社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三、教育情趣,终身教育最有价值

孔子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思想,并且身体力行。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在孔子看来,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没有年龄阶段的限制。这种学而不厌的精神,不仅成为千百年来鼓舞中国广大知识分子“活到老、学到老”的光辉榜样,而且在当代被进一步发展成为信息时代最有价值、最受欢迎也最富于创造性的教育思想,即终身教育思想。因此,大多数人认为,孔子应该是世界上最早体现终身教育思想的教育家。

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知识日新月异。《世界都是平的》讲到:美国人把工作的一部分外包给印度人,日本人则外包给中国大连人,这就是科技——远程带来的益处。电视普及到家庭,电脑发展到乡村,高科技、大新闻、各种知识、各种信息,通过远程途径,应有尽有,真正做到了足不出门,尽知天下事。40年前许多人不会使用钟、表、收音机,30年前许多人不会使用电视机,20年前许多人不会使用电饭煲、洗衣机,10年前许多人不会使用电脑,但现在绝大多数人都会使用,就连老人、小孩都会使用。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社会的进步推动着每一个人,每一个人的进步推动着社会。社会在进步,知识在更新,人类在发展,适应社会需要学习,推进社会更需要主动学习。只有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建设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才能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四、社会范畴要求社会和谐

“礼之用,和为贵”,“德不孤,必有邻”,“四海之内皆兄弟”是《论语》中经典语句,其精辟总结了和谐关系的必要条件。在道德修养方面,要求通过“自省”“克己”“慎独”和“力行”来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而且强调通过“忠恕”和“中庸”之道更好地了解别人、更多地关心他人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因此个性的发展不仅与他人利益、群体利益不相冲突,而且还能促进群体的发展,并且也只有在群体发展过程中才能求得个性的最充分发展。“忠恕”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这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子贡问孔子:“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答道:“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这里孔子讲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教育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本组成部分。家长关心子女,望子成龙,对子女的教育问题特别关注,希望教育公平、教育均衡、教育和谐;国家和社会广泛关注下一代,中国的发展在教育,中国的希望在下一代,国家努力营造公平、均衡、和谐的教育环境,保证每一个地区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公平接受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成才的机会。社会进步需要社会和谐,社会和谐需要教育和谐。

综上所述,孔子儒家思想对教育内容和教育方针、教育性质、教育情趣、教育范畴均有论述,且有一定的深度,总体讲究仁义治国,反对暴力行政。十七大报告之教育篇深刻阐述了当今社会的教育观,通过对当今教育内容和教育方针、教育性质、教育情趣、教育范畴的论述,明确要求教育具有公益性,形成终生学习、终生教育的学习型社会,完成德育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最终实现社会和谐。十七大报告比之孔子儒家思想更加深刻、更加细化、更加全面地论述了国家建设、国家进步的重要方针和根本途径,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儒家思想影响中国几千年,至今仍有可贵之处;十七大报告充分关注“民生”,以“仁”待“人”,其思想体系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精髓的结晶,它在今后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是中国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中国几代人甚至无数代人奋斗的目标,是人性与法制的科学结合,是中国进步的指路碑!

作者:王洪德,中学高级教师,大足田家炳中学办公室主任。

参考文献

1.向世陵.中国哲学智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蔡志忠.论语.北京:三联书店,199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