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设计和建构学校自主性评估的指标体系

设计和建构学校自主性评估的指标体系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学校自主性评估中,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建立评估指标体系无疑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可见,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是开展评估的重要前提。即在指标体系架构和具体指标选择时应该尽量选择与学校评估目的密切相关的指标作为信息载体。即指评估指标体系既要防止片面性,又要避免面面俱到。其中,发展性原则从学校评估是一项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出发,指出评估指标体系应是动态的、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正的。

第二节 设计和建构学校自主性评估的指标体系

由于评估者完成评估所需的信息绝大部分都要通过指标进行定向采集,而作为描述被评估者发展状态信息载体的评估指标体系就成为了评估工作的关键因素,以及被评估者进行自评和评估者实施评估的依据和基础。可见,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就是在解答“用什么来评?”的基本问题。为确保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在研究和设计时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要求,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把握评估要素的内在关系,在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使指标体系的功效与作用不断得以增强。

一、设计和建立学校自主性评估指标体系要遵循的原则

在学校自主性评估中,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建立评估指标体系无疑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这不仅表现为它可以为客观、全面地评价学校的办学情况、工作水平、发展能力奠定基础,而且还可以促使学校工作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迈进,对于帮助学校科学决策、调整发展目标、健全组织制度、改善组织管理、提高办学品质、服务社会等起到导向、激励、规范、诊断和反馈作用。可见,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是开展评估的重要前提。

为凸显评估指标体系的价值与作用,在研究和建立学校自主性评估指标体系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的相关性原则。即在指标体系架构和具体指标选择时应该尽量选择与学校评估目的密切相关的指标作为信息载体。目的相关性主要是保证指标体系与评估目的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评估目的不同指标体系也不尽相同,在评估中不可能有一套适用于所有目的的评估指标体系。

(2)内涵明确性原则。这一原则是对指标体系的表达形式进行了规定,主要在于保证评价内容的一致性。即指标的表达形式必须是显式的、无歧义的,不同的评价者对同一指标的理解应该相同。

(3)信息可获取性原则。即指标体系所包含的信息都能在评估规范所规定的评估活动中收集到,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所载的信息的可获取性要求主要保证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

(4)重点突出原则。即指评估指标体系既要防止片面性,又要避免面面俱到。要突出重点,选择关键性、代表性、重要性的指标要素,以保证指标体系的简洁和科学。

(5)相对完整原则。所谓完整就是要满足评估的需要,不可漏掉主要的评估信息。只有在把握评估目的基础上,建立既彼此独立又相对完整的指标体系才能保证评估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在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和建构中,上述原则要求是保障指标体系科学合理的重要前提。除此之外,一些研究者还提出了其他的一些原则要求,如发展性原则、分类性原则等等。其中,发展性原则从学校评估是一项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出发,指出评估指标体系应是动态的、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正的。分类性原则主要考虑到各级各类学校的差异,以及学校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活动空间和生存条件的不同,强调在建立学校评估指标体系时要区别对待不同类型学校,加强进行分类评估和指导。

二、学校自主性评估目标要素的选择

“要素”从词义上解释是指事物必须具有的实质或本质、组成部分,是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或组成系统的基本单元。要素具有层次性、复杂性的鲜明特点,一种要素相对于它所在的系统来说是要素,相对于组成它的要素则是系统。在系统中的要素既相互独立又按比例联系成一定的结构,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系统的性质,同一要素在不同系统中其性质、地位和作用有所不同。系统中一要素与其他要素差异过大,便会自行脱离或被清除。由于影响学校发展的要素多且复杂,若从评估的角度看,对众多的要素进行评估显然是不可能的。为此,在学校自主性评估指标体系建构中,必须遵循建立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要求,明确评估的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相关的要素的内在关系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和筛选,以确定评估的目标要素,设计合适的评估指标。

在评估目标要素的选择与确定上,目前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从自身教育系统特点出发,结合国家或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教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选择和确定学校评估的目标要素,设计了具有各自特色的评估指标体系。了解和借鉴他们的选择和经验对于我们分析、研究和选择评估的目标要素,建构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评估指标体系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教育督导历史悠久的英国,在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方面始终是世界各国借鉴和学习的对象。2010年4月,英国教育标准署(OFSTED)颁布了一套针对英国五种不同类型学校(普通中小学校、学前教育、大学预科、寄宿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最新的学校督导评价指标,即《学校督导评价指标——英国学校督导指南和等级分类说明》(以下简称为《学校督导评价指标》),以及各级各类学校进行整体督导评价时所使用的等级分类标准。在这套评价指标中,《普通中小学校督导评价指标》是其他各类学校评价指标的蓝本,它共分四个级别的指标构成。他们在选择评估目标要素和设计评价指标时,始终围绕“追求卓越”、追求“高质量的教育公平”的目标,主要评价学校的整体效能。他们对学校整体效能的评价主要聚焦在个人、学生群体的成果和学校持续改进的潜能目标要素之上,在设计评价指标时则依次表现为“学生的成果”、“学校教育效能”、“学校领导与管理的效能”三个一级指标,并在这三个一级指标之下,相应衍生出了19个二级指标,39个三级指标。其中,在“学校领导与管理的效能”指标中,它的所有八个二级指标都以“……效能”命名。他们之所以对“效能”如此重视,就在于“学校效能”,即“教育效能”是教育管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各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前沿。同时,学校的整体效能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具备未来生存与发展的技能,关系到学生的全方位成长。更重要的是在于评价的价值取向和国家发展目标定位决定教育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英国政府在2002年公布的国家教育目标是“通过教育、培训和就业,给予每个人机会,使他们的潜能得以最充分地发挥,进而建立一个包容、公平和具有强大经济竞争力的社会”。就其实质而言,这一国家教育目标的核心价值取向强调英国的教育必须为提升英国国力、使英国在21世纪成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经济强国服务。从一定意义上讲,2010年4月英国颁布的《学校督导评价指标》正是英国政府这种价值取向和国家发展教育目标定位的充分体现。[3]

在分析、研究和选择评估的目标要素,建构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评估指标体系时,澳大利亚主要选择了“教育支持”、“学校项目评估”、“学校管理评估”三大目标要素作为一级指标,其目的在于帮助学校开发本校的教学项目,帮助学校改进教学项目,帮助学校改进管理。在此基础上,他们选择了教育领导、教育项目的实施、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福利、教职工福利及开发与管理、物资和财政资源管理、学校和社区的合作等评估目标要素建构了自身的评估指标体系。而在中国香港的《学校表现评量》中涵盖学校工作的四个主要范畴——管理与组织、教与学、学生表现、校风与学生支援。且每个指标范畴划分为不同的表现指标,每个表现指标包括一至多个重点。在《学校表现评量》指标体系四个范畴中,“管理与组织”、“学与教”和“校风及学生支援”评估目标要素被统称为过程指标,“学生表现”范畴中的指标则称为产出指标,反映学校教育的成效。

上海浦东新区则以投入与产出为主线,运用系统理论的观点与方法,提炼评估指标要素,形成了“教育资源”、“学校管理”和“学生发展”三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评估层面,进而对其按照测评区域、主因素、检测点顺序进行分层分解,建构了体现学校发展不同阶段递进性的三套评估指标体系。在此结构之中,测评区域是指对学校发展起决定作用的一些领域;主因素是指影响测评区域的关键因素;检测点是指最能反映主因素属性的一些元素。在评估指标体系中,他们对法律、法规以及政策规定必须做到的指标以必用指标的形式加以确定。同时,他们以“模块移动”的方式,引导学校从三套评估指标体系中自行选择符合本校实际的评估指标作为选择指标,这种将“一把尺”和“多把尺”有机结合的方法对于解决学校评估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4]

在确定评估的目标要素时,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如问卷调查与分析、专题研讨、理论研究等可以帮助我们获得进行评估目标要素选择的依据。一般而言,对于那些在不同层面人员中获得较高认可度的评估要素,必须纳入评估指标体系。而对于那些获得一般性认可的评估要素,如果是学校发展中非常薄弱的方面也须纳入评估指标体系。甚至对于那些认可程度很低的评估要素,可能因为国情、校情的原因而暂时不能摆上日程,但又体现未来发展趋势的方面,学校评估指标体系也要考虑这些因素或为它们预留空间、做好铺垫。除考虑重要性外,选择目标要素必须同时考虑以下基本条件:代表性要强;与学校评估逻辑关系紧密;数据或资料采集方便,来源容易,计算简便,成本较低;简洁明了,解释容易;要素之间不能相互矛盾。

三、学校自主性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由于学校自主性评估指标体系是办学标准和质量标准的要求具体化或行为化的体现。我们在分析总结我区及其他区(县)部分学校自评工作体系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国内外有关评估指标体系建构中的做法与经验,并根据评估指标设计的原则要求和实际调研、专题研讨、理论研究等情况,结合目前学校的工作实际和未来发展趋势,经过系统分析研究和反复筛选,提出了既与学校发展性督导体系基本保持一致,又给予学校更大的空间的《学校自主性评估指标参考要点》,如表所示,形成了具有我区特点的学校自主性评估指标体系。

上海市普陀区中小学“学校自主性督导评估”指标参考要点(试行)

img3

续 表

img4

续 表

img5

在这一指标体系的结构中,主要有“办学思想与发展规划”、“队伍建设”、“学校管理”、“办学质量”、“自主创新与发展”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作为学校自主性评估的评估目标要素构成。

为更好地体现指标体系研究设计的原则要求,我们在融合基础性、发展性及自主性的评价要素中提供了具有指导性的关注点。

(1)办学理念与发展规划 关注办学的思路与决策的落实与到位。因为学校对自身办学思路与决策的评估是在办学理念指导下从办学的“设想”到办学的“文本”拟定及“文本”细化为“具体工作要求”的过程,它强调继承与发展、理念与行为、目标与要求的统一。对此,主要包括办学理念、办学目标、规划及实施三个方面。

(2)队伍建设 关注各项具体工作落实的根本保障。因为办教育,抓住师资才是抓住了根本。“无论社会处于哪种发展水平,师资(引来师资、师资学历、师资效能)始终是衡量教育资源优质与否的核心指标”[5]。在队伍建设的评价要素中主要有三个重点测评点:即师资结构、教师素养和促进队伍素质整体提升的校本培训。

(3)学校管理 关注学校工作运行的机制与实施过程中的关节点。它包括管理体制、德育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总务管理、校园文化六个领域。

(4)办学质量 关注办学成效的稳定与提升。学校自主性评估在关注过程的同时,并不忽视办学的结果。对办学成效与质量的检测,应重点关注“学生的发展状况”、“规划实施的阶段性绩效”和“社会评价”三个方面。

(5)自主创新与发展 关注整体推进中难点与瓶颈的突破及特色创建的发展与延伸。因为不断增强学校自主设计、自主发展与创新、自我增值的核心竞争力,彰显学校的个性特点及办学特色,是现代学校建设的核心问题。而个性的张扬,特色的创建与延伸,核心竞争力的养成,都要立足于学校的实际。即要在发挥学校的优势和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矛盾与问题中逐渐凸现出来。对于“自主创新与发展”的评价要素,主要有五个测评点:“试验项目”的确定与实施;学校“办学特色”的创建与发展;对“办学优势与经验”认识、总结与积淀;对办学中“矛盾与问题”的揭示、分析、解决;以及对学校工作的反思与建议。

在上述指标体系的评估目标要素中,包含了三个相互递进层面的评价要求:一是学校常规管理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即基础性指标的达成状况,它强调学校必须完成的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及教育行政部门布置的刚性指标,以实现基础性管理的制度化、法制化。二是学校管理全面实现规范化、系统化的基本要求。即发展性指标的达成状况,它凸现学校发展过程中的进步状况与良好态势。如,教育教学质量比较稳定,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办学具有一定特色,社会评价较好。三是彰显学校个性与特色的自主发展与创新的基本要求。即自主性指标,它重视学校在良好发展态势下探索与把握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突出办学的特色,形成品牌,使学校具有很高的教育教学质量,且在市区乃至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能很好地发挥示范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