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院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

“高职院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文科实践教学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科实践教学理论体系尚不完善。因此,加强高职院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研究就成为重要课题。为了查找高职院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现存的普遍性问题及其主客观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工作,课题组开展了广泛的调研活动,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方面对高职院校文科专业人才规格、就业状况以及实践教学现状做了市场调研。

“高职院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

项目主持人 赵居礼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高职院校发展迅速,高职教育理论逐步完善,高职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文科实践教学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科实践教学理论体系尚不完善。高职文科教育在招生、就业社会用人单位的认可程度上均不能与高职工科教育相提并论,高职文科教育培养的人才很难适应社会需求。因此,加强高职院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研究就成为重要课题。

该课题经省教育厅审批,于2007年4月立项,见《陕西省教育厅关于批准“陕西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07—2008年研究项目(高职高专部分)的通知》(陕教高[2007]16号)按原计划于2009年1月完成研究并结题。

二、课题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1)组织管理。为了使本课题研究工作能落到实处,研究成果能顺利推广,课题组以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为项目负责人,组织学院文科类系(部)主持工作且有一定研究能力的主要负责人,以及主打专业教研室主任担任课题参与人,形成了有力的研究班子。

(2)系统调查。为了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工作,课题组开展了广泛的调研活动,从宏观、中观、微观三方面对高职院校文科专业的人才规格、就业状况以及实践教学现状等作了大量市场调研,掌握了高职院校文科专业实训教学的现存问题。

(3)确定研究方针。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既要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又要彰显文科专业的特殊性。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基础上,制订符合文科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

(4)构建了文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根据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特点,构建了“工学六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校内模拟实训—校外基地实训—顶岗实习”三级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

(5)组织遴选试点。以系主任为组织者,以专业教研室主任为执行者,遴选了数个专业作为试点展开实践性研究,成功后在全校所有文科专业中全面推广。

(6)进行理论提升。在试点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三、课题主要成果概述

(一)分析研究了我国高职院校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为了查找高职院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现存的普遍性问题及其主客观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工作,课题组开展了广泛的调研活动,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方面对高职院校文科专业人才规格、就业状况以及实践教学现状做了市场调研。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走访,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举办任课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座谈会,查阅资料及到实地考察,了解高职文科诸专业的具体岗位要求,高职文科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学习基础,高职院校文科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实训设备配置以及实习资金分配、师资力量配备等各种翔实数据,分析了影响高职院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主、客观因素。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方案:建立一个适用于高职文科各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探索。

(二)确定了高职文科专业“工学六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文科专业培养目标要充分体现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即: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努力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突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学院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对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确定了以直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职业能力、方法能力为主要内容,以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的“工学六融合”文科人才培养模式,并将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体现教学模式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1.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融合

将专业培养目标锁定在学生的预就业岗位及岗位群上,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将人才层次的高级性、知识及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等融为一体,使学生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以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以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而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具有产品营销、市场推广、维护和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懂营销、善推广的基础上,突出了对市场管理和维护能力的培养。

2.教学模式与工作现场相融合

教学模式是人才培养工作研究的微观范畴,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实施纲领和实施规范。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必须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在“工学结合”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围绕社会对一线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从理论教学到技能教学,从内部条件到外部环境,从教学软件到教学硬件,对教学内容的理论结构和实践结构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设计。如文秘专业实行的“学分替代、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物流管理专业实行的“半工半读、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

3.课程体系与工作过程相融合

专业课程体系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职业领域分析为基础,紧扣学生就业岗位和职业成长规律,提炼生成工作任务和典型工作任务。在行动领域中,针对完成这些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知识、职业素质进行分析、归类;凝练产生行动能力。在学习领域中,针对行动领域的行动能力设定相应的支撑课程和技能训练,解构现行的学科课程体系,按照学生普遍的认知规律,划分课程边界,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如物流管理专业对物流职业岗位群的能力需求进行分析,按运输、仓储、配送、采购、营销、信息等主要岗位群分解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整合课程内容,动态调整与优化专业教学方案,构建与物流职业岗位紧密结合的“宽平台、多方向”的专业课程体系。

4.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

从学生技能形成的认知规律出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课堂上学到今后就业所必需的操作技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对传统纯理论课“基础写作”进行了改革,构建了网络写作实践教学试验基地。利用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互动性特点,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平台,让学生用虚拟名称发表自己的习作,打消顾虑写出真实自我,从而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将学生原创与其他学生与教师点评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利用论坛反馈性强的特点,将理论教学与写作实践相结合,提高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如物流管理专业训练项目涉及计算机应用、英语AB级、物流专业认知实习、沙盘模拟实训、市场调研、物流机械设备实训、物流信息系统实训等,使学生形成对物流工作岗位及其流程的感性认识,为到企业进行专项技能轮岗实习奠定基础。

5.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

按照“以德为先、崇尚技术、培育名师、打造团队”的建设思路,通过“培养、聘请、引进”等途径和“讲师下车间、技师进课堂”的方向,造就一批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要求各专业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专业教师和企业教师共同组成教学小组,推行“双导师”“多导师”制度等。商务英语专业在“外贸英语”“旅游英语”等课程教学中,每次授课配备两名教师,主讲教师为专职教师,助理教师为企业兼职教师,专职教师承担理论教学和操作演示部分,助理教师承担实操和技能训练部分;在实训和顶岗实习教学中,企业兼职教师则作为主讲教师,学院专职教师作为助理教师。推行专业教师下企业、企业专家进课堂的“双带头人”“双骨干教师”机制,建设一支理念先进、业务精通、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的“双师素质”的校企教学团队。

6.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

扩充、完善“校内模拟实训—校外基地实训—顶岗实习”三级配套的实践训练体系。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室和实训基地,组建“教学车间”和“教学工厂”。努力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做到教学实训一体化;实训作品产品化;教学环境企业化;教学过程工作化。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会计专业的“会计手工单证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文秘专业的“形体训练室”,电子商务专业的“淘宝创业工作室”。

(三)构建“校内模拟实训—校外基地实训—顶岗实习”三级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校内模拟实训—校外基地实训—顶岗实习”三级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教学环节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营造职业情境。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设计文科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分为基本技能训练、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核心技能训练、职业方向能力训练四个层次递进式组成,体现“多方向、分岗位、重操作”的实践教学特点。

目前在“工学结合”模式方面兄弟院校已进行了有效探索,形成了许多成熟有效的经验。如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制等,但文科专业多以分散实习为主,每个实习单位能容纳的岗位有限,这给文科专业实施工学结合带来一定的局限性。针对文科专业实习特点,我们构建了“校内模拟实训—校外基地实训—顶岗实习”三级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了与此相配套的文科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计划,建设了功能配套的文科实验、实训基地,以及多种职业技能鉴定场所。探索出更适合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方式。

1.校内模拟实训

模拟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为目标导向的行为引导型教学模式。教师运用一定的模拟情境使学生在接近现实情况下扮演某种角色,或围绕某一案例,采用讨论、辩论等参与方式,以深化认识,提高教学效果。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文科专业实践模拟教学主要以“模拟情境教学”与“模拟设备教学”两种方式进行。

(1)模拟情境教学。模拟情境教学指根据专业学习要求,模拟一个社会场景,一个工作项目或一项产品,这些场景具有与实际完全相同的功能。学生可在仿真环境中对未来职业岗位有具体、综合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提高。这种方法能将文科专业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并具有可操作性。

如商务英语专业采取模拟情境组织教学,模拟成立公司。拟定经营或服务项目;模拟举办面试及应聘活动,通过全方位的模拟环境,锻炼了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及实用应用文写作能力。文秘专业采取模拟会务的方式组织教学。法律专业带学生到法庭进行现场教学,电子商务专业让学生模拟商务过程等,通过开展各种方式的模拟情境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

(2)模拟设备教学。模拟设备教学是靠模拟设备作为教学支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公司、虚拟交易,为实训教学提供有效途径。其特点是不怕因操作失误而产生不良的后果,一旦失误可重新开始,学生在模拟训练中能通过反馈,感悟正确要领并及时改正错误。这种仿真模拟训练法可以构建学校环境中无法展现的仿真环境,真实感强,使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完成设定的任务,提高学生的决策能力。

近几年,学院加大文科专业模拟实训基地建设,先后建成“酒店客房服务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物流技术实训室”“淘宝创业工作实训室”“ERP经营管理沙盘实训室”等。比如,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让学生能够利用沙盘模拟分析市场,制定战略,组织生产,整体营销和财务结算等一系列活动,从中体会企业经营运作的全过程。购置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和“第三方物流软件”等专业实验教学软件,较好地满足了相关专业学生在校内进行酒店管理、法律实务、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人力资源、电子商务等方面技能的实训要求。完整的模拟操作使学生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以致用,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校外基地实训

校外实训基地是对学生进行实训能力训练、培养职业素质的重要场所。由于校外实训基地是处于正常运转的企事业单位,学生所处的工作环境都是真实环境,执行的规范也都是职业标准,实训的项目均是相关专业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及工作岗位,能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下进行职业规范化训练,为学生今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基础。

文科专业的实训基地多为中小公司、企业等,此类行业具有工作随意性强、与人沟通多等特点,实习岗位多为单岗单人设置,实习容易走过场,实习效果难以保证。为了有效开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建立与专业相近的校外稳定实训基地,以确保实训效果。要保证校外实训的科学性、专业性,首先必须建立与专业相近的校外稳定实训基地。如法律专业与律师事务所、地方司法局、派出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文秘专业与杂志社、礼仪文化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物流管理专业与一些公司的物流中心、物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较好地满足文科专业学生校外实习的需要,也为毕业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制定细致周密、操作性强的实习制度,以保证实习过程的严肃性。要保证校外实习的实效性,在文科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中,除了要有稳定高质的实训基地外,还必须有严格的实习考核,以保证实习纪律,避免实习走过场。我们针对各专业的不同特点,制定了细致周密、操作性强的实习制度,以加强实习岗位监督,以保证理想的实习效果。

(3)进行“学分替代、工学结合”校外实训试点,实行实训学分与理论选修课学分替代。为了解决校外实训与校内理论教学在时间及其他方面的冲突,学院对校外实训的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在人文系进行“学分替代、工学结合”校外实训试点,实行社会实践学分与理论选修课学分替代。学生课外时间进行社会实践,所获得的学分可以替代某些选修课学分。同时降低理论必修课学分,提高理论选修课学分比例。选修课学分占理论课总学分比例由以往的12%左右提高到30%左右,为学生社会实践学分替代理论课学分创造了条件。实行学分替代为文科专业学生工学结合开辟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模式,拓展了文科专业实习领域,化解了文科专业顶岗实习岗位难联系,实习不好统一组织的难题。实行学分替代模式,加大了课程学习与专业实训的选择自由,在人才培养个性化方面也迈出了一大步。

3.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到具体工作岗位一边学习理论一边进行实践,达到培养目标。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在实习期间完全履行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中去,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

(1)开展机动设置顶岗时间的实训试点。目前,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多采用“5+1”的方式进行,即前5学期集中进行理论学习及校内外实训,第6学期进行集中顶岗的方式,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前5学期学生由于不能完全履行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就业养成心理不充足,而第6学期过于集中的顶岗实习,一方面使实习岗位不易联系,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写作等活动受到一定影响。针对这些问题,学院将集中顶岗和分散顶岗相结合,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文科专业机动设置顶岗时间的实训试点。如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从二年级起,就利用周末、节假日及假期,在学校周边的外语类培训学校进行顶岗实习,文秘专业学生则在“女友”杂志社进行顶岗实习。2006级市场营销专业将顶岗时间从第6学期集中进行,改为第五、六学期进行为期近一学年的顶岗实习,第5学期安排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在陕西东晟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咸阳人人乐超市进行顶岗实习,第6学期前三个月在上述岗位全面开展顶岗实习,最后一个月在校集中进行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写作、毕业论文答辩

(2)尝试进行带薪计酬顶岗的探索。顶岗实习,特别是周末、节假日顶岗实习,虽然可以使学生较早具备职业心态,使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相结合,但是学生在休闲时间顶岗,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我们采用由学校与企业签署计酬顶岗协议的方式,尝试进行带薪计酬顶岗实习。如连锁专业和咸阳人人乐超市合作,进行“半工半读、顶岗实习”试点。利用节假日,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就职于不同岗位,负责具体工作,开展带薪顶岗实习。这样既解决了学生实训难的问题,又缓解了企业黄金时间员工数量不足的问题,实现了企业与学校双方的“共赢”。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既可以通过社会实践获取一定的报酬,又积累了学分,创造了提前毕业的条件,实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通过开展不同层面的实践教学试点工作,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学院的文科人才培养质量也得到了社会和企业的极大认可,学院的社会知名度也越来越高,连年保持了“出口畅、进口旺”的良好态势。2007年全省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平均为75%,而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93%;2008年全省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平均为79%,而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95%,用人单位对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综合评价的称职率为99.84%、优秀率为54.65%。

(四)研究国外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现状,提出加强文科实践教学体系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

运用理论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文科人才综合职业素质和岗位能力对文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要求,同时对国外的实践教学情况进行了研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提出加强文科实践教学体系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建立符合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为提高文科实践教学水平提供依据和范式。

在两年的项目研究工作中,课题组成员形成或发表了调研报告和研究论文共50余篇。其中公开发表22篇,核心期刊11篇。获各种奖励6篇,获院级以上成果奖2顶。

四、课题成果的推广价值及应用计划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对文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给出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对高职文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促进高职实践教育的健康发展以及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现实意义。

根据课题研究成果,拟在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科类部分专业中进行课题成果的进一步应用:

(1)在2009级文秘专业实行“学分替代、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2)在2009级管理专业实行“半工半读、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

(3)在全校文科专业实行“工学六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4)在2010年开发并招生的“国际商务”专业,全面推行“校内模拟实训—校外基地实训—顶岗实习”三级配套的实践教学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